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宗教、中医与科学
作者:王世保
宗教、中医与科学分属人类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宗教与中医产生于东方,属于东方文化;而科学则是在西方文化之中发展起来的,属于西方文化。西方从没有产生大的宗教,诸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道教等五种对人类至今影响至巨的宗教派别都是诞生在东方;就象西方没有产生宗教一样,东方也没有发展出科学。如今,随着地区之间的往来以及文化之间的融合,在中国,各种宗教、科学以及中医遭遇在了一起。这三种文化现象各自有各自的社会功能,它们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一些没有仔细考察过这三种文化现象的人士,往往把它们混淆在了一起,产生许多错误的认识,这不利于它们各自的生存与发展。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特征
宗教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从没有消失过,它是人类敬畏与回归自然的一种心理反映。人类从自然中自然地诞生出来,自然就是人类的母体,也决定着人类的存亡。因此,早期的人类就把自然当着神灵进行祭祀,比如中国古代对天、地、五岳和大川都要祭拜,这是早期的宗教雏形,并成为每一个民族的风俗。
我们必须把真正的宗教与早期神灵崇拜的民俗区别开,远古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能称为宗教,因为那时人们还把神灵作为一种外在的对象进行信仰。真正的宗教则是那些彻悟的古代圣人创立的,比如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老子、基督教的耶酥和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等人,这些古代的圣人所创立的宗教,明显地特征就是体现了人神合一。这时宗教的修行就不是原来的那种对于异己的神灵的一种敬畏,而是让神灵在自己心中显现的达成,就是一种达到无我的与自然全然融合的宁静状态
这时我就是神,神就是我,神我一体化,这就是后世宗教的本质特征,比如佛教的无住而宁静,道教的抱朴而守一,基督教的肉身成道等。
宗教的最终目的就是成道,而不是去为了获得对自然或者神灵的认识,这种认识虽然有利于成道,比如各种宗教的教义,但是最终还是要抛弃的,它们只是成道的路径。
因此,真正的宗教不是宣扬一种对自然的认识,而是与自然的同一,这就是修行,一种达成,一种事件的发生.。
二、科学的起源与本质特征
科学属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西方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早期的古希腊人是利用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对自然现象进行人格化地解释构成了古希腊人对自然认识的早期的文化雏形。随着城邦的建立,古希腊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的理性认识,他们不再满足于用几个神灵的斗争与合和来解释自然的变化,而是力求给出理性的确切的解释。泰勒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观察,给出了西方第一个理性的哲学命题,就是“万物是由水组成的”。这个命题既是哲学的,也是物理学的,开启了自然哲学的第一步。随后,构成万物的另外三种元素空气、土与火也被提了出来,恩培多克勒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希腊最初的自然哲学体系——四元素说。四元素说又在后人不断地抽象的基础上,被演化为原子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虽然有亚里士多德建构的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是它仅限于古代哲人的单纯的理性建构,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以至于最后又成为了近东宗教的附庸。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抽象的数学空间的建立和实验的提倡,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不断地被纠正和丰富,过去的那些主观臆想演变成为确切的知识。这样,自然哲学就蜕变成为了现代意义的自然科学。
属于西方文化一部分的西医也在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和盖伦开创的医学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其他自然科学部门取得的成就,不断地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使其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受原子主义的影响,这种医疗体系表现出的是一种机械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得早期的技术产生了本质的变革,一改过去纯粹出于实践经验产生技术的局面,变为通过科学理论不断地衍生出更多的实用技术来。建立在科学理论上的技术推动了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而给欧洲带来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成功繁荣了西方物质文明,这给他们侵略东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和能量。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的东方诸国受尽了蹂躏。被动挨打促使这些国家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化,最终导致了东方这些国家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产生于西方的科学反映的是西方人理性地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途径,它利用抽象的数学空间和实验建构了一个精微的存在于人类自我意识中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通过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物化,这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无论科学被多少国家接受,被多少人信奉,它的文化属性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它始终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三、中医的起源与本质特征
中医虽然是起源于中国文化的一种医疗体系,但它却集中反映了中国人认识自然事物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中医是在以上古六经、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主的文化氛围里土生土长出来的。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这种传说虽然不太可信,但是它却反映了中医的真实起源,那就是中医起源于古人寻找食物和与疾病进行斗争的实践。这个传说也把中医起源于巫术的主观臆断给否定了。巫术起源于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仰,而中医则是起源于古人对自然以及自然物的认识。古人不仅依靠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来治疗自己的疾病,也通过巫术乞求神灵免灾去病,二者有时杂合在同一个人身上,就有了“巫医”的称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社会,从《尚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尧舜时期就已进行了大量的天文和物候的观测。对天文和物候的长期观测除了形成精密准确的直到今天仍然在用的古代历学之外,也形成了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认识理论。从战国时期产生的《黄帝内经》来看,阴阳五行理论在人们医疗实践之中的应用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建立。《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理论框架初步形成。随着人们医疗经验的积累,汉代张仲景撰就的《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备的理法方药体系,这标志着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后世的医家虽然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新理论,但均没有出其左右。
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中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医学理论始终把人看着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将其放在整个自然中,通过对其与自然万物广泛联系的考察,来认识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反常的病理,并提出相对应的诊疗理论。
中医在中国固有文化的氛围里不断地得到完善,直到今天仍然能够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四、宗教、科学与中医三者之间的关系
宗教、科学与中医各自有各自的起源,也有各自的本质特征。在长期共存的文化环境里,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发生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宗教曾经压制科学的成长,最后文艺复兴运动解除了教会的禁锢,使得科学不断地取得进步。现在科学在中国又不断地压制和排挤中医的生存,中世纪的那一幕在中国又在上演,随着国学的复兴,中医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已经到来。
宗教与科学
自然哲学在中世纪成为了神学的附庸,大量的自然哲学知识被用于证明上帝的存在,那些神学家建立了各种神学体系。教会对科学的压制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一些违背教会常识的自然哲学家遭到迫害。
古希腊文化在15世纪到16世纪获得复兴,使得欧洲人逐渐打破了教会的限制。追求世俗的合法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科学也从宗教压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得到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权利。早期的自然科学家并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他们研究自然规律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工业革命以后,这种上帝就被人的欲望代替了,科学成为了人类纵欲的地道的工具。
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里,也就是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基督教而言,追求的是亲征上帝,显现自己内在的神性。一切知识都是指向这个超世俗的目标,它需要一种非理性的献身,一种对自己灵魂的毫不怀疑的献祭。对于科学而言,追求确切的知识是根本的目的,这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认识自然万物,得出确切的知识。
科学是指向世俗知识的纯粹的理性活动,宗教则是指向彼岸的超世俗的非理性的活动,前者改变的仅是自我意识,而后者改变的是整个身心;前者改善的是理智,而后者提升的却是心灵存在的境界。
中医与宗教
与科学相比,中医更接近于宗教,这主要是体现在中医与道家同源的关系上,我们甚至可以把中医作为道家的一部分。
中医与道家文化体现出的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但真正的区别就在认识的对象和根本的目的上。中医需要认识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认识来达到治疗疾病、救死扶伤的目的;而道家需要认识宇宙的根本,实现无我的人与自然的融合。
中医与道家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医的一些理论是建立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的,道家人士在修炼地过程中不仅吸收了中医的一些理论,而且也创新了一些中医理论。
科学与中医
如果说宗教完全是人与自然的融合,那么科学与中医就代表了人类为了生存在对自然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两种知识体系和认知途径,科学与中医对自然和万物的认识不是象宗教那样沉浸于自然的混沌之中,而是去寻求自然变化的规律。
恰是中国古代与古希腊人对自然变化的态度不同,使得他们走上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途径。
中国古人认为自然的变化是真实的,那么对自然的变化就必须顺从其变化进行整体观察,这就是对自然整体和万物进行直觉的整体把握,取象类比就是这种直觉把握的最好思维方式。.这种方法把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万物看成自然的一部分,通过对它们的整体直观进行考察它们运行的规律。这种认识方式没有对认识对象施加任何干扰,而是直接取象,它更符合事物运行的真实规律。正是古人把万物与自然联系成了一个整体,才不至于在自己的生存过程中顾此失彼,任意纵欲去打破自然局部的平衡,这保证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但是古希腊人巴曼尼德斯认为,处在变化中的自然是虚假的,是把握不住的,人类必须寻求内在于这种变化的共相,寻求这种变化的本质,因此他引导古希腊人走向了理性地认识自然的道路,就是在自己的自我意识中运用概念构建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这个观念和路径在柏拉图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亚里士多德就把这种认识方法运用到具体对象中,进而把古希腊的学问按着研究对象的不同分门别类。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空间的完善和实验的起用使得这种理性的建构走向精细化,这样科学就为西方人建构了一个精微的理念世界。
中医与科学是两种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分别单独发展起来的具有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文化门类。但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由于中国人对科学大肆的盲目崇拜,导致了一种唯科学主义。这种唯科学主义在中医外部要求废除中医,在中医内部则要求科学化中医。废除中医的呼声遭到了抵制与批驳,而科学化中医的思路却成为了发展中医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中医失去了自己作为东方文化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在科学主义的压制下不断地被异化。没有了中国固有文化的土壤,中医在这种科学主义的文化氛围里正在走向消亡。
按:王世保先生对于中医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因为于老师的文章提到王先生的看法,故将他的文章也转到论坛过来,给大家一个参考。此类学术争鸣的文章,不针对任何人,希望通过争论,厘清一些概念,促进中医更好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