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中医常用治法(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坤鹤百草堂    时间: 2008-8-26 22:23
标题: 中医常用治法(转贴)
一、汗  法

汗法,亦即解表法。它是一种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初起,病邪侵犯肤表所表现出一系列的病证,如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疼痛,无汗或有汗等证候。麻疹初起,疹将透发阶段,亦宜用解表法发汗以透疹。水肿病证,特别是水肿初起,上半身肿较显著的,也可运用解表法,起到发汗消肿的作用。

由于表证主要有表寒、表热两型,故解表法又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种。

辛温解表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证,常用麻黄、桂枝、羌活、防风、白芷、紫苏等药为主组成方剂,达到辛温发汗,疏散表邪的作用。如麻黄汤即为代表方。

辛凉解表法: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证见身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咽痛等证。常用银花、连翘、桑叶、薄荷、牛蒡等药为主组成方剂,起到辛凉透达,疏散表邪的作用。银翘散为其代表方。

临床上具体运用汗法时,还需根据病人体质和病情兼夹的不同,配以补气、助阳、化痰、理气、滋阴、养血等法进行治疗。

此外,应用汗法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汗法只适用于表证所致发热,如病情发展,已属里证,或内脏功能障碍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证,则不适宜用汗法。

(2)              身体极度虚弱和剧烈呕吐、腹泻后身体衰弱的也不宜用汗法。

(3)              夏季气候炎热,辛温解表法应慎重运用。

[参考]解表法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麻疹初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风温热等疾病。其功效可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作用来实现:1)促进汗腺分泌功能及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抑制细菌,以及加强身体吞噬细菌的防御功能等方面。2)通过发汗和周围血管扩张,以发散体温,而起退热作用。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4)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的加强,增加肾小环过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



二、清法

清法是清除热邪的方法。清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尤其是治疗温热疾病更为常用。但具体应用时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脏腑热以及清虚热等法的不同,各适用于不同的热性证候。

清气分热法,主要用以治疗热在气分的病证。如热在气分,热炽津伤,可用甘寒清热法。但若气分火热亢盛而津液未伤之证,则可用苦寒清热法。白虎汤为清气分热法的代表方。

清营凉血法主要用于温病热邪深入营血的证候。临床应用时,又有清营透热和凉血散血之分。前者适用于热邪乍入营中,后者用于热邪深入血分。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为清营凉血法的代表方。

清脏腑热法主要用于热邪盛于某一脏腑的病证。如治心火旺盛用黄连阿胶汤;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清肺热用泻白散等。

前述几法,适用于里热炽盛之证。若温病后期,阴液耗伤,或阴虚火旺而致发热又当滋阴清热,不可苦寒直折(因苦寒能化燥伤阴,与病情不洽),青蒿鳖甲汤为其代表方。

此外,使用清法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应辨明热证的真假,勿为假象所迷惑。或真热假寒,宜用清热泻火法,切不可误用温法;如真寒假热,则宜用温法,不可误用清法。

(2)              屡用清热泻火法而热不退,是“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的缘故,应立即改用滋阴壮水的方法,待阴复后其热自退。

(3)              热邪炽盛,服清热药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辛温之姜汁,或采取凉药热服的方法,此即“甚者从之”之义。

(4)              清法不宜久用,因寒凉之品最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               

[参考] 清法一般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中期和极期,或化脓性炎症。其功效是通过抗菌、消炎、退热等作用来实现的。清气分热法多具有退热、抗菌的作用。清营凉血法除具有抗菌、退热等作用外,还有加强心脏功能,改善血循环,以及止血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养阴清热法适用于肺结核和感染性疾病后期所致的低热等证。此法运用的药物除部分有抗菌、退热作用外,部分药还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和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

三、下法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肠内积滞,荡涤实热,攻逐体内积水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里实证。由于里实证的病情不同,因此下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四种。

寒下法适用于肠中实热便秘,或热结旁流等证。肠胃里热实结,应用苦寒泻下法,可收到实热随泻下而去的效果。大承气汤为寒下法的代表方。

温下法适用于肠中寒凝积滞之证。冷积内阻,非用温性药不能散其寒,非用泻下药不能去其积,故温下一类方剂,多用祛寒和攻下药物综合组成,从而收到寒祛积通的效果。温脾汤为温下法的代表方。

润下法适用于津枯肠燥,大便艰难,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等证。五仁丸为润下法的代表方。

峻下逐水法适用于重证水肿、胸腹积水等证。药力峻猛,一般只用于实证。如属正虚邪实,而又必须使用的情况下,可采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的办法。十枣汤为其代表方。

下法用于里实证时,常为急下祛邪的重要治疗措施,使用得当取效甚速;若用之不当,或久用亦能伤正。所以在运用下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表邪未解,里实不甚之时,治疗应根据先表后里的原则,首先解表。只有表邪已解,里实已成之时,方可作用泻下法。假使遇到既有表证又有里实的证候,必须权衡表里轻重,采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之法。

(2)       在使用下法时,既要注意邪实的方面,更应考虑到有无正虚的情况。偏于里实的,先予攻下;若邪实正虚,应攻补兼施。对于年老体虚,新产血亏,或病后津伤所引起的大便秘结,亦不可专事攻下。孕妇在一般情况下忌用泻下法,免致流产。

(3)       泻下法易于耗损胃气,得效即止,转予调理。

[参考] 泻下法有排除胃肠积滞和消除体内异常的水液潴留等作用。临床多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中期或极期并有大便秘结,苔黄等里实热的证候,以及食物或药物中毒等病症。作用可能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刺激胃肠道蠕动,排除胃肠积滞,以及肠内异常代谢产物、细菌和毒素。2)某些寒下剂有抗菌作用。

温下法多用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胃肠蠕动减慢,以致腹胀、便秘等证。此法具有加强血液循环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的作用。润下法多应用于习惯性便秘、痔疮病人大便秘结、体虚便秘等症。此法具有润滑肠壁以促进泻下的作用。峻下逐水法具有剧烈的泻下作用,多应用于胸水、腹水而体质较好的病人。

四、和法

和法是一种调和的治法,有解除寒热及调整脏腑偏盛偏衰的作用。和法原是治少阳病证的方法。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非发汗、清热、泻下等法所能解决,只宜“随其所而调之”的和法治疗。所以古人有“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解一法”的说法。后世医家引申其义,把能调整脏腑偏盛偏衰的某些治法,如调和胆胃,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法也归属于和法,这就大大地丰富了和法的内容。

和解少阳用于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证见寒热往来,心烦喜呕,或温病类似疟疾证状。小柴胡汤为其代表方。

调和胆胃用于胆气犯胃,胃失和降,胸胁胀满,恶心欲吐,心下痞闷。蒿芩清胆汤为其代表方。

调和肝脾用于肝气郁结,脾受凌侮,引起胸胁胀满,厌食倦怠,腹痛或大便泄泻,妇女还可出现乳胀胁痛,月经不调。逍遥散为其代表方。

调和肠胃用于邪在肠胃,寒热失调,腹痛欲吐,心下痞硬等证。半夏泻心汤为其代表方。

使用和法时应注意:1)凡外感疾病,病邪在表而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皆不可使用和法。2)劳倦内伤,饮食失调,证见寒热者,亦不可误用和法。

[参考] 和解少阳临床上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表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等证候。其功效可能是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兴奋强壮和解毒,增强人体抵抗疾病能力。

2)部分药物如柴胡、黄芩有抗菌作用。

调和胆胃、调和肝脾应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其作用原理可能是: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用以调整大脑皮层、植物神经功能。2)解除平滑肌痉挛,制止疼痛。3)有健胃作用。

调和肠胃用于治疗胃肠功能失调的病证,具有调整胃肠功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消除腹胀、呕恶等作用。

五、温法



温法是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的方法。适用于治疗里寒证。里寒证的成因,有因外寒直入于里,有因药误损伤阳气,或因元阳不足,寒从内生。临床根据里寒证情程度的不同,将温法分为温不祛寒和回阳救逆两种。

温中祛寒法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脾胃位处中焦,职司运化,若脾胃虚寒,就会出现肢体倦怠,食欲不振,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证。常用方剂是由温里药与健脾补气药相配合,如用于干姜、吴萸、蜀椒等药,与人参、白术、甘草等药配伍。理中丸为其代表方。

回阳救逆法用于治疗阴盛阳衰,阳气将亡之证。当疾病发展到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出现四肢逆冷,恶寒倦卧,呕吐下利,脉沉微等情况时,非用大剂温热药物以回阳救逆不可。回阳救逆方剂,主要由辛温燥热的药物组成,如附子、干姜、肉桂之类。四逆汤为其代表方。

使用温法,应明辨寒证真假,勿为假象所迷惑。假若热伏于里,外面反而出现四肢逆冷等假象,形成内真热而外假寒之证,应当详细分析,不能误用温法。

[参考] 温中祛寒适用于消化功能减弱,以致机体能量代谢降低,热量不足的证候。本法能加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间接地补充热量,改善人体能量不足的状态。

回阳救逆应用于循环衰竭的病证。本法有增强心脏功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以改善循环功能。

六、补法



补法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方法。适用于治疗虚弱的证候。但是临床应用时,还应辨清证候的性质,分别彩不同的补法,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助阳。

补气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适用于倦怠无力,呼吸少气,动则气喘,面色白光 白,食欲不振,懒于言语,肠鸣便溏,脉弱或虚大等证。常用药物如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之类。代表方如四君子汤。若气虚更甚,中气下陷而致声低气短,动则气往下坠,脱肛或子宫下垂的病证,治宜益气升陷,可在补气基础上加升麻、柴胡等升提药。

补血是治疗血虚证的方法,适用于头眩目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面色无化,脉细数或细涩等证。常用药物如地黄、当归、芍药等。代表方如四物汤。

补气、补血虽各有重点,但不能截然划分。血是水谷之精气经过气化转变而成,故血的生成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补血方中常配党参、黄芪之类益气生血。代表方如当归补血汤、归脾汤。至于气虚病证,则较少运用补血药,因嫌其偏于阴柔,易于滞气,当然也并非绝对如此。总之,应根据气虚、血虚的具体情况,分清主次,予以补气、补血或气血两补。

补阴暗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适用于身体消瘦,口干喉燥,虚烦不眠,便燥溲赤,甚则骨蒸盗汗,呛咳,颧红,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证。常用药物如地黄、天冬、龟版、知母等。六味地黄丸为其代表方。

补阳是治疗阳虚证的方法。所谓阳虚,主要是指肾阳虚而言。肾阳虚弱证临床可见腰膝酸痛,下肢软弱,阳痿早泄,溺后余沥,或小便频数等证状。补痛阳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杜仲、肉苁蓉等。肾气丸、右归饮为其代表方。

由于阴阳互要,“阴生于阳,阳生于阴”,所以补阴或补阳之时,应该将阴阳看成一个整体。补阴、补阳、阴阳两补都应从整体出发,不能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补法尚有峻补、平补之分。对病势急迫,如暴脱之证,宜用峻补,急救危亡;若对一般病势较缓,病程较长的虚弱证,宜用平补。峻补时宜药味少而剂量大,使其药力专而牵制少;至于平补法,在补益之中,又宜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等药,以体现补正不忘祛邪,填补又兼理气的原则。

此外,使用补法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于“大实有赢状”的假象证候,虽表面酷似虚证,其实是积热在中,不能误补。

(2)补法虽能强壮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但是滥用补法是不对的。应正确对待补法的作用,使补法真正发挥治病救人,增强人民体质的作用。

[参考] 补法适用于各种衰弱证候,有增强或改善人体功能状态,补充维生素类物质,改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作者: 坤鹤百草堂    时间: 2008-8-26 22:23
七、消法

消法是消导食滞或者消散积滞包块的方法。消法应用比较广泛,凡饮食积滞,气血积聚,癥瘕,痃癖等证,均可使用。临床彩消法治疗肿瘤和肝脾肿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消食导滞法适用于饮食太过,以致脾胃失运,消化呆滞引起的嗳腐吞酸,痞胀恶食等证。代表方如保和丸。如病邪日久,或脾胃素虚而见饮食不消,脘痞便溏,肢体倦怠的,则须消导与补益两法配合,采取消补兼施的办法。若积滞轻而脾虚甚的,宜补多于消;脾眯不甚而积滞甚的,宜消多于补。如积滞郁而化热,则宜消而兼清;积而兼寒,则宜消导兼以温中。

消癞化积法适用于气血痰瘀,逐渐凝结成的癥瘕积滞等证。这类病证,大都为虚中夹实之证,攻下则正不支,补之则邪益盛,故宜彩渐消缓散之法,使之逐渐消散,最为妥当。其方多由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理气行滞等药物组成,如三棱、莪术、鳖甲、阿魏、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归尾、青皮、槟榔等。代表方如加减活络效灵丹、鳖甲煎丸。

消法与下法均能消除有形实邪,但是两者又有严格的区别。泻下法适用于骤急的有形实邪,目的在于攻逐;消散法则用于逐渐形成的癥瘕积聚,目的在于渐消缓散。不过消法毕竟是克削之法,若无实证的,应当禁用。

[参考] 消食导滞法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证。消癥化积法可用于治疗肝脾肿大、肿瘤等证,可能有调整病变内脏功能,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和抑制病理性细胞增生的作用。

八、理气法

理气法是疏畅气机,调理气分的治法。适用于治疗气机阴滞或气机逆乱的证候。

人体一切活动,无不依赖于气之推动。人体正气源出于中焦,为肺所主,外护于表,内行于里,升降出入,周流全身,一旦运行失常,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概括起来不外气滞、气逆、气虚下陷几种情况。气滞应行气,气逆应降气。至于治疗气虚下陷的益气举陷法已于补法中讨论,此处不赘。

行气法主要用于气机郁滞,证见胸痞,脘痛,胁胀,腹满等证。常用的调理胸气药有瓜蒌、薤白、香橼,枳壳、陈皮等,加减瓜蒌薤白汤为其代表方。调理胃肠气机常用香附、木香、枳实、厚朴、槟榔、大腹皮等,四磨汤为其代表方。由于气机郁滞之证,有病情兼夹的不同,因此在运用行气法时应当注意配伍。如气滞兼痰,则行气中佐以化痰药;气滞兼瘀的,则行气又当兼以化瘀。

降气法主要用于因气逆所致的呃逆、呕吐、喘急等证。胃气上逆用和胃降逆法,代表方如橘皮竹茹汤;肺气不降,咳逆作喘用降气平喘法,代表方如苏子降气汤。由于气逆之证有虚、实、寒、热之分,故降气方剂的组成又有各种不同的配伍。如气逆而正虚,则降气与补虚并用;如气逆兼有虚热、虚寒,则降气须与清补或温补并用;如气逆属实,则当以降逆行气为主,但须随时注意正气是否虚弱;至于气逆而兼痰热或寒饮,则降气须与清化或温化同用。所有这些,都诮辨别清楚,务使遣法用药切合病情。

此外,理气方剂所用之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能耗气、散气和伤津,对血虚、阴虚以及火旺等证,都应慎用。

[参考] 行气法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腹痛、腹胀、呕吐等病证。具有调整胃肠功能,解痉止痛,健胃止呕的作用。

降气法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嗳气、呕吐、呃逆等证和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等斑点。有止呕、止呃逆、止喘、镇静等作用。

九、理血法



理血法是畅通血液,消散瘀血以及止血的一种治法。

血液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循规蹈矩环于全身,周而复始。假使由于某种原因以致血行不畅,瘀滞内停,或为痛证,或为经闭证皆当祛瘀。瘀血轻者应活血祛瘀,代表方如膈下逐瘀汤,瘀血重者则当攻逐血瘀,代表方如桃仁承气汤。基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道理,故一般活血祛瘀方中,者辅以理气药。

“血行脉中”这是正常现象,但有时因病致变,亦能使血溢脉外,发生衄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血崩等各种出血证。此时除必须立即采取止血的紧急措施之外,还应针对出血原因,按照病情的寒热虚实定出适当的处理方法。凡出血骤急,证见身热之证,治宜清热止血,其代表方为十灰散;如起病缓,或出血反复不止,证见面色白光白,血色紫暗,身冷脉微者,多为虚寒之证,治宜温阳摄血,其代表方为黄土汤。

为了适应复杂的血证病情,临床常于活血方中配入适当的补血药,目的在于祛瘀而不耗血;止血方中配入祛瘀之药,目的在于止血而不留瘀。

此外,使用活血祛瘀法还应注意的是,对于孕妇和月经过多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参考]活血祛瘀法多用于治疗痛经、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绞痛等疾病。具有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平滑肌起调整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与内脏功能。

止血法适用于吐血、咯血、鼻衄血、便血、产后出血、月经过多等病证。具有增加凝血功能的作用。

十、祛湿法

祛湿法是祛除湿邪的一各治法。湿邪为患,有外湿和内小米之分。外湿多因久居卑湿之处,或淋雨涉水,以致体表感受湿邪所引起,临床上常见有寒热起伏,头痛重胀如裹,肢体疼痛沉重,或身面浮肿等证。内湿多因长期嗜酒好茶,或过食生冷,以致中阳不振所致,证见胸痞腹痛,食不消化,泄痢癃闭,甚致为水肿,临床根据湿邪病变部位、证状以及兼夹因素的不同,将祛湿法又分为疏表祛湿、燥湿化浊、清热除湿、利水渗湿、攻逐水湿等法。攻逐水湿法,已在下法中讨论过,不予重复介绍。

疏表祛湿法主治湿在肤表的病证,羌活胜湿汤为其代表方。更注意的是,这种病证的治疗,不宜大发其汗,而以微汗为佳,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

燥湿化浊法适用于湿滞中焦,胸脘痞闷,食欲不振等证。其方主要由苦温燥湿与芳香化浊药组成,以使气机通畅,湿去浊化。常用药物如苍术、厚朴、陈皮、藿香等,平胃散为其代表方。

清热除湿法适用于治疗湿热两盛或湿从热化,以及湿热下注所引起的一些病证,如湿温、黄疸、热淋、血淋等证。常用药如茵陈、连翘、黄连、黄柏等配合利水药物。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八正散即为代表方。

利水渗湿法适用于治疗水湿壅盛,小便不得,或水肿,心复胀满,癃闭等证,常用药物如茯苓、猪苓、法泻、滑石等,五苓散为其代表方。

此外,应注意利湿最易伤阴,故阴散津枯之证忌用,即或必要,也得善为配伍。若病后脾虚浮肿,以及孕妇子肿等,治疗上虽当祛湿利水,亦须配伍健脾之吕,以顾护正气。

[参考] 疏表祛湿法具有抗风湿和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燥湿化浊法多用于胃肠功能障碍所致的恶性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大便稀或腹泻等证。具有健胃、止呕、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

清热除湿法多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泌尿道炎等。具有抗菌消炎、利尿、引流胆汁,消除黄疸等作用。

利水渗湿法多用于治疗心性、肾性和营养不良性水肿。具有通过利尿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的作用。

十一、祛痰法

祛痰法是排除或消除痰涎的治法。痰的成因很多。凡内伤外感都能生痰。但脾虚失于健运,水湿停滞,聚而为痰,是形成痰的重要因素。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殆即此意。至于痰之为闰极为复杂,临床常见的有哮喘、痰核、瘰疬、癫痫等。所以对于痰证的治疗,并不是单纯地见痰治痰,而必须审证求因,因证制宜。

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又细分为化痰、消痰、涤痰几种,其中以化痰法最常用。因生痰的病因不同,化痰法又可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几种。

燥湿化痰法用于治湿痰。临床见证:痰白易咯,胸痞恶心,肢体困倦,舌苔白滑而腻。二陈汤为其代表方。

清热化痰法用于治热痰。热痰的生成,多由邪热内盛大,不得清解,煎熬津液而成痰涎。临床见证:咯痰黄稠,面协烦热,脉数口干,舌红苔黄等。清金化痰汤为其代表方。

温化寒痰法用于治寒痰。寒痰的生成,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所致。临床见证:吐痰清稀,形寒畏冷,舌淡苔滑等到。桂附二陈汤为其代表方。

消痰软坚法宜用于痰浊胶结的瘰疬,痰核之证。消瘰丸(玄参、牡蛎、贝母)为其代表方。

涤痰法宜用于顽痰停聚,痰浊内阻,气逆喘促之证。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为其代表方。

脾失健运是痰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故祛痰方剂中常配伍健脾渗湿药和理气药。这样脾健则湿化,痰无所生;调畅气机,气机顺畅则痰易消除。所谓“见痰休治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就是这个意思。

[参考] 祛痰法多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等病证。具胡排除呼吸道内异常分泌物,减少刺激,消除咳嗽;应用的某些药物还能够抗菌消炎,控制呼吸道感染。
     转贴来源http://www.gltcm.cn/?action/viewspace/itemid/1260.html
作者: 蓝陵书生    时间: 2008-9-12 14:10

好贴!!!
支持一下!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