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推荐一篇值得一看的研究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化疗可能是癌症复发根源》
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转移和复发,为何会出现复发?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的美国《生物化学杂志》提出肿瘤干细胞新的“起源”说,认为化疗后普通肿瘤细胞演变成肿瘤干细胞是癌症难治的根源。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对肿瘤治疗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曾益新指出,肿瘤干细胞的存在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和复发的根源。 在肿瘤放疗和化疗中,普通的肿瘤细胞对治疗是敏感的,容易被消灭,但肿瘤干细胞就像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又会长出一茬,具有很强的耐受力,不容易被摧毁,如同“种子细胞”,会继续产生新的肿瘤细胞。研究人员指出,正是因为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导致了肿瘤治疗的失败。 对于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学术界普遍认为来源于组织成体干细胞的恶性转化。在2004年香山科学会议上,曾益新首次提出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因组不稳定,它可以演变成为各种各样的基因型,也是临床上所见到的肿瘤异质性的根源。那些与干细胞表型相似的肿瘤细胞能够耐受化疗和放疗,成为复发和转移的“种子”。 在化疗中会使用DNA损伤剂。曾益新认为,导致DNA损伤的治疗,会加剧肿瘤细胞业已存在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加大产生肿瘤干细胞的可能性。他认为,由组织干细胞恶变产生的细胞可以称为肿瘤干细胞,而由普通肿瘤细胞因为基因组不稳定而产生的细胞应该称为“干细胞样肿瘤细胞”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首先发现鼻咽癌中确实存在有生长能力特强、能抗拒化疗和放疗的干细胞样肿瘤细胞(这一研究成果2006年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杂志)。然后他们把来源于单个普通肿瘤细胞的单细胞克隆,用紫外线照射,或用化疗药物处理,结果发现能明显诱导干细胞样肿瘤细胞的产生。一系列的研究提示,DNA损伤所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是完全可以导致普通肿瘤细胞变成干细胞样肿瘤细胞的。 研究人员指出,在肿瘤化疗中,DNA损伤剂有可能一方面消灭肿瘤细胞,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基因组不稳定性,诱导普通肿瘤细胞演变成干细胞样肿瘤细胞。 曾益新指出,如果这一学说最终得到证实,那么肿瘤的治疗策略也要相应发生改变,比如在肿瘤治疗中,要注意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预防普通肿瘤细胞向干细胞样肿瘤细胞演变;部分肿瘤化疗会导致DNA损伤,研究人员需要重新评估化疗对于癌症治疗的长期作用,特别是谨慎对待DNA损伤剂的使用。这一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 其实,曾益新教授是从细胞动力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临床上,人们早就注意到诸如乳腺癌、肠癌与卵巢癌等,第一次治疗时,化疗次数越多,效果经常适得其反。不仅5—8年后“二次癌”几率大增,而且,1—2年内麻烦不断。不断复发转移,短期化疗效果尚可,但是越到后来,化疗效果越差。诱导一般癌细胞(通常恶性程度不很高)退变为原始的肿瘤干细胞显然是其重要机理之一。而肿瘤干细胞的“变异”及“繁殖”能力超强。因此,后续的化放疗如同拍“皮球”一样,效果越来越差。可见,无论从临床,还是从已有的研究成果角度,人们对于癌症的治疗,都需要好好反思反思。一味的“战争”模式(如手术,化放疗),显然无济于事。
-----------------------
摘自何裕民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