初诊时间:2011年3月3日 .王某某,男,6岁。 病史简要:自小有高热昏迷抽搐史,平均每个月犯病1——2次,前后经十几家医院检查未果,一度被疑为“癫痫”,但服治癫痫的西药无效,后多次服用中药,仍无效果。一周前患“肺炎”发热,至某院输液外加口服中药6天未愈,期间又发热昏迷抽搐2次。今经人介绍前来就医。 刻诊:形体偏瘦,精神不振;面色发红,唇如涂朱,上唇起一黄豆大白色透明水疱,触之呼痛;呕吐恶心,寒战发热,测体温40.5摄氏度。(家长代诉):平时挑食,饭食不多,爱喝饮料及火腿肠;大便干燥难解,两三日一行,小便如常。手足心及前胸后背发热,四肢不凉,夜眠汗多,头颈为甚;磨牙烦躁,爱踢被子。 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中间厚腻而黄白夹杂,边缘略薄。脉寸数有力,关尺沉紧。 六纲辨证:太阳阳明属阳明 处 方:(1)针刺十指尖放血(放血后寒战渐止,但发热未退) (2)鲜竹沥30ml送服“小儿黑散胶囊(门诊自制)”3粒,3小时服1次。 当晚复诊: 上午服药2次后,解下酸臭大便1次,夹带果冻状冷食;下午服完第3次药,体温退至38.4摄氏度,傍晚服第4次药后,体温依然38.4摄氏度,呕吐未发,余症稍缓。 六纲辨证:属阳明 处 方:鲜竹沥60ml送服“紫丸(门诊自制)”4粒,4小时服一次。 2011年3月4日 三 诊:半夜至翌日早晨又解臭秽大便2次,上午神气顿生;嘱“紫丸”减半,鲜竹沥原量,再服2次,中午热退身凉(36.7摄氏度),唇上白疱已干结变平,乃知饥索食,至下午大便溏稀而停药。 拟“粳米50克、麦冬50克、山药50克”,宽布包煎,米熟汤成,加入白冰糖50克,分数次服用,每服小半碗,连用2日。 另:嘱其每隔10日,辄服“紫丸”为佳,三个月为期,以做预防。(平时需慎食冷实热物等)
日前患儿家属前来告知,言已过月余,一切安好,诸疾未犯! 附: 师著《金贵要略增补》卷十.“小儿生成变蒸并治”篇第11条: 治小儿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壮,汗后热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吐,食痫,先寒后热,紫丸方。 代赭赤石脂(各一两) 巴豆(三十枚) 杏仁(五十枚) 上四味为末,巴豆、杏仁别研为膏,相和,更捣二千杵,当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捣之,密器中收。三十日儿服如麻子一丸,与少乳汁令下,食顷后,与少乳勿令多,至日中当小下热除。若未全除,明旦更与一丸。百日儿服如小豆一丸,以此准量增减。夏月多热,善令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佳。紫丸无所不疗,虽下不虚人。 第12条: 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黑散方。 麻黄杏仁(各半两) 大黄(六铢) 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一月儿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药症: 赭石,苦咸寒,主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 漏下。 赤石脂,甘平,主治黄疸、泄利、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 巴豆,辛,热,有毒。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 杏仁,苦辛温,主治欬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 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竹沥:气味甘、大寒,无毒。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别录》) 按: “小儿之痫……先寒后热发者,皆是食痫也。……食痫当下乃愈,紫丸佳。”(《千金》) 初诊该患儿时,先以“刺血”泄热、配合“黑散”发汗调中清热,服药三次其寒热稍挫而诸症稍缓,再服药病情却再无进展,当为病重药轻,药不胜病。再以“紫丸” 通里逐积荡饮,大便数下而蒸热瘥,诸症遂愈! 此案用“鲜竹沥”以及三诊时“自拟”之“粳米山麦冰糖饮”,实为“安慰剂”,患儿家人恐药少治病“不给力”,为安定其心,故而开些“闲药”,实则亦有辅助之效,呵呵! 唏嘘!再次感悟经方神妙!感叹经方神效!感念师父神功!感恩师父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