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8-7-17刘卫红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十五课 [打印本页]
作者: sunjianchen 时间: 2018-7-17 21:56
标题: 2018-7-17刘卫红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十五课
大家晚上好! 4 t% \# \/ o' Q. S0 m
我们已经学习了阳旦汤类方,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阴旦汤类方。
7 R" G* r, m+ F8 ]0 b[attach]4768[/attach]+ q" q3 D5 }( u- u, ^4 d+ ?
阴旦汤类方比较多,这是我要讲解的部分,占阴旦汤类方的1/3。! s4 H) L& y3 h5 j
今天我们先学习阴旦汤类方中的代表方剂小柴胡汤。
2 f& m+ E2 e- d3 q2 V* |【小柴胡汤】
9 o, x) F3 h6 o( _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 f' T9 P) q& g: L+ f% {7 D x K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 |' h& o& y. v关于汉传中医临床上用前胡而不用柴胡,学习一段时间的同学都已经了解,恩师对此有专门的考证文章,新接触汉传中医的同学可以去论坛参考学习。' U3 a) b J1 @4 o# V
仲景先师经方中所用的是柴胡还是前胡,当以《神农本草经》所载为准。
! ]1 Q/ V* h0 u2 r- C# T0 N* S2 h而《本经》并没有柴胡一药的记载,所记载者均为“茈胡”。1 U3 _' t& N5 t* r8 u
“茈”古通“紫”,又名紫胡,全称是“紫花前胡”。汉代以后转通为“柴”。后世通谓之“柴胡”。6 X+ C4 s. b$ V4 A7 g$ Y% X
前胡最早见于《名医别录》。陶弘景云:《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柴胡),晚来医乃用之。
, @0 O% k0 o8 m* Y* c" f+ A据《外台秘要》记载:“小前胡汤,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方。(胡洽云出张仲景)”。“大前胡汤,疗伤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方。(胡洽云出张仲景)”。
1 d G# W$ G. D( g# Q3 Z# |胡洽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家,生活年代距离仲景是非常近的,所以他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6 }; \4 h' J, G; y+ L, ^' ~
因此,以下讲课均用前胡代替柴胡。1 J4 |8 R) _% w" X7 h! K0 Q
首先按照“汉传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剂的组成。( u# W* {( q5 u
三才解析法:, g/ u- q( o x; E$ `
阴性药:前胡、黄芩、人参- h. _/ F/ s+ U% Q$ B
平性药:炙甘草、大枣' J9 O0 v* x) e9 n
阳性药:半夏、生姜# E. |( g: m0 o1 u$ S
这个方子阴性药多于阳性药,治疗热多寒少的病证,在六纲上对治少阳病。
+ ~ V+ T4 h! }$ @( X少阳病,热多寒少,用药上,就要寒凉药为君、臣,温热药为使药。
: n4 F4 {. j4 B! Z% O3 z, |同时,因为热多,津液必然受损,要用甘滋药为佐药,养津液,同时固护胃气。
7 O9 K% w% _, W四象解析法:0 X# g! P5 c( V9 u+ q; A7 ^4 z; ~' Z
君:前胡8
% i4 e3 B4 a/ Y- r- ~* H臣:黄芩3 人参3 1 \" |$ X+ h e. {2 O9 z! E" \
佐:炙甘草3 大枣12枚 ( @/ z/ |1 t! L( G
使:半夏4 生姜3
6 @9 K5 r9 J; M' v; M在分析药症之前,我们先结合相关条文看一下,加深理解。
8 c3 I1 M+ b' ]: m% x0 |8 C107、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宋263)
7 v. t/ Z s+ t- T! M少阳病提纲三症:口苦、咽干、目眩。
4 C% q( S& {: p9 ]110、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宋264)/ ^" q# u% ]0 |3 R
少阳病位表现: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 y/ I7 }5 G; |111、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宋99)( s; z6 M) i2 G& s4 ~
112、修订后: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P- t5 Z; [7 p这两个条文讲的是少阳中风证,即太阳中风合并少阳病。
, N9 H; D! I# `! B( `8 v& u8 @如果是典型的太阳中风证和典型的少阳病,按照经方用药的规范法则,典型的合并证就用合方治疗,应该用桂枝汤和小柴胡汤合方治疗。
( h' f1 E0 a$ w9 W& p这里用小柴胡汤治疗,表明有部分太阳中风的症状(身热、恶风、颈项强),同时有少阳证的典型症状,条文以胁下满举例,还会有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往来寒热,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属少阳病,用小柴胡汤治疗。. s2 y2 Y5 l4 T# g2 Q+ w9 L6 R
113、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宋101), f. l( z; W4 M, a
这一条文论述的是外感病的传变问题。! f$ |6 A p8 U0 F$ k
实际含义为:患有“伤寒、中风”等外感病,出现了小柴胡汤证当中的某一个典型症状,就说明病情已经传变成合并证,出现了少阳病参与。
% @/ |; J' f& I( i. }' J. i不要错误的理解“但见一证便是”是少阳病的诊断标准。诊断少阳病,使用小前胡汤,一定要有理有据。
. n. a7 \$ K0 V) e8 C4 B114、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宋96). X' ?8 c" b, i! B. }, V: F
小柴胡汤证主要有四个主要症状: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5 z! V, s! H! v2 y% A
还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非典型症状,即:或渴,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咳等,这都属于或然症。
, L: i2 W+ s. J8 T7 I; v6 d8 l或然症,是在典型症状的基础上,伴随的一些常见的不固定的症状。
; f0 a5 G% J- }: c( n这几条《伤寒论类编补遗》中重点讲解了,而且前面两次系列讲课(“类方讲伤寒”和“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朴玲玲老师和刘逍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讲解,大家可去论坛参见以上讲课内容。3 S5 [, T. g+ l/ G
根据上面的条文,总结一下辨证要点:+ ]& _7 w1 i2 d) Q5 V% F
少阳中风:
2 V; d) q1 B, s' a& |2 K 1、提纲三症:口苦、咽干、目眩。9 C& f. v2 K3 q& v' x. b) P' A
2、少阳病位表现,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v% W! q; {: p2 ^& S1 F
3、中风证表现,头痛、身热、汗出、恶寒恶风、颈项强等。
% E- ]; Z, T9 Y* V6 ] 4、少阳柴胡证以及或然症状。
+ G4 _# @6 S. x1 @/ e. L少阳本病:2 z4 |9 \* e4 \- f' Y$ V1 c: T
1、提纲三症:口苦、咽干、目眩。% {1 S, J, Y( _, }/ |
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 L/ D; M8 E, j" o; a 3、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舌苔薄白,脉弦。
5 v1 o) W! w% d% G115、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宋97)
+ `" B! ^8 V7 A" q4 Y6 g7 }- P1 o* `这一条讲少阳本病的发病机理。0 J& k9 {& g: Z, j Z8 }
少阳病,病位在半表里,寒热错杂,热多寒少。寒热错杂相争于半表里,会出现营卫不和的往来寒热症状。# c- J S% m4 G0 R
从三焦上辨别,它的典型病理现象是上焦实热,中焦不和,下焦夹带虚寒,热多寒少。7 ]5 h* k* x% W7 d* h2 h& [
上焦的症状,包括口苦、咽干、目眩和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A& P' b/ L& F, g4 v; F
中焦不和,表现的症状为默默不欲饮食。$ G+ x. a& g& V% D0 Z, _4 o
下焦的症状,以腹痛便溏为主。5 U% W1 H( c% H) u5 U$ `5 h
《伤寒论》称之为“邪高痛下”。邪高痛下,指病邪在上焦,以实热为主,伴随下焦虚寒的病痛不适。是少阳病专用的病机术语。0 [1 v3 f: b) j- d% P
232.阳明病,胁下**,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7 j: I. r5 y1 [; I2 Y“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这其实在讲少阳病的病理机制。( v7 b, F% z2 E8 N8 R" g" E2 E
上焦有实热之邪闭阻不通,伤及津液,津液不能下润中下二焦,造成胃气不和。& }* j' L- h4 v- g" k3 r2 l1 \# Z9 i
综上,少阳病病机总结如下:0 w( n1 r5 P4 {* x- _. y& a
病邪在表里和三焦之间,营卫痞塞不和,上焦热而津亏,下焦夹带寒饮,中焦寒热痞结。外而营卫寒热不和,内而上实热,下虚寒,中焦寒热痞结,热多寒少。' V; }* y$ f. m. N- \
小前胡汤是少阳病的代表方剂。分析一下药症:
6 z9 }8 Y7 d6 o/ ]6 @) c君:
+ }: G6 R4 @, s前胡,凉,辛苦。; X# `) ^! a8 f& k! [* `
《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4 ?7 e! p6 Q' G& ^
前胡为君药,对治主症。凉能清热,辛能解表,苦能涌泻。, V7 ]" n2 R8 c }3 r. y, ]
此药解表清里,去食积,通上焦邪气。
% {9 {. E& t0 W1 C, q3 ~% Z临床上,都是比较大剂量的使用才会发挥疗效。一般用量都在四两(60克)到八两(120克)左右。+ g4 G8 {2 k' L8 ~% k1 ~2 B
臣: ' F$ t3 d. q+ N
黄芩,寒,苦。
; d4 i3 ]! ?+ m《神农本草经》: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 M& r A" Y0 o, i黄芩作为臣药,解决前胡以外的兼症。' C, [& u. s, t+ S. q
寒对治燥热伤津,苦能涌泻逐邪。
4 M+ B( I; Q( e+ V% v9 u( ~7 ~黄芩清热,利水,还能活血去血闭。治疗黄疸、痈疽、协热下利而腹痛,还可以消食,治疗热性的妇科病。
: k. X+ s' h/ k9 \/ h3 O! y人参,凉,甘滋。' I' D0 a, u8 I$ y3 b8 `# O: O+ J
《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a' o3 e Z! f& J, x, C# ]
人参甘滋,补津液,凉,可以清热。要用东北的生晒参,用时要把“芦头”去掉,否则易“上火”。人参价格高,平时多用党参代替,但效果较人参差一些,可以加大用量。
X8 e/ F6 E8 e# Y5 V, J' b6 F& @佐: * N2 D% V& i" t6 ?
炙甘草,平,甘滋。# `2 M: Z% l' J9 I
《神农本草经》: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0 R3 \, }& D) b- E# A; G大枣,平,甘滋。
4 h/ `% R" G) q* o《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A6 o8 F, C( g( |! y% {炙甘草和大枣固护胃气,调和诸药。
: u5 P2 g/ b0 {少阳病位于半表里,热多寒少,津液不足,甘草、大枣,补津液,护胃气,防止津液大伤,疾病传变,或者胃气不足,下焦寒饮上逆。
6 V7 m/ n$ Y0 V使:* w0 I+ o; m: X# T) o- \
半夏,大温,辛甘淡。
! ]9 J; x! X6 z$ e《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6 ?& J2 N1 R, H
半夏降逆的作用很强,对于寒热互结所致的痰饮结聚于心下功效显著,在小前胡汤里对治下焦的寒饮。
' o7 @2 y, `) x7 e% G( P4 s6 \正品半夏为旱半夏,伪品水半夏毒性明显大于旱半夏。目前医院药房的旱半夏都是经过炮制的,很少有生的旱半夏,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之分。我们汉传中医使用的是生的旱半夏。" p- H+ ^$ `8 ^3 I3 n% Y
生姜,大温,辛。) x) c: t W7 h, {
《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1 a1 c* m* ?* W5 U3 y6 N
干姜温中去水饮,生姜则是解表止呕降水饮,有帮助太阳散邪的作用,小前胡汤,缺了它,绝对不行的,千万不要疏忽它。
! F! w9 V1 H! S! ^6 S2 m: S辛温而燥,能降水饮,降气止呕吐,散结气,也是偏于中上焦的药,配合生姜,效果更好。
7 ?1 a7 f; S0 w3 c2 W) ^6 A9 u少阳病,以津液不足和偏热为主。以上这七味药,把少阳病上热下寒中痞,热多寒少,寒热不调的问题,通通解决了。, h; ^* p8 c/ S6 [; j. z
《伤寒论》对该方的药症加减,做了例举。方后列举了7条加减:
: q' {1 a6 V( j4 d(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 T' W; \$ Y) j8 S: u; S6 {“心烦喜呕”是小前胡汤方证中的典型症状,如果心中烦,但是没有恶心呕吐症状,条文讲去掉半夏和人参,加栝楼一枚。
, g8 S$ q, V- a3 R2 R Z+ ]: z心中烦说明上焦热象重,但少阳病的病机没有变,前面讲过了,上焦热而津亏,下焦夹带寒饮,中焦寒热痞结,有寒饮参与,用药寒热并用,半夏是不该去掉的,半夏大温,散结降逆除水饮。
: z% ?5 T9 S( G( B人参该不该去掉呢?从症状与药症上看,人参是可以不用去掉的,人参既能清热,又能补津液,解决上焦热盛津亏。# ~0 J# B. _8 I7 r& c1 P8 w$ ?
加瓜蒌,一定有瓜蒌的药症。4 `) T) ~7 K3 H+ A( ?
瓜蒌 寒 酸甘滋
8 {' ~" V" }* G8 I) K8 s A《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X5 `! ?* M: F
瓜蒌清热化痰,开胸散结,通胸中郁烦,多服便溏。
4 i% z X9 z- Z* D/ |- U( e# y; i少阳的烦,是上焦里热造成的,前胡和黄芩就能解决,而这个烦,是实热证结胸的痰瘀结聚造成的,这就间接告诉我们,这个烦,是结胸证的烦。* T& s5 `8 A( r9 o+ p- Q8 ~
374.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汤主之。(宋138)
. C3 {" W4 c% c0 X0 z7 {$ C小陷胸汤
6 h6 B; z/ D! t& g& ~黄连(一两) 半夏(洗,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枚) ' m( n( ]; j& i# T9 T8 I7 z* s% j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e: N/ x' O) Y+ ~8 Z, C0 }
结合这条,只有当小前胡汤证出现了心烦不呕,心下硬痛拒按,便软不利,才可以加用瓜蒌。所以,小前胡汤这条的加减,是存在问题的,应该修订为:“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加栝蒌实一枚”。
8 i2 A& E( \# O& e(2)“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d0 C6 c; m/ y) u/ A6 x- J( T5 E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口渴症状,口渴的原因是什么?前面小前胡汤证的病机说过了,上焦有热,凡是温热皆能伤津液,出现了明显的口渴症状,是热盛津亏津液不足了,这时就可以去掉半夏,因为半夏大温而辛,去掉它避免燥伤津液。
3 O' T c/ X9 r) R" o' ?8 u人参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在小前胡汤证的基础上,热象进一步加重而导致津液更加亏虚,因此加大了人参的用量。 ^+ _1 {: t0 A# M( z3 r& y9 V
又再加一味栝楼根,即天花粉。+ l4 e0 j. F" i6 H* U
天花粉 凉 甘苦
7 Y+ \( x1 h+ A7 I* e5 `* Y《神农》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9 n" S) w& e- A/ E$ n' O; u# j/ u天花粉,清热生津止渴。
% f x" f1 V, S! p& i7 y2 k0 E(3)“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1 u' T4 b- J2 J/ N, R前面讲过邪高痛下,为什么会腹痛?病邪在上焦阻隔,下焦之水不能蒸腾到上焦化成津液,除了上逆作呕,还要在下焦作乱,造成腹痛,严重的,还要水热互结,形成腹泻。所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这个“腹痛”,加芍药的情况,是热邪更甚,同时腹痛明显的。黄芩也不用去掉,黄芩也有治疗腹痛的作用。
$ n: k; U9 L$ J看一下药症:, j8 V) l9 g0 A+ W
芍药 凉 酸苦( d: @2 c$ I ?
《神农》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 \ J4 f' P8 b6 v0 \+ m) v' [% o芍药号称“小大黄”。用三两,即可造成腹泻,达到清热通便,止腹痛的效果。但考虑到下焦有寒饮参与,所以芍药不要用过,解决症状即可。
* V( |' Y/ v* p( f(4)“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4 A) g# P9 n1 v# Y( [前面讲了:“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病邪在少阳半表里,向里面侵袭,正邪交争,互结于胁下造成胁下痞硬。胁下,是两侧胸胁季肋这个部位,是少阳病位。
0 T( }* P3 \+ Z) R# c胁下痞硬,牡蛎能够解决。
( Q0 W4 Q" H: w" q w牡蛎,凉 咸。
; d$ e+ ~' t+ N! K" @《神农本草经》: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2 C( j( F, K: T% p牡蛎,凉可以除烦,咸可以软坚。清热软坚散结润燥,使津液生,从而消除胸胁痞热,牡蛎还能安神魂,凡心悸神惊,遗精盗汗,崩中带下,便滑尿数之证,都有机会使用。: {& m6 T5 J. m' H: Q8 K( V0 P
去大枣,是因为大枣滋腻,阻碍气机。大家注意,凡是遇到气机阻滞明显,胸胁、心下痞闷胀满严重的,即使津亏的,也尽量不要使用大枣。用的话,会更加胀满。
7 F4 U6 b3 a6 _7 y' n P+ g去大枣,是因为大枣滋腻,阻碍气机。大家注意,凡是遇到气机阻滞明显,胸胁、心下痞闷胀满严重的,即使津亏的,也尽量不要使用大枣。用的话,会更加胀满。
6 L; \8 M* W: K1 L'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 z( N2 ` ?* B) r4 N心下悸,小便不利,前面说过,典型少阳病,下焦是有些许寒饮的,下焦水饮上逆,冲逆到心,则心悸,水饮都往上冲了,所以会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这时候,如果热象不重的,就去掉黄芩,加茯苓。
5 y0 y0 V* Q b3 w茯苓 平 甘淡
: w9 L F! G3 [1 {《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N/ E( X" ?7 ]# ]' O' T t+ L
少阳病,是热多寒少,一旦有“心下悸,小便不利”的情况发生,就是寒热比例改变了,寒饮盛了。这个时候,就要减少清热药,加用利水饮的对症药才行。因此,它减掉苦寒的黄芩,加用了甘淡的茯苓。
P3 t. n# u* |. y& ^, N: V(6)“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 {6 c+ }' L' Q; e5 o7 l桂枝 温 辛甘
! q. \2 N8 \6 @* ]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 k. m/ M1 g9 J$ L: m' B《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5 K% P7 g7 p4 d0 |8 w" K' o
加了桂枝,就含有了桂枝去芍药汤方意,所以这个“外有微热者”,指的是少阳病,夹带有太阳病外感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R) v+ J% N8 I7 x这是少阳太阳合并证,病人会寒热往来,并且必须要有恶风寒的症状表现才成立。加用桂枝三两,与生姜配合,解表祛风。服后如桂枝汤法,盖上被子,轻微发汗。" D# e2 ^) `$ ^1 z$ l% U8 ~
这里去人参是有问题的。口不渴并不能说明没有津亏,因为少阳病的病机是温热多,寒凉少,伴有津亏和痰饮。少阳病那个咽喉和口中干,是不是津亏?因此,没有必要去掉人参。, w6 v O/ p& _
(7)“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0 `5 N5 [& O3 y& a如果以咳嗽的症状为主症,并且寒凉性症状和体征表现明显,属于厥阴病的,就去掉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和干姜。: K) w' {7 N& z' C; h2 U
那么,这个方子整个的走向也发生了改变,我们来看:
, D' `7 u' z; I) \: A3 j7 p( |经方解析法之三才解析法:( @6 M ]8 @6 G( s4 l5 f- [ c
阴性药:前胡 黄芩
$ @: F+ t' f' n3 E6 A平性药:炙甘草 ' ~: h) R G R# M9 b
阳性药:半夏 五味子 干姜+ |' z8 @. U6 ~* ~! k& m+ @
经方解析法之四象解析法:
9 B, p( Y6 S' A2 b7 k% `3 f! h君:半夏4 ) D$ C' P4 `+ n9 O4 P
臣:五味子2 干姜2
/ X3 Q% q( Y4 i" T佐:炙甘草3 2 X& Y8 ?. k% z
使:前胡8 黄芩3
/ ]+ g2 A- y+ z0 u& n8 V; c咳嗽重,是下焦的寒饮上冲力度大了。
9 b" C( w" _' N& ~- @- u* f( v& g干姜能温中化寒饮,止阻水饮上逆、呕吐、下利。药性强烈,药力大,是温中良药。$ Y# U& r. z& h8 b& T% e) r( E
去掉人参和大枣,是怕其助水饮,去生姜换干姜,是因为干姜的发散表邪的力度没有生姜大。干姜主要就是温里,和生姜比的话,生姜以走表为主,干姜则是守而不走。也就是说,干姜以固里为主,生姜以走表为主。下焦寒饮上冲,造成下焦里虚寒,如果继续用生姜解表发汗,就有亡阳的嫌疑。所以这个方子用了干姜来固里护真阳。
5 H6 l* V" y0 k B" `1 J. x0 s这个方中的药,寒热比例已经改变,君臣佐使也随之换位,加入热性的干姜,温性的五味子,阳性药的力量已经超过了阴性药,治疗的是寒饮喘咳,夹带郁热的厥阴病。' a9 i4 |% m$ M* P }2 X9 M6 ~# w g
所以,一个方子,在你辨证不熟练的时候,不要随意加减药物和变化药量,因为一旦这样做了,整个方子的配伍格局就可能改变了,对治的病机也不同了。$ H, M* ] S5 K$ }6 p
下面我们看一下病案。
$ {8 j2 }9 H8 m. |) k胸闷气短案( P' ^1 ?1 v n) R% \
1 搜集全部症状和舌脉体征' C) T8 q0 F7 `1 H
主诉:胸闷气短,心悸1月余。
8 e" _0 l: u9 Y7 B2 |: U# D现病史:患者是北京五中的老师,因劳累、工作压力大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自觉无法适应工作。患者是位青年才俊,高级教师,在300多人面前上公开课游刃有余,现在正常课堂竟不能完成,内心十分苦恼。- Z# w I% L7 L% _
刻诊:讲课时气短,胸闷,没有底气,一句话不能一口气讲完。时心悸,口干口苦,纳食欠佳,时胃脘胀满不适,打嗝则舒,心烦,情绪不佳,睡眠欠佳,遇寒易腹泻,平素大便不成形,每日一行,小便可。无明显寒热,汗出可。
e! L1 G! u0 D舌脉:舌偏红,苔白略厚,脉弦。/ @2 k h9 l7 ? Y v7 S8 I
2 辨六纲,求病位和病理
7 w( F5 n. e3 n7 H气短,胸闷,口干口苦,心烦,情绪不佳,睡眠欠佳——上焦热! b8 d. z: k! c V3 I& n3 |" T
纳食欠佳,时胃脘胀满不适,打嗝则舒——中焦寒热痞结8 U* o" f8 Y. o4 {5 e# a2 e
遇寒易腹泻,大便不成形——下焦寒饮
( v9 {0 m! d; l9 X. _心悸——水饮上逆7 m8 {: g, N: |
舌偏红提示热证,苔白厚,脉弦为水饮的体征。
* h: p- x! b% i4 G- S病位:半表里
# G: g. f1 t8 J$ A2 U, A( ]病理:寒热夹杂,热多寒少,以热为主。6 z4 Y* \, D/ S/ t7 m9 Y& G! d- S
六纲:少阳病
3 L7 \; E( v; u& J3 定五证,求寒热轻重
( f, s' i1 l# r) ~! F病理:烦温热燥多,寒饮凉滞少& m, R& ^( I- J7 z8 m& t7 [
五证:阳痞证6 t* k9 M: f. C: m# v- Q# P
4 明病本,求病理产物
- j& n: C( ?3 }' f1 b3 l8 R+ N* O5 |气滞、痰饮为主
7 a; J0 t( F: H5 知类方,确定选方范畴
5 L; _# V L0 P) K: T+ [少阳病、阳痞证——阴旦类方5 O( ?% S3 O1 t
6 遴选对治方,求方证基本相应
- l# n0 K+ t6 k$ l1 s小前胡汤* Z' }1 w7 S4 h" t+ i$ D
前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 ?1 G( [) o7 H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q" {& }0 r6 {' s1 t7 O. b
7 抓主症,求君药, B. r3 H: {9 E U5 _! ~
主症:讲课时气短,胸闷,没有底气,一句话不能一口气讲完——前胡
& b$ Y0 j r& F前胡,凉,辛苦。
! K! R1 r. ^( ^4 M O5 a《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9 D4 a* F1 H7 o' U7 t8 立兼症,求臣药
$ ]6 h5 T1 y+ E口干口苦,纳食欠佳,心烦,情绪不佳,睡眠欠佳——黄芩,人参(用党参代替)协同治疗上焦温热之邪
. W/ t2 O4 G8 d" `& {3 {9 固中气,求佐药! Z& F" ^) g; @5 |% b
佐药辅君臣药,养津液,护胃气——炙甘草,大枣
) u# y& [ m5 [# k' s炙甘草 平 甘滋. B7 |( Y$ P5 d
《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Q$ N7 { ~( ^' E: W* U
大枣 平 甘滋9 P* f$ x$ A9 ~' Y; B5 H" D% n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i! }+ i5 k7 ?2 R心悸——加茯苓1 j8 Y' o- l$ Q! k$ g/ j2 z$ A6 w
《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8 f9 K8 c9 E0 g3 \- p: Q3 u' V
10 夹杂症,求使药- p P9 i: g" `8 @3 S9 K6 K
时胃脘胀满不适,打嗝则舒,大便不成形——半夏,生姜
$ y! a- L9 X( s4 ~: T5 V/ o# m半夏 大温 辛甘淡
9 E. x7 o: f+ T1 L3 [& h《神农》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 \/ R5 E8 D6 p1 f% R7 U生姜 大温 辛
5 x, j8 M+ b* ^" P4 R( Z9 O. p《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c* W: g' ^4 B- F. x. Q* I, T
11 按药症相对原则,化裁加减,求方证高度相应
% E) A* E9 B1 A! n9 N& L. l小前胡汤加茯苓7 h; M# q- O. E. P! D
12 确定处方,完成辨治
7 O. ~6 ?) r( P. O前胡90 黄芩45 党参45 姜半夏45 $ v5 I+ e4 O# F9 J; e0 s
炙甘草30 大枣30 生姜30 茯苓60
0 m. x9 ~) S2 z7副,水煎服,一天一副,分两次服用。
Q* q: S% e5 o2 r0 X* z( A, L之后未再复诊,4月25日,我去讲课的路上,偶遇到患者,当时我记不得他的长相了,他说“我是您的患者,五中的老师”,我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我说有时候还想起他,觉得可能是没有效果而不来复诊了,患者兴奋的说,“我好了,我好了,您看我现在的状态”,的确精神饱满,我深感欣慰。
7 K: V. C, X7 f+ x4 X7 U今天就讲到这吧,谢谢大家!
' I* G& ^5 Y7 B+ J% o. m1 O7 A8 _ D1 I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7-17 22:01
拜读!
' A" k5 J- [: \, X9 L( F+ P
作者: 1789345429 时间: 2018-7-17 22:15
谢谢老师,太精彩了
& m+ U' p; P9 ]5 Y% T" s7 T* O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7-18 17:04
生旱半夏药店没有,很不方便的
作者: 123456 时间: 2018-8-7 06:35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1-22 10:17
卫红老师平易近人,讲的也很清楚,明了,谢谢您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5-9 17:56
精彩精彩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