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4.10.31致命访客 讲六纲理论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致命访客    时间: 2014-11-1 01:26
标题: 2014.10.31致命访客 讲六纲理论起源
讲课时间:20141031日,周五,
讲课内容:《六纲理论起源》(内容包含三阴三阳生理病理、人体六大自稳系统)
讲课者:李昱昊
0 `( ^7 p# T% ~, E0 z0 }
课前:
      待会,到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六纲理论起源》,在这之前,我希望大家先把《伤寒论类编补遗》第9至第19页的内容再读一遍,这将对我们今晚一起尝试进行这段追本溯源的历程至关重要。
3 L1 {/ X* p8 l2 c6 H
2000讲课正式开始: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六纲辨证理论的第一课——理论起源。
    实际上,这个议题对我们经方学习者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因为我们学习体用经方,就是在传承老祖宗的心血,而这里对六纲的理论起源的求索,对我们而言正是一个追本溯源,或者说“认祖归宗”的历程。

2 v: L# y3 O  K5 ^! _
    可气可叹的是,千百年来,有多少所谓的“经方大师”认错了这个“祖宗”!
    他们大多纷纷把仲景《伤寒》中的“太阳”“阳明”“厥阴”等三阴三阳的六纲指代,认为是来源于《素问·热论篇》中的“六经”,认为仲景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临床理论才写出《伤寒》,这真是天大的误谬!
    巢元方开了这个坏头,然后一批批的医家、学究家就跟着他跳进去了,继而引导了千年来对仲景方探究的“主流学术”——经络解《伤寒》,解不清楚就加入脏腑,再不清楚就搞个“气化”。直至今天的各大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都还在津津有味地念叨,“毁”人不倦。这不异于诱骗他人“认贼作父”啊!
这个误谬,师父在《伤寒论类编补遗》第14页《经络理论对<伤寒论>的误解》一文中已经驳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
读了书上第919页的内容,大家应该心里有个谱了,其实这些,都不是《伤寒》辨证体系的来源。
    那么问题就来了……
    理论起源在何方?
    20141021日,刘建鹏师兄引导着大家一起学习了三阴三阳部分的内容,若是那天有跟着一起认真学习的朋友,对你们来说, “六纲理论起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
    没错,它正是来源于三阴三阳类分法。
    大家已经知道了,用经方,其实质就是在用阴阳。而医圣仲景辨证用方所用的阴阳学说,其实质正是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学说,其应用非常之广,不光是医学范畴,很多领域都用到了这个概念。师父在书中已经举了不少例子,十天前师兄在课中又举了不少例子,这里我也提一个我认为值得一谈的例子——《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仓公淳于的二十四个医案。
    这是我们见到的中国最早的医案资料,我们可以从中得知,仓公已经使用太阴,少阴,厥阴,阳明等等的词汇,可以推断“三阴三阳”的临床使用,在仓公时期就很成熟了。仓公早仲景约三百年。三百年后仲景出,三阴三阳的临床应用就上升了,而且成为中医的辨证论治的骨干精髓方法。
    (上面这一段引用自少林师兄曾经的讲课内容)
    恩……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这里就作个简图吧:
[attach]4489[/attach]
( G8 ^( U% ~: [, m2 Y. ~, ?
: v9 _  ?" v: k! {, ^
    这图,正如《伤寒论类编补遗》第39页所说:“六纲辨证理论、六气学说、经络的三阴三阳开枢合定位,都是在其指导下产生的。”
那么我下面也给个包含错误并且指出错误的图,大家对比着加深印象:
[attach]4490[/attach]- C" W4 V, J  w" {! A1 a0 O* j
: v0 ]+ I! r6 Y1 E* }) h* n
    至于为什么打上大红叉,照我之前所说读了书本第919页的朋友,应该不需要我再多言了。而打问号这项,是因为我们不能肯定地说仲景的辨证理论就是来自仓公的辨证理论,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暂且存疑吧!
    学习到这里,大家还会再“认贼作父”,认错经方理论的祖宗么?
    我们已经追溯到了三阴三阳理论,对于我们接下来的《伤寒论》学习其实已经足够了。
    但若是你们还想再往上追溯,想搞清楚“三阴三阳类分法的起源”,那就得往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去追溯了。
% L3 y: ]% j4 O5 n9 Q
    怎么去追溯呢?
    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言语,有太多在传承的过程中遗失了
    少数保留下来的,也因为种种原因面目全非
    这里面有错简,也有后人的伪入乱文
    所以想在里面追溯,需要大智慧
    没有足够分辨力的,不建议乱看诸多纷乱的书籍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要一门深入
    若是非想考究,追溯一下看看的

. u- M$ I  b6 y& _( j5 s
    师父在书中也已经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追溯到《道德经》,再追溯到历史更为久远的《周易》……
    其实还可以再往上追溯,一直追溯到比《周易》还要古老的河洛。
    若是想探寻阴阳类分法的源头,师父在论坛发了一篇文,值得大家好好学习。那篇文章的名字叫《经方阴阳学说基础-阴阳类分终始论 第一》。
    关于六纲理论起源,就说到这。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
(一)三阴三阳的生理病理

% |" u( h" U/ g- U/ C8 q
    我们可以先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学习这一部分,即:在人体生理病理划分上使用三阴三阳类分法,宜首先把着眼点先放在人体部位上。
    那么按照阴阳二分法,人体部位在立体上可分表(阳)和里(阴),在上下上可分上(阳)和下(阴)……
    将位置的中间状态也给予指代表示,则可分为表、半表里、里;或者上焦、中焦、下焦。
    人体部位上先初步划分出三部分后,再把其中每一部分分出一对阴阳,这一步的划分依据虽然也是着眼于人体部位,但也同时囊括了人体生理病理功能的寒热虚实范畴,这也正是六纲的划分。
    所以正如之前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各位老师们反复表述的阐述的,也是师父书中反复阐述的,六纲的划分是:
太阳和少阴这一对阴阳,主表。即:太阳主“表之阳”,少阴主“表之阴”。
阳明和太阴这一对阴阳,主里。即:阳明主“里之阳”,太阴主“里之阴”。
少阳和厥阴这一对阴阳,主半表里。即:少阳主“半表里之阳”,厥阴主“半表里之阴”。
    可能有人还没弄清楚,何为表里?我们说:机表腠理、四肢百骸皆属表;那么我们的内在脏腑,就都归属到里了。(这些《伤寒补遗》上都有,要认真看书啊)
    明晰了这种思路,三阴三阳的生理病理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
    因为这里对表、里、半表里再一次进行的阴阳划分,这个划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位置上的阴阳,而是涵盖了对人体各种生理病理趋向性的阴阳划分。
    因此我们说,六纲对人体的三阴三阳划分,已经很好地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正如师父在书本第40页所列举的:
太阳和少阴,是一对阴阳,共同主机体之表,包括四肢百骸、司营卫、皮毛开合等平衡。
阳明和太阴,是一对阴阳,共同主机体之里,主内脏、司气血,主吸收和排泄的平衡。
少阳和厥阴,是一对阴阳,共同主表里和上下的总体阴阳气血平衡。
    人的正常生理状态,正是机体三阴三阳之气彼处内外上下沟通,平衡运转,维持健康的自稳状态。
    这个自稳状态,详见书中第40页的《人体六大自稳系统》这篇,已经讲得很详细了。
- t( k( Y0 U* F3 F
    我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我认为没有必要把书上每句话都打出来让大家再看一遍,我更愿意给大家一点学习思路上的启迪,对着书本念课文并且记下该记忆的部分,这个“苦”功夫应该大家自己下去完成,对吧?
    我们刚才说到了“我们可以先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学习”三阴三阳的生理病理,但是并不是说按照这个思路就行了,这只是一个让大家更快切入的捷径,我刚才提供的这个思路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相信明眼人应该已经看出来了

) H0 E4 A2 x3 W: q0 e
没看出来的给一分钟时间再看看……
1 O9 g. H, y" \/ h5 p) h! C
    ——没错,先把部位分三部分再各自分阴阳,这种把着眼点先放在人体部位上的思路,是一个把六纲先具体(到部位)再抽象(部位各自分阴阳)的思路,优点在于先具体化让大家比较容易找得到感觉,缺点则是使六纲中的一些妙处难以直接展现于大家眼前。
下面我们换另外一种思路,我们现在先把人体分阴阳,然后把人体所划分的阴阳各自再分三个部位(表、里、半表里),这样我们也得到了一个六纲模型。
    这种思路就和刚才有所不同了,这是先抽象(把人体分阴阳)再具体(把人体阴阳再各自分三个部位),这个思路把抽象思维放在前面,难度就比之前一种思路要大了。
    这第二种思路之下,我们就可以先列出:
三阳主阳气,三阴主阴血。
继而分出:
太阳主升散,阳明主收敛,少阳主太阳、阳明之表里平衡,与阴气相交,由阳入阴。
少阴主收敛,太阴主开泄,厥阴主少阴、太阴之表里平衡,与阳气相交,由阴出阳。

( n: `9 g3 h* Z
    这两种思路其实师父书上都给大家点出来了,就在课本的第50页《六纲五种归类法》,今天我说的两种理解三阴三阳划分的思路,就是按照其中的法度来的,大家也可以自己把其他几种归类法也在人体生理病理上都用一遍,我就不一一展开了。
    思路有了,大家再来看看三阴三阳的病理。
    三阳主实热,三阴主虚寒。——这是先把病性的寒热虚实进行了一个划分,当然这里面还有中间状态,即:半寒热和半虚实。
说到这里,大家自己也应该会用六纲分析人体病理了吧?没错,就是:
太阳主表实热,少阴主表虚寒;
阳明主里实热,太阴主里虚寒;
少阳和厥阴,主半表里的寒热虚实错杂,其中少阳于错杂中以实热为主,厥阴则以虚寒为主。

. F# F: y; S% N$ r& E
    一起学习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对三阴三阳的三对阴阳的对应产生疑惑呢?
    为什么我们说太阳与少阳是一对,阳明与太阴是一对,少阳与厥阴是一对呢?其实师父在书中已经给大家阐释得很清楚了,这个问题若是还有疑惑的,请回头去再读读书本第31页和第32页吧。

0 p+ s' `( F' ^7 q, w- a
    基础,是重中之重。
    这大家都知道,既然都知道,那么大家拿着书,就应该先把基础部分细读、精读、多读,基础扎实了,后面学起来才会少很多疑惑。
    正如我今天提及的几个大家可能会有疑惑的地方,其实这些疑惑若是认真看了《伤寒论类编补遗》前三十多页的朋友,应该是不会有这些疑惑的。
    之所以有这些疑惑,正是因为没好好读前面的基础部分,囫囵吞枣儿了,急于看后面的条文、方证了。
    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今天是大家一起系统学书本第2章的开端,那么之前的那些基础,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多读。
    若是和《佛理集萃》互参来读,则更容易读出其间的大智慧,这句算是个人的一点学习心得吧。

, r2 D( E  J9 @9 Q1 B4 W; U0 i% M
最后的——
(二)人体六大自稳系统
9 i* ?. M9 h6 S. e2 G; f7 K0 d
    之前让大家自己参考那两种思路用三阴三阳对应人体的生理去体会了,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讲得有点啰嗦了,谢谢大家
8 x5 e2 j! a2 {7 o) t, B, z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11-1 06:47
这是我听过最生动的讲课了!赞!!!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11-1 07:47
讲解的清楚明白,拨云见日。
. V7 {6 G; n  b& O: a为什么我们说太阳与少阳是一对,阳明与太阴是一对,少阳与厥阴是一对呢?更正为
' r$ h, V  w) x为什么我们说太阳与少阴是一对,阳明与太阴是一对,少阳与厥阴是一对呢?
作者: 张小医    时间: 2014-11-1 13:40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时间: 2014-11-2 07:43
思路清晰,拔云见日。谢谢!
作者: ttekuo    时间: 2014-11-2 12:07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11-3 12:51
太阳主升散,阳明主收敛,少阳主太阳、阳明之表里平衡,与阴气相交,由阳入阴。. v* Q( k9 c6 O# J% {8 h- \
少阴主收敛,太阴主开泄,厥阴主少阴、太阴之表里平衡,与阳气相交,由阴出阳。
% X0 q# q0 F) I0 z4 l——
1 }8 X( e& V/ z. ]* z5 n6 M- W! s8 K升散、收敛的宾语是阳气
作者: 鲁钟广    时间: 2014-11-9 08:32
基础学好了,后面就简单了。赞一个
作者: 鲁钟广    时间: 2014-11-9 08:33
基础学好了,后面就简单了。赞一个
作者: 白云人家有白云    时间: 2014-11-14 01:06
讲得很清楚,谢谢!
作者: mzh001001    时间: 2015-6-1 22:38
真的应该,好好虚心学习啊,非常幸运!!
作者: msf123456    时间: 2016-5-21 21:56
讲得非常好,学习了!
' ?  q# H3 i2 u
作者: 医海拾金    时间: 2016-5-25 19:39
学习啦!谢谢!2 n0 G' }( y1 ?8 U+ R, ?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3-21 16:21
阅读理解
作者: LJF0225    时间: 2018-5-16 21:17
打好基础,才能走的更远,谢谢老师分享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5-16 21:38
感谢!!!4 ]! J% Z$ \0 N1 Y2 b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6-7 12:09
学习中$ \! _3 ~# J* \( {0 U, [5 n1 i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