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试谈为什么学医要学《伤寒杂病论》?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8-2-24 22:43
标题: 试谈为什么学医要学《伤寒杂病论》?
试谈为什么学医要学《伤寒杂病论》?
    从接触中医以来,我就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说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出来,不会用中医看病了?(从一些医药论坛看来,也确实存在一个现象,就是都很喜欢用西医的标准和思维来衡量中医,并美其名曰:这样才先进,这样才是发展中医。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是中医的掘墓人原因吧。也许是因为抓到了这个重点,所以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才会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并成为畅销书。)而以前的老中医带徒弟,为什么似乎只要两三年就可以出师了?通过观察思考,我想,或许是现在的中医院校忽视了中医的经典,并且把最具有科学性的《伤寒杂病论》给忽视了。
    下面我就自己思考的结果,谈谈为什么要学《伤寒杂病论》吧:
    第一,从最基本的应用来讲,《伤寒杂病论》里面存在大量现成的方剂,而且是历经一千八百多年来各个医家的检验,证明是有效的。因此,作为一个临床的医生,放着这么多有效的方子不用,不是太可惜了吗?
    第二,从后世方剂的发展看来,很多方剂都是从伤寒方发展而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后世才称《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既然伤寒方是基本方,那么,我们当然要从根本上学起,这样才更容易掌握。
     第三,从历代的医家来看,真正的医学大家都没有忽视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就算是温病派的叶天士和吴鞠通也没有忽视伤寒的影响,而且也采用了不少伤寒方。这不正说明《伤寒杂病论》是医家(搞针灸推拿的或许可以不用理方剂了)必读吗?
    第四,《伤寒杂病论》的方子不仅有效,而且真正掌握其在内在的理论,可以做到以简驭繁,从理论上反过来指导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摆脱中医是经验医学的说法,也为医家开了方便法门。有这样的现成的系统,我们不去学,还要舍近求远吗?退一步来讲,就算《伤寒杂病论》不能通治天下各种病,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以通过学习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去摸索出一套治疗人体治病的规律。这样其实就是学《伤寒杂病论》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了。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8-2-24 22:44
本文是我接触中医两年来的思考。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同道跟帖指教。
谢谢!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08-2-25 10:09
真正的医家都尊《伤寒杂病论》为经典,都为它的科学,为它的临床实用性叹为观止。可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医界、中医教学对它不闻不问,广大的中医学子对它感觉雾里看花,想学而无从入手呢。就因为它集成了仲景及仲景以前的医家的智慧,达到以简驭繁,言简意劾的境界,又因为时代语言环境的变化,使得今人学起来异常艰难,反复不得要领,从而放弃不学。
学得不好,不能应用于临床,是现在中医界对《伤寒杂病论》不够重视的原因。
继承经典,服务临床,必须要学《伤寒杂病论》!
作者: 白头翁    时间: 2008-2-25 13:15
《伤寒杂病论》确实可以说是以前的经典。
为什么现在中医界,中医教学对它不闻不问,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从最基本的应用来讲,《伤寒杂病论》里面确存在大量现成的方剂,而且是历经一千八百多年来各个医家的检验,证明是有效的,但是现在的病和以前的病相差实在是太远的,现成方剂已不完全符合现今的病症。打个比方:
    某人感冒,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头痛、咳嗽等症状。
用六经辨证,属何症?很难分辨,所以用现成方也很难对症下药,需要加减使用。另外还需根据现今病症的轻重缓急而很主次用药。

我本人也支持学习《伤寒杂病论》,但作为一个中医师需要全面学习,除六经辨证外还有八纲辨证、六淫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
在众多辨证方法中我认为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熟悉这两种辨证,如遇病人就无法分清楚表、里、寒、热、虚、实,就不知现病在何脏腑,程度如何。如不能查清表、里、寒、热、虚、实,现病在何脏腑,程度如何,又如何能对症下药?

第二,从后世方剂的发展看来,很多方剂都是从伤寒方发展而来的,(这个没错,但绝不是照搬照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后世才称《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既然伤寒方是基本方,那么,我们当然要从根本上学起,这样才更容易掌握。(这个也没错,但学是学他的方义,
应该以症论方,而不是以方套症,方是死的,而病是活的,以方论症如何治疗?)

如遇病人应不论经方时方,能对症下药就为良方,而不是一味的以方论方,如以方论方,那就沦为古人所说的有方无药了,据我临床实践,能与古方完全相符的症极其稀少,如不能按症加减用药,按原方用药是无效的,因此现今很多医生用药都是以古时经验方来治病,不按病人实际情况给予加减治疗,所以有效率极低,病人对中医信服率也降低。不但要识方,更重要还是识药,识症。俗话说,识药不识症,十医九不应,识症不识药,十医九不着。

第三,从历代的医家来看,真正的医学大家都没有忽视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就算是温病派的叶天士和吴鞠通也没有忽视伤寒的影响,而且也采用了不少伤寒方。这不正说明《伤寒杂病论》是医家(搞针灸推拿的或许可以不用理方剂了)必读吗?

这个我认同,但历代医书都应该能通读,学习里面的精华,这样不是更能正确的诊症下药吗?而不是只学《伤寒杂病论》,一味研究《伤寒杂病论》,而不学其他,《伤寒杂病论》在古医书中只是其中的一部而已,也就是仲景的一家之言,这样不全面。如果说中医是一双手,那么六经辨证可能是里面的一只手指,试问一只手指如何能抓起物体?只有5指全齐才能灵活的做任何事情。

第四,《伤寒杂病论》的方子不仅有效,而且真正掌握其在内在的理论,可以做到以简驭繁,从理论上反过来指导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摆脱中医是经验医学的说法,也为医家开了方便法门。有这样的现成的系统,我们不去学,还要舍近求远吗?退一步来讲,就算《伤寒杂病论》不能通治天下各种病,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以通过学习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去摸索出一套治疗人体治病的规律。这样其实就是学《伤寒杂病论》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了。

这个我很认同,因为《伤寒杂病论》的确有研究价值,我也曾拜读《伤寒杂病论》,但我只强调不要单学《伤寒杂病论》其他也要一起学习,通过对比,通过实践,才能把古方的经验良方,变为自己的经验良方,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目的。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8-2-25 15:04
原帖由 白头翁 于 2008-2-25 13:15 发表
《伤寒杂病论》确实可以说是以前的经典。
为什么现在中医界,中医教学对它不闻不问,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从最基本的应用来讲,《伤寒杂病论》里面确存在大量现成的方剂,而且是历经一千八百多年来各个医家的检 ...

谢谢白版主的回复!
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您谈的问题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1、从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医来讲,的确是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的。古人也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可见对医家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面提到的“大医习业”也说过类似的问题。因为医家关系到人的性命,决不能儿戏。从这一点上来讲,我是赞同应该多看各家的医书的,这样也不会过于偏激。
但是,从我个人接触的来看,其实现在的医书,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我在电驴下载到的医书,用iso文件做出的镜像,就有9个,而且每个镜像文件都有1G以上!在如此多的医书里面,要让一个人读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对于中医来讲,关键是要学了就能用。如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那些都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书上,个人看法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读书应该有重点有目的的读。而最重点的还是前人已经证实是确实有效的经典书籍,那些才值得我们去阅读。另外,如果书读得太多了,也可能迷失了。所以,读书的时候是需要抓重点和根本的。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抓“主要矛盾”。
这个就是我对“读经典,做临床”的理解吧。
2、从辨证的方法来讲,个人认为,除了六淫辨证之外,其他的几种辨证方法都可以在《伤寒杂病论》中见到一些影子。因此也更说明学伤寒的重要性了。
3、关于所谓的古方不能用今病的说法,我个人更多的认为是没有能读透书的缘故。虽然我没有多少的临床经验,但从民国的一些医家的经验看来,其实更多的还是在医生自己。如果真的把书读透的话,该怎么加减,应该是能做到心中有数的。这一点,希望我将来可以证实自己的论点。

最后再说明一下,我强调学医必须要学《伤寒杂病论》,最主要的是它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通过它可以学会抓主要矛盾,可以学会怎么加减方剂,怎么辨证论治——
至于是否如此,请您自己读书体会吧!
作者: 白头翁    时间: 2008-2-25 16:48
“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我读的书也算太不多。
我主要都是看一些现代出版的新书,然后再去实践。

先学会辨证论治,再根据书中所述的验方进行加减,根据病情有时可自己立方。
如痔疮,同一种痔疮反映在不同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同一个人在各个时期所立的处方都不同,根据病情病因在各个时期的表现而立方。

痔疮有因寒、因热、因湿、因虚、因实。
有时可有疼痛、出血肛头外出,不能回纳而引起肠头水肿等等。
其所用的方,都有很大区别。

病有轻重缓急,
症有奇难杂症,
有虚实夹杂,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虚为多少,
实又为多少,
这便是程度问题,这都需要按实症来开方用药,按图索骥是很难开出有效之方的。

就好像我所说的病例2和病例3,虽然都是为痔疮而求诊,但开出的处方却完全不同。
其中的轻重缓急还有很多变化,
如出血必以止血为先,疼痛必以止痛为急,肿胀需以消肿为主,
虚者要补,实者要泻,寒者要温,热者要清。

各个时期所处的药方又另有不同,所以说,中医治病乃是辩症论治,而不是见症套方。

可以这么说中医是没有固定的经验良方,每一个病都要转换很多方剂才能治愈,不能一个方吃到底,因为中药本身有药的偏性。

如寒药吃多则变寒,
热药吃多必热,
补药吃多必燥,
清药吃多必虚。

同一种病症,不同人,所用的药也不尽相同,如此人虚寒必加温补药等等。

可见中医是没有固定的经验良方,因为很多医生都自以为自己的方才是经验良方,或有祖传秘方,能治某某病,甚至可以说是几代相传的药方,时至今天也不一定符合每个人所用,所以一定要论症加减。

我所说的这么多并不是反对学《伤寒杂病论》,我的观点主要是多看一些现代的经验良方,现代的良方比古代的良方更接近现实,而且现代的新书都很全面,也总结了很多古今良方,用这些良方对症下药会容易很多。

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能不能看明白?

说个题外话,“中医”,这个名词我想应该是这样解释的:中华的医术。
                                            而不是:中华的医书。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8-2-25 21:53
谢谢白版主的经验分享!
您的意思我也明白了。
在这里,我也说个故事跟您分享一下吧。
我是一个象棋的爱好者,我自己学习的方法是从书本上看,然后再找人下。不过或许是因为我看书过多而实战比较少的缘故吧,水平要提高也不是很快。后来我接触了一个棋友,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经常跟别人走一两个布局,然后在哪里出错了,就找相关的资料查看,实在找不到的话,就自己拆解一下,然后再到网上跟人实战证明。所以,他可以在很短的一两年内,在某个布局里面达到很深的高度,就算是特级大师许银川跟他下那个布局,也只能成为和棋。
这个故事,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的话,恐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一点或许就是您想要跟我讲的吧?)
2、如果一门深入的话,在某一方面,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或许“传说中”的“六经钤百病”并不是传说那么简单。这一点,经方大师胡希恕或许可以帮我们解惑一二。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学习的方法也会各异的。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或许在抓重点和根本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再加上一些实践,可能会更好一些。

再次感谢白版主的跟帖和经验分享!
作者: 中医凡人    时间: 2008-2-25 22:32
讨论的热烈,说的多是经典,都有一定的道理!中医就是百家争鸣!
作者: 子曾曰过    时间: 2008-2-26 20:03
同意飞龙的观点,我还想补充说说我的看法,《伤寒》位居四大经典之中,且最通俗易懂,可实际操作性强,所以列为中医临床课之一。遗憾的是现在的学生不能理解其可操作性,把《伤寒》当高中古文阅读课来理解,当然老师也未能及时引导学生,造成现在中医学院学生出来不会治病的原因之一。
而且《伤寒》正如飞龙所说的对后世得很多学说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就算是温病派的叶天士和吴鞠通也没有忽视伤寒的影响,而且也采用了不少伤寒方。”我想不只是像飞龙说的“没有忽视”应该是他们的理论是以《伤寒》为基础,进而加以补充,分类的结果。
还有一点很重要,人们对《伤寒》的争议可谓最小,受到广泛认可,所以成为了不可不学的书籍。
一点拙见,还希望飞龙以后多多提出感想与大家一同讨论啊~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8-2-27 13:20
飞龙的研习进度很令我震惊。所谈内容基本中的!很高兴!
另外,“子曾曰过”的说法,更是一种现实的说法,一并感到高兴!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8-2-28 13:51
谢谢刘老师的夸奖和子曾曰过的支持!

我想说明的是:因为温病学我没有真正学习过,所以只能说一些从一些相关的文章看到的话,也不是很确切,但总的印象是温病派和伤寒应该还是有关联的。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8-3-1 12:37
温病的辨证,不外乎卫气营血、三焦而已。可以说是简化的六经辨证。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