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大青龙汤方证 [打印本页]

作者: 砸牛顿的苹果    时间: 2014-9-1 19:42
标题: 大青龙汤方证
本帖最后由 砸牛顿的苹果 于 2014-9-1 19:44 编辑

大青龙汤方证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四十枚)
生姜(三两)  大枣(十枚)  石膏(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条文:
214、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宋38)(修正)
215、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宋39


六纲:太阳阳明合病属太阳

大青龙汤的运用:
1)用以太阳伤寒证兼见阳明里热的烦躁。
症状:太阳伤寒的八大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脉浮阴阳俱紧,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恶风,体痛,呕逆,无汗而喘。
     
     再加上阳明白虎汤证的里热烦躁,

机理:
    这是太阳伤寒发热,伤了津液,出现了阳明外证的症状了。表有严重的寒邪郁闭,热不得外发,伤了津液,欲传阳明,刚刚出现了阳明白虎汤证的一个烦躁症状。
阳明外证本有汗出,这里却无汗。是因为表寒重的厉害,肌表闭阻了,汗出不来,只能在里面憋着,因此烦躁的更厉害了。这里的表寒与内热都是很重的,从方剂的剂量就能看出来。
    这个方证以太阳伤寒为主,出现了阳明外证的一个症状,我们把它归为属太阳病。外面伤寒重,里面也热重烦躁,方子用麻黄汤解表,因为伤寒重就加大麻黄的用量,用石膏解决阳明的热症烦躁。

2)太阳伤寒重湿饮蕴积肌表兼见阳明里热。

症状:
脉浮缓无力,重按有力。身体沉重。时轻时重。也会兼有伤寒证的其他症状,以身重为主症。
同时兼有里热,这个里热也表现的不明显,如越婢汤描述的无大热。
  
机理:
    伤寒很重,寒邪多伤阳,水液不能气化津液,蕴积肌表。这是寒邪导致的体表水液蕴积不化。水液漂流,脉象就不是单纯的浮紧了,水荡肌表就会有个涣散的现象。这个缓脉不是胃气的那个缓脉。而是涣散迟迟。就是脉象浮而且脉幅要微粗涣散不太有力。
    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寒了,而是兼有水液不化了,身体要重了。
    同时身体里还有个里热。这个热不大。里热要外发,和水相见,要体现气化现象,就会乍有轻时。这个脉重按不虚,有里实,里有微热的。
    这个大青龙汤暗含越婢汤的方义,越婢汤是治疗水在太阳肌表的方子。这里石膏的配伍是:一个清一下里热,一个是牵制麻黄的汗的作用,发挥麻黄泻的性质,把麻黄的药性引入水饮当中而发泄。

这里要注意与少阴证鉴别,
少阴有个麻黄附子细辛汤,它的脉象是浮而无力,跟这个脉象很像。注意点事脉象沉取是否有力。
有力无厥逆,就不是少阴病。
大青龙汤的脉象是浮而涣散稍无力,重按有力。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脉象是浮而无力,重按也无力,还伴有厥逆。


服法: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煮取三升,一次吃三分一,服药后取微汗,表解了就可以。汗多了要温粉止汗。不要大汗。本来就阳明热,津液不足了,再大汗伤津液,怕是要发生变证。


禁忌: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中风证六纲都有,这里指的是太阴和少阴的中风,因为“脉微弱”。太阴中风、少阴中风都有脉微弱,汗出恶风。津液严重不足。给用大青龙汤就会,一、大汗亡津液,要肌肉乱跳,甚至发痉挛。二、用了石膏会加重真阳的损伤,会厥逆。







大青龙汤
麻黄
(六两)
石膏
(鸡子大)
炙甘草
(二两)
杏仁
(四十枚)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枚)
桂枝
(二两)
越婢汤
麻黄
(六两)
石膏
(半斤)
炙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五枚)

麻杏甘石汤
麻黄
(四两)
石膏
(半斤)
炙甘草
(二两)
杏仁
(五十枚)



麻黄汤
麻黄
(三两)

炙甘草
(一两)
杏仁
(七十枚)


桂枝
(二两)




这里列出几个方子的组成来对比,这样更利于理解。
上面可以看出大青龙汤包含了越婢汤、麻杏甘石汤、麻黄汤。

越婢汤少了杏仁桂枝,发汗降逆力度下降了,主要是去肌表的风水郁阻。
麻杏甘石汤等于就是大青龙汤的轻症,表证也轻了不少,解表、平喘、兼去肌表水湿。


作者: 听雪堂    时间: 2014-9-2 11:27
这篇大青龙证是很好的类比文,让我对大青龙更清晰了。
谢谢苹果!
作者: arshz    时间: 2014-9-2 14:03
里热要外发,和水相见,要体现气化现象,就会乍有轻时。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个热应该是邪热?也能气化水液?和正常的生理气化一样吗?
作者: arshz    时间: 2014-9-2 14:08
二、用了石膏会加重真阳的损伤,会厥逆。
为何用了石膏就加重真阳损伤?
作者: 张小医    时间: 2014-9-3 21:17
谢谢 学习了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9-4 06:10
讲得很好,领教了,
谢谢!
作者: 刘鹏    时间: 2014-9-5 09:31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中医启航    时间: 2014-9-6 08:36
归纳的很好,学习了,谢谢
作者: 砸牛顿的苹果    时间: 2014-9-7 09:17
arshz 发表于 2014-9-2 14:03
里热要外发,和水相见,要体现气化现象,就会乍有轻时。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个热应该是邪热?也能气化水液 ...

正常生理气化是能将水液转化为津液供机体需要。邪热和水饮相见,要么会蒸干水饮,要么水热互结。
大青龙汤的里热外发,一个是邪热外出烘干一点水饮,阳明外证邪热是向肌表蒸发的。一个是外有表寒,机体的津液正气要外发抗邪,抗邪时就会减轻症状,抗不动了,津液反而成了水饮留在肌表。
作者: ttekuo    时间: 2014-9-7 10:19
解析归纳的好谢谢分享
作者: jiangmingyuexin    时间: 2014-9-8 16:34
感谢作者!中秋快乐!
作者: 合气道    时间: 2014-10-23 23:11
学习了,总结的真好
作者: 水六六    时间: 2014-12-20 22:25
感谢分享。。。进步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