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为何呼唤“回归中医”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26 15:04
标题: 为何呼唤“回归中医”
标题: 为何呼唤“回归中医”
--------------------------------------------------------------------------------
作者: 曹东义    时间: 2006-9-26 08:46     标题: 为何呼唤“回归中医”

为何呼唤回归中医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回归中医”是邓铁涛教授对中医界发出的召唤。因为有所“迷失”,所以要“回归”。只有回归中医,才能做铁杆中医。迷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中医诊察手段的退化、辨证理论的萎缩与指导思想的异化。
“用进废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规律,自从借鉴了现代医学诊断“细致入微”之后,中医修炼了几千年的“神圣工巧”四诊工夫便逐渐被冷落,甚至被废止了。曾经可以决生死、处百病的四诊,逐渐被各种检查单取代了,大方脉、小方脉逐渐转化为“看单开药”。
历代中医名家都善于观察证候,扁鹊望桓侯的绝技,曾经让医圣张仲景“每览辄叹”;张仲景本人望诊王仲宣的诊断,也得到皇甫谧的高度赞扬。华佗、王叔和的脉诊技术,今天几乎成了绝学。很多人不理解,就那么一段挠动脉,“有那么神奇吗”?朱良春先生的著作《医学微言》“为当今中医界脉诊进一言”一文说:全息生物学“是给中医理论,特别是脉诊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赋予了科学的定义。我想,全息论也完全适用于阐释脉诊的脏腑分配法。更何况脉的形态、频率、节律、波幅,以及‘胃、神、根’等尚难以文字描述的切脉的微妙感知,其神韵远在全息论以外。譬如一根竹管,依法制成箫、笛,几个同样的孔眼,可吹出五声八韵,抑扬顿挫,绕梁不绝。其变化之妙,全在孔眼的位置和声波振荡的轻重起伏耳”。我们不能吹出“余音绕梁”,但也不应当怀疑那段竹管的妙用。
辨证理论的萎缩主要体现在,中医的病证必须出现在西医的诊断之后,作为“二级”的参考,“自立”已属困难,“卓然”更加难求。而且,辨证论治“规范化”,用什么进行规范呢?能用“规范的证候”等同于西医的诊断吗?有法律依据吗?规范化搞了许多年,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有约束力吗?在中医临床上,谁在按着搞出来的规范诊治疾病?如果没有人愿意采用这样的规范,这样的规范化还有意义吗?一个西医的病名之下划分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下面对上一个方剂,虽然防止了“偏倚”,也具有了统计学意义,这种“规范的辨证论治”,是前人赞赏的“治病活法”吗?是真正中医的特色吗?由于我们嫌辨证论治“太随意”,所以要搞规范化,规范化的结果却是去掉辨与论,只要证与治,只要证与方。辨与论本来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的过程,简化了这一过程,不仅“闲置”了中医人的大脑,而且长此以往,学术如何振兴?对号入座的规范化,重复出来许多低水平的治疗效果,中医理论的萎缩是难于避免的。
指导思想的异化,严重危害中医学术的进步。比如非典的预防用药,开出来的药方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抗病毒?是提高免疫力?那么你的依据呢?只要背离中医传统的理论开中药,只要应用现代医学的“现代理论”做指导,不但不会增加所开中药方的科学性,而且立即就会招来尴尬,就会立即引来质疑,你有实验依据吗?西医的理论不是不能借鉴,而是不能用来做“事前指导”,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做“事后说明”。也就是说,指导我们行动的思想“只有传统中医理论”,放弃了它,我们将手足无措,就必须走“先实验室后临床”的路子,贯彻到底的话,就会导致禁止中药汤剂的应用。因为中药汤剂的灵活多变性,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控制都属于空白,没有任何“循证依据”。中药成药虽然有实验数据,质量可控,它的有效性依然属于“黑箱”,达不到“分子水平”。
在“买枪容易,买药难”的欧美,中药可以按食品、食品添加剂在杂货店里随便购买,而在它的“出生地中国”,却受到种种限制,这也不可,那也是假药,中药的安全性在它的祖国,难道比在“人地生疏”的欧美还没有保障吗?一剂汤药吃一天,变成粉剂可以吃一个月,既节省药源又节省费用,可是汤剂合法,粉剂非法,这种怪现象还要持续多久呢?天天让中医创新,丸散膏丹都不许自制,把中医的手脚束缚起来如何创新?经方、局方、时方都是中医前人经验的结晶,现在如何结晶?哪一个中医有能力把它转化为成果?按照芭蕾舞的标准评价京剧,念唱坐打没有一项符合要求,能发展传统艺术?
“回归中医”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可是没有法律的保障,我们回得去吗?
2006、4、27
--------------------------------------------------------------------------------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6-9-26 09:35

感谢曹东义老师得到来,我们期待您更精彩的文章。
--------------------------------------------------------------------------------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6-9-27 11:14

“譬如一根竹管,依法制成箫、笛,几个同样的孔眼,可吹出五声八韵,抑扬顿挫,绕梁不绝。其变化之妙,全在孔眼的位置和声波振荡的轻重起伏耳”。我们不能吹出“余音绕梁”,但也不应当怀疑那段竹管的妙用。”


此段论述甚妙,应细品。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