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转帖:关于中医脾与“胰”的讨论与考证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9-3-4 18:37
标题:
转帖:关于中医脾与“胰”的讨论与考证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10am
呵呵,再来兄果然风趣,不过说“杀猪的,做肥皂的比王清任之前的中医加起来都强”,不敢苟同啊
关于中医“胰”的问题,一年多前因为和人辩论,曾经专门对这个问题做了一点考证。
结果很令人惊讶:中医所谓的脾主要指的竟可能是现在所谓的胰,出错主要是中医对脾的解剖语焉不详,而中西汇通时翻译搞错了。
我们都被唰了,呵呵
--------------------------------------------------------------------------------
-- 作者: 再来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39am
在杀猪宰羊的哪里中国既有脾也有胰,脾在杀猪的那儿土话叫“沙肝”, 胰叫“胰子”,可是到了中医这里,胰就没了。
翻译错不错跟有没有胰 脾关系不大啊。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52am
考察中医理论建构的基础《黄帝内经》,对脾脏的解剖特点谈的并不多,但在古人的心目中,脾以及其他的诸多脏腑绝不是虚拟的脏器而是实有所指,这倒是确实的。
《内经》提到的脾脏解剖特点主要有下列几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他还有脾与胃相表里、在膈下腹中等散在的论述。虽然“pancreas”和“spleen”都可以说是“与胃以膜相连”,但是“pancreas”更靠近中部,“spleen”却偏安于一隅,而这与《内经》认为脾居中央的认识是不大符合的。从另一方面说,“pancreas”紧贴于胃后壁,和胃的结合比“spleen”要密切的多,也更符合中医脾胃相表里的认识。
从《黄帝内经》对脾功能的论述上说,脾也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更加密切,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也和“pancreas”在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更相符合,《内经》甚至还把脾的病变和消渴(症状表现大致相当于西医糖尿病,现代认为和“pancreas”功能紊乱直接相关)联系起来了,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的功能失常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这和现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很相似的。
总之,无论从解剖、功能还是相关的疾病,中医的脾和“pancreas”都更相近,而和“spleen”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内经》也确实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明确的分开(是古人没有观察到还是误认为一个脏器,还是为了建构理论的需要有意把它省略了呢,这都不好说),这给以后脾认识的混乱埋下了伏笔。《内经》全文无“胰”字。
--------------------------------------------------------------------------------
-- 作者: caoxibai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54am
再来先生说的不错,我记得小时候我们那里的乡下老百姓使用不是香皂之类的清洁剂。而用的是胰子,就是一种用猪胰脏土法自制的洗涤剂。一方面清洁皮肤,同时还有一定滋润皮肤的作用。不知道是何人发明,又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土法制作。不过这已经说明过去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胰脏有分解脂肪,消除油腻的作用了。那时的人们肯定不知道胰脏中含有什么酶之类的成分,。。。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56am
后世医家关于脾的记载也大多与“pancreas”类似:
如《医学入门》谓脾“微差左胁”,应该是略偏于人体正中线的左侧部,与“pancreas”的位置相当;《针灸大成》谓“脾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太仓即胃,乎,作“之于”讲,掩藏于胃之下而附脊,这明显是指的“pancreas”而非“spleen”。
至于《医纲总枢》所说“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更活脱脱就是“pancreas”的典型描述了,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和“spleen”联系起来
【单词】:胰
【解释】:胰 yí 胰腺 [pancreas] 一种大的复合性消化腺,位于第一腰椎的前方,胃的后方,形状略似铁锤,胰头被十二指肠环绕,通过胰管胆总管合成胆胰管后与十二指肠相通
陈珍阁 《医纲总枢》 1886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57am
当然也有一些记载和现代的“spleen”近似,如王冰曰:“脾,形象马蹄”;《医贯》:脾“色如马肝紫赤”等。
朱凌凌等曾对中医脾解剖实体相关古代文献进行过比较仔细的研究,从脾的含义、形态、色泽、大小、重量、脾与周围脏器关系等方面考证认为中医脾的解剖形态学基础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两个脏器。
不过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脾认识的混杂不一定代表《黄帝内经》的原始认识,而在《内经》对脾解剖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内经》脾功能的论述来决定中西医学脏器的对应,“脾”和“pancreas”的对应显然更符合《内经》的本义。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11:59am
既然中医的脾和“pancreas”更加类似,那么为什么会把中医的脾和“spleen”混到一起而没有和“pancreas”联系呢?
这一方面是由于《内经》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 在解剖上明确分开的缺陷,另一方面就要从中西医交流翻译的历史找原因了。
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初,面临着翻译的迫切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那些西医翻译的开拓者们几乎是各自凭着各自的理解拿中医的概念去比附西医,很多概念都是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过程才逐步定型下来被大众所接受,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试想:如果把“Heart”翻译成“哈特”而不翻译成“心”会有多少人理解呢?!
可是,由于中西医研究范式并不相同,不同的范式代表着不同的分类,两者概念内涵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很多中医概念被西医借用后大多伴随着含义的部分改变,比如“霍乱”、“伤寒”等等都和中医理论中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
--------------------------------------------------------------------------------
-- 作者: 再来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0:01pm
靠, 你该不会是拿这个毕业的吧?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0:02pm
脾和“spleen”的误读大约是中医被翻译所误解比较典型的例子。
概念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几百年前中西医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西医对“pancreas”和“spleen”的认识还很原始,胰岛素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中西医的理论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翻译存在误读是很可能的事。
这本来应该由以后中西医的发展逐步修正,然而在当时所谓“科学”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没能理清自身发展的思路,发展缓慢,脾和“spleen”的误读渐渐约定俗成,最后处于解剖和言语弱势的中医不得不默认了这种误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pancreas”为“脾之副脏”。本来应该是“正脾”的反而成了“脾之副脏”,这反映了当时中医在西医解剖和言语强势压迫下力图调和两种医学的矛盾所采取的妥协和折衷态度。
可是这种言语上的折衷主义也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西医的普及,如今“pancreas”为“脾之副脏”的说法也很少听人提起了,“脾”和“spleen”的关系已经为大众所习惯和接受,似乎很少有人还能想起这个“脾”其实是来源于中医,后来被西医借去的。
现在,脾概念的混淆甚至成了某些人摇旗呐喊攻击和否定中医的理由,这就像自家的商标被别人冒签,最后自家倒被冒签者来打假了,这真是有种讽刺和挖苦的意味。
而如果从“pancreas”角度来理解中医脾,那些“主运化、主升清、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等就都有了一定的道理,难道不是么?联想到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贤哲创造的天才认识,就更令人感佩不已。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0:07pm
其实“胰”的本义更和“pancreas”不相干,宋代《广韵•脂韵》曰:“胰,夹脊肉也。”。(古代的“胰”本意并非是指现代所谓的胰腺)
受中国医学影响甚深的日本汉方医学中并无脾脏称谓,代之以膵脏,而膵脏和西医翻译时就没有和“spleen”混同,而是和“pancreas”相对应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的脾译成“pancreas”应该更合适一些。(日本汉方医学的“膵脏”在其理论体系中相当于中医的“脾”,可是翻译西文时没有翻译成“脾”,而是翻译成“胰”)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0:15pm
呵呵,肯定不是,写这些东东是和一个朋友兼对手打口水仗的副产品,一点偶然的发现而已。一天多内写成的,受资料和时间所限,并没有把这段历史好好的追索一下,要不然说不定真是个毕业的好素材。
这些东西在我的书《中医:祛魅与返魅: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营卫解读》出版时加进去了,当作一小节。
--------------------------------------------------------------------------------
-- 作者: 申志强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0:49pm
智能功(混元功)创始人庞鹤鸣把西医所指的肝和脾都归于肝,而把西医的胰归于脾。无独有偶,我们四川民间把猪的脾脏叫做“巴舌肝”,再来先生也说“脾在杀猪的那儿土话叫“沙肝”, ”我们这里的杀猪匠不知脾为何物。
--------------------------------------------------------------------------------
-- 作者: 王不留行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1:32pm
引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高晞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中国现代医学术语形成的若干问题》,她的发言中提及了数个问题,例如西医早期从中医术语中寻找对应的名字。在德贞出版于1886年的《医学词汇》中,他甚至还能注意到南北用语的不同。
中医中原本是没有"胰"这个概念的,所以在早期的西医著作中,将之称为"黄液"或"甜肉"。"胰"也是一个从日本来的词。和近代史上许多其他领域一样,许多医学名词是从日文中吸收进来的。例如"动脉",原本翻译成"回管"或"回血管"。再如被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吸取的日本名词中,还有"细胞"(原本被翻译成"天珠",但实际上"细胞"这个词最早是李善兰使用的)。不过其中有一个特例,就是"前列腺",这是中国自己的翻译。当191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后,他与原本由传教士所组成的博医会开始争夺医学领域内的话语权,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引进了日本留学生,日本因素大量进入中国的医学领域。传教士才节节败退。报告揭示了现代学科术语形成的背后,那些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因素的斗争。
--------------------------------------------------------------------------------
-- 作者: 却波渔翁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5:16pm
理清这笔“旧账”,有意义!
--------------------------------------------------------------------------------
-- 作者: 千秋雪
-- 发布时间: 2009/03/04 05:48pm
正如再来先生所说,民间在解剖上对脾脏和胰脏的认识还是比较明确的。到了现代中医人的论述中却把它们混淆了。中医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解剖学的根据。
王不留行 先生的考证,非常具有现实价值。他为中医解剖学做了有力的辩解,对我们学习和重新认识中医学提供工了新的思路,有了巨大的启发。
谢谢二位。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转帖者注:本文原发在中国中医药论坛的百家争鸣栏目,原发帖者为再来,因为觉得原发帖的内容价值不大,故删去,突出后面王不留行先生的考证内容和一些相关的讨论。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