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30812晚郝焕永老师总群讲课《关于中医接诊病的一下采证与辨治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psping2008
时间:
2013-8-12 21:20
标题:
20130812晚郝焕永老师总群讲课《关于中医接诊病的一下采证与辨治思路》
京-门诊-郝焕永(811833877) 20:25:21
0 ^9 f; T" O$ a; ^# s* W. u, W7 h
大家晚上好
# w* f9 u% b/ |' b2 F% k2 G
今天我给大聊点关于中医接诊病的一下采证与辨治思路
+ S/ n) k1 ^* G b1 ~9 Y; }1 Y
8 J4 u2 _ m, M
京-门诊-郝焕永(811833877) 20:26:32
1 k/ b' @. O# x3 u0 }, e+ q
一.中医接诊
5 x3 N w6 x1 `9 q
1. 当病人一进入你的视线,作为一个中医者,对病人外观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e7 P& H: R6 B
2 U! m1 i4 c- i3 I3 m- P
察颜观色
1 r) c+ q) v8 j# N
包括体态,步行,声音,如此病人是一个体态丰硕的,还是一个瘦弱的
6 I$ P( G: _1 S# T0 Y$ Y
初步认识到这个人的胖是实胖还是虚胖,虚胖者就得考虑有水饮了,
% u/ m) e I4 i/ \1 S
: E) I0 L3 W6 p. w
如果病人是看上去比较瘦,手如看爪(皮包筋骨)面色黑,那么初步印象此人多有手足四逆,属当归四逆证,
! `$ {: X& T. q) v* k
& k) ^1 H" o2 t: [4 F, p& r3 U4 m# i
步行是否稳健,声音是否洪亮等等
4 p$ f6 k, y% D
- h% K) q+ x% H
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初步的认识,还要参照其它诊断手段来综合分析。
k% L9 n" M! @% V( c( ^8 H% p7 K5 w
/ E3 \+ T* r- S
脉诊,注意养成一个正确的摸脉的方法,
Y/ @" ? q2 f& b" L
% t/ T+ M: j+ Y/ _: {) T
有的人一开学习就乱摸,正确的方法很重要
# F# P0 z9 h3 U# A( U A
用手指的指尖指腹去切脉,
5 T! H- d3 ^/ o# S
指尖指腹神经最为敏感,
6 N( c: f2 t0 e+ Y4 }
以右手摸病人的左手脉,左手摸病人的右手脉,
$ o* U. O$ Z1 t6 ^7 W4 g
3 D( L4 F! h+ j2 l8 o
为什么这样呢,不信你自己可以试试,反过来摸的话感觉是不一样的,
0 ^5 B6 \. J3 I
( I n' r! ]9 |9 l1 |
因为你手指给脉的压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你的感觉也会不同,
, {7 s7 Y8 p0 T+ ~
$ }. U5 _+ R" r6 Q3 m+ }& ^9 e
医的左手摸右手,右手摸左手脉,在你用力按的时候,力会朝向前桡骨;
. t9 D. e. E5 G1 f4 {0 Z
7 |9 q6 q* i0 {% }
反方向是尺侧,没有骨的束缚
% F" _ B6 g- A& `! e) u* [5 U
摸脉用力的顺序是浮、中、沉取,这些地平师兄好像上次已经讲过了
$ y9 u! C& r9 i
6 |4 W2 B' c5 ~0 k8 ~
摸脉时间一般不能低于五十动。
/ s' t6 N$ f% t
生手最好更长一些
" y( `+ u3 b( p5 N: a, o8 U
京-门诊-郝焕永(811833877) 20:41:13
9 Z3 X" ]. T) z: R
3.面部的观察
; P" d/ [% L& X: _# x
包括整体的面色与局部色泽
$ F# K2 S6 E4 v- S5 H
整体来说:白色 主虚主寒主失血 黑色 主水饮\痰血证\瘀血证\寒证
- [4 T2 H' ~# @7 ?
9 ^# D. d! {) V
青色 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 红色 主热黄色 主虚主水饮(又分暗黄,和鲜黄),
, x2 W6 v4 R" }
' G1 K0 Q! v6 l. \2 [% q
局部色泽与整体面部色泽的不同时,如整体面色黄暗,而两颊红,那么要注意这个红,要慢慢的去学着体会,是正常的红,还是中上焦郁热产生的红,
9 |$ `2 ?; T, s) Q
因为这是个是心中易了,而难以说明的东西,各人体会不同,
" q$ U8 _: O N2 y' K0 _ [: z
所以大家慢慢的体会去,
- w: t" e6 h4 [0 l3 Q8 L! |
0 Q5 v4 Y- s1 z$ Q- _0 ~" k$ g
还要注意面部斑、疹、疖、肿的颜色与位置。
3 y$ E) T* r) i9 _* u
6 k0 v1 c; k* C1 j2 s8 {8 Y
4.问诊与病例记录
Q0 z+ n7 n; ~& c
& q# x& q, j8 y9 H& _0 w
通过前面的望诊、主诉、脉诊围绕病情展开问诊,
5 f X/ v" m# T& S; b4 l( `2 E
问诊尽量减少用医学术语,
% L0 j: M6 u( X* H5 }
问诊我认是四诊最厉害的基本功,
6 M a8 R8 E7 t5 ^' J
0 I( M5 n5 d+ ~' l- J
好多的病人不会叙述自己的病情,医生要用自己的方法,去慢慢的套出患者的根结所在,
; n: ?/ n* ?$ W3 h4 ]" r0 b5 j
比如问病人大便是否正常,如果直接问正常否,病人可能直接回答你正常,你再问下去怎么正常,他可能会说五天一行,再问便质,他告诉你干头,有解不尽的感觉
W; C+ S, b8 k" J: E* X8 e8 m1 ?/ Q
+ N0 f5 w; j* N9 k6 V) ?
这种情况很多见,因为大多病人认为只要不是腹泻,而且又不是明显的便秘,他很可能就会说是正常
8 |) H$ ~0 l" U# L7 P6 f, h# D
6 a) v5 f4 p, N
所以问诊呢,要不厌其细,一个貌似与主症不相关的症状,可能会整个病例的关节所在,往往这个小症状是套出的来的,
5 A+ \" z6 [3 ]( @6 @# b
再有如女性的月经,不能问你月经正常吗,要问月经周期时间,经期几天,量,色,质,及伴有的相关症状,如乳房胀痛,头晕,乏力,痛经,心烦,腰痛等等。
o# f! H4 j1 b i! |% z, E
1 M* b( L, H5 J: f. y8 ^ u
初学者最好是按十问歌来问,避免丢项。
8 F0 u W1 x; H' c
6 c8 Z' C, y- d5 @
再有不能先入为主,以患者提供为准,套出症状,不是用你的思维诱导病人
3 }8 E1 N! }" ?! |4 W
* F) L) d7 e) h' Y4 n
边问边做好病例的记录,便于患者复诊对病病情的了解,验证自己用方药的结果,是饮去了,还是热去了,还是滞解了,从而为下一步的调整方药提供了证据。
3 t! \0 F$ i& f5 G! b3 Z
% P8 m" V' }( f7 f1 h' g
最后触诊
3 a) c0 \1 J' R: l# k- O5 x
通过望诊,脉诊,问诊得到的症状来行下一步的诊断手段,目的是为了局部的温度,形状,大小,疼痛性质等。
4 D/ k) R/ Q5 M& A) D
4 T/ P2 ]4 O" _: G
二.辨证用方思维
( C0 F: v9 j0 f. A: j
0 V. s( Z& Q# T2 }
1. 通过四诊得到的资料,综合分析,先辨阴阳,看病人是寒是热,还是寒热夹杂,寒热夹杂,主证是热,还是寒,是热占的多还是寒占的多,要分清主次,也就是系和属的问题。
2 z: e+ A, u8 E( ~5 z0 F+ o
* C1 B4 o4 J+ n) C1 H5 M
2.五证的代入,
* G; E0 ] B: c% w! ]
8 K' S2 ?3 C9 t5 _* @, D
五证单独出现的机会不大,大多数是多证夹杂,那么,治疗要肯定要分清主次,如半夏泻心汤,看半夏、干姜饮、痞两证有了吧,出现了痞,是不是气滞、痰凝呢,是不是滞证也有了,看黄连、黄芩烦证会不会有,看用人参、甘草会不会有燥呢?
, L+ D3 s* `. P8 N$ X9 F
3.方子筛选:分清阴阳的偏重、六纲病位。看表现出的五证以那一证为主,然后去择方
3 J4 W- k/ y* Y2 q. l' @0 Z
; `! m2 c9 I4 g k: c3 A& n
拿一个症状来说,
$ p& w7 i5 [$ d3 [' q* q* T# m
2 W; z8 A4 A k' \2 O6 T
2 S" Y* I7 G9 B/ ]- y
比如痞症,如果病人尚太阳表证的存在,而内又有饮重,小便又不利,热象不重的病人那就要用五苓散了,如果热偏重可加入知母
) w9 h$ }+ C9 M6 M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 S7 L, } s" [: U
五苓散
0 Y( o/ c* F; R _: k, g
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
' y: b% X6 N3 ^& i2 a
9 o$ ~! `3 r* ?+ n
如果是太阴虚寒饮滞行成的痞满,口苦,咽干,大便粘腻者,可用半夏泻心汤,如虚寒重着,可加酌情加入蜀椒或吴萸
5 F' l/ {* q1 L0 ^3 F
37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9 Q% `- y6 B/ Y! r+ S' h
; T$ P; M. r$ f+ G! l0 E A6 n
如果只是一个发汗后水饮滞于中焦太阴的证,大便不硬,只是气胀,没有明显的阳明,,那么可考虑应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M8 O# ~! l3 e: M: b6 n. x
+ j8 F+ p/ P8 A: i; L
345、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宋66)
/ ?9 Z! |9 _ W% G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6 h+ P8 Y% z! k4 b& Y0 I$ |
厚朴(炙,半斤 80克) 生姜(切,半斤 80克) 半夏(洗,半升 40克) 甘草(二两 20克) 人参(一两 10克)
9 Z3 r/ V! n! [/ [
: h6 t1 r: O0 y; A( k) c" e
虚寒厉害,胀满的也厉害,上逆呕恶、眩晕、心悸,寒邪盛,口干渴的,水不化津液。象这样太阴少阴阳明合病,而阳明又不重的,可选用大半夏汤
' J' P& B- t1 o4 b3 u% ]4 w/ r
13、治胃中虚冷,腹满塞,(欲)下气,大半夏汤方。(千金)
3 u8 m/ E" v0 R+ E# }
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 甘草 附子 当归 人参 厚朴 茯苓 枳实(各二两) 桂心(五两)生姜(八两) 蜀椒(二百粒)
4 a7 j9 o, G M. w+ F. s- |! R
4 s. V1 S$ k) P5 X
还有大柴胡和小柴胡汤的痞证等,要注意鉴别,如果以它证为主证的,兼有饮滞的痞证可用主证方药加枳术汤等等。
" S( `5 l: G5 S6 {8 G
就讲这些了,水平有限,请指正
! }' ~; x! m0 h: \0 Q
作者:
平立方根
时间:
2013-8-12 21:36
感谢郝老师,感谢整理,学习了
作者:
紫罗兰
时间:
2013-8-13 08:26
谢谢分享,收藏了!
作者:
语嫣
时间:
2013-8-13 14:28
谢老师讲解,谢谢整理
作者:
半夏没药
时间:
2013-8-13 15:09
感恩老师的讲授和师兄的整理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3-8-13 21:23
感恩老师讲解,谢谢整理
作者:
没钱的日子
时间:
2013-8-14 14:20
感恩老师讲解
作者:
葫芦
时间:
2013-8-15 10:09
学习了
作者:
豆子
时间:
2013-8-16 09:00
谢老师讲解,谢谢整理
作者:
依然
时间:
2013-8-16 18:22
感谢老师,学习了
作者:
maguo1975
时间:
2013-8-22 09:31
学习了!
作者:
leida
时间:
2013-8-24 08:43
讲的不错,谢谢老师。
作者:
是非
时间:
2013-9-2 13:56
思路不错,非常感谢。但自己也得有自己的思路啊。
作者:
远离颠倒
时间:
2013-9-3 08:38
非常感谢
作者:
wpecho
时间:
2013-9-5 09:51
感恩讲解
作者:
NIANG
时间:
2013-10-20 09:42
多谢老师讲解,感谢整理
作者:
读有晴中
时间:
2014-7-10 16:09
“如果是太阴虚寒饮滞行成的痞满,口苦,咽干,大便粘腻者,可用半夏泻心汤,如虚寒重着,可加酌情加入蜀椒或吴萸”
5 t4 y4 A# v( X, |5 V
多谢老师
作者:
phuying
时间:
2016-4-15 23:41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5-17 08:47
宝贵经验分享
作者:
三叶
时间:
2018-9-1 23:26
“比如问病人大便是否正常,如果直接问正常否,病人可能直接回答你正常,你再问下去怎么正常,他可能会说五天一行,再问便质,他告诉你干头,有解不尽的感觉”讲得真好。问诊是个技巧。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