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系列之四: 如何让《辅行诀》易读易记之理解——形象的“五星图” (通过自己看书的理解,总结了一个称之为“五星图”,通过对其的记忆、理解,《辅行诀》的条文不再是天书一样的高深,觉得有规律可循,其抽象的条文是可看、可读、可写,觉得不那么的生硬了,也且可以看图得到更多的东西?!!!) 自己的理解,至于对错,大家自己慢慢品味,我不是发现了什么真理,只是认为找到一种学习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在刘师的论坛上发表这样的言论,有点不妥,但是我觉得张仲景的六纲与陶弘景的《辅行诀》是有相通的地方,最终是异曲同工、或者是殊途同归吧。 看过《辅行诀》,知道文中有两幅图,其中的第二幅图,讲的是可以称之为 五味体用“化学反应”的图示,我姑且称之为“五味化合五行图”,图的旁边还写道: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谐于此,医道毕已。由此可见可见此图的重要性。 尽管此图很重要,但是难读难记,后来我用数学中找规律的办法,简化了此图,姑且叫“五星图”吧,具体的简化,就是大家所常见的五行图,为什么还叫“五星图”,我不想标新立异,只是告诉你一种学习的方法,通过“五星图”,你通过简单的连线,就可以正确地理解《辅行诀》的内容。对错自己评判。
记忆的方法如下:辛苦酸甘咸,要逆时针的记,记住了,就可以解读条文、解读化合、不化和的属性。我猜想,依据此法则,还可以进行某脏腑药证的加减研究(自己没做过!),当然,医学要以实际临床为准,否则就成为文学了,我只是提供学习记忆的方法而已。 五星图如下:
辛(A)
苦 咸
酸(B) 甘(C)
这就是五脏补泄的用味图,本来我画了图形,用一个五角星来表示,每个角上分别为:辛、苦、酸、甘、咸,为了好理解,以A B C 三点组成三角形,然后用红笔在A- B-C 画个形状如“撇 折 ”箭头,C 与 A点不连通。这样连接就清楚了。无奈发帖子的模板没有绘图功能。 其对应的条文如下(条文规定:肝之体味为酸,为泄;用味为辛,为补): 1、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依据上图箭头的规律,逆时针的走,就有诸如: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致津液生也。 依据箭头所示,依照其规律,就可以解读其他的条文了。 2、A+B→C 的化合原则,辛+酸→甘,即:辛酸化甘,简称:A+B→C 依据上图,便容易记住诸如:苦甘化咸,等等 3、A+B→C原则的运用: 依据用之味(A)为补,体之味(B)为泄,以及A+B→C的原则, 其某某的补汤,便增加A类药,用味的数量(小汤)的公式为:(A1+A2) +B+C1, (在补的方剂里,为了加强新化味作用,加了与化味同属味的药 C1) 其某某的泄汤,便增加 B类药,体味的数量(小汤)的公式为:A +(B1 + B2) 以肝为例,肝之体味为酸,为泄;用味为辛,为补, 则其小肝补汤:桂枝 干姜
五味子 薯蓣 ,符合(A1+A2) +B+C1的公式, 则其小泄肝汤:白芍 枳实 生姜 ,符合A +(B1 + B2) 4、A与C 的问题,是下一个脏腑的A1+B1→C1的例子 5、关于 B C不化合的问题,书里叫并行除病,即:辛苦除痞,咸辛除滞、甘咸除燥、甘酸除逆、酸苦除烦。 具体A、B、C五味法则的问题在方剂里的应用,请查看相关《辅行诀》的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