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白头翁 于 2008-5-28 13:04 发表
井底之蛙,只知有已,不知有人,我进论坛已近半年,耳闻你们所说的是伤寒论,所赞的也是伤寒论,当然学伤寒论是好的,但学医之人单学伤寒论,我觉得不够全面,不能适应当前的所有病证,但又不知如何说法才能使你们相 ...
白先生在说这些话之前,能否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犯了您所说的毛病?
您看到的是学伤寒的可能不足,我们看到的却是伤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只是个人眼光和学习的思路不同而已。在《初学者为什么要学习伤寒》的帖子里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很清楚了。伤寒绝非您眼中所看到的那样,至于是否如此,请您有空参考一下我在《逆冷岂独火神派》所说的。转换一下思路看看,或许会有新的看法。
我们老师讲伤寒,也在用伤寒,绝非纸上谈兵之辈,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跟着学。在我们学习的这些人中,里面也有临床的主任医师。为什么可以吸引到他们呢?难道只是出于盲目崇拜?如果不是因为学了之后,思路清晰,临床有效,是不可能这样的。
中医辩证论治的来源在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世的很多方剂也确实是由其变化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要学方剂,学用药,当然要从根本学起了。我们老师讲伤寒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伤寒学得好的话,也确实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病。经方临床家曹颖甫和胡希恕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证明。
对于先生怕我们独尊一家,不学其他的建议,我们再次表示感谢。
但是有一点我想说明的是,先生的思路确实跟我们不一样的。经方讲究辨证论治,从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出发,因此,我们辨证的时候是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病人资料,四诊合参,这样才能够更清楚的看到问题的所在,治疗起来更有把握,也才能做到“一剂知,二剂已”。
如果四诊不详,恐怕猜测的成分太多了。开出来的方子也只能打包围圈,不能做到精确。或许是受宋明理学的影响,现代的教材过多的强调病机(这样可能显得太过空泛了),而对于客观的症状却比较忽略,因此,一个病用病机分析起来,可能都是差不多的,但对于具体的用药,却起不到明确的指导作用。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讲,是很难掌握的。按照这种教材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和经验,恐怕是掌握不了的。这也可能是造成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越来越少的原因。对于学医的人来讲,学了就是要能用(其实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很现实的,很多学问都是这样的),如果要花几十年的功夫才能够学好,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不会有人学。若非现在找不到好的医生,网上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中医爱好者。这其实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包括我在内,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而对中医感兴趣的。
中医传承论坛建立的目的,在于给学中医者一条比较方便的路,让大家看到经典的魅力。并希望由此而吸引一批有志于中医固有理论重建的人士,把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跟合理性阐述出来。这,或许有些才疏志大~
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希望尽人事而无愧于天地,以免将中医丧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希望白先生不会因为观点、思路的不同而有所想法。我们讨论的目的在于促进交流,共同发展。因此希望能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
个人浅见,望先生海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