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许家栋系列医案讨论 2 (十二年咳喘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经方-天行健    时间: 2009-6-4 11:0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rosakuang    时间: 2009-6-4 11:57
我考虑是八珍加小青龙加四逆汤
作者: chendy789    时间: 2009-6-4 12:01
小青龙
作者: 我心永恒    时间: 2009-6-4 12:54
学习中

[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2009-6-4 12:56 编辑 ]
作者: bingle    时间: 2009-6-4 13:01
怕冷,时时心慌 -- 心肾阳气虚;
咳嗽喘憋,吐白色泡沫痰 -- 肺有寒饮

口干多饮,饮热水,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 -- 既然阳虚,脾胃应该也虚,大便应该溏薄,怎么会秘结呢?当是冷秘,大肠受肺寒影响所致;可能阳虚日短,脾气尚未虚,所以大便不溏;


治法当温肺化饮,兼治外感;
作者: 中医凡人    时间: 2009-6-4 13:05
六经:太阴少阴
五证:饮
处方:小青龙加附子汤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4 13:06
五证:烦 、滞、燥、饮
六经:太阳实太阴饮合病+阳明燥烦未解已将入少阴虚寒
两个治疗方案备选(根据少阴症轻重如将入少阴可不加附子,已入少阴可加附子)
1小青龙汤加石膏+人参附子汤
2小青龙汤+人参附子汤+麻子仁丸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6-4 13:48
六纲:少阴太阴饮系阳明      上焦饮被外感风寒引动则发咳喘,“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故辨为少阴。久病下焦真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故下焦津液亏乏,肠失濡润,则便秘。上焦饮阻,津液布散受到妨碍,则口渴,本身阳气不足,无力气化水液,则多饮无用。总病机:外有表寒,内有饮阻致津不得布散、真阳不足致津生成不足…     处方:小青龙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杏仁(苦降止咳)(本想选真武汤蒸腾一下,但下焦水饮貌似不明显,考虑过度制饮大概对津液的恢复也应该不利,所以放弃了…纯属纸上谈兵,诚盼老师指正!)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6-4 13:58
漏了一个主症分析,心悸应该由于阳气津液不足,心脏失养所致…
作者: 渡春秋    时间: 2009-6-4 14:23
患者女性 问诊当有经带情况??
作者: 中医凡人    时间: 2009-6-4 15:46
患者12年前产褥之月咳嗽一个月,未治疗,舌淡紫暗嫩苔白腻,有滞,                   自后即咳嗽喘憋,吐白色泡沫痰,有饮,
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有躁,
咳喘甚时可憋至汗出,时时心慌,有烦
五证有四,应该是寒热错杂之厥阴病,六经有太阳阳明少阴太阴
处方小青龙汤加附子加麻仁丸
等病情好转后,考虑用桂枝茯苓丸合方
请师兄批评!
作者: 鸡屎白    时间: 2009-6-4 17:16
少阴太阴阳明(属厥阴)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麦门冬汤
作者: 归途    时间: 2009-6-4 17:51
原帖由 鸡屎白 于 2009-6-4 17:16 发表
少阴太阴阳明(属厥阴)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麦门冬汤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治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以前方加大黄以利之。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半夏杏仁(各半升。)大黄(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麦门冬汤 :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此汤主之。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甘草(各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 本帖最后由 归途 于 2009-6-4 17:54 编辑 ]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4 18:12
原帖由 鸡屎白 于 2009-6-4 17:16 发表
少阴太阴阳明(属厥阴)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麦门冬汤

费解!请兄讲解。
作者: xingzhe    时间: 2009-6-4 18:12
外感怕冷不发热,病往阴里走。综看全案,有表有里,有寒有热,有燥有湿,病属厥阴。治疗应以“和为贵”。方药还需细研究,等等看答案。
作者: 明德    时间: 2009-6-4 21:31
李*荣,女,44岁。090321
      患者12年前产褥之月咳嗽一个月,未治疗,自后即咳嗽喘憋,吐白色泡沫痰,口干多饮,饮热水,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平素无汗,咳喘甚时可憋至汗出。
    此次因感冒而咳喘加剧,经当地门诊静滴治疗一周乏效,怕冷,时时心慌,纳可,溲可。
    脉沉沉弦滑,舌淡紫暗嫩苔白腻。


六纲:少阴饮
咳嗽喘憋,吐白色泡沫痰,时时心慌:中焦胃气虚,致寒饮上犯
因感冒而起,怕冷,饮热水:表虚寒
口干多饮,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虚寒饮盛,致水液不化,而津液虚
脉沉沉弦滑,舌淡紫暗苔白腻:寒饮
方剂:小青龙汤(大便干结,服药后气化正常了应该可以解决,实在不放心,是不是可以根据药症加白术?)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09-6-4 21:51
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处方:小青龙汤+麻子仁丸+真武汤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4 21:55
呵呵!楼上的楼上,既然定了少阴饮怎么能用小青龙啊?小青龙乃太阳太阴合证

[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09-6-4 21:57 编辑 ]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09-6-4 21:57
原帖由 jfsj 于 2009-6-4 21:55 发表
呵呵!楼上的楼上,既然定了少阴饮怎么能用小青龙啊?小青龙乃太阳太阴合证

???
作者: 明德    时间: 2009-6-4 21:58
小青龙汤是少阴饮的方剂,严格说应该是少阴+太阴饮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09-6-4 21:58
哦。不是说我。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4 22:05
此案颇费心思,细细分析,产褥之月得病应该属于虚体,荣卫不合之体加阳明燥,再加新感。

表虚与寒属厥阴,少阴烦阳明燥饮太阴.
桂枝厚朴杏子汤,苓桂五味甘草汤,加人参与麦冬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4 22:11
少阴有 虚、烦、寒。太阴有饮。
作者: 封狼居胥    时间: 2009-6-4 22:18
六经:少阴阳明
处方:麻黄附子细心汤+麻仁丸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4 22:31
原帖由 jfsj 于 2009-6-4 22:05 发表
此案颇费心思,细细分析,产褥之月得病应该属于虚体,荣卫不合之体加阳明燥,再加新感。

表虚与寒属厥阴,少阴烦阳明燥饮太阴.
桂枝厚朴杏子汤,苓桂五味甘草汤,加人参与麦冬


不要乱用理论,夹杂会害了你的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4 22:32
呵呵!热闹,学生还没有买书,只是观诸君病案之总结而斗胆争辩,不对之处还请诸君赐教!


哦,后来忘了那个“平素无汗”了,呵呵呵,收回后来的夹杂汇

[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09-6-4 22:39 编辑 ]
作者: 封狼居胥    时间: 2009-6-5 06:25
原帖由 明德 于 2009-6-4 21:58 发表
小青龙汤是少阴饮的方剂,严格说应该是少阴+太阴饮

这种说法书上有吗?
作者: 淮上明珠    时间: 2009-6-5 09:32
少阴太阴阳明
小青龙合苓甘五味姜夏杏加石膏.无热恶寒无汗心慌可加附子,感冒后恶寒?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5 09:46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处方: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射干20     麻黄20     紫菀20      款冬花20
            生姜20      五味子30    细辛25   大枣30
            生旱半夏40    桂枝30    白芍30    干姜30
           炙甘草30      生石膏40
                                         四剂。
   思路:1.下不厌迟,加之兼有表证,更要慎用下法,故而未用攻下。
         2.患者的口干是饮阻,不是阳明热。
         3.此证之喘憋汗出不避麻黄,具体还可以体会麻杏甘石汤,
           在表的水饮和阳明热会导致这种汗出。
二诊:咳喘大减,大便日一行,已不干。
     原方续进四剂。
三诊:近日劳作,尚时咳,已不喘,痰时多时少,色白,尚口干多饮,饮热,已无汗,大便日一行,质可。
     脉沉,舌淡红暗水滑。

服用?方四剂后四诊:近日夜间微咳,已不喘,痰已少,咽干大减,尚喜饮,二便可。
     脉沉弦滑,舌淡暗紫红苔白。
     原方续进八剂。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5 11:55
“时时心慌”心慌怎么解释?请赐教是否伴有或将入少阴?请赐教!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5 12:16
不要一看到心慌心悸就联系少阴,只要有饮逆之证就可以兼有心慌。

如太阳太阴的苓桂枣甘汤等,这还没包括少阳的悸和津血问题的悸。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5 12:44
原帖由 许家栋 于 2009-6-5 12:16 发表
不要一看到心慌心悸就联系少阴,只要有饮逆之证就可以兼有心慌。

如太阳太阴的苓桂枣甘汤等,这还没包括少阳的悸和津血问题的悸。

“太阳太阴的苓桂枣甘汤”的“悸”是“脐下悸”。而本案是“心悸”且伴“怕冷”。伴喘(短气?)
少阳的悸是热悸伴烦,精血的悸理应归少阴。请释疑!?

[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09-6-5 12:49 编辑 ]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5 16:44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那个奔豚是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的,注意上冲也会到胸中,会不会心慌心悸?
本案的怕冷是少阴证,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少阳的悸你可以去看柴加龙牡汤;

津血问题的悸大多会牵扯到阳明太阴少阴,不要胶柱鼓瑟。
作者: jfsj    时间: 2009-6-5 16:51
嗯,谢谢,多学习。
呵呵!论坛嘛!本来就是让讨论的。个人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传承嘛!
作者: Zhuangsir    时间: 2009-6-5 17:42
这里的阳明热不明显,石膏在这里的具体用意是什么?老师请释疑
作者: Zhuangsir    时间: 2009-6-5 17:53
三诊是否用了苓桂术甘汤?
作者: cctv01    时间: 2009-6-5 18:15
标题: 少阴,滞,饮
小青龙汤+桂枝茯苓丸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5 18:23
原帖由 Zhuangsir 于 2009-6-5 17:42 发表
这里的阳明热不明显,石膏在这里的具体用意是什么?老师请释疑


此案毕竟有阳明的夹杂,喘甚时上逆到表位的水饮和阳明之热相蒸,就会烦躁汗出的,学习麻杏甘石汤时我们知道,麻黄配石膏可以发越在表的外邪和水饮并且解阳明的郁热而达到除烦解汗的疗效。
都有麻黄配石膏的用法,
它们的区别是:
麻杏甘石汤是太阳阳明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是少阴太阴阳明的方子。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6 09:16
经方除了特殊煎法的一些方子,
一般都是依照桂枝汤煎服的法例,
即只取首煎,分三次服用,
不需复渣。
作者: 武陵渔人    时间: 2009-6-7 20:18
咳嗽无汗,口干多饮,喜饮热水,加上舌紫暗,应有血瘀。应为滞+饮证,处以小青龙+真武+温经汤。
作者: 武陵渔人    时间: 2009-6-7 20:36
“口干多饮,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有可能是下焦虚寒的饮不化津呀,这样就可推断有阳明证?还是“咳喘甚时可憋至汗出”可得出有阳明躁热?我不怎么明白。多谢老师指点。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7 22:05
“口干多饮,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有可能是下焦虚寒的饮不化津呀——要注意是口干多饮,不是漱水不欲咽,虽然是饮的是热水,但是这恰恰说明太阴阳明的夹杂。
作者: 武陵渔人    时间: 2009-6-8 11:28
哦,看来口干嗽口不欲咽才归太阴,回去还要多看书呀。

还有两个问题:

1、舌暗紫应该体内有瘀才是,为什么不用化瘀药?

2、本例医案可以用温经汤吗?或当归芍药散?或桂枝茯苓丸?我不太清楚这三种化瘀方剂的区别。恳请许老师讲解一

下。先谢过了。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8 11:59
舌紫暗是有淤,也就是淤滞之象,个人理解,这个淤可以包括痰、气、瘀血等多种病机。痰饮阻滞也会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形成暗紫舌,从西医角度来说,这种人体的微循环也不单单是微血管就能形成的吧,应该还有微细淋巴管以及一些组织间液等。
  自从王清任始作俑,中医界分析病机单单着眼于血瘀为重,大有抛弃抛弃六淫五邪、饮食劳倦。情志所伤等病机之势,现在整个中医界也拿着活血化瘀说事成为了一种时尚,窃思解剖人体可见之病变当然都可以归为血瘀。而血瘀既为一种病因,又为一种病理产物,岂能一概而论,所谓治病必求于本者,岂有舍本逐末而言中医之理乎?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8 12:33
温经汤是少阴太阴阳明方证(虚、寒、热杂错)
当归芍药散是少阴太阴方证(或可兼有轻微水热)

桂枝茯苓丸是少阴太阴阳明方证(阳明证突出)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8 16:40
公布三诊处方:

三诊:近日劳作,尚时咳,已不喘,痰时多时少,色白,尚口干多饮,饮热,已无汗,大便日一行,质可。
     脉沉,舌淡红暗水滑。
   思路:阳明已除,水饮凸显,根源已露,乘胜追击。
   处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射干20     麻黄30     紫菀20      款冬花20
            生姜20      五味子30    细辛30   大枣30
            生旱半夏50    桂枝30    白芍30    干姜30
           炙甘草30     茯苓20
                                      四剂。
四诊:近日夜间微咳,已不喘,痰已少,咽干大减,尚喜饮,二便可。
     脉沉弦滑,舌淡暗紫红苔白。
     原方续进八剂。
五诊:咳喘症状恢复稳定,已基本无痰,近日小腹微痛。
     脉沉弦,舌淡红苔白腻。
     用?方八剂巩固疗效。
作者: laidoctor    时间: 2009-6-8 20:33
错过了三诊的讨论,来说说五诊。
我觉得该是个苓甘五味姜辛汤+真武汤的方证。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9 17:41
标题: 公布五诊处方:
五诊:咳喘症状恢复稳定,已基本无痰,近日小腹微痛。
     脉沉弦,舌淡红苔白腻。
     上方+真武汤
   
      射干20     麻黄30     紫菀20      款冬花20
            生姜20      五味子30    细辛30   大枣30
            生旱半夏50    桂枝30    白芍30    干姜30
           炙甘草30     茯苓20   生白术20     制附子30
                                       
                                      八剂,巩固疗效。
作者: 许家栋    时间: 2009-6-9 17:52
标题: 本期医案讨论颁奖:
在本次医案讨论中,

laidoctor先生和南杏仁先生综合表现优秀,威望加1

淮上明珠先生和jfsj先生也有突出的表现,经验值加10

祝贺大家,
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传承经方!
作者: sjf126    时间: 2010-4-2 18:49
咳嗽喘憋,吐白色泡沫痰为痰饮
口干多饮,饮热水为津液不布
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为阳明证
怕冷,时时心慌为太阳证
脉沉沉弦滑,舌淡紫暗嫩苔白腻为有饮证
辨为太阳阳明病,兼痰饮。
方小青龙+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1-2-23 09:57
学习了
作者: 刘守峰    时间: 2011-2-23 11:04
学习了,感谢恩师。
作者: 经方迷    时间: 2011-3-6 08:30
怕冷、无汗,太阳病,咯泡沫痰为饮,口干阳明病,饮多便结,废水不去,新水不生,肠道失润。小青龙汤加石膏。
作者: 青附子    时间: 2011-5-16 06:53
上工就是上工,瘀不单指血瘀,痰,饮,食积虫积皆可成於 49# 许家栋
作者: 伯阳    时间: 2011-6-26 04:17
回复 经方-天行健 的帖子

少阴太阴还有阳明也明显,有阴证当先重视,阳证兼顾吧。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方证想不出,且看许版分解了。
作者: 伯阳    时间: 2011-6-26 04:38
许版提携后学的精神可敬,继续跟您学了。
作者: dybys    时间: 2011-6-26 18:26
回复 经方-天行健 的帖子

阳明少阴太阴
饮滞
小青龙加石膏汤+桂枝茯苓丸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1-6-26 19:14
俺初辩为太阳太阴阳明,但是脉沉,没太阳病重要特征,脉浮。故为少阴太阴阳明。
感谢许老师的精彩讲解。
作者: HGSA667788    时间: 2012-2-10 21:07
谢谢分享
作者: psping2008    时间: 2012-2-18 13:45

作者: 一个人的村庄    时间: 2012-2-18 21:52
受益了,谢谢老师们。
作者: 为医而生    时间: 2013-9-1 16:21
太精彩了!
作者: 弋戈    时间: 2013-9-3 15:44
小青龙加石膏
作者: cunfu    时间: 2013-9-23 17:59
没赶上讨论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