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前,回了趟老家,在家乡采写了这个故事,感叹,故乡真为德土! 80后,曾被人认为是没有责任感的一代。但在河北省盐山县,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子,丈夫不幸去世,给她丢下瘫痪在床的公公和有病的婆婆,两个年幼的儿子,还有13万元的债务,因为责任,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她要为双亲养老送终,为丈夫还清生前的债务。
1 丈夫走了,留给她一个破败的家
盐山县边务乡高龙潭村距县城只有5公里,是当地一个比较富庶的村庄。在这个村庄里,有一户最贫穷的农家,这就是年轻女子冯双的家。
三间低矮的土房、残破的院落,都在透露着这个家庭的贫寒,但屋子里打扫得颇为清爽,又让人感觉主人是个热爱生活的勤快人。
冯双今年30岁,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朴实的女子,生活的重负使她年轻的脸上多了忧郁和沧桑。
她是2005年初嫁到这个家的,她的娘家在30公里外的冯庄。
她嫁过来时,家里就非常贫穷,因为公公十多年前患了脑血栓,瘫痪在床,几次住院治疗,拉下了饥荒。她没有嫌弃婆家穷,她和丈夫盘算着,两个人都年轻,勤劳肯干,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结婚后,夫妻非常恩爱,她和公公婆婆处得也很好,没有红过脸。每天丈夫出外打工,她在家帮着婆婆伺候公公,给公公擦身、端屎端尿,一家人虽然贫穷但其乐融融。随着两个儿子的出生,这个家更平添了许多欢乐。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1月17晚,突然有噩耗传来,丈夫借了别人的汽车出去办事,撞到了路边的建筑物上,不幸身亡。
丈夫是家里的独子,这个打击让全家感觉天塌了下来。
村委会帮助冯双为丈夫料理了后事。村主任高金铎对记者说,冯双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两个孩子,一个6、7岁,一个3岁,为丈夫出殡,真是凄凉啊,我当时忍不住眼泪哗地流出来了,乡亲们都跟着哭。
瘫痪的公公因为这次打击又患上了其他疾病,婆婆天天哭泣,精神都有些失常了。
丈夫走后,留下了13万元的债务,主要是公公住院治疗、处理后事,以及一些日常购买化肥农药的借款。
2 大家劝她改嫁,父母支持她回来
冯双是1981年出生的,刚满30岁,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许多人劝她改嫁,都被她拒绝了,她说,我走了,老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丈夫欠下的债务怎么办?
她哭着对记者说,俩老人,从进了门就像亲爹亲娘,我走了,谁养他们?孩子们呢,我如果改嫁,也得给婆家留条根,留下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从小没了爹又没了妈,他这么小,就得伺候他爷爷奶奶,我怎么忍心?还有债务,都是在我们困难时亲戚、乡亲们给借的、凑的,我一走了之,那叫什么人,将来给孩子留什么样的印象?
丈夫的葬礼后不久就是春节了,冯双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在娘家,她是老大,还有弟弟和妹妹。
她有5个姑姑,姑姑们都赶来了,心疼得搂着她哭,她们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侄女再回婆家了,回去就是受罪受穷。把冯双留下,让冯双的父亲把两个孩子给婆家送回去。
冯双不同意,最后姑姑们走了,父母却一致对冯双说,回去吧,闺女,你不回去,婆家就散了,没法过了,我们也狠心了,顾外孙不管闺女了!说着话,父母都放声大哭。
冯双说,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一定要做个好人,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但心眼特别好。父亲经常帮村人干活,别人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借出去的钱有不还的决不会催要,但自家借了别人钱,总是尽快还上。
3 艰难撑起一个家
娘家也是纯农业户,也不富裕,但爹娘心疼女儿,总是从拮据的生活中挤出一点钱,或者是生活用品接济女儿。
但冯双自己舍不得吃用,有了好吃的,她先尽着公公、婆婆,然后是两个孩子。
记者来访时,马齿苋长满了冯双家的院落,她介绍说,这是她故意留着让它长的,这些野菜夏天里可以吃,晒干了冬天还可以省许多菜钱。
一个年轻柔弱的肩膀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家了有6亩地,是全家5口人主要的生活来源。
每天,她早早地起床,很晚才休息,不停地劳作。
婆婆是个非常瘦小的老人,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因为丧子精神上出了问题,冯双每天下地,就带上婆婆和两个孩子,让婆婆和两个孩子在地头玩,自己干活。
公公需要人照顾,冯双干一两小时的农活,就骑车回家一次,看看公公是否需要喂药、喝水,看看他的心脏病高血压有没有发作。每天,她都要帮公公洗脸、擦身,端屎端尿。过去,婆婆还可以帮她做,但现在,婆婆“散了心”了,干不了了。
公公今年62岁,老人家见到记者,哭个不停,为儿子,也为自己苦命的儿媳,他神智还清楚,他说,冯双这个孩子,就是亲闺女也很少能做到她这样的。
4 不改嫁,不招婿的理由
婆婆心情平静、神智清楚的时候,非常心疼儿媳,她看儿媳妇艰难地劳作,就劝:孩子,你走一步吧,我们连累你了,你太苦了!你别管我们了,我们已经这样了。
冯双就哭着说,妈,我不走,我给你们养老。
婆婆对邻居说,这个孩子不改嫁,你们都帮着看看,有没有上门的。
有乡亲来提亲,表示有人愿意来做上门女婿,但冯双一个也没有见。她的理由是,这个家太穷了,不管是谁,让人家一进来,就帮自己还这么多的债务,养老的,养小的,都对不住人家。
再有提亲的,她总是说,等过几年,日子好了再说吧。
因为自己单身,冯双很自重,不凑热闹,很少与外人打交道,她是怕惹闲话,在她的心中,传统的观念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一个5人之家,冯双很吃力,两个儿子,一个到了入学前班、一个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了,但都没有去,因为她掏不起学费,因为幼儿园的学费一个月得三四百元。如果小儿子能入托了,她就能多打些工,多挣些钱还债。
5 一定要还的债务,还不尽的恩情
冯双有一个账本,上面记着许多乡亲的人名和金额,有许多金额下面,已经打了勾,标明此账目已经还清。
开始还的账目都是小额度的,50元的、100元的。
乡亲们都不要她还,因为都知道她困难,心疼她。大家在她丈夫出事后捐的钱,她也要还,她说,当时大家能借钱给自家,已经是很大的恩情了,人活在世上,就要还债,不然心里不安。
村主任高金铎说,“冯双真是个好孩子,重情义。这样的年轻人太少见了,大家看她一个人照顾孩子、伺候老人实在可怜,都不要。可她很要强,有点钱就着急还给大家,大家不要,她扔下钱就跑,追都追不上。”
家里的经济来源除了种地卖点余粮外,就是靠冯双打零工。附近有许多做钢材弯头的工厂,有时需要临时用工,冯双常干的活计是在弯头上刷漆,一天能挣五六十。但不能常去,因为两个孩子太小,还有公公如果病情不稳定,她就不能去。
丈夫去世后的7个月时间,她已经还了2000多元的债务。她的计划是,先还乡亲的,再还亲戚的。“有一天把这13万的债务,都还上了,我的心就安了”。冯双对记者说,自己能支撑着这个家生活下去,也多亏了热心的乡亲们。每到秋收,地里的重活,村里都安排乡亲帮她干。
丈夫去世,她收到了乡亲们5000多元捐款,这个小村不大,只有600多口人,几乎所有的户都对她伸出过援助之后,大家给她捐的油和面,到现在还没有吃完。
今年,村里为她全家5口人都办了低保,尽管每人每月只有五六十元,但对她这个家是很大的帮助,上面来了救济,村里也总是第一个想到她家。
冯双说,钱可以还清,但乡亲们的情义我一辈子难以还清,我要教育好我的两个孩子,长大了接着替我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如果您想给冯双一些资助,请直接与她本人联系,通讯地址河北省盐山县边务乡高龙潭村,邮编061300 。电话158318802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