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六纲辨证的步骤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15 16:01
标题: 六纲辨证的步骤思路
本文根据彰机堂主初稿,按照我的理解,整理而成,请老师及师兄弟们指正!

六纲辨证的步骤思路。
1,经方六纲的辨证有严格的套路,首先要辨明六纲,然后辨具体方证,最后有多余症状再辨药症加药。
辨六纲首先分清病位(表里半表里),病性(寒热半寒热),病态(虚实半虚实)。
这个就需要清楚六纲的实质(病位,病性,病态)是什么,比如太阳少阴病位为表,阳明太阴病位为里。少阳厥阴病位为半表里;三阳纲为热,三阴纲为寒,三阳之中少阳为半寒热,三阴之中厥阴为半寒热,三阳为实三阴为虚,三阳之中少阳为半虚实,三阴之中厥阴为半虚实。。。。。。具体请看《<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
病位辨证,首先是看病人有没有表证,没有表证就是里证或半表里证,表证的表现:恶寒发热,或者恶风发热,两者并见多属于表证,或者鼻塞流涕、咽痒咳嗽、或者颈项强、头痛之类,脉浮等。。。。。。。

然后就是辨证寒热问题:
寒症:面色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或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等。
热症: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舌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等。
这个寒热辨出来了,虚实也就出来了(一般情况下寒者为虚,热者为实,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寒结),就可以基本分清属于哪一纲了。

例如:有表证,不是太阳病,就是少阴病(根据寒热来辨,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不过少阴病的病人除了一些有表证的表现,其肢体痹症表现很明显,例如四肢的疼痛、麻木各种症状(需要和太阴外证鉴别),但是也有没有表证的少阴病,患者主要以肢体痹症为主要表现,但是就是没有表证,也没有热症,问诊之后就是一个寒症。
如果病人没有表证,表现出单纯性的寒象,就要考虑太阴病,或者少阴病,或者太阴少阴合并病。如何区分这个?这时候就要靠临床表现了,如果患者表现出拉肚子、腹痛、腹冷、腹胀、胃痛、流口水多、小便清长之类的,这些症状都偏于里,就是太阴病,如果表现出肢体痹症的,就是少阴病,合起来的,就是太阴少阴合并病。但是要注意的是厥阴,虽然厥阴是寒热错杂,表现出寒热症状都有,但是有的厥阴的热症并不明显,例如一些痞证,或者热症只有小便黄,或者舌苔变黄,或者胃子有点烧灼感,或者心烦之类的,这些就是厥阴,厥阴就会有太阴或者少阴的症状,或者也会有少阳的症状,要注意。如果辨出来的是寒热错杂,就有可能是少阳,或者是厥阴(少阳症状单纯,明确,热多寒少。厥阴症状复杂,多变,寒多热少)。 同样,有里证的,里实热为阳明,里虚寒为太阴。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症状有时不会按着书上的条文来生,有可能有太阳,有少阳或阳明,也可以有三阴。这个时候就要用合并系属病来区分细化六纲归属。为下一步精确选方证提供依据。

2,根据上面的资料辨出了六纲,接下来的就是选方,也就是方证对应了,要选什么方子,第一点,就是根据辨出来的六纲,确定是那一纲。然后在五证病机,卫气营血等理论指导下针对这一系列的症状组合或主要症状(抓主证),在经方200多个方证中选出符合这个组合的贴切方证。
例如你的病,辨出来就是少阴病,也就是(表寒证),这点出来了,就辨下一步,就是你还有个主要症状,就是“痹症”,所以你要在心中知道,这个病人就是:痹症(主证)+表寒证(少阴病系列证),可能有营血亏虚,也可能有真阳不足,水湿泛滥。接下来根据这些情况你就在经方200多个方证中选出符合这个组合的方子,可以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或其它的方证。方证选出来以后,如果还有不能包括的症状,就要进行药症加减了。
3、经方理论,要进行药物加减,是非常严谨的。必须通过药症进行。一个病人,有没有加减的可能,就要看病人的临床表现有没有要加减的药症,也就是,这个方子,这个方子中的药物的药症的治疗范围内,还有没有不能解决的症状,如果这个症状比较要紧或者明显的话,就需要按照药症加减。这个是进行药症加减的前提了。之后就是选用符合药症的药物了,需要符合这个方证的寒热性质,例如:如果这个方证属于寒症,其表现出的,需要加减的药症也是属于寒症,那你的选用药物的药性就要属于热,就是热药。这个也是大前提。之后就是具体选用哪味药了,这就需要你对神农本草经的药物的了解,对里面的每一味药所治疗的临床表现(药症)娴熟了。所以神农本草经里面的记载就是药症。
使用经方,首先是不做任何加减,单方使用,不行的话,就方子合并使用,最后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做加减,并且加减药物不能超过2味!!

这些要记住的。
从这个看出,要加减,并不是按照什么气虚、血虚的来得,否则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了黄芪、当归还不行,还要把中药书上的所有补气的、补血的加上,这个就是卖药的了,疗效也不好
作者: 经方中医学子    时间: 2010-1-15 16:38
学习 谢谢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1-15 16:46
又加深了印象。谢谢地平线师兄。
作者: 经方至尊    时间: 2010-1-15 19:26
,学习
作者: 砸牛顿的苹果    时间: 2010-1-15 19:30
学习了,谢谢地平兄总结。
作者: 周利林    时间: 2010-1-15 19:46
谢谢!学习了!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10-1-15 20:32
地平师兄写得很实在,学习了。
作者: 冉医生    时间: 2010-1-15 23:54
多学几遍。谢谢地平师兄
作者: wei.xu    时间: 2010-1-16 02:55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天使微笑    时间: 2010-1-17 10:09
谢谢,收藏了
作者: 致用    时间: 2010-1-17 11:18
很好的 学习了 呵呵
表征---表证
作者: 致用    时间: 2010-1-17 11:30
何以---可以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17 12:10
何以---可以
致用 发表于 2010-1-17 11:30


已修正,感谢!
作者: 燕子    时间: 2010-1-17 22:34
好东西,谢谢分享!
作者: 青竹    时间: 2010-1-20 21:45
学习了      非常感谢
作者: 雁潇湘    时间: 2010-1-20 21:46

作者: 无所执着    时间: 2010-1-20 22:38
收藏了,谢谢地平师兄
作者: 苍月    时间: 2010-1-21 22:36
很实用,认真的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ljcsss    时间: 2010-1-22 22:35
说得太好了,我正为这个思路发愁呢,非常感谢!
作者: 没钱的日子    时间: 2010-1-23 18:02
看到这个总结,真是眼前开明了很多
作者: psq    时间: 2010-2-1 15:59
很实用,谢谢分享!真的非常感谢!
作者: 394511066    时间: 2010-2-2 21:33
谢谢,收藏了
作者: 黄蜂    时间: 2010-2-16 16:44
谢谢楼主提供这样好的学习思路。
作者: zhangjing    时间: 2010-2-23 21:04
谢谢,取走了!
作者: sfno111    时间: 2010-3-16 11:55
学习了。仔细琢磨一下
作者: 天涯    时间: 2010-3-16 13:24
谢谢师兄指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辨六纲→辨方证→辨药症。
作者: 冷建波    时间: 2010-3-27 14:28
非常感谢 希望日后多多发这种总结经验帖以供大家学习  辛苦楼主大哥咯
作者: 慕道    时间: 2010-3-27 17:18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ljcsss    时间: 2010-3-30 02:07
很好,又进步了一些
作者: 经方至尊    时间: 2010-3-30 13:30
很好,又复习了
作者: 田皓云    时间: 2010-4-2 23:49
条理清晰,步步深入,整个经方辩证过程透彻生动,使后学受益良多。
作者: 炳中医    时间: 2010-4-3 14:58
谢谢老师,说得太好了!
作者: 漫步    时间: 2010-4-13 20:56
谢谢 ,学习了
作者: 广龙经纬    时间: 2010-4-14 21:26
学习了,谢谢地平兄总结。
作者: linhl7    时间: 2010-4-20 07:33
非常感谢!!
作者: 广龙经纬    时间: 2010-4-24 16:22
说得太好了,我正为这个思路发愁呢,非常感谢!
作者: 乡村中医    时间: 2010-4-25 15:39
太好了,我就按照上面说的这么学习了!
作者: eukijohn    时间: 2010-5-2 09:04
收藏了,谢谢总结。
作者: 小处学医    时间: 2010-5-12 02:41
地平哥....我爱你
作者: 心心    时间: 2010-5-16 23:00
学习了,谢谢你的总结。
作者: 宁一者    时间: 2010-5-23 21:21
全部抄录一遍。一定认真琢磨。
谢谢了!
作者: hanchuan    时间: 2010-6-5 12:54
条分缕析,受益匪浅
作者: 中医梦    时间: 2010-6-10 15:26
谢谢  多谢!!!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6-10 16:10
呵呵,不要只是谢谢就成了!要深入思考和领会,举一反三的在临床反复运用,就熟练了。
中医经方辨证,是有框架思路的,守住规矩,才会出方圆而灵活运用。
我认为,这才是真的“谢谢”。
希望大家都开始脚踏实地的为中医做点实事吧!
作者: psx3095    时间: 2010-6-17 20:20
《<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出版了!
收藏了,谢谢地平师兄
作者: 漫步    时间: 2010-6-25 06:01
学习了,谢谢
作者: 钱塘春晓    时间: 2010-7-7 21:58
感谢堂主和地平线!经典贴,收藏!
作者: 醫界小蟲    时间: 2010-7-19 16:01
好文
作者: 小杏苗    时间: 2010-7-22 17:51
总结的太好了,学习了
作者: 风中旗    时间: 2010-7-27 22:01
楼主讲的很清楚,学习了。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0-7-29 21:37
师兄说得很清楚,让俺们明白 了许多
作者: 醫界小蟲    时间: 2010-8-11 10:58
新手上路,學習了。
作者: rosakuang    时间: 2010-8-11 19:54
恩   领悟
作者: 郑建域    时间: 2010-8-24 11:02
学习了
作者: 我爱中医    时间: 2010-8-30 16:12
学习 谢谢
作者: 没钱的日子    时间: 2010-9-15 17:47
作为初学者,是先记条文,还是先记方子。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9-15 18:27
吃饭的时候,是先吃饭,还是先吃菜?
雷阵雨的时候,是先打雷,还是先下雨?
作者: 经方学习者    时间: 2010-9-26 17:01
又认真学习地学习了一遍,谢谢!
作者: 冷月无声    时间: 2010-10-11 20:38
每天学一点,快乐多一点
作者: 经方-天一生水    时间: 2010-10-24 23:47
和刘师一样,都是雪中送炭,迷途指津啊!
非常感谢!收藏之!
作者: 经方-天一生水    时间: 2010-10-24 23:49
和刘师一样,都是雪中送炭,迷途指津啊!
非常感谢!收藏之!
作者: 我爱中医    时间: 2010-10-27 07:47
学习了
作者: SLD639    时间: 2010-11-26 12:58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张景xp    时间: 2010-12-10 22:53
刘师所做的一切为真正中医的传承,埋下了种子。有培养了高徒,幸事,我辈当努力!
作者: 蒲公英LMC    时间: 2010-12-29 11:43
学习了,又增加了一成理解与思路
作者: 张景xp    时间: 2011-1-7 23:04
学习中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1-2-15 23:10
你鉴别清了吗?又是如何临床实践的?
你的说法,也是我的说法吗?
作者: 刘守峰    时间: 2011-3-16 07:52
感谢老师。学习了。
作者: qinqingshu2011    时间: 2011-3-19 13:41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坚持到底    时间: 2011-5-2 04:35
谢谢,正在学习
作者: 红枣    时间: 2011-5-14 04:57
就是“痹症”,所以你要在心中知道,这个病人就是:痹症(主证)+表寒证(少阴病系列证),可能有营血亏虚,也可能有真阳不足,水湿泛滥。接下来根据这些情况你就在经方200多个方证中选出符合这个组合的方子,可以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或其它的方证。
感觉这个有点难度,不容易把握
作者: guodaifu    时间: 2011-5-14 06:30
慢火细炖中
作者: 太原中医42    时间: 2011-5-16 17:25
好文章   学习了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1-5-16 18:17
谢谢分享
作者: 经方至尊    时间: 2011-5-23 22:54
又复习一遍,谢谢师兄总结。
作者: lzyjames    时间: 2011-5-26 00:15
新手学习了。
作者: 太原中医42    时间: 2011-6-3 21:19
好 谢谢了  学习了
作者: 非中医    时间: 2011-6-5 17:09
谢谢,很实用,学习了
作者: 张善载    时间: 2011-6-5 17:51
学习仔细,理论首先确定好,临床吗,总有好多的变数,不是那么好弄得,基础扎实是必须的
作者: yuhuxian    时间: 2011-6-14 15:2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1-6-25 19:31
写的条理分明,浅显易懂。
作者: 冰雪紫冬    时间: 2011-7-10 06:50
学习了~
作者: lony    时间: 2011-7-10 20:15
学习了,谢谢地平兄总结。
作者: psping2008    时间: 2011-9-18 22:54
学习了,浅显入深!
作者: sshxy    时间: 2011-10-3 08:23
学习了 谢谢分享
作者: 苏幕遮    时间: 2011-11-4 21:58
回复 地平线 的帖子

不错不错,终于看到了辩证的具体步骤了,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是脏腑辩证为主,一下子改过来还是有点摸不着头绪,谢谢了
作者: HGSA667788    时间: 2011-11-5 16:01
谢谢!学习了!
作者: 厚朴学医    时间: 2011-11-15 20:40
学习了
作者: lony    时间: 2011-11-17 17:0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蒲公英LMC    时间: 2011-11-17 22:18
学习了
作者: 觉原    时间: 2011-11-18 08:03
谢谢老师!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1-11-27 00:55
再次细读,又有所悟!
作者: 微笑着流泪    时间: 2011-12-9 14:01
临床症状有时不会按着书上的条文来生,有可能有太阳,有少阳或阳明,也可以有三阴..
作者: 宁一者    时间: 2011-12-15 20:10
经常看看经常新,多多思考多思考。汉传中医论坛就是好。
作者: 安宇    时间: 2011-12-15 20:33
一起努力,欢迎分享思考的结果。
作者: 忍者007    时间: 2011-12-16 19:01
讲的透彻,印象深刻。谢谢。
作者: 沙漠之水    时间: 2012-1-3 22:13
很珍贵的资料,谢谢!
作者: 啥得    时间: 2012-1-13 09:53
学习了
作者: 信达    时间: 2012-1-13 16:10
下载,好好体会
作者: 用户名    时间: 2012-1-13 17:24
"有表证,不是太阳病,就是少阴病",不是也有阳明外证,太阴外证,这个该怎么区分呢?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