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感冒了,如果是平常,肯定要喝姜汤、洗热水、泡脚、盖棉被,以防患于未然,但这次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学习了两个月的经方,想用经方理论在自己身上实践一下。
4月19日 昨天晚饭后开始多次喷嚏,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今早起喷嚏不断,清涕出,眼睛涩、重,犯困,中午吃了个辣椒感觉症状减轻,不喷嚏了,但鼻咽部仍有不适感,脉紧微数,舌苔白舌质暗红,两天前牙龈肿痛,现溃疡。
自己分析是太阴中风了,想用黄芩桂枝五物汤,但心里没底,于是上网求助。有师兄说这只是感受寒邪,无发热恶寒,不用吃药,喝姜汤发汗就好了,思量再三,晚上回去喝了碗姜糖水。
4月20日 感觉症状减轻,猛喝温水。看书过程中发现理中丸似乎不错,加上听老师讲课觉得养胃气很重要,想买理中丸尝试一下,没有卖,家里有附子理中丸就吃了一颗。
4月21日 早起感觉有发热倾向,咽涩欲咳嗽,有黄痰,涕变浓,眼皮重,欲寐。有点恶寒,口干不明显,不恶心,无反酸,无汗出,小便微黄,大便成型但有消化不了的食物,胸口不赌
4月22日请教老师,认为是少阴太阴阳明合病,服小青龙加石膏汤
(桂枝15克
细辛15克
麻黄15克
芍药15克 甘草15克 干姜15克 五味子15克
制半夏30克 石膏10克)
由于胆小只用了原方的一半剂量,服药后胃部不适,恶心,10分钟后胃部不适消失。
23日去掉石膏服小青龙汤,胃部无不适感,但仍然头痛、有痰且痰堵在喉咙吐不出来。汗出不多
24日经师兄指点服小青龙汤加半夏厚朴汤
(桂枝15克
细辛15克
麻黄15克
芍药15克 甘草15克 干姜15克 五味子15克
制半夏30克 石膏10克)+(制半夏120克 厚朴30克 茯苓40克 生姜50克 干苏叶20克)
服药后痰不堵了,但鼻塞、耳朵堵,小便有点涩,大便溏,脉紧细,舌苔薄白
26日改服小柴胡汤
(小柴胡80克
人参20克 黄芩20克 炙甘草20克 生姜20克 制半夏60克 大枣30克 )药房抓的大枣是黑枣不知对不对
服药两副后,咽喉还有痰,淡黄,耳朵时而不适,口渴,脉实
28日服小柴胡汤+川贝+瓜蒌皮,一付,病愈
这次偶感伤寒,得到袁超明老师和风萧萧师兄的帮助,本来想把他们辩证的的过程编辑一起发上来,给像我一样的初学者学习借鉴,但由于没有征求过他们二位的同意,就省了。我个人觉得自己病一场然后又有师傅指点辩证用药,这样学习起来进步很快,特别是在与老师和师兄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一些书上没有的经验之谈,对自己把握书本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大有裨益。在此对二位的倾力相助表示感谢!
这次感冒延续了一周有余,病虽好了,但脑子里还有不少问题没能解决,但又不好意思再麻烦两位师傅,所以在论坛贴出请版主或者有识之士帮忙分析:
一、一、如果19日一开始就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会不会就可以不经少阳传变直接痊愈呢?
二、二、为什么4月20日吃了附子理中丸后症状会加重?
三、三、为什么4月22日服小青龙加石膏汤会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而去掉石膏就没事呢?是不是因为阳明里热未实?
四、四、整个疾病传变过程:从“太阴中风”到“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到“少阳病”,中间24日的小青龙加半夏厚朴汤该怎么辩证呢,是对症辨治吗?
五、五、从过程看,为什么病从太阴起呢?是不是“直中”?
六、 六、“里有阳明实热的表证,要先解表后攻里”,在这里有没有体现呢?
七、七、理论上的次第传,老师书上说“或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厥阴,终传少阴”,为什么不是首传少阴,次厥阴,终传太阴呢?这个顺序不太好理解,我感觉是越往里传病越重的啊。
八、八、前面有师兄说不用吃药发汗就好了,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好,能不能在疾病刚开始的时候通过食疗而不是药疗来解决,从而充分体现“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