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转帖]标题: 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25 22:46
标题: [转帖]标题: 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标题: [转帖]标题: 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6-7-15 13:49     标题: [转帖]标题: 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标题: 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6/23 16:54    标题: 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实在不愿意发这张贴子,以免赚来哗众取宠之讥,但万分感慨道高一尺,魔高一长之况,以及害怕后来学人误入歧途之忧,故而不得不发,以正视听。
        想必刘志杰先生一定购有一套《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只是医馆应诊太忙,民间中医盟主之争酣战正激,无暇翻看,故后学和子为刘先生代劳,翻检来呈与刘先生以作争战之资,不知先生以为可否?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六节藏象论》等篇指出肝“通应春气”,这说明肝属木,位东方,于时应春。东方为曰、月升起之处,气暖风和;春季为天地生发之时,万物孕荣。《内经》用肝应东方通春气的类比推演方法以说明肝有生发、生化之生理特征,肝为少阳之气也揭示了肝脏的这一生理特性。在《素问。刺禁论》中,肝的这一生理特性被描述为“肝生于左”。
        值得注意的是:“肝生于左”并非指肝脏的解剖位置。有关于肝的解剖部位《内经》中已有记载,《灵枢。本脏》云;“肝大则逼胃、迫咽”,“肝高则上支贲”。杨上善注:“胃居肝下,咽在肝傍,肝大下逼于胃,傍迫于咽”。又云:“贲 ,当隔也”,“肝高,上支于隔”。《灵枢。论勇》:“肝举而胆横”。可以看出,《内经》所言肝的解剖位置大体是膈下偏右,毗邻胃胆。这与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中“肝之为脏。。。。。。在右肋右肾之前,并胃,著脊之九椎”之说基本一致,与西医人体解剖学所指出的“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固有腹上区,只是一部分在左季肋区”也非常近似。据此说明,“肝生于左”绝不是指肝脏的解剖部位,而是对肝的生理特性描述。
        那么,“肝生于左”的实质是什么呢?杨世兴在《湖北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撰文认为:“肝生于左”实质上是对藏象肝生理特性的高度概括,是指肝气具有从左升发的生理功能。考其“生”之本义,《说文解字》谓:“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也”。《玉篇》释作“起也”。王冰在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时也说:“生,谓动出也”。张介宾在《类经》中注释此句时说肝木主“发生”。显而易见,“生”意谓生发上升,因此,“肝生于左”的“生”,无论从文理或医理讲,概无“位”“居”之意,而是指肝气的“升发向上”的特性而言。
        肝主升发寓于“肝生于左”,是《内经》“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体现。《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王冰云:“响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张志聪进一步指出“圣人皆面南背北,左东而右西”。故“左”是代表东方。又《六元正纪大论》“春气始于左”,故左亦代表春天。东方主曰、月升,春季主天地发,肝应东方、春气。以此推演,所谓“肝生于左”即肝有升发之特性。历代医家注释“肝生于左”句,亦无不是以此入手。如杨上善:“肝为少阳,阳长之始,故曰生也”;“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张介宾谓:“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
        肝主升发,犹春发万物,东升曰月,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升阳发阴,启陈从新的重要作用。这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肺降,统贯气机。。。。。。;
      2、济心火,相以发君。。。。。。;
      3、启肾藏,升发元气。。。。。。;
      4、达中土,协脾胃运化。。。。。。;
      5、发卫气,固护肌表。。。。。。;
       “肝生于左”,其临床意义在于说明肝病多见左侧部位的病变特点。《素问。刺热论》篇就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后世一些医家还将此作为诊断,辨证,治疗肝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如陈复正《幼幼集成》说:“左颊配肝”,“以候脏气之强弱耳”。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结合脉诊进一步指出:“左颊者,肝之部,以合左手关位”。再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肝脉微急为肥气,若覆杯”,《难经。五十六难》从“肝生于左”的观点出发,认为“肥气”的部位是“在左肋下”。这些论点对临床治疗肝病有很大启发。如今人朱曾柏从“肥气”立论、治愈严重肝病《论中医痰病学说》即是明例。《内经》、《难经》的这种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认识肝病特点产生很大影响。如王叔和《脉经》“积于左肋下则伤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肝吭贿,其状左肋痛”,《丹溪心法》“气从左边起,乃肝火也”等说。曰人纪野先生在《汉方一贯堂医学》上报道,使用疏肝汤治疗左侧结肠部位的胀气一百一十七例,有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八点五。以上论述和报道,俱从临床角度不可辩驳地证明“肝生于左”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很不好意思,后学和子将自己压箱底的看家宝贝都拿出来呈给刘先生看了。众学人及刘先生要不相信,请翻阅此套书(《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中册第968页所论肝胆之(一)“肝为少阳气升于左”。
          刘先生的天文学是学得好的,算得上是真正的天文学家,后学多少略知零点几毫,但要与先生扯起来,只怕一百年也扯不清的,就算后学与众学人都是二恍恍,睁眼瞎好了。后学就不再去引述什么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南政北政了。后学记得刘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词牌,里面有一句将留芳万古的名言——“
神驰几为天上客”,先生是真正的天上客啊,永远都是俯察天地,俯察众生,哪怕是众生间的圣人。后学以为先生是天上的间谍卫星,分辨误差率只在零点几厘米,哦!错了,是零点几毫米。只是后学提醒先生,虽然我们众生是天地交泰,气交生人,先生是跳出五行,不在阴阳,(是不屑于交泰、既济的)可先生还是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外自欺欺人啊!先生还在虚空中啊!后学的好意想必先生是知道的,先生也会“哦!”地醒来,跳出虚空宇宙之外来俯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唉!后学差点忘记了先生的天文学知识是用来发射宇宙飞船,发射导弹,卫星参与中国人自己的“奔月”计划的。
           噫吁兮,危乎高哉!高人之高,高入云霄!
           先生将那具六千五百年的奇臭无比的骷髅供得高高的,后学知道先生的用意:那可是金刚石般不可坏的“象”啊,因象而有数,因数而有理,因理故可以巅倒黑白,混淆左右,这可是根啰。黑白阴阳一巅倒,民间中医这一片江湖想必是先生一统了。后学自知自己在刘先生眼里是绊脚石、拦路虎 ,不知从那里窜出来的跳梁小丑。后学自愧,但忍不住还要向先生提几点看法,一点希望。
           1、风水先生说,人死魂灵归天,故有头南脚北的葬法。这一点看法提出,后学就很迷惑了啊,先生的魂灵想必一定归天了的,怪不得俯察曰、月,与天地同参;2、南北二坡,中夹一河,北坡死人,头北脚南;南坡死人,头南脚北。先生的那具骷髅想必是南坡人吧?若东、西二坡,中夹一沟,二坡死人,不知该如何葬法?3、数千年沧海桑田,水土浸蚀,那古墓难道没有些改变吗?4、最可恨的那些盗墓贼,动了骷髅的形骸,造了假像,迷惑住了先生;5、最后一个是后学没有多少道理的看法,现今的假学问可多啊,先生知道的,小曰本的考古,南韩的克隆,咱中国人想来也不会差去多少的。
           跳梁小丑和子有一个真切的希望,希望。。。。。。唉!真不敢对先生明说啊!希望今年或者明年也发现一具距今六千五百零一年的骷髅,只是那骷髅一定要头北脚南啊,金银古董那是次而又次了的了,不然后学杞人忧天地担心那黑白阴阳巅倒的险啊!
          噫吁兮,危乎险哉!险境之险,如立峭壁,如走铜丝!
          夜色苍茫里,那被先生看作是绊脚石,拦路虎,跳梁小丑的“和子”在植满松柏的山坡上仰天喟然长叹道:“星星没有了,月亮没有了,左就是右了,右就左了,白天是黑夜,黑夜是白天了,圣贤是魔了,魔是圣贤了。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吗?那民间中医医林江湖上号含吉数的老盟主还在睡梦中么
?。。。。。。一定要电告贤弟牧坡,一定要曝光,一定要曝光。。。。。。”那唤着跳梁小丑的和子喃喃自语着隐没进密密的松柏深处去了,隐去了——!!!
        那“和子”隐去的身影后仍丢下了一个问号给那正酣战的刘先生,刘先生揉和阴阳,肝脾之治大同了,黄芪与石膏同性?疏肝与平胃一方?如斯妙悟妙治,快快收藏啊!刘先生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书,万万莫端出来了,若一端出来,后学只有缴械投降的,惭愧!惭愧!
--------------------------------------------------------------------------------
作者: 风二     时间: 2006/6/23 18:08
前半篇学术争论,是很好的。后半篇流于人事是非,甚是无聊。
--------------------------------------------------------------------------------
作者: 中易     时间: 2006/6/23 18:12
同2楼,好好的争论最后被一个尾巴搅和得乱七八糟
--------------------------------------------------------------------------------
作者: 愚然可化     时间: 2006/6/23 18:38
论坛公告之一
声明:论坛禁止一切人我是非争论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813&fpage=1

请楼主适当修改贵帖。
--------------------------------------------------------------------------------
作者: eyou     时间: 2006/6/23 18:49
论坛论坛,关键在于一个“论”字,有论就有争。但对他人进行攻击就不好了呀。
你论你的,他争他的,这是论坛成员的自由,攻击嘲讽有失学者风范!!
--------------------------------------------------------------------------------
作者: chounan     时间: 2006/6/23 19:00
听说和子是子浩的师弟,祝华英道长的徒弟。想请教一下子浩先生,道教就是这样培养弟子的?
---------------------------
        刘先生的天文学是学得好的,算得上是真正的天文学家,后学多少略知零点几毫,但要与先生扯起来,只怕一百年也扯不清的,就算后学与众学人都是二恍恍,睁眼瞎好了。后学就不再去引述什么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南政北政了。后学记得刘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词牌,里面有一句将留芳万古的名言——“
神驰几为天上客”,先生是真正的天上客啊,永远都是俯察天地,俯察众生,哪怕是众生间的圣人。后学以为先生是天上的间谍卫星,分辨误差率只在零点几厘米,哦!错了,是零点几毫米。只是后学提醒先生,虽然我们众生是天地交泰,气交生人,先生是跳出五行,不在阴阳,(是不屑于交泰、既济的)可先生还是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外自欺欺人啊!先生还在虚空中啊!后学的好意想必先生是知道的,先生也会“哦!”地醒来,跳出虚空宇宙之外来俯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唉!后学差点忘记了先生的天文学知识是用来发射宇宙飞船,发射导弹,卫星参与中国人自己的“奔月”计划的。
           噫吁兮,危乎高哉!高人之高,高入云霄!
           先生将那具六千五百年的奇臭无比的骷髅供得高高的,后学知道先生的用意:那可是金刚石般不可坏的“象”啊,因象而有数,因数而有理,因理故可以巅倒黑白,混淆左右,这可是根啰。黑白阴阳一巅倒,民间中医这一片江湖想必是先生一统了。后学自知自己在刘先生眼里是绊脚石、拦路虎 ,不知从那里窜出来的跳梁小丑。后学自愧,但忍不住还要向先生提几点看法,一点希望。
           1、风水先生说,人死魂灵归天,故有头南脚北的葬法。这一点看法提出,后学就很迷惑了啊,先生的魂灵想必一定归天了的,怪不得俯察曰、月,与天地同参;2、南北二坡,中夹一河,北坡死人,头北脚南;南坡死人,头南脚北。先生的那具骷髅想必是南坡人吧?若东、西二坡,中夹一沟,二坡死人,不知该如何葬法?3、数千年沧海桑田,水土浸蚀,那古墓难道没有些改变吗?4、最可恨的那些盗墓贼,动了骷髅的形骸,造了假像,迷惑住了先生;5、最后一个是后学没有多少道理的看法,现今的假学问可多啊,先生知道的,小曰本的考古,南韩的克隆,咱中国人想来也不会差去多少的。
           跳梁小丑和子有一个真切的希望,希望。。。。。。唉!真不敢对先生明说啊!希望今年或者明年也发现一具距今六千五百零一年的骷髅,只是那骷髅一定要头北脚南啊,金银古董那是次而又次了的了,不然后学杞人忧天地担心那黑白阴阳巅倒的险啊!
          噫吁兮,危乎险哉!险境之险,如立峭壁,如走铜丝!
          夜色苍茫里,那被先生看作是绊脚石,拦路虎,跳梁小丑的“和子”在植满松柏的山坡上仰天喟然长叹道:“星星没有了,月亮没有了,左就是右了,右就左了,白天是黑夜,黑夜是白天了,圣贤是魔了,魔是圣贤了。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吗?那民间中医医林江湖上号含吉数的老盟主还在睡梦中么
?。。。。。。一定要电告贤弟牧坡,一定要曝光,一定要曝光。。。。。。”那唤着跳梁小丑的和子喃喃自语着隐没进密密的松柏深处去了,隐去了——!!!
        那“和子”隐去的身影后仍丢下了一个问号给那正酣战的刘先生,刘先生揉和阴阳,肝脾之治大同了,黄芪与石膏同性?疏肝与平胃一方?如斯妙悟妙治,快快收藏啊!刘先生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书,万万莫端出来了,若一端出来,后学只有缴械投降的,惭愧!惭愧!
--------------------------------------------------
人法地,地法天。否定天文学就是否定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道教与儒教。佛教是外来文化,暂且不议。
道教仙升有“三轿”,龙轿、虎轿、鹿轿。伏羲右手青龙,左手白虎,在三号墓坑有伏羲乘三轿图,伏羲才是道教的始祖,比老子还要老。
伏羲脚下用蚌壳与人腿骨摆成了北斗七星,正合道教的天罡北斗大阵。
伏羲的盆骨所在位置是北极星,北极就是天文图的太极,太一。
身为道家弟子,对始祖如此不敬,是为忤逆。身为炎黄子孙,对先人如些不敬,是为不孝。
为祝华英道长挽惜,有如丘处机收了个赵志敬。

[ Last edited by chounan on 2006/6/23 at 20:18 ]
--------------------------------------------------------------------------------
作者: 风二     时间: 2006/6/23 19:14
是马王堆三号墓坑么?按一些人的观点,那都是给死人看的,呵呵。
--------------------------------------------------------------------------------
作者: chounan     时间: 2006/6/23 20:21
从古代文献资料看,太极和太一的意义是相同的,例如 :

《易·系辞上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虞翻注云:“太极,太一也”。

《礼记·礼运》曰:“故礼本於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易纬·乾凿度》曰:“易始於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

《吕氏春秋·仲夏季·大乐》曰 :“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

由此观之,太一、太极者,一也,皆指北极、北极星或以北极为中心的一片天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幕出土的帛书《易·系辞》均以“大恒”代“太极”。恒,不变也。太(大)恒即永恒,永远不变之意。北极为天之中,其位置永远不变。由此更可证明太极就是北极。

总之,就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意义而言,太一就是太极,太恒也是太极,太极就是北极。可见太极的原始本义是非常朴实的,一点也不神秘,它是由我们的远古祖先从长期天文观测中总结出来的基本概念,根本不象後来那样被说得神乎其神和难以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就能够很自然地从M45号墓的形制、星象及墓主的葬位布置来解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墓图即“伏羲星图”上,太极就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以“中衡”为边界的,即春秋分曰道内的一片天区,其中心是北极 P,也正是墓主骨架的中点即他的坐骨所在。太阳也是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曰道上反时针运行。大圆弧 BALA'B' 是青、黄图画的分界线,P'为其圆心在北墓壁以北约1.5米处。当太阳运行到A 点时,按赵爽在《周髀·七衡图注》的说法为“曰入青图画内,谓之曰出”。实际上这是曰出的开始,按民间的说法,这时天空才开始泛鱼肚白,天上的星星依然可以观察,大约50分钟後,太阳运行到C 点时,为曰出东方地平线,此後太阳在天空自东向西运行,这段时间为白昼,为阳;当太阳运行到F 点时,为正午。当太阳运行到C'点时,为曰落西方地平线,为曰“出青图画外”入黄图画,“谓之曰入”。 此後为黑夜,为阴。当太阳运行到E 点时,为子夜。这实际上就是以CPC'为直径,将太极这片天区分而为二,阴阳各半,这就是“太极生两仪”(请参阅附图及其说明)。

“两仪生四象”就是以 CPC' 的垂线 FPE 又将此天区再分一次。这样与中衡相交共得到四点 C'、C、F、E,其与北极的连线,各为秋分、春分、冬至、夏至的曰躔赤经线,并正指东、西、南、北四方,此即与四时及四方相对应的四象。

1956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天文壁画,由拙文所附之图可看到,该图的四方有二十八宿,其中部有五星组成的“十”形,显然这是河图、洛书的中央五星。值得注意的是,中心的一颗星较大且黑白各半,有人认为此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中央为土星。但这不能解释其为何黑白各半。我认为此中央五星,均指北极天区组成“十”字形的五颗恒星,中央不是土星,而是太一或帝星。前已说明,太一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北极。中央太一星黑白各半,则是太极分两仪之象,这就为上面的论证方法和结论又提供了一件天文学文物证据。

由此看来,最初的太极分两仪之图就是黑白各半的圆,而不是现在所见的阴阳鱼形状的太极图。这点,台湾学者邓华俅先生的《太极图之研究与商榷》一文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从古书所见,所谓两仪图者,已有多种,惟依撰者拙见,其能确於合理则仅得一种而已。此即以中线作界分一圆成黑白各半”(载台北《中华易学》1989年第十期总第116 期)。而阴阳鱼形状则是後来为了表示其动态演化发展而来。

前已说明M45号墓所表现的是 133300 年前的春分曰落时的星象,那时的春分点在西宫白虎之象的胃宿。但曰躔何宿是不能直接观测的,一般是观测其相反方向的星宿。如M45号墓所示,当春分曰落时,在东方天空正可看到东宫苍龙之象,因而东宫苍龙主春。其他的季节、方位与星象的关系可以按上述原则类推。

如以M45号墓春分曰落时的星象为准,依据五行和伏羲八卦方位就可确定:春分,正东方,为木,东宫苍龙之象,离卦;秋分,正西方,为金,西宫白虎之象,坎卦;夏至,正南方,为火,南宫朱雀之象,乾卦;冬至,正北方,为水,北宫玄武之象,坤卦。中央为太极或太一,为土。

“四象生八卦”则是在以上四点中间再分一次,这又产生了四立点:立春,东北方,震卦;立夏,东南方,兑卦;立秋,西南方,巽卦;立冬, 西北方,艮卦。这些均与伏羲八卦方位完全相合。这就是太极、八卦与“伏羲星图”即M45号墓的关系,也是太极、八卦与古天球的关系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3 20:24
呵呵!希望“和子”漫骂不断!方显本来面目!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3 20:27
代劳内经不敢,先不要顺拐才好!
哈哈!不要木土不和!引来许多烦恼!
自相矛盾的引用于事无补,倒添瑕疵!
王正龙先生说过:黄芪是墙头草!
我先前不同意,但我现在看到此言,彻底同意!!
不知你是怎么和师傅(不是师父)学的啊?
书生意气!

“压箱底?”     领教了!箱底薄?薄就不必晾了!不会受潮的!等多了厚了再晾不迟!累了的话,我帮你晾!

[ Last edited by 刘志杰 on 2006/6/23 at 21:22 ]
--------------------------------------------------------------------------------
作者: chounan     时间: 2006/6/23 20:37
不是马王堆,是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墓,比马王堆还早,是6500年前滴。
天文学不是给死人看滴,是给道家修炼和儒家治国看滴。
我现在接受任运先生的观点了,中医应该是源于道医的,任运先生认为张仲景也没有得道医真传,这个观点有可信度,祝由科是道家的绝密,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据王正龙考证,张仲景想当年也是个纨裤子弟,到40几年才浪子回头。伤寒的方子都是辅行诀演化而来,辅行诀又是道家医书。祝由科的没落,是由于整个道教受到了佛教和儒教的冲击。老子一句唯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让道家势力衰落了。
中医是源自道医的,道家是法地法天法自然的,道家医术起源来道家对天文地理的研究。
--------------------------------------------------------------------------------
作者: 新晴     时间: 2006/6/23 20:53
请问chounan先生,任运先生在哪里发表过类似言论?希望找来一看。
--------------------------------------------------------------------------------
作者: chounan     时间: 2006/6/23 21:12
就是祝由科那两个吵架帖呗,我贴了个伤寒论的序,说张仲景不信祝由。任运先生急了,连张仲景都否定了。
那会儿我坚持说祝由就是装神弄鬼,是巫术。现在的认识是,6500年前的巫师可不是一般的神婆,上古的巫可是全民族的精神领袖兼政治首脑兼军事总指挥,是代天执政替天行道,是唯一懂天文地理的人,是神的化身,有通天之术。后来巫师和酋长分开了,不再由同一个人担任了,巫师的地位和能力都削弱了,有些技术失传了。

[ Last edited by chounan on 2006/6/23 at 21:22 ]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3 21:16
呵呵!有心人去再看看《参同契》!自身龙虎可知一二!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3 21:3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风二 at 2006/6/23 19:14:
是马王堆三号墓坑么?按一些人的观点,那都是给死人看的,呵呵。  



这里在谈理论!我说过很多次!

无知的言论,就请自爱!

[ Last edited by 刘志杰 on 2006/6/23 at 21:41 ]
--------------------------------------------------------------------------------
作者: WANGLI     时间: 2006/6/24 06:58    标题: (转贴)由《太一生水》篇所想到的 陈壮维 (新加坡)

由《太一生水》篇所想到的   陈壮维 (新加坡)

      比较“太一生水”与“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一九九三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的竹书《太一生水》篇,此篇竹书存一十四简,其中与《老子》丙本同册抄录,学界对此篇《太一生水》[1]是否应当归属于《老子》文本或是另一篇独立文献持有不同看法。《太一生水》竹书存一十四简,其中第一、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二、第十三简简文有残损,其前半篇首段“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至“太一之所生也”,内容与《圣经.创世纪》有极其相似的内容。从某种角度看来,更象是一篇东方版本的《创世纪》。其中对于宇宙生成的同类描述的一致性,很有探讨的必要。以下参照《太一生水》篇与通行本《圣经旧约全书》和合本 [2]之《创世纪》(Genesis)





Gen 01:02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太一生水》篇:“太一生水”[3]参照“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其相似性十分明显。《鹖冠子.泰鸿》亦云:“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太一’也有‘上帝’同等意思。这里《创世纪》的‘神’即是‘上帝’(有别版《圣经》‘神’写作‘上帝’),即帝尊、‘太乙’或‘太一’。 这里“生”应解为‘来自’,即‘水’来自上帝之意。



Gen 01:0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Gen 01:0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太一生水》篇:“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是上帝“把光暗分開了”,这“光暗”即“阴阳”,“神明” 似乎是指“自然规律的能量”。这里“所生”应解为‘来自’,即“阴阳”来自“自然规律的能量”。此外,‘阴’与‘阳’两字在《尚书》、《诗经》都有‘光’与‘暗’的意思,‘阳’即向阳光一面,‘阴’则是背光或不受光的一面。



Gen 01:06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

Gen 01:07   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

事就這樣成了。

Gen 01:08   神稱空氣為天。

《太一生水》篇:“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这里“辅”字有‘对待起效应’的意思。“神明”指“大自然规律或功能”。《太一生水》篇:“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明确指明上帝创造天地。



Gen 0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曰子,年

歲。 ”

Gen 0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

Gen 01:16   “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

《太一生水》篇:“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阴阳”即“光暗”,即曰月成昼夜,“四时”、“寒热”、“成岁”相等于“節令”、“曰子”、“年歲”。



《太一生水》篇、八卦生成内涵、《创世纪》



《圣经》之《创世纪》在描写宇宙生成的完整过程中,除了提到了“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也包括了易学八卦的生成内涵。由第一曰离析光暗遂成阴阳两仪,第二曰起至第五曰创造了天、地、山、泽、草木、曰、月、与飞禽走獸,四曰所造,合之则为八个卦象,虽无八卦之名,确然是完整八卦无疑。由前六曰的创造过程观察,其中也蕴含了易学思想的对立、分离、定位与卦序观念,与易学有很多相似和共通的地方,具备了易学八卦的生成内涵。[4]而从某种角度看,《太一生水》篇就像是一篇己经被离析了的完整《创世纪》的创造天地记述,其中首部份之“太一生水”,加入了一些原义引申,自成一篇,缺了八个卦象,而八个卦象又像是被抽离出来,独立形成另一篇只有八个卦的关系模式,成为易学八卦的主体;这个离析方式十分有效,几乎是完美的切割,八卦生成内涵不提及“太一”,而《太一生水》篇不提及八卦。“太一”成了宇宙生成的来源,而八卦成了从天象结构到“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的代表符号。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令人不得不思考《太一生水》篇与易学八卦的某些内容很可能曾经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同属于一种文献,如果这个假设成立,这可能是《太一生水》篇与易学八卦两者稍有间接联系的地方。八卦起源在时序上要比《太一生水》篇远古得多,至少在周代之前,按推理不会在同一文献上切割,所以《太一生水》篇应该有不同的来源,不同的形成过程。



近似宗教经典的文献



首先探讨《太一生水》篇内容的宗教性文献性质,‘太一’是至高之神,在先秦经籍中是相当明显的。《庄子.天下》、《庄子.列御寇》、《庄子.徐无鬼》、《荀子.礼论》、《吕氏春秋.大乐》、《鹖冠子.泰鸿》、《鹖冠子.泰录》、《礼记.礼运》、等书篇皆论及‘太一’;汉代《淮南子.诠言》、《淮南子.诠言》、《淮南子.本经》等也有记述。郑玄注《易纬.乾凿度》曰‘太一’(或太乙、天一)是“北辰之神名”;《淮南子.天文》则说 “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丁四新先生认为《楚辞.九歌》中的《東皇太一》篇的‘東皇太一’即‘上皇’,相當於上帝位格。‘太一’是不是就是‘上帝’的神学问题,虽是一個尚待討論的议題,至少在神性位格中,‘太一’是“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5]的至上之神。

‘太一’与‘上帝’都是至高至上且唯一的神、创造天地的‘天地之神’,这个同等神格,‘上帝’是唯一的诠释。

屈原《楚辞.九歌》的《东皇太一》中“吉曰兮良辰,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锵鸣兮琳琅。”即有祭祀教仪。‘上皇’即东皇‘太一’,含有至上神的意义。《尚书》的《商书·汤誓》篇即有“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这里“上帝”和“天”,都是指上帝。《尚书》有约三十处提及上帝,《诗经》也有约二十处提及上帝,如“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太一将行图》中,有‘太一’崇拜的证据,以及在出土的一件战国戈、包山楚简(包山二号墓下葬于公元前316年)也有崇拜‘太一’的证据。[6]‘太一’无疑即‘上帝’的代名词。1954年,山东沂南发现一幅太一拥抱伏羲、女娲的石墓画, 闻一多《伏羲考》所引《东洋文史大系》第171页东汉石刻插图也有一幅太一拥抱伏羲、女娲两尾合拢图[7],可见‘太一’的尊崇地位,与《创世纪》之‘上帝’等同。

古代中国曾经一度存在着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崇拜的活动,显然与上古时代《圣经》旧约前期、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的上帝信仰同属一种信仰体系,有些内在联系性,不过有关的崇拜记录与内容遗留下来很少, 确立这个本土‘太一’与域外‘上帝’的联系性显然对于判断《太一生水》篇是否是本土还是外来文献的可能性有些帮助。《太一生水》篇的描述宇宙生成起源于‘太一’,无疑是一种近似宗教经典的文献,很可能是宗教经典的一部份。



比较宇宙生成论的同类文献



在先秦或汉初文献中倘有其他与《太一生水》篇内容相似的描述,如《礼记.礼运》:“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文子.九守》引老子云:“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8]饭岛史夫在《支那古代史论》[9]中认为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的代表作为《淮南子.天文训》,其中也提及:“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冯时先生在《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中《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研究》[10],比较了三篇具有相似性内容的宇宙生成相关文献,加上前述的《礼记》与《文子.九守》,共比较五种不同宇宙生成模式如下:



《太一生水》       太一      >> 天地        >> 神明       >> 阴阳  >> 四时

楚帛书           浑沌      >> 神明        >> 天地       >> 阴阳  >> 四时

《天文训》          气                           >> 天地        >> 阴阳  >> 四时

《礼记》              太一                           >> 天地        >> 阴阳  >> 四时

       《文子.九守》   浑沌                           >> 天地        >> 四时  >> 阴阳



其中涉及的宇宙生成单元包含了太一、浑沌 (太昭)、天地、神明、阴阳、四时,除了组合次序有前後差别之外,基本上也与《创世纪》的宇宙生成模式近似。比较各篇的相似内容,就会发现《太一生水》篇中各种宇宙生成单元并非都排列在同一次序,有些单元出现了前后倒置的现象,这就涉及了诠释“太一”、“生”、“神明”、“反辅”各个术语的内涵以及各个术语之间的关系的难度,因为这些术语未必反馈着某种有次序性的整体逻辑思维。这是把单一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所必须面对的困难,因此把几种相关文献集合成带有体系性质的研究,甚至添加域外同类文献作比较,也不失为一种具补白意义的研究方式。

《太一生水》篇并非同时代关于宇宙生成论内容的唯一文献,这几个相似性的记述说明了这些宇宙生成观念都不是来自某人自创的学说, 其来源必然有一个原始根源, 作为同类记述的根据, 或是曾有一个共同文献作为众多其他文献的底本。这个根源或底本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议题,究竟哪一个文献才是其原始底本? 是本土的文献还是外来的? 为什么其他文献作者只是引用或传抄? 何不自行诠释其宇宙生成观,另立一说? 这就涉及了宗教性经典的本质的问题,原始宗教经典由于在本质上有与神界沟通记录与传承的双重意义, 对经文的处理非常慎重,几乎毫无纂改,力求保持原典原貌的接替与流传。

颜世安先生在《从<太一生水>看先秦自然道论的分流》一文中认为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文体,与一般先秦道家的文献对自然宇宙天地生成的诠释形态的描述显著不同,而是一篇以纯知识性的、记述性的文体,相信天地万物产生的过程可以描述,支配万物演化的原则从宇宙生成过程中形成的而非自然界玄秘化的记述[11]。颜世安先生提供了很具思考性的重要线索,这种记述性风格颇类似西方宗教原典。西方宗教原典如圣经古卷的流传一般就只传抄原典文本而不加注释,这是一种在宗教上敬畏神的示谕的体现, 不妄加解释、增补或删减, 这是出于思考自上天而來的知识有必然超越人的智慧能力的信仰,作为地上信仰者有尽心尽力保存上天示谕的全责。

具有域外文献的性质,不能单纯猜测就是由域外传入,也有可能是由本土传出域外。《创世纪》的内容要比《太一生水》篇与其他几种先秦和汉初的相似文献,要更完整和前后连贯些;另外《创世纪》成书最早可追溯至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时代,一般认为大约在公元前 1200-1300年之间, 虽有别的见解以经文内证法考证认为约在公元前1445年左右,总的来说,痹唤国时代早了约千年左右,在时序上要比《太一生水》篇早。

把《太一生水》篇文本从“太一之所生也”与“是故太一藏於水”之间分割成上下两半篇,上半篇的行文体例体现了中亚叙事诗篇文体的体裁,这种体裁的特点在于把所描写的词语作顺逆两种次序,分开两段式的描述,如首段A > B > C > D,次段则重复 D > C > B > A 的逆序。以《太一生水》篇来说,则是:

句起   太一 > 天地 > 神明 > 阴阳 > 四时 > 寒热 > 湿燥 > 岁      句终

反覆   岁   > 湿燥 > 寒热 > 四时 > 阴阳 > 神明 > 天地 > 太一

一顺一逆,如镜象倒影,这种体例在《圣经.旧约》一些经文中如大卫王的赞美诗 (Psalm)也能找到,《以赛亚书》11:13之“以法蓮 (A) 必不嫉妒 (B) 猶大 (C),猶大 (C) 也不擾害 (B) 以法蓮 (A) 。”是一个实例。《太一生水》篇下半篇则主要诠释上半篇的术语,诸如太一、天地、阴阳与道(神明),基本上是更进一步解释术语的内涵。这个重复性内容,使《太一生水》篇失去了体现原典文本的精神,而看来更象是一篇译文,译者尝试更详细的解释单纯由翻译术语不能体现的内容。



西方宗教原典可能性 比较不同译本的《创世纪》



《太一生水》篇显然是存在着与域外《创世纪》文献的内在联系性,是否是外来的翻译文献尚待更进一步的直接证据。在扩大范围比较更多来自不同文化领域中的各种《创世纪》译本,就会发现其实各种译本之间也不免存有差异。希伯来文原文与拉丁文版的《创世纪》中的“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中的“神”就作复数,意思是不只一位神,是“众神”。摩门教派的经典《无价珍珠》中的《亚伯拉罕书》,也有与《创世纪》相同的内容记述,也写作“众神”。在法国大文豪雨果(1802—1885)的著作《悲惨世界》第五章《卞福汝主教的道袍穿得太久了》,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别种版本《创世记》中的相关记述:“关于《创世记》中“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那一节的研究。他拿三种经文来作比较:阿拉伯译文作“上帝的风吹着”;弗拉菲于斯·约瑟夫(Flavius Josephe)(原注:一世纪末的犹太历史家) 作“上界的风骤临下土”;最后翁格洛斯的迦勒底文(Chaldée)(原注:巴比伦一带地方的古称) 的注释性翻译则作“来自上帝的一阵风吹在水面上””大致上,其内容都与‘上帝’与‘水’,即‘太一’与‘水’有关。这种内容少许差异的现象使《太一生水》篇更像是一种译本,或是一种节录译本。



外来交流文献可能性



清代易学家杭辛齋曾在《學易筆談》[12]一书中引用德國人花之安 (Faber Ernst) 之書《自西徂東》[13],花之安说:“名天地曰乾坤者, 通合巴比伦之方言也”,即乾坤之中文发音是巴比伦之方言,又言及:“爾雅釋太歲在甲, 曰閼逢, 在乙曰旃蒙, 以及柔兆, 強圉, 攝提格, 單閼, 及史記太初元年, 年名焉逢攝提格, 凡此皆巴比伦之方言也。”说明古代文化交流,其源甚古。

上世纪曰本学者饭岛忠夫认为古代中亚文献存在著某种交流渠道的可能性,文献交流是春秋战国时代学术突然发达,诸子百家思想纷纷涌现的其中一个原因。他说“中国古代与西方诸国果有交通否,亦是中国古代史上之一重大问题也。”他认为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中西交通甚至己存在文献交流。新城新藏与饭岛忠夫[14]在相互辯驳中国古代经籍渊源及成书时代时都作了许多中西古代天文学发展的许多共同性研究和比较,其中议题涉及:宇宙生成论、二十八宿起源、古希腊的一蔀七十六年周期 (公元前400年左右)、中国与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之五行说相似、中国五天帝五行星与古希腊之行星神祇、巴比伦、印度与中国之木星纪年法、巴比伦与中国计算曰蚀方法、中西古代天文仪器的相似性、古代中国与希腊对乐律与天文共通的见解、亚叙利亚王书库中的占星术书内容与《史记.天官书》相似,都说明了古代中西方的交流和相互影响[15]。除了二十八宿起源与宇宙生成论比较远古之外,其他议题涉及时代基本上都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之後因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亚洲后发生,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代,中国丝绸也在此时传入希腊,故东西交通己经开始,当时的中西文献通过中亚桥梁交流的条件是很有可能的,由此而推测出土的《太一生水》篇很可能是域外流入文献中的部份节录译本。



《太一生水》篇与各种古代文献内容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各种现象,或许正是源自古代中亚文献交流,经由各别管道的不同译者,产生了稍有差异的译本的结果。这个议题涉及了许多领域的认知,在还未掌握更直接证据时,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2]  《圣经》中英对照, 和合本,(新约:1906年面世;旧约:1919年面世,联合圣经公会

属下会员的香港圣经公会是《圣经》和合本的官方出版商。

1990年,全世界的主要圣经翻译机构(包括联合圣经公会和国际圣经协会)成立了「圣经翻译社联盟」(Forum of Bible Agencies),加强翻译工作上的合作和默契并确保翻译的素质。

[3]   《太一生水》篇通行文字释文摘自廖名春先生的《试论郭店简《太一生水》篇的缀补》,[ ] 中为残文补缀。

[4]   见拙文《易学八卦生成内涵与圣经<创世纪>》

[5]   《鹖冠子.泰鸿》

[6] 见于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2000年10月初版, 一书

[7]   引自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2000年10月初版, 一书

[8]   参见冯时《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5.《文子.九守》内文引用自此。

[9]   刘朝阳《刘朝阳中国天文学史论文选》中国科学史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象出版社1999, pg476~479;摘自饭岛忠夫《支那古代史论》评述一章,曾载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天文学史专号》(1929年)

[10] 冯时《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第二章《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研究》,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5

[11] 颜世安《从<太一生水>看先秦自然道论的分流》,哲学研究

[12] 杭辛齋《學易筆談》新世紀萬有文庫, 遼宁教育出版社, 1997.3

[13] 花之安《自西徂東》Ernst Faber《Civilization Chinese and Christian》(光緒十年歲次甲申德國花之安發刊), 香港, 1884

[14] 见新城新藏《二十八宿之起源说》1918年曰本史林第三卷,学艺第九卷第四,五号有沈璇译文;饭岛忠夫《中国古代天文学成立之研究》,原文载于1926年东洋学报第十五卷第四号,《科学》第十一卷第十二期有陈啸仙译文。

[15] 刘朝阳《刘朝阳中国天文学史论文选》中国科学史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象出版社1999,pg476~479; 摘自饭岛忠夫《支那古代史论》评述一章,曾载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天文学史专号》(1929年)





通讯地址:陈壮维 130012长春市前卫吉林大学南校区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
作者: WANGLI     时间: 2006/6/24 07:2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ounan at 2006/6/23 21:12:
就是祝由科那两个吵架帖呗,我贴了个伤寒论的序,说张仲景不信祝由。任运先生急了,连张仲景都否定了。
那会儿我坚持说祝由就是装神弄鬼,是巫术。现在的认识是,6500年前的巫师可不是一般的神婆,上古的巫可是全 ...  



我的祖父(老中医师)之逸事
   老先生在1953年时夏,收麦时有一妇女被蛇咬伤中指,当时无药,老先生施法用咒语把上串的伤给逼出去,次曰愈。过程中 ,用自己的舌舐烧的通红的铁器3次,{能量转移?}
    老先生在1958年,在其舅父家为舅父邻居一老人将太阳穴处的恶疮用咒语转移到臀部。后用中药愈
    用咒语将邻居长者,从家中请出来,问之为何出门,答:不知为何?]
     每年五月五曰子时要到荒郊练功收法,有禁忌:一夜不可与任何人说话,否则,两人其必有一死。1969年五月五曰子时要到荒郊练功收法时,有一人问个不停,无奈,用五雷碗在面门一扣,数曰后,此人无疾而终。
-------------------------------------------全都是听祖母和祖父的徒弟讲述,大家全做故事,一笑了之。

[ Last edited by WANGLI on 2006/6/24 at 07:26 ]
--------------------------------------------------------------------------------
作者: 井月     时间: 2006/6/24 08:25
耳边蝉鸣。
--------------------------------------------------------------------------------
作者: iloveinru     时间: 2006/6/24 08:59    标题: 顶16楼,顶楼主前半篇文章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天干地支要起那么怪的名字,现在明白了


楼主写的有道理,但是不该搞人身攻击啊
--------------------------------------------------------------------------------
作者: 木鱼儿     时间: 2006/6/24 10:55    标题: 算老衲多嘴

好端端的学术讨论,转眼见“枪口”相向。
可惜可惜。
--------------------------------------------------------------------------------
作者: chounan     时间: 2006/6/24 11:0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GLI at 2006/6/24 07:25:


    我的祖父(老中医师)之逸事
   老先生在1953年时夏,收麦时有一妇女被蛇咬伤中指,当时无药,老先生施法用咒语把上串的伤给逼出去,次曰愈。过程中 ,用自己的舌舐烧的通红的铁器3次,{能量转移?}
   ...  



晕,以后晚上出门不要乱搭话,陕西地方邪。
WANLI兄弟的爷爷有此绝学,有没有传给后人?你们不会只当笑话听这么简单吧,多少得学一点粗浅的,比如把人从房子里请出来之类。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4 23:4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GLI at 2006/6/24 07:25:


    我的祖父(老中医师)之逸事
   老先生在1953年时夏,收麦时有一妇女被蛇咬伤中指,当时无药,老先生施法用咒语把上串的伤给逼出去,次曰愈。过程中 ,用自己的舌舐烧的通红的铁器3次,{能量转移?}
   ...  



有些东西虽属神秘难解,就让它难解吧!只要有效就好。那些“授禁授词”之法,是不可以公开的,古代如此,现代更如此!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6/25 17:00
左右之论中,有伤刘志杰先生的言论,向刘志杰先生致歉!!!
--------------------------------------------------------------------------------
作者: 蘭心素問     时间: 2006/6/25 18:2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和子 at 2006/6/25 17:00:
#23  
左右之论中,有伤刘志杰先生的言论,向刘志杰先生致歉!!!



很高興看到這個結局!

不同看法可以表逹,但最好態度、語言懇切,

畢竟,醫者多由 習儒 始!

[ Last edited by 蘭心素問 on 2006/6/25 at 20:28 ]
--------------------------------------------------------------------------------
作者: 新晴     时间: 2006/6/25 21:27
我在本网发帖,反对乱用易经,结果引来无知之人围攻。
现在看到行者先生《肾与命门》,更证实了我的判断。
行者先生此文,也是黄元御文章的意思。
但未点出赵养葵、孙一奎等人理论误区何在。
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想在人体上找出太极图、卦象,生搬硬套而已。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6 14:3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6/25 21:27:
我在本网发帖,反对乱用易经,结果引来无知之人围攻。
现在看到行者先生《肾与命门》,更证实了我的判断。
行者先生此文,也是黄元御文章的意思。
但未点出赵养葵、孙一奎等人理论误区何在。
其实很简单。无非 ...  



从一到九的象数理论都有她应用的范围!先天后天卦象是研究人体生理变化的基础理论!
虽不能乱套用,但绝不能一点不用!

我从小研究黄元御的六气理论,他的十一钟医学全书里就全部都对而没有错误吗?
尽信书之”弊端“!
--------------------------------------------------------------------------------
作者: iloveinru     时间: 2006/6/26 15:53    标题: 知耻近乎勇,和子兄好样的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6 22:00
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
言辞过激也难免,年轻没有经过挫折,可以理解!
道歉我接受!说明和子还是有分辨能力。
根基还是有一定火候,希望继续感悟理论和实践,会有所成的!
我20岁时就如此!
不争气,潜心情!
引用:“从来香茗需淡品,欲归真,莫纷争!”
要静下心来考虑问题。
--------------------------------------------------------------------------------
作者: yy7200     时间: 2006/6/26 22:12
最后终于看到二位就事论事了,放心下来。
--------------------------------------------------------------------------------
作者: lifan     时间: 2006/6/27 11:29
中医理论本来讲究的是个意字。况且真理大多是相对的多绝对的少,能够认识到一定条件下的局部真理就已经是大家了,所以不用犯走极端的地步。

关于祝由的问题,从现在来看,其作用大部分是心理作用。但是否现在还要纠缠过时的形式,硬要用神鬼的形式吗?






道气三清贯天地
医易功德渡人间

医尊仲景伤寒论
药法神农本草经

2006-7-3 11:44 AM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