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一个中医爱好者的汉传经方学习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4-11-9 01:27
标题: 一个中医爱好者的汉传经方学习体会。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医爱好者,因为是一名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同样对中医也就有特别的感情。记得最初接触的一本中医书籍《**解伤寒》,那是1996年在武汉出差是买的,拿到反复翻阅,其中每一条条文,各位名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相互矛盾,当时感觉很迷茫,只是泛泛的看了,就带着满眼的星星(被绕得头晕)而放弃了。
在2009年年初,有了小孩,不可避免会生病,看着儿子瘦小的身体在冰冷的X光机上面用力地挣扎,听到在人满为患的婴幼儿输液室里嘶哑的哭喊声,看着他斑驳的头皮上的针孔。对于这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儿科治疗问题,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医。经人介绍,找到在重庆市儿科还比较出名的中医,欧阳医生。通过他的治疗,孩子的病情得到缓解。让我对中医有了一些底气。但紧接着下几次生病,效果就没那么的显著了。让我陷入了中医不行看西医,西医不行看中医的怪圈。难道古代的医术就不能治疗今天的疾病吗?在2010年,我就开始了认真的自学中医的历程。
在民间中医网,无意浏览到许家栋老师的《鸠摩智学中医》系列医案,当时虽然看不懂,但是看到他对不同疾病的规范的辩证,看到他从一名专业医生的角度对汉传刘师的推崇,心里感觉值得学习。从而来到了汉传中医的大家庭。可惜的是许家栋自己却背叛师门。
      进入了总群,买了教材,听了群里各位讲师(许家栋,堂主,梁晓光老师,郝焕永老师等等)精彩的讲解,慢慢地对汉传基础理论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在自己家人中开始了最初的实践。我记到第一次就是用葛根汤治疗好了我哥哥的感冒,才一剂,区区2元钱,就治疗好了需要去医院输液,花费数百元的病,心里感觉这是真东西,里面有干货,增强了对汉传中医的学习兴趣。
      在重庆汉传经方界,最大的盛事,就是梁晓光老师的回归。当我在总群里第一时间得知刘师嫡传弟子晓光老师的信息,就立刻马上迅速地来到了界石(老师的门诊所在地)。晓光亲切的言语,对基础理论深入浅出的毫不保留的讲解,这样无私的人格魅力让我对汉传团队更深的信任。然后成立了重庆汉传学习小组,就开始了每周一次,长达一年半的汉传伤寒论讲解。其中点点滴滴,风雨无阻,师生交融,亦师亦友,不能一一到来。但是,大家对于六纲病机的理解,对于方证相应的认识,对于条文描述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感悟,纷纷有了提高,大家临床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记到有一次,我表弟出现了一次怪病,他一吃火锅或者海椒比较多的食物,嘴唇就会变得又红又厚(像东成西就里面的香肠嘴),在好几个药房坐堂老医生的治疗下都没疗效,听说我在学医,就死马当作活马医,让我看看,我讲过辩证,手足寒,鼻炎,鼻头流汗,嘴唇烫等症状,舌淡红苔白润滑齿痕,脉滑紧弦。表面看起来很热,但根还是里虚寒,记到当时开的是真武汤为主方的方子,四剂,就完全痊愈,再未发过,我都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现在在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中,大家也慢慢地对我信任起来了,时不时的增加了临床的机会。
我在重庆汉传中医爱好者中,是比较懈怠的(经常自我批判哈),一般不好意思在论坛里发表什么文章的。但是,在现在汉传经方团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以前的骨干对汉传经方的背弃和谣言情况下,我把我自己从一个中医小白到现在过程完完全全的描述出来,只是想说,汉传经方是真实无需的,效果比一般时方好很多的。下面,我把自己治疗的一个痛经医案写出来,请大家指点。
某女 21 20140520
主述:痛经。面色白,声音洪亮。身高164CM。冬天手足易冷,烫后稍好。胃口好,稍有口气。不渴不饮,饮则温水。全身无痛处。无寒热,汗正常。大小便可。刻诊手凉。月经来前痛一天,量大,腰腹酸胀痛,色黯,有块不多,无异味,两日完毕。平素白带正常,经期前四天,白带臭,清稀可,每月提前两天。
舌淡苔白齿痕,肥大。
左脉寸关弦弱,尺沉弦。右脉沉弦。
太阴少阴合病   滞饮  
当归    30g  木通 20g 桂枝    30g 大枣    40g 细辛   30g 炙甘草    20g
茯苓    40g 白术   30g 附子 5G 赤芍 30g   4剂
二诊:6月4日
左脉弦右脉弦稍紧,不微。舌淡红薄白苔后部厚边有齿痕,少津。
刻诊:上次例假块多色暗,量小于上次,无异味。白带可。头不晕不痛,爬楼腿软,身体无力。胃口正常,口干欲温水,无腹痛胃痛。大便2-3天一行,硬,色黑;小便正常,稍黄,无灼热感。汗正常睡眠可,梦多。
太阴少阴阳明合病,饮滞
当归    30g赤芍   50g 茯苓    30g 白术    30g 泽泻   60g
川芎    40g 桂枝   30g 炙甘草    30  大黄   15g
吴茱萸 30g   3剂
三诊:6月12日
左寸关弦微滑尺沉弦,右寸浮大关尺中取弦。舌淡红苔薄白大齿痕,舌下青络。
稍恶风,无发热。无汗。无头痛,头微晕,无体痛。胃口可,口干不苦,喝温水,易口渴。小便淡黄,大便头成形后不成形,色深棕色,软。爬楼腿不软。睡眠可,易梦。白带正常。
太阴少阴合病饮滞
当归    30g
赤芍    30g
茯苓    40g
白术    40g
泽泻    80g
川芎    60g
吴茱萸    20g
附子(先煎)5g   5剂
四诊:6月28
左寸关稍弦尺稍沉,右寸缓关尺弦。舌淡红苔中部稍厚,边有齿痕(比以前浅),舌下有青络。
久蹲起来眼黑头晕,不头痛。后背有痘(顶有白点)。胃口好,不渴,无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上次例假时疼痛很轻微,腰腿不酸软,小腹稍微阴痛。睡眠可,梦少于以前。
太阴少阴合病,饮滞
当归    30g
赤芍    40g
茯苓    30g
白术    30g
泽泻    40g
川芎    40g
吴茱萸    30g
附子    5g
生地    40g  败酱草 20g
龟甲胶    20g   3剂
后续按虚劳调理。

作者: 刘鹏    时间: 2014-11-10 09:17
顶起顶起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11-10 18:50
经验分享。
作者: 致命访客    时间: 2014-11-10 18:52
随喜赞叹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