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周福生“三位一体”辨治慢性泄泻病案举隅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25 18:36
标题:
周福生“三位一体”辨治慢性泄泻病案举隅
标题: 周福生“三位一体”辨治慢性泄泻病案举隅
--------------------------------------------------------------------------------
作者: weixian 时间: 2007-3-10 14:46 标题: 周福生“三位一体”辨治慢性泄泻病案举隅
人物简介
周福生,男,广东省惠来县人, 1950年生,教授,主任医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
周福生从医三十余载,在临证中善于融会贯通中西医理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精于治疗内科病证的同时,尤其是提出“三位一体临床辨证诊疗模式”学术思想,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运用该理论诊治脾胃消化病证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病,疗效卓著。同时还擅长消化道内窥镜的检查和治疗,其用药轻灵平和,德高而术精。
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周福生教授“三位一体”辨治慢性泄泻的思路,在2月26曰6版已经做了具体的介绍,现举一验案说明这一思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
张某,男,62岁。2005年4月l1曰初诊:十年来反复大便稀烂、黏滞不爽,夹有白色黏液,曰行3~5次,黎明时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纳差,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服用中成药或西药可暂时取效,然停药后又因饮食不慎或情绪变化而复发。2004年做肠镜提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部黏膜轻度充血、水肿。诊断为慢性结肠炎。1周前因情绪不畅而出现下腹疼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溏薄或呈水样便,并夹有白色或暗红色黏液,曰行3~4次,伴纳谷不香,乏力神疲,面色白光白,夜寝不安,舌质淡胖,苔薄白腻,脉沉弦。辨证属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温肾。处方:五爪龙30g,白术15g,白芍15g,广木香10g(后下),防风10g,麦芽30g,肉豆蔻10g(后下),补骨脂15g,吴茱萸6g,(焦)山楂10g,夜交藤30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口服方每曰1剂,煎取120ml,早晚各服1次,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成:紫珠草30g,苦参30g,五倍子20g,毛冬青30g,败酱草30g,广木香10g,吴茱萸4g)每曰1剂,煎成100ml,晚8点保留灌肠,每曰1次,嘱其喝新鲜水果汁以防阴亏太过。二诊:诸症转轻,大便曰行2~3次,略稀,脘腹仍有冷痛,腻苔转薄,上方加熟附子(先煎)10g,7剂水煎服。继续中药保留灌肠。三诊:大便成形,曰行1~2次,脘腹冷痛已无,纳谷已香,仍有乏力,舌淡胖,苔薄白。原方去防风、麦芽,加山药20g,莲子20g,继服。四诊:大便如常,体力渐复。原方加减继服1个月,随访1年未复发。
周师认为风性善变,五行属木,内应肝脏,肝气挟风干扰中土而发泄泻,谓之“肝泄”。辨证要点为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腹胀窜痛,因情绪紧张或忧思恼怒而发作或加重,脉弦细等。周师指出:肝脏疏泄正常既可助中焦运化,也能调节肠腑的传导。肝气疏泄太过则克侮脾土,疏泄不及则脾土失其疏调之助,故祛风疏肝必须疏调得当。治宜祛风邪、柔肝体、疏肝用,令其不犯中土。患者素体脾阳不足,土虚木贼,脾阳虚进一步发展,出现脾肾两虚,甚则出现肾阳虚为主,兼脾阳虚。“肾为胃之关”,司二便之开合,命火生土,助中焦之生火。肾中阳气不足,阴寒独盛,脾不得温煦,水湿不化,二便开合失司,遂于五更阳气未复、阴气极盛之时洞泄不已。症状既有脾阳不足的表现,又见畏寒肢冷、腰酸膝软、小便清长等肾阳虚症状。周师常以调补先后二天,寓健脾于温肾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临证亦多见兼有肝郁气滞未除者,故当于补肾固涩方中佐以疏肝理气之品,以期标本兼顾,纯投补肾固涩之剂则有闭门留寇之弊。综观全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共奏疏肝理气、健脾温肾之功。若嫌温肾之力不足,可酌加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等温肾之品;泻下清稀,滑脱不禁,加赤石脂温中涩肠。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