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肺结核医案讲解
[打印本页]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13-12-7 22:18
标题:
肺结核医案讲解
庞某某 男 年龄:17岁 学生。
时间:2011 年7 月10日
病史简要:肺炎一年余,三个月前发现左上肺结核,左侧胸膜炎,胸腔积液,医院建议手术切除四分之一肺。
刻诊:咳嗽,痰黄带血丝,短气,咽痒有异物感,脸色青白,嘴唇发白,头晕,眼干,口干,口腔易溃疡,烦躁多梦,易汗出,胸闷,胸痛,心下痞,纳差,大便溏,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左脉寸弦细,关独动,右脉弱关微动。
按语:该案是我在《广州经方堂》开张半个月接治的一个病人。今天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小孩病肺炎一年余,一直未能得到根治,并且近三个月还发现上肺结核,大量的胸腔积液。小孩自诉:西医言本要抽积液,由于积液量太大,抽也抽不完,并且已经上肺结核了,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四分之一方可。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孩的症状表现,“咳嗽,痰黄带血丝,短气,咽痒有异物感,脸色青白,嘴唇发白,头晕,眼干,口干,口腔易溃疡,烦躁多梦,易汗出,胸闷,胸痛,心下痞,纳差,大便溏,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左脉寸弦细,关独动,右脉弱关微动。”首先我们来看看患者左脉弦细,关独动,右脉弱关微动。两关出现了动脉,临床上要多注意,此类患者十有九个是出现了痞证的症状表现,在问诊的时候要结合着痞证的病机去综合的问那些症候群。“口腔溃疡,口干,眼干,头晕,烦躁多梦,胸闷,胸痛,心下痞结,纳差,大便溏,小便色黄。”这些症候群都属于痞证病机会出现的症候表现,而该患者都同时出现了这些症状。我们来看看条文,如《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宋157)”
痞证的代表方,是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是治痞证的祖方,临床当中很常见,值得重视灵活的去发挥运用。那么病人是个寒热错杂的痞证。患者上热而下寒,痰饮血瘀顽固交结,而气机堵滞于上焦,阴阳气血受阻,则胸闷,胸痛。津液不得上养则口干,眼干,头晕,纳差。上焦不得津液滋养而燥热,先天真阴之居受熬则烦躁多梦。再则病程时长达一年余,长期纳差,便溏,又受西医消炎之药进一步耗损阳气,痰黄带血丝,短气,咽痒有异物感,脸色青白,嘴唇发白。这是气血大伤之故啊!因此有了个当归汤方证存在。条文:《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治衄血吐血,当归汤方。(千金)
当归 干姜 芍药阿胶(各二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这是个厥阴方子,阳明太阴合病。黄芩、白芍,都是清阳明里热的。干姜是太阴药,温中驱寒。当归温养经血,阿胶滋润养血。这些药,能止血、养血、活血,清热、润燥。这也是衄血吐血伤了阳气,寒热错杂的。我现在也怀疑,这些方子都该是《金匮》的原方子。怀疑归怀疑,证据没有了。这些都是纯粹的经方,是肯定的。”
小孩内有久寒,津液气血大亏,上下痞塞不通,阴阳不得交化,上焦燥热与寒饮交结,下焦一片寒冰,此病机又符合《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治久寒胸胁逆满,不得食。吴茱萸汤方。(千金)
吴茱萸半夏小麦(各一升) 甘草 人参 桂心(各二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上八味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久寒,胸胁逆满,不得食,是寒饮上逆问题,会有呕吐存在的。长期进食减少,也要发生津亏的。
这个方子,有些类似吴茱萸汤。吴茱萸,可以下气,治疗胀满的。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半夏,降逆止呕,去心下水饮。小麦,就是养胃气,还清心。加上桂枝,发越而降逆。其它的,都是降逆养胃补津液的。”
再则,患者胸中痞塞明显,我们于方中加个前胡。前胡性寒,味苦辛。《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以上几个方证加上了这味药,又了有前胡汤方证。如条文所述:“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前胡汤方。(千金)
前胡 甘草 半夏 芍药(各二两) 黄芩 当归 人参桂心(各一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竹叶(一升)
上十一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患者主要的病机就是痞证,其次是饮,滞。我们知道了病机,选方的方向就已经明确了,哪怕是选得不精但也会有很好的效果的。下面我们综合分析了一下,选用了以下的治疗方案。
六纲辨证:厥阴病
五 证:痞、滞、饮
方 证:半夏泻心汤、当归汤、前胡汤、千金吴茱萸汤
处方如下:
前胡30 炙甘草30 半夏130 白芍30 黄芩45 当归30 人参45 桂枝30 生姜80 大枣20个竹叶20 干姜45 阿胶30 黄连15 小麦150 吴茱萸70
六付水煎服
二诊:2011年7月19日
刻诊:咳嗽、咽痒异物感、头晕、眼干、口干、烦躁多梦、胸痛俱消失,偶感有痰未清干净,胃纳好转,大便成型质软,小便淡黄,手脚脸部起风团,脸色嘴唇色稍转红润,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缓、关独动。
六纲辨证:厥阴病
五 证:痞、滞、饮
方 证:半夏泻心汤、当归汤、前胡汤、千金吴茱萸汤
处方如下:
前胡30 炙甘草30 半夏130 白芍30 黄芩45 当归30 人参45 桂枝30 生姜80 大枣20个竹叶20 干姜45 阿胶30 黄连15 小麦150 吴茱萸70
六付水煎服,另(枳实丸一袋,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五粒)。
按语:药已中病,大部分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由于患者出现了手脚脸部起风团,询问得知此类症状经常出现,已经从发病开始到现在就久久的会出现。因此处与枳实丸配合汤药同时进行治疗。效不更方原方继服。
三诊: 2011年 7月 31日
刻诊:偶尔咳嗽,咽干痒,偶尔发梦,大便干稀不调,小便色黄,手脚和脸部风团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关独动,本月24日称体重增长6斤,甚为高兴。
六纲辨证:厥阴病
五 证:痞、滞、饮
方 证:半夏泻心汤、当归汤、前胡汤、千金吴茱萸汤
处方如下:
前胡30 炙甘草30 半夏130 白芍30 黄芩45 当归30 人参45 桂枝30 生姜80 大枣20个竹叶20 干姜45 阿胶30 黄连15 小麦150 吴茱萸70
六付水煎服
按语:病情持继好转,并且体重增长6斤,效不更方原方继进。
四诊:2011年8月9日
刻诊:诸症状消失,胸透检查胸腔积液已消失,左肺有碎散模糊阴影,诊断为有少许炎症。
处 方:大还丹一个月。
总按: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时间,病情恢复已非常稳定,正值开学之际,因此带成药回去继续巩固治疗。肺结核,胸腔积液类疾病,基本都是痰饮血瘀,内有虚寒了,而错杂了阳明燥热之症,西医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控制,更而进一步的耗损了人体的阳气。导致病情顽固不愈,进而要做抽积液或是肺部切除。倘若真让手术切除肺部四分之一,是否能解决根本问题呢?答案是不可能的。我们中医治病,不看他那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只辨阴阳,找病根,辨病机,抓住整体病机,坚持治疗就会大病变小病,复杂而不复杂。本来就没有复杂之病,只有复杂的思想,被五花八门,五光十色给迷惑了。慢性之病,只要方证对应了,就不要随便更改方证,出现了多余的兼杂之病,加上相应药症便可一并解决。乱更改就是对自己辨证没有信心,功夫没有学到家,心里没有底。结果会越改越觉着摸不着边际。
作者:
康医
时间:
2013-12-8 00:25
超明老师厉害,好案子
作者:
葫芦
时间:
2013-12-8 14:50
超明老师学习了 谢谢
作者:
张文轩
时间:
2013-12-8 18:22
超明师叔威武
作者:
桂-悠然
时间:
2013-12-8 19:30
大增信心,学习了,谢谢!
作者:
平立方根
时间:
2013-12-8 20:06
呵呵,终于看到这个病案了,真棒!学习了。
作者:
张小医
时间:
2013-12-9 20:16
经方老师都厉害啊!下载,学习了 ,谢谢!
作者:
psping2008
时间:
2013-12-10 23:18
非常感谢超明老师,这可是两看前的医案,超明老师终于让把这个医案给拿出来让大家学习!这个小孩是我们家的亲人,这仅仅是一个是让我见过的超明老师高超医术的案例之一,当然这也是见证经方神奇的其中一个小小的案例!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3-12-11 12:54
请问超明老师.大还丹的组成是这个吗
方剂名称
大还丹
药物组成
淫羊藿(剪去边毛,羊油炒)10两,地黄(酒浸,9蒸9晒)12两,金樱(去心毛,酒浸)8两,破故纸(酒浸)8两,仙茅(酒浸)8两,当归(酒浸)6两,石斛(酒浸)6两,菟丝子(酒洗)5两,麦冬(去心,炒)4两2钱,白菊花4两2钱,杜仲(盐水炒)4两,肉苁蓉(酒洗,去筋膜,焙干)4两,山萸肉(酒浸)4两,枸杞子(酒浸)4两,锁阳(酒浸)4两,真山药(炒)4两,白蒺藜(砂锅炒)4两,沙苑蒺藜(炒)4两,续断(炒)3两2钱,青盐3两2钱,巴戟肉(酒洗)3两,白茯苓3两,牡丹皮(炒)3两,小茴香(酒浸)3两,楮实子(酒浸)3两,覆盆子(酒浸)3两,淮牛膝(酒浸)3两,远志肉(甘草水炒)3两,泽泻(炒)3两,石菖蒲(炒)3两,天冬(晒干)2两1钱,北五味(炒)2两,葫芦巴(酒浸)2两,核桃肉1斤(又名胡桃),猪腰子12个,羊腰子12个。
处方来源
《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方剂功效
水火兼补,壮元阳,暖丹田,益精神,饮食加增,筋力强健,百证不生。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细末,将腰子切开,以药塞满为度,不必尽入,麻绳缚定,放蒸笼内蒸熟,晒干,连腰子捣成细末;用白蜜6-7斤炼熟,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早、晚用2-3钱,淡盐汤送下。
[本文为中医中药网zhong-yao.net整理或转载,内容仅供参考,原作者拥有版权]
作者:
中医小道
时间:
2013-12-11 16:25
学习了,谢谢
作者:
行者行思
时间:
2013-12-14 12:09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用经方,心里有底气!
作者:
淡淡的竹枝
时间:
2013-12-16 22:51
学习了,谢谢
作者:
cunfu
时间:
2014-1-4 10:07
学习了
作者:
123456
时间:
2016-5-15 00:2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晗昕1982
时间:
2017-1-10 17:12
感觉经方好神奇!
作者:
江河湖海
时间:
2017-7-17 15:00
慢性之病,只要方证对应了,就不要随便更改方证,出现了多余的兼杂之病,加上相应药症便可一并解决。乱更改就是对自己辨证没有信心,功夫没有学到家,心里没有底。结果会越改越觉着摸不着边际。
说的好!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11-21 14:29
精彩,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