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魏晋南北朝道教 - 晋代道教的分化 [打印本页]

作者: 雁潇湘    时间: 2009-8-22 21:40
标题: 魏晋南北朝道教 - 晋代道教的分化
两 晋 道 教 的 大 体 情 况 : 道 教 发 生 于 民 间 , 并 组 织 了 起 义 , 威 胁 到 统 治 者 , 于 是 从 魏 晋 起 , 当 政 者 即 对 道 教 采 取 两 手 政 策 , 一 手 限 制 甚 或 镇 压 , 一 手 改 造 和 利 用 。 这 样 的 政 策 促 使 道 教 发 生 分 化 , 加 上 士 族 知 识 分 子 的 加 入 道 教 , 使 道 教 队 伍 的 成 分 构 成 出 现 新 的 情 况 , 于 是 道 教 的 一 部 分 从 民 间 走 向 官 方 , 演 变 为 官 方 宗 教 , 一 部 分 则 继 续 活 动 于 民 间 , 组 织 起 事 , 还 有 些 士 族 知 识 分 子 道 徒 则 隐 居 山 林 修 道 。 这 是 两 晋 道 教 的 大 体 情 况 。


西 晋 道 教 : 自 黄 巾 起 义 失 败 后 , 由 于 太 平 道 遭 残 酷 镇 压 , 而 五 斗 米 道 张 鲁 归 降 曹 操 后 获 得 高 官 , 与 曹 氏 联 姻 , 具 备 了 比 较 有 利 的 传 播 条 件 , 所 以 米 道 逐 渐 流 传 到 原 来 太 平 道 活 动 的 地 方 , 取 而 代 之 , 以 后 改 名 换 姓 为 天 师 道 , 传 播 南 北 各 地 , 三 国 时 , 曹 魏 有 方 术 之 士 甘 始 、 左 慈 等 各 有 一 套 道 术 , 这 些 道 术 在 北 方 的 民 众 中 有 一 定 的 诱 惑 力 。 建 安 二 十 年 ( 公 元 2 1 7 ) 北 方 瘟 疫 流 行 , 老 百 姓 都 挂 起 道 教 的 符 咒 以 避 疫 , 可 见 道 教 符 水 治 病 的 传 统 在 这 些 地 方 很 深 厚 。 东 吴 有 化 名 于 吉 的 道 士 在 进 行 宗 教 活 动 , 主 要 是 以 符 水 治 病 , 其 影 响 上 达 宫 廷 和 军 队 将 领 , 下 及 一 般 百 姓 与 士 兵 , 终 为 当 政 者 孙 策 所 杀 。 还 有 个 叫 李 宽 的 道 士 由 蜀 入 吴 , 祝 水 治 病 , 于 是 避 疫 的 的 吏 民 , 依 附 李 为 弟 子 者 近 千 人 , 升 堂 入 室 道 术 较 高 的 弟 子 学 的 是 祝 水 三 部 符 和 导 引 行 气 , 这 些 人 再 转 相 传 授 , 一 时 徒 众 布 满 东 吴 , 动 有 千 许 。 西 晋 时 , 五 斗 米 道 在 原 来 太 平 道 活 动 的 地 方 徐 州 琅 邪 郡 已 经 流 行 , 一 些 士 族 大 家 开 始 奉 道 , 如 王 氏 、 孙 氏 等 。 孙 氏 一 族 中 的 孙 秀 成 为 赵 王 伦 的 心 腹 宠 臣 , 用 五 斗 米 道 帮 助 赵 王 伦 作 乱 。 西 晋 末 年 蜀 地 六 郡 流 民 拥 李 特 为 首 起 义 , 特 死 , 子 李 雄 继 续 率 流 民 战 斗 , 青 城 山 道 教 首 领 范 长 生 资 给 其 军 粮 。 李 雄 破 成 都 后 , 将 范 迎 到 成 都 , 封 为 丞 相 ; 雄 称 帝 后 , 又 加 封 范 氏 为 天 地 太 师 、 西 山 侯 ; 优 待 其 部 曲 免 除 兵 役 , 租 税 归 范 所 有 。 很 显 然 , 五 斗 米 道 在 巴 蜀 之 地 的 活 动 一 直 没 有 停 止 过 , 其 首 领 保 持 了 张 陵 、 张 鲁 私 养 部 曲 、 收 租 税 的 习 惯 。


东 晋 道 教 : 东 晋 十 六 国 时 , 门 阀 士 族 信 奉 道 教 的 家 族 更 多 , 出 现 了 所 谓 道 教 世 家 , 如 南 方 的 琅 邪 王 氏 、 兰 陵 萧 氏 、 高 平 郗 氏 、 北 方 的 清 河 崔 氏 、 京 兆 韦 氏 , 道 教 进 一 步 深 入 上 层 社 会 的 门 庭 , 成 为 统 治 层 精 神 生 活 的 重 要 组 织 部 分 。 这 时 候 , 南 北 方 都 有 人 托 名 道 士 李 弘 起 事 , 这 种 情 况 一 直 延 续 到 南 北 朝 。 北 方 有 些 汉 族 人 士 在 少 数 族 统 治 下 托 言 老 君 治 世 , 具 有 强 烈 的 民 族 情 绪 , 他 们 希 望 「 六 夷 宾 服 」 , 恢 复 汉 族 的 统 治 。 还 有 的 人 期 待 救 世 主 太 上 老 君 降 临 , 使 人 们 摆 脱 苦 难 的 命 运 , 「 天 下 大 乐 」 。 道 教 在 乱 世 的 苦 难 民 众 中 广 泛 流 传 , 给 他 们 一 线 隐 隐 约 约 的 希 望 。 东 晋 末 年 , 五 斗 米 道 士 孙 恩 利 用 道 教 暴 动 , 这 场 暴 动 是 在 东 晋 王 朝 侨 迁 士 族 和 土 着 士 族 矛 盾 的 基 础 上 发 生 的 , 暴 动 虽 然 失 败 了 , 但 东 晋 王 朝 不 久 也 就 垮 台 了 。 在 东 汉 末 到 东 晋 末 的 短 短 两 百 年 中 , 以 道 教 名 义 组 织 的 起 事 如 此 之 多 , 其 中 黄 巾 起 义 和 孙 恩 暴 动 竟 危 及 东 汉 和 东 晋 王 朝 的 生 命 , 这 迫 使 统 治 者 思 考 对 策 。


迎 合 统 治 者 治 平 天 下 的 需 要 , 一 些 士 大 夫 出 来 按 照 自 己 的 构 想 改 造 道 教 , 其 代 表 人 物 为 东 晋 葛 洪 。 葛 洪 生 在 道 教 世 家 , 叔 祖 葛 玄 随 从 有 名 的 术 士 左 慈 学 道 , 被 后 世 道 徒 尊 为 葛 仙 公 。 葛 洪 师 承 仙 公 之 道 , 并 发 展 起 一 套 有 系 统 的 神 仙 理 论 , 完 成 了 神 仙 道 教 的 理 论 建 构 工 作 。 葛 洪 本 有 治 国 平 天 下 的 抱 负 , 政 治 上 不 得 志 后 , 转 而 独 善 其 身 , 道 教 成 为 他 修 身 养 性 的 最 佳 补 品 。 他 的 主 要 着 作 是 《 抱 朴 子 》 内 外 篇 , 内 道 用 以 养 生 求 仙 , 外 儒 用 之 兼 济 天 下 , 充 分 体 现 了 魏 晋 玄 学 家 儒 道 互 补 的 特 色 。 当 时 门 阀 士 族 急 待 解 决 生 命 问 题 , 幻 想 不 死 , 葛 洪 回 答 了 这 些 问 题 。 葛 洪 的 理 论 坚 定 了 帝 王 将 相 和 士 大 夫 们 对 道 教 神 仙 长 生 说 的 信 仰 , 他 们 当 中 历 代 都 有 人 服 食 金 丹 。 葛 洪 的 理 论 丰 富 了 道 教 较 为 贫 乏 的 宗 教 教 义 , 开 了 南 方 道 教 注 重 教 理 研 究 的 风 气 。 更 重 要 的 是 , 葛 洪 将 道 教 神 仙 学 体 系 和 儒 家 纲 常 名 教 紧 密 结 合 , 强 调 修 仙 必 须 以 遵 守 儒 家 伦 常 为 先 决 条 件 , 这 样 就 将 道 教 改 造 为 符 合 统 治 者 要 求 的 宗 教 。


两 晋 时 代 是 道 教 逐 步 走 向 上 层 化 的 时 代 , 也 是 道 教 为 士 族 上 层 所 逐 渐 认 识 并 加 以 改 造 接 受 的 时 代 , 由 此 引 起 道 教 本 身 的 分 化 。 这 种 情 况 一 直 向 南 北 朝 延 伸 。


参 考 文 献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2、3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3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牟钟鉴等《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中编第404-433页,齐鲁书社1991年版;
李养正《道教概说》第59-79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