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2011.12.9经方—安宇老师讲五证病机 [打印本页]
作者: lshp0045 时间: 2011-12-9 21:40
标题: 2011.12.9经方—安宇老师讲五证病机
本帖最后由 lshp0045 于 2011-12-9 13:43 编辑
: @, B( ]4 i; [. Z/ W3 }
# D: k; G j$ D1 F _五证---烦、燥、痞、滞、饮。
在六纲疾病框架内,病情的发生、发展、转归上,始终不离五证病机的参与,只有明确五证的病机,与六纲相结合,相互参校,才能指导更加完善的精确辨证。
我们先把五证的基本内容复习一下:
0 w( O' A7 H6 S- o: ]3 M7 ^烦者,烦躁也。心为热扰而不宁,为之烦。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烦则扰于内,躁则动于外。进而失眠懊恼。证属阳明。是本热也。% P. N9 S% F8 C: L( Z% T" q/ \. a
燥者,热伤津血亏也。经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轻则脏燥慌悸,重则下血、便燥、神昏志乱。虽有内伤外感,其法则一。证属阳明。是本热也。
" K) A& f6 y" j9 ]8 [0 [# V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不通。证属少阳、厥阴。是本寒热也。
9 B' M0 j2 ? w; ~! ~! h4 U滞者,闭结不通。凡气结血瘀痰凝是也。证在三阴。是本寒也。4 I3 w, b% m2 l5 z5 Q
饮者,水饮荡泛也。正阳不足,水无所化。证在三阴。是本寒也。
这些内容书本上都有,前边也有老师讲过,所以今天的内容不会重复的
( Q& A: ~4 G' \0 p; u. j那么,今天呢内容是什么呢?+ v3 d4 u) b# k0 P( y/ u. Q4 W
那就是------卫气营血来解五证。
气血,人之本。所以可以这么说,做为病机的五证,是卫气营血失衡而表现出来的五种病理机制。 更简单的说,五证是卫气营血病理的精确概括。以此来配合六纲完成精确的辩证。
气→卫→血→营→气
# c& Q3 C- n- N: @! M这是正常的卫气营血循环
在病理状态下,这个循环受到破坏,就会产生各种病理产物。水饮血瘀这是有形的产物,还有一个,水饮凝聚---痰饮,也是有形的。那么当然也有无形的产物,气滞、气胀。
下来讲这些产物的形成简单的讲一下。
我从卫---津液开始。
; D. r2 m4 V/ a b2 }, N人体的水液在先天真阳的蒸化作用下上达上焦,遇上焦之清气化成津液,再疏布全身。 当真阳不足的时候,蒸化作用减弱水液不化,或者疏布障碍时,就会产生水饮。真阳不足, d; l% x6 Z0 g$ a4 T
产生的水饮6 h: q% v2 X" a
见于少阴,疏布障碍产生的水饮,其余五纲都能见到。津液可以入血而补充血,当卫不能正常地入血时,入血程度减慢就会有部分被阻在外边,此时,滞证就出现了。程度轻者则气滞,可以表现胀满,也可以表现为某些皮肤斑疹。津液入血不仅可以补充血,而且还可以行血。当前边说的程度更重的时候气行血的功能同样会减弱,血行减慢,就很有可能瘀,也就是血滞。刚说的这个血滞的情况多见于寒的情形,那么还有热的情形。热则血沸
,会加速津液的损伤,最后也会影响到血,引起血溢或血滞。饮和滞讲完了。下来是烦。津液有润养的作用,在津液疏布障碍时,这个作用就会减弱,从而生热,热上扰心神则烦 。烦,是热在内的表现,在外则表现为躁动不安,津亏之极则为燥,比烦程度深,多有血亏。痞者---津液亏于上,饮泛于下,水热互结在中,升降失常。
下来看个病例
王某,男,26岁,口腔溃疡一星期
刻诊:口干,身热,饮水多,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用今天的内容大家分析。
燥滞烦都有,以燥为主,滞烦为次。 * P5 T0 j- l( V4 z5 l8 t
滞者,闭结不通。凡气结血瘀痰凝是也。证在三阴。是本寒也。这里虽说
- P/ J/ Q% {$ f& E" o& ?+ L4 \证在三阴。不代表三阳就没有。滞者,闭结不通。凡气结血瘀痰凝是也。
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津液聚集在表在上抗邪,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就是津液凝滞发不出去的表现,阳明里实的大便不通,也是同样的道理。
五证不仅仅是这里。
“烦者,烦躁也。心为热绕而不宁,为之烦。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烦则扰于内,躁则动于外。进而失眠懊恼。证属阳明。是本热也。
燥者,热伤津血亏也。经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轻则脏燥慌悸,重则下血、便燥、神昏志乱。虽有内伤外感,其法则一。证属阳明。是本热也。
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不通。证属少阳、厥阴。是本寒热也。
滞者,闭结不通。凡气结血瘀痰凝是也。证在三阴。是本寒也。
饮者,水饮荡泛也。正阳不足,水无所化。证在三阴。是本寒也。”所说的某某纲才能见到的。
其他纲也可以见到的9 f) ]: Q$ S, z; Q
,关键是用卫气营血仔细辩证,分清主次就行了。这和药症的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就像这个病例,有大便干,就要选用有大黄的方子。
首先辩证准了六纲,再加上五证的参校,辩证才完善。所说六纲是“狙击步枪”,五证是“校准仪”。
今天的讲课完了,谢谢大家!
作者: 静思1 时间: 2011-12-9 22:57

作者: 刘鹏 时间: 2011-12-9 23:15
感谢老师讲解,对我很有帮助,学习了。
& r3 T8 o. K0 [4 y6 t7 A
作者: 蒲公英LMC 时间: 2011-12-10 08:55
学习了
作者: bys_sxqd 时间: 2011-12-10 09:45
学习了,谢谢
作者: qinqingshu2011 时间: 2011-12-10 11:08
整理的非常好 学习 分享
作者: 平常 时间: 2011-12-11 13:28
正在理解五证病机,感谢上传。
作者: 经方传人 时间: 2011-12-11 21:47




作者: lwh007 时间: 2011-12-12 10:01

作者: 采桑子 时间: 2011-12-12 10:05
讲的好详细,感谢!
作者: 心心 时间: 2011-12-12 16:28
课没听到,谢谢老师的整理!
作者: 天人合一 时间: 2011-12-12 22:00
多谢了
作者: 用户名 时间: 2011-12-13 08:25
王某,男,26岁,口腔溃疡一星期1 u9 S5 V4 w& c- M! z6 b- P+ g
- ]; ^, v% Y b" h刻诊:口干,身热,饮水多,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1 z, _. w$ p! E9 U9 f4 k
这个病例用什么方子呢?白虎加参汤可以吗" `- i+ \# O( A1 `& n8 a
作者: 理烈火 时间: 2011-12-13 22:38
来补课咯
作者: 我爱小猪 时间: 2011-12-14 10:31
谢谢整理
作者: 李儒 时间: 2011-12-18 19:38
学习了
作者: 弋戈 时间: 2011-12-21 11:43
三黄汤
作者: zbrucechan 时间: 2011-12-22 02:05
学习了
作者: 杏林老兵 时间: 2011-12-22 08:56
谢谢老师。学习了。
作者: 中医传承 时间: 2011-12-22 10:31
学习 获益匪浅
作者: 干酵母 时间: 2011-12-22 10:32
我以为是白虎汤呢
作者: 附子干姜 时间: 2011-12-28 10:27
回复 lshp0045 的帖子- L3 ]' T# j, n7 k
% X w; l) d" W2 V. A3 D/ T2 Q白虎汤+大黄。可否?该案例可能还有一定的饮,喝水多,而不解。热在上焦,伤津为主。同时考虑大便干结,微用大黄,通便。
作者: 信达 时间: 2012-1-14 12:13
送一朵鲜花给您!
作者: 宁一者 时间: 2012-1-15 20:37
正急于用此,谢谢了!
作者: 一个人的村庄 时间: 2012-1-15 21:21
学习了
作者: tangkeqin 时间: 2012-2-16 22:20
这一课补上了 谢谢老师讲解
作者: laciqs 时间: 2012-10-19 19:30
谢谢!
作者: ab4928 时间: 2012-10-20 10:12
受益了
作者: sunflower 时间: 2012-10-20 10:37
谢谢老师讲解!
作者: 感悟伤寒论 时间: 2012-10-21 19:03
拜读
作者: wangshaofengyi 时间: 2012-10-22 10:55
学习了
作者: 琴音依旧 时间: 2012-10-22 16:35
学习了,讲的好!透彻!
作者: 当归小骥 时间: 2012-10-23 09:46
基础理论都是互通的,一以贯之,圆融。
作者: psping2008 时间: 2012-10-23 14:36
学习了
作者: leida 时间: 2013-1-8 11:50
本帖最后由 leida 于 2013-1-8 03:53 编辑
9 {) g; _. q! W0 _4 X' _9 b
3 C" W* s/ @, s e/ M6 Q我的理解。五证---烦、燥、痞、滞、饮
3 X h0 r& K! @0 o烦、燥二证不仅三阳可见,三阴亦可见,常很危险。阴阳快离别,须明辨阴阳
3 s& V0 A8 C/ h% Q1 O: q n痞证多寒热并结,须斟酌寒热各占多少,还有一些我个人认为是假痞证,如三黄泻心热而不实,五苓散的水痞证,
4 F4 G& { P& p: r0 {. l滞证三阴常见,三阳亦可见,楼主所说的太阳伤寒卫气郁不得伸,阳明的热而血焦结
1 ^1 T2 r& w) \: s2 T6 f6 G饮证没得说就是三阴多见
作者: 金钱草 时间: 2013-1-14 15:28
学习了
作者: 香雨 时间: 2013-4-22 16:20
谢谢,又明白些了
作者: 雨竹 时间: 2013-4-24 10:33
收藏了 慢慢消化
作者: 中医初学 时间: 2013-4-24 17:04
讲解细致,谢谢。
作者: 香雨 时间: 2013-4-24 18:50
五证好像能明白点了,谢谢
作者: 醍醐灌顶 时间: 2013-4-24 21:18
学习了,又是一课
作者: 为医而生 时间: 2013-8-3 15:11
学习了,讲得真好!
作者: 远离颠倒 时间: 2013-8-5 11:08
整理的详细,谢谢
作者: 中医小道 时间: 2013-11-23 13:44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4-1 12:17
讲得很好,受益良多,谢谢。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4-11 05:49
五证是卫气营血病理的概括 五证是卫气营血失衡而表现出来的五种病理机制.
% T( S, ~6 o& f* i F" H) Z3 k1 X9 O- Q) E7 y S9 X/ c
讲得不错,谢谢。
作者: 表哥 时间: 2014-4-13 15:24
获益匪浅,学习了,谢谢!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4-29 12:39
五证病机非常重要。5 X# B: i% ^) ]) E) K+ ~3 v
谢谢赐教。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12 12:52
再学习一遍,学习了
作者: 经者方也 时间: 2014-6-8 21:14
学习了
作者: 金星淼 时间: 2014-7-10 05:56
感谢分享。
作者: 水六六 时间: 2014-12-8 17:46
感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LIYUNLING 时间: 2015-6-14 16:47
讲的真棒,感恩汉传
作者: hzyyf251 时间: 2015-11-10 15:21
很好的分析,可否用调胃承气汤?
作者: 郭小痴 时间: 2016-1-24 06:58
学习了/ b- ? r, @) U+ l2 ^* G/ w
作者: 金芝 时间: 2016-2-1 22:11
学习
8 v, V/ e( [2 `. Y7 ~5 G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3-11 16:16
从微观入手,讲解的非常好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7-7-30 14:52
第二次来复习,饮滞证讲得好
作者: 风儿吹吹 时间: 2018-6-16 20:51
学习了
) X5 E$ O1 @6 ?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6-16 23:02
再次温习6 A9 @$ D: ?& [6 Z: w) U# U
作者: 风儿吹吹 时间: 2018-6-22 20:56
学习了5 i8 d" c) N d/ Z0 F6 \( q
作者: 练建文 时间: 2018-10-6 17:18
“证在三阴。不代表三阳就没有。滞者,闭结不通。凡气结血瘀痰凝是也。
: U G9 k: o: E; c" G$ A4 q% i, w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津液**在表在上抗邪,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就是津液凝滞发不出去的表现,阳明里实的大便不通,也是同样的道理。”
3 S) E7 l- _2 W& {, f0 B6 ]- W
$ Q, i s' N$ D1 ~9 R# t谢谢老师。受益也。不亦说乎。
作者: 中医学子 时间: 2018-10-8 11:05
学习啦,谢谢老师讲解
作者: wangjizhi 时间: 2019-2-18 22:43
+ _2 y2 b! H/ V滞证,指的是四象真五行的东方凉滞证,和阳明病的热盛津亏气滞痰饮的滞留,不是同一个意思,这个案子早了,对五证的解释没有现在的规范,五证应为燥热证。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