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转]一例值得学习的医案——急性鼻衄经方治验案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25 21:36
标题: [转]一例值得学习的医案——急性鼻衄经方治验案
标题: [转]一例值得学习的医案——急性鼻衄经方治验案

--------------------------------------------------------------------------------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6-9-18 10:11     标题: [转]一例值得学习的医案——急性鼻衄经方治验案

[转]一例值得学习的医案——急性鼻衄经方治验案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之所以记录下这一案例,是因为此案一方面是个常见的急症,另一方面已经过去半年多了,近期见到病人情况良好,有一定的记录和参考的价值。
    2005年12月26曰一大早(大概近八时),一邻居惊慌来告,其母口鼻大出血,忙去查看。
    病人尚未起床,旁边的垃圾篓里扔(吐)满了带血的卫生纸,其血色发黑,暗,成块。病人言从早五点始至到近八时一直在流血不止,家人言其前几天都是如此,本次量大时久,故很惊恐。
     因两天前刚从农村老家带小外孙来郑,来郑前带有三个2-7岁的小男孩,一个比一个调皮捣蛋,颇感体力不支。来郑后坐车更是体力未复,尚感乏力。
     因属急症,此时根据眼前症状,先不说四诊,就依据出血一证无条件的忙嘱立服五粒三七胶囊。
    随后再四诊:
   把其脉为沉,细,无力,面色苍白,虚泛,与前几曰体乏无力证符,血色黑暗成块与前证形成一致,闻其声细弱,软绵无力。
    断为虚劳鼻衄。虚寒之相甚明,因口中有血,舌苔暂时无法判断,三诊合参颇为一致,随开方如下:
   炮姜甘草汤合四逆汤:附子30克  炮姜30克  干姜20克  甘草50克  一付
    此前未用过大剂附子,故先用30克,煎煮一个半小时后,即近十点钟左右涮凉服用,近中午十一点又有一些出血,但量很少,嘱再服三七胶囊五粒。
     中午本人外出有事,临走嘱三个小时左右继续服用汤药。
      晚上回到家,听说已无碍,随把原方附子加量到50克,另加仙鹤草30克一付。续服。
    第二天未复发。因为邻居,且农村来郑,不好强调其继续用药,但体质基础较差。
      间隔两曰又来告诊,一早又复发。
     遂用第二方原方加大黄炭10克两付。
即附子50克  炮姜30克  干姜20克  甘草50克  仙鹤草30克    大黄炭10克
     方解:初次处方用炮姜甘草汤意在血见黑止以达止血目的,四逆汤重在回阳扶阳散发气血以达止血之意。后来附子加量20克,另加用仙鹤草30克,意在止血和扶阳方面加大力度。仙鹤草又名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味苦性平,有.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虚寒出血,配益气温阳药,还可用于脱力劳伤等。加大黄炭10克意在通下化淤止血。应用大剂量温热药物的依据关键在于断为虚劳鼻衄这一前提。
     自此至今(9 16)已半年多未有复发,且身体良好。
对于此症我的体会是:虽为急症,作为医生,既要镇定,又要镇静。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