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1.讲座及课堂疑问跟帖,中医的学术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砸牛顿的苹果    时间: 2011-7-10 05:04
标题: 1.讲座及课堂疑问跟帖,中医的学术历史
本帖最后由 砸牛顿的苹果 于 2011-7-15 00:04 编辑 0 C) s* S# X8 c6 z) i

1 B) ~- Z1 s: C! b% @
2011.07.08
20:08:51
% u) o1 ^2 f9 h  b" u- ]
中医的历史
主讲:砸牛顿的苹果(李锋)
. o( Y, q8 O+ p- P9 U- F, \6 ^

' s( s  Q9 W" _0 E3 D7 o# i3 W2 p
大家好!
汉传中医又开始重新讲课了,我们只是把我们学习的所得所悟跟大家分享一下,很多内容在书中都做的很深的分析,希望大家都能够深入书本去学习,这样才能全面完整的学到内容。

2 x1 z4 d' t  [: p6 ^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的历史
本来不打算讲这个的,为了照顾一下群里新来的人员,让大家对中医的学术观念有个新的认识,就重温一下吧。
很多人学习中医、热爱中医。但是你问他中医的学术特点是什么?中医的发展历程怎么样?他一般都会告诉你中医是博大精深,一辈子也学不完;还有中医讲的就是辨证论治,就是阴阳五行。问中医的历史怎么样?就是把历史时间表出现的人物 著作说一遍。再就是告诉有很多秘方啊,高手啊流散在民间。
我们学习中医, 首先要明白中医这几千年来怎么起源发展没落流散的, 学术上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疗效上发生了什么变迁。哪些是有效的中医,(也就是有系统的理论,能够学习掌握,在临床疗效上能反复复制运用,经得起循证检验。) 哪些是花架子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只有认清了中医的历史,才能知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才能把握中医的本质。

& Y  O1 h9 P/ A% R" F
我们来看看我们平常所认识的中医历史,也就是在院校中学到的中医历史。
1.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晋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
3.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
4.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
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
5.近代,现代——整理,中西汇通,发展时期
/ l; ^/ \3 u5 T% S) h2 e/ Z
这种记流水账的历史一点意义都没有,看不出任何学术的差异,表面上看好像中医真的在不断的发展。其实是在不断的衰退。直到被取消灭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的核心学术本质在不断的丢失,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医的疗效在不断的下降。到现在发展成见效慢、疗程长、可有可无的心理安慰剂。虽然各代都有著作补充,人才辈出。那都是水饮虚肿。

/ v3 W9 \" U/ ~7 }2 C8 D
教材中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是没错的。 但是其核心理论的变迁决定了中医疗效的高低,决定中医的兴亡。 实际上,中医的发展,
是雏形于《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
发展成熟鼎盛于《汤液经法》、《内经》,
散落于《千金方》、《辅行诀》……
* a/ ~/ ]/ M+ ~( L8 F6 O, P+ f
这是以学术为基础得出的中医历程。
中医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当代实验室而来的,而是广大百姓在现实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这里面含有千千万万英魂生命,可以说,中医进行的是人体实验,是不折不扣的循证医学。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几千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用药经验。这些经验被先贤们据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进行了分类编写《神农本草经》, 依据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编写《桐君采药录》。 其中《神农本草经》是经方体系的形成。 《桐君采药录》形成医经体系。
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医学说除了起源于阴阳,经方与医经两个不同的体系还都利用了五行形成了各自的雏形。中医的雏形的源泉可以说是一样的,都是实践和本草,只不过后来各自的发展有了变化而已。其各自的核心理论也开始慢慢的形成。以后逐渐发展成经方和医经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8 b7 c% f6 w6 e8 c+ T' h4 D& O! g
从《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可以看出两个系统的明显区别,一个是运用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但是其理论部分具有隐藏性,没有明确示现。重视用药经验、方证辨证。这就使的很多人忽视了经方的理论,归结为简单的经验医学

- o  J9 n( m- g5 K' v2 `- G1 m
医经体系是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为主。重视基础理论方面研究,往往是有证无方。在《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脏腑方证,但是有证无方,或者说是证全方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针不重汤。
! p2 b3 z5 l5 u- c$ A
而经方体系从用单味药物发展为组合成复方治病,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复方,可以说就是我们所言的“汤液”。这个也是中医经方发展成熟的标志。经方体系中,最有可能留下来的就是《汤液经法》,到了张仲景时代,他把《汤液经法》和收集到的经方文献进行“广论”,使得经方体系得以重见天日,于是有了《伤寒杂病论》。根据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我们得出其隐藏着的核心学术理论,就是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采用汗吐下温等方法,辨证清晰灵活,方剂配伍严谨固定,强调方证对应,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 a; g; ?$ u6 m6 W& P) k
而医经体系的学术核心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以及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
医经派别系统又可分为五脏辨证理论和经络辨证理论。
张仲景之后,也就是隋唐开始两个派别的医学开始衰败了。原因就是古籍的散失,后人对中医的核心理论失去了把握,并且把两个派别的理论给混淆起来,互相牵扯不清。使得正道慢慢隐晦。

4 e+ }: b: i; H& r3 V
先来看看医经派系的情况,
医经体系当中,就是一本《内经》,其里面本来就有错简、脱简、阙文严重;到了唐朝王冰将运气七篇参进了《内经》, 在王冰之前,运气七篇就已经独立存在,但是不属于医经理论的内容,七篇的参进,切底改变了医经理论的架构,使得本已含糊不清的《内经》更加模糊了。原来的理论更加难寻。
到了金元时期,四大家更是参入了宋元理学,大谈运气,根本就已经脱离了医经理论的宗旨,更脱离了方证,其他理论的参合,主体理论的丧失。使得原来的疗效急转直下。金元四大家只是获取零星的片段进行发扬,但是失去了核心理论的指导,使得的这种发扬各说各的理。才会出现了学术的争鸣。再加上疗效的下降,谁也没法说服谁。
到了明清时期,这时候的人又根据运气学说搞出形形色色的理论,什么“温补派”“温病派”之类的。粉末登场。因为没有核心灵魂,自然疗效下降,为了追求疗效的提升,自然到处寻求新的理论支持。
直到西医的传入,这个没有了灵魂的医经学系,自然经不住严谨的西医的冲击,一下子把各种弱点都暴露出来。只剩下苟延残喘,靠着民族情绪来维系着。虽然大家都有民族情结,但这拯救不了中医,中医的复兴是依靠中医核心理论的回归。
- S1 p9 Y3 x" D/ z: a
再回头看看经方派系的情况
自从张仲景之后,由于战乱《伤寒杂病论》也开始了散落,虽然有王叔和,将仲景之书进行了整理,但是也是对经方派系的核心理论没能把握住,将并非经方体系的东西——内经、脏腑之类加进了《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中的伤寒例、平脉法、辨脉法、杂病例就是。包括现在的序言,里面也有王叔和加进的东西,这个使得本已经命运多舛的经方变得更加杂乱,也使得后人误解了《伤寒杂病论》是从内经来的!于是出现成无己之类。所谓的“经典伤寒派”。
# \& u' _3 u' s* F) L
关于内经解伤寒之误,大家可以参看这个帖子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61&fromuid=13
# X* M2 V- Z, l6 F
到了清朝,又有人将《伤寒杂病论》与“温病派”理论相结合,就发展成了“通俗伤寒派”,例如《寒温条辩》等。这个就是完全变质的了,毫无经方体系可言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由于经方核心理论的散失,疗效的下降。到处寻求新的理论来支持,结果越补越乱。还好虽然伤寒论散落错简,胡乱补充,但是在《千金方》等著作中都有抄录。前后对照还是比较的完整回归。孙思邈的功德无量

$ W4 I! O: p$ }/ y1 ^- g/ z  S
同时,在民间还有一部分经方理论流散民间,这些将是未来经方复兴的力量。其中有胡希恕先生的学术,还有就是我们汉传中医的学术
2 j( k  A3 `6 w- O$ k1 R

! \. @/ u6 u9 {% r
  _1 v6 U) g, J( H
下面就我们汉传中医对中医历史学术的概括做个归纳

( j% H  B6 j6 l
中医的学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两大派别,三大体系、四大辨证”来概括。
8 g% e4 L6 W) j, k) c, M
两大派别,就是医经派和经方派。
! k- c7 @+ L& h5 l/ _
根据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我们可以知道

1 N6 _* a& M* f# @/ D9 _
医经派,包含了全部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理论,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以及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

% O% \2 a4 e+ D: f& j
医经派系统又可分为  五脏辨证理论  和  经络辨证理论。
  ^* s3 |4 z; \7 E. y& e
* 五脏五纲辨证,重点以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为依托,以脏统腑,以五脏虚实补泻立法,纲要简明、理法方药具备,立足方证对应,运用灵活,疗效显著。
形成了系统的五脏五纲辨证体系。
因其采用药物方剂治疗,因此,其理论虽为医经理论,但是也把他称为经方。

: A5 n* X8 z+ C) |# @$ O3 A5 e0 A
* 经络辨证和治疗的理论是对经络采用阴阳分其类,五行、营卫气血论其理,以八纲辨证为依托,
在辨证上,又分为经络的  “六经辨证”   和   “十二经(奇经八脉)辨证”    ,强调“穴证”和“穴症”的对应,选穴及其配伍,相对灵活。
[attach]3496[/attach]

' Q- v1 }& P6 e4 }0 Q4 k" ~4 @
. {5 Z: g$ U9 A! K( i
3 i: u+ Y5 F0 A% s( V/ B. J$ c$ Y$ x" \8 a$ o' @
五脏五纲辨证和经络辨证,又时常合并运用,针药并施,提高了疗效。这是医经派的特色。以《黄帝内经》和《辅行诀》经典为代表。
这些理论在环境允许时,可能会在未来出版的书出版,

! B( ^& ~5 Q2 N6 |8 G# ~9 y0 ^3 g: T) M1 G! x- N8 i7 o- i3 r; `

# v. ?1 O6 U9 M: R
经方派,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  
以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远古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为圭臬。
这个学派,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采用汗吐下温等方法,辨证清晰灵活,方剂配伍严谨固定,强调方证对应,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I9 o; s4 }5 r
广义的经方派,泛指运用药物来治疗疾病的学术体系。包括医经派的五脏五纲辨证体系。
6 ~2 _$ K: l" m" O; e. i5 l6 J
狭义的经方派,单指六纲辨证体系。就是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不包括五藏 经络等内容的。
! U' A+ [# {/ ~+ I& O# P
所以我们一直很讲究 经方的理论 跟 医经的理论不能混合运用,更不能将时方理论也混合进来使用,不然又会使得核心的学术理论受到干扰,轻的引起辨证不准确,疗效下降,重的将中医再度带进泥潭,正道迷失。那么 马悦凌、李培刚之流就会横行于世。
3 E0 s. C# A: K" E

0 w) X" D* ~- i( T- Y; R6 @$ \" K4 |. e+ W0 P- C' G% j" S
归纳一下,就是
两大流派:医经派和经方派。
三大体系:五行理论体系、阴阳理论体系、经络理论体系。
四大辨证:五脏五纲辨证、三阴三阳六纲辨证、经络十二纲(奇经八脉)辨证、经络六纲辨证。
0 N6 i( R6 d* J% W
这四大辨证的理论,各自有其单独的系统理论,不能彼此混淆参杂。自王叔和开始,就没有看清这个问题,理论彼此混淆夹杂,出现了对古经典的臆断乱解,中医的理论和疗效,由此逐渐步入没落衰颓。
8 W( d' Q: d% a% U! D, P
, y0 |6 I1 ?, E3 O& {; X/ k1 m7 j
讲这一课程的目的 是让大家看清中医学术的历程,使大家学的有方向,有目标。 特别是初学者,感到中医茫然,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也让大家学习讨论的时候,知道什么理论我们该讨论,什么理论不能接触,该学的理论不懂随便问,我们都欢迎。不该接触的理论,一提起就破坏了 谈论的环境。所以学习要正本清源。

  q; ~, n' y5 {- Q1 @/ o
其实今天所讲了就是论坛上的一个帖子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1&fromuid=13
; `  ^( z. q; R+ p; s, ]5 W% w" }
我只是对他进行归纳一下跟大家分享,大家可以去看看原帖子
也欢迎大家多到论坛学习提问
以后讲课内容都会发到论坛上,
学习的人针对课堂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就到论坛跟帖提问,我们将作出一一回答
在啰唆一句,不同的理论不能混淆,就像飞机的系统不能跟汽车的系统混淆
虽然他们所运用的基本的材料可能是相同的。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谢谢大家!
! _4 a+ @' a8 ?0 s) [

4 w* y* K" r2 O  s. c$ g& V
* B$ V& k2 v9 F2 R
7 T8 W& ^  ?9 }* o) y9 I- R
====================================================

' B# c$ o* }7 z7 t* P' Y# g6 V) ?
大家对课程中的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跟帖提问,我们将作出一一回答。

作者: 采桑子    时间: 2011-7-10 19:56
学习,把历史讲得十分的清楚,版主辛苦了!
作者: lwh007    时间: 2011-7-11 22:00
感谢老师精彩讲解
作者: 合气道    时间: 2011-7-12 00:57
谢谢分享,老师的中医医学史讲课很精彩
作者: 苏昱魁    时间: 2011-7-12 01:05
很不错,很有指导意义
作者: 附子干姜    时间: 2011-7-14 20:37
感谢。今天再次看,再次梳理了一下思路。基础理论,是方向,随时要把握
作者: 宁一者    时间: 2011-7-19 03:44
表面上看好像中医真的在不断的发展。其实是在不断的衰退。直到被取消灭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的核心学术本质在不断的丢失,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医的疗效在不断的下降。到现在发展成见效慢、疗程长、可有可无的心理安慰剂。虽然各代都有著作补充,人才辈出。那都是水饮虚肿。
! ~& h+ N1 g* H" Y5 M7 o( ?& K% C# l1 _2 f# v
3 @! Z3 Z1 K/ \% F; i
一语道破天机,切中中医现状的要害。就得按这个思路来思考中医。
作者: 太原中医42    时间: 2011-7-19 17:47
好文章     学习了2 J1 a# b: V$ C4 Z1 ~) c6 V

作者: bys_sxqd    时间: 2011-7-19 19:54
时代在发展,新的理论不断出现,但是“新的”不等于“好的”,就像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弄清了中医学术的历史,就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避免走弯路
作者: 一品堂主    时间: 2011-7-20 01:57
好文章  !谢谢分享  !
作者: hillning    时间: 2014-5-10 12:30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