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经方问答辨证论治部分第四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曾曰过    时间: 2010-12-3 20:18
标题: 经方问答辨证论治部分第四题
4问: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请问这个阳明虚热怎么理解?是指 少阴和太阴营血受损而不能上奉上焦的真阴而导致的吗?还有其它原因吗?

参与细则
论坛QQ群会员请在答题时附上具体群和群昵称,以便群主进行核对。
   如:汉传中医师承1群 子曾曰过


具体奖励细则

①参与答题的会员有鲜花奖励;
②答对者奖励5积分和金币(金币多少由答题难度决定);
③累积答题优秀的会员将得到论坛的特殊勋章和有机会进入论坛的种子群更深入的学习
④不参与活动或不认真答题的会员将被请离论坛教学群

作者: 冷建波    时间: 2010-12-4 09:48
汉传中医师承群1  经方·卒冷
前段时间由于键盘问题 未能及时答题 很是遗憾 希望能把前面的也补起 先回答今天这道
是!但还有其他原因
阳明虚热的实质是津液营血亏引起的燥热(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他多为太阳或少阳发汗过多或误治而来。津液损失过多必然导致卫气营血失衡 最后导致营血都亏 不能濡养身体严重的阴虚则阳亢上焦的火就会去冒犯先天的真阴
阳明实热多为邪火过旺,烧灼津液(
阳明虚热一般病程长,属于慢性损耗过程,阳明实热一般结实得快,病程相对比较短。
阳明虚热和实热,都会损伤津液营血,重则先天真阴,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
记得以前在听过一个比喻 就是一个炉子上放一个水壶烧水----阳明虚热是指炉火小慢慢煎熬这个水最后就没水了  阳明实热是指炉火很大很急 津液消耗过快,卫气营血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依赖的
作者: 旷野    时间: 2010-12-4 19:14
关于阳明虚热可否这样来理解:
我们都知道太阳主卫,阳明主气,少阴主营,太阴主血。
阳明实热不难理解。阳明病的实质,就是里实热。里热盛,就要伤气,这个“气”,在经方里称之为津液,所以不论是阳明本证还是阳明外证,都有津液的损伤。

而“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是堂主对黄连阿胶汤主要症状的总结,他在主要症状后面加了一个括号:阳明虚热症!

《课堂实录》中阳明篇未提及阳明虚热,而堂主为什么称之为阳明虚热症呢?从黄连阿胶汤的方证归属来看,这是一个少阴传阳明的方证。少阴是主营,营伤了,太阴的血也一定会不足的。少阴传了阳明,里热就入了营血。少阴太阴的实质是虚寒。既有阳明的热,又带有少阴营血的虚,所以称为阳明虚热。

阳明实热主要是气——津液的损伤,阳明虚热主要是营血的损伤。而卫气营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阳明虚热还是实热,都会损伤津液营血,只是侧重不同而已。

人的上焦是真阴的地方所在,要靠营血去滋养的。而营血被热灼伤了,这个阳明热影响了上焦,要心烦燥不安,失眠多梦,或者口干渴,口苦,甚则发狂,身热汗出,吐血,衄血,等症状表现的。它这个阳明热,不但可以伤及上焦,还可以伤及下焦,灼伤络脉,会便血,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者尿血等等症状表现。
作者: dybys    时间: 2010-12-4 19:55
只知道阳明虚热是少阴太阴转属阳明,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别的就说不上那。看来还的努力学习
作者: 勤学    时间: 2010-12-6 16:29
本帖最后由 勤学 于 2010-12-6 16:30 编辑

阳明虚热是相对于阳明实热而言的,相当于时方理论中的阴虚火旺证。阳明实热是热伤及气分,属气分病;阳明虚热是热入营血,属血分病。六纲从卫气营血病机上划分,太阳主卫,阳明主气,少阴主营,太阴主血。这只是笼统划分,进一步深入下去,每纲又皆有卫气营血。阳明虚热证一般多由太阳,少阳,少阴转归而来,经过汗下等误治,病情迁延不愈,津血耗伤,最后传入阳明,邪热入了营血,而出现阳明虚热证候。单就阳明虚热本身讲,为阳纲病,虚——营血虚,非指虚寒;热——里热,并没有阴证参与。下面以少阴传入阳明的黄连阿胶汤证为例来看看阳明虚热证的形成过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病人得了少阴病,过了两三天,传里了,但是里并不虚,也没有水饮盛,所以没有传入太阴,而传了阳明(少阴传阳明很常见,考虑是否和气血流动有关呢?因为按照开合枢的概念,少阴与阳明皆主合,互为一对阴阳表里)。由于少阴病原本就有营血虚,所以,里热传入阳明后就入了营血,导致营血更不足了。按照人体阴升阳降的规律,营血属阴要升,因为不足无以上奉,导致上焦心血不足,心脑失养,而生烦躁(心脑为先天真阴)。若热伤下焦血络,会出现尿血便血等。至于“身热有汗,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等症状,以营血津液亏乏,火热内盛的阳明虚热病机来解释,就很好理解了。
阳明虚热的热不是很盛,慢火煎熬,不像阳明实热一下子就把津液熬干了,所以,阳明热结形成的很慢,或始终没有热结。即便有结实,由于营血亏虚,也应慎用攻下,一般都是以阳明清滋法治疗,等津血恢复了,结实也自然得下了。
汉传3群   勤学
作者: mac100    时间: 2010-12-8 14:08
首先检讨一下,看到这个题目,头都大了,因为平时根本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想翻书,也一时找不到答案。能回答出下面的一点东西,还是受上面几位同学的启发,得感谢几位学兄!
堂主在方证对应表中(这个表,是自己按堂主的方证对应来做的,有同学要的话,可以和我联系),定义了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同进,列举了一些和阳明虚热证有关的一些方子,大约有以下几类:

一、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炙甘草汤 (表寒证+阳明虚热证)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穹穷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
        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冬半斤(去心) 麻仁半斤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黄连阿胶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三物黄芩汤---胶艾汤---《千金》苇茎汤 (阳明虚热证)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少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二两 秦皮 黄连 柏皮各三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附方
        《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芎归胶艾汤方
芎穷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三、温经汤  (太阴证+阳明虚热证)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穷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
可以明显看出,这是有阳明热的。
但没有实,“阳明病,胃家实是也”,这个实热分为里实和阳明外证。
里实是指大便干硬,蒸蒸汗出发热,手足心潮汗,烦躁,口干、潮热,谵语狂乱,热喘上气。
外证就是白虎汤证:大热口渴,烦躁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喜冷饮。大便不干硬。
阳明虚热证,因为不是实证,所以,不能用承气汤类的下法。也不能用阳明气分的白虎汤类的清法。
因为是虚热证,这个虚热证可以理解为热入阳明营血。所以多是用入营血的阿胶、地黄、当归之类的药。
        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
        干地黄:  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白头翁:味苦温。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生山谷。

伤寒表证发热久了,伤了津液,可以导致营血不足。下利,也会伤津液,导致营血不足。
少阴主营血,营血不足,里面没有水饮盛,便入了阳明,里热入了营血,上要心血不足而烦躁,下要伤络便血。因为营血不足,故失眠多梦,四肢血痹酸疼。虽说是虚引起的热,但毕竟还是有热,因此会有一些热的表现: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

漢傳中醫師承论坛2群--平气静心
作者: Tina.    时间: 2010-12-8 17:58
今天静下心来,看看题目及各位学友的答案,发现楼上的答的都太好了,顶一下,哈哈
作者: 小丕    时间: 2010-12-8 19:00
我是一个初学者,请教各位老师:
部分的阳明虚热证可以理解为属厥阴吗?
作者: 安之若素    时间: 2010-12-8 20:16
问: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请问这个阳明虚热怎么理解?是指 少阴和太阴营血受损而不能上奉上焦的真阴而导致的吗?还有其它原因吗?

答:这个阳明虚热是指 少阴和太阴营血受损而不能上奉上焦的真阴而导致的。
因为太阳主卫,阳明主气,少阴主营,太阴主血。阳明热入了营血。人的上焦是真阴的老家,也就是说上焦是真阴的地方所在,要靠营血去滋养,而营血被热灼伤了,这个阳明热影响了上焦,还可以伤及下焦。


2群,若素。
作者: 三毛    时间: 2010-12-9 09:27
本帖最后由 三毛 于 2010-12-9 09:28 编辑

问: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请问这个阳明虚热怎么理解?是指 少阴和太阴营血受损而不能上奉上焦的真阴而导致的吗?还有其它原因吗?

答:阳明热盛,耗伤津液,卫气营血相互生化,久伤及营血亏损,血归少阴、太阴,所以虚热属阳明。是指 少阴和太阴营血受损而不能上奉上焦的真阴而导致的,还有个原因不知道对不对,先天真阴在倒置胎儿的下部,就是脑、心等,是祖居。出生后向下焦运动,在下焦,是末居,热盛伤了后天的阴,该也有个末病及根的原因。
3群,ifpossible
作者: 附子干姜    时间: 2010-12-9 11:29
QQ3群,QQ名“君临天下”

阳明虚热,主要指由于久病、长时间酷暑环境流汗多等原因,伤津液导致的一种虚热。所谓虚热,我理解津液为阳中之阴,津液不足导致阳气外浮而出现热象,是阴阳失衡的一种表现,而不是由于积滞的食物、痰积等化热带来的“实热”。阳明虚热,时间长了必定会波及营血,表现衄血、发斑等,甚至伤及真阴,也有向阴证转化的可能。阳明虚热,我联想到的方药有:麦门冬汤、肺萎篇的生姜甘草汤(该名凭印象,恐怕不准)、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等。
作者: 心心    时间: 2010-12-13 18:02
阳明虚热是阳明热伤营血分,属阳明。是先有少阴或太阴经过误治或病情发展转属阳明(没有阳明的实热证),营血不足造成津液不足(卫气营血转化连断了,气血都不足的恶性循环),病人还算胃气强,则表现出了津亏热燥的属阳明病。表现有阳明的热证:身热有汗,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平时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等症状。同时也有营血不足和水饮参与的失眠多梦,四肢酸疼等症状。这个阳明虚热证是有少火不生气的阴证和壮火食气的阳证(比白虎汤证轻点)同时存在。用阳明清滋法治疗,清阳明热的同时兼养血。
1群 一心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4-1 07:53
学习了
作者: derogba    时间: 2018-4-9 16:40
阳明虚热,了解不多!
作者: 84539    时间: 2018-7-15 16:04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