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甘草堂
时间:
2010-12-1 20:18
标题: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讨论
本病应归属于中
医学
“
心悸
”
、
“
水肿
”
、
“
喘症
”
等范畴,认
本证皆由
心脏
自病或它脏相因为病,病位在心,涉及它脏,其基本
病机
为本虚标实,本虚为
中焦
阳虚
、
心阳
不振,标实则以
痰饮
为主
痰饮之生成,与人体
五脏
六腑皆有关,其中尤以脾最为
相关
,痰饮为
阴邪
,其生成停聚与
阳气
的
盛衰
密切相关。
心阳虚
从脾论治是仲景
学术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心体阴而用阳,故心阳之强弱,根于
心血
之盈亏,亦取决于脾之盛衰。若
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宗气失充,心失所养,其温煦功能减弱,则可致心阳虚衰,同时还会产生诸
病理变化。故欲实心阳,当先调脾胃,可从
根本
上起到益心之功。
脾阳
不足,健运失常,不能正常运化输布水液,就会导致水湿内停,凝聚为饮,饮邪上泛则心衰加重。《素问
·
至
真要
论》云:
“
太阴
在泉,
湿淫
所胜,民病饮积。
”
故治以
温阳
化饮,
健脾
利湿
。
《金匮要略》
中
“
夫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之法,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医宗金鉴
·
删补名医方论》赵良日:
“
《灵枢》
谓
心包
络之脉动则病
胸胁支满
者,谓痰饮积于心包,其病则必若是也。
目眩
者,痰饮阻其
胸中
之阳,不能布精于上也。
茯苓
淡渗,逐饮出
下窍
,因利而去,故用以为君。
桂枝
通阳输水走
皮毛
,从汗而解,故以为臣。
白术
燥湿
,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
甘草
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
”
实验证明,茯苓有较强的利尿
作用
。白术
益气
健脾,通利
水道
,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并能促进
电解质
,特别是钠的排出,桂枝温
通经
脉,通
阳化气
,具有较强的强心作用。
现代药
理表明,苓桂术甘汤减轻
CHF
兔
体重
,改善
般状况,减慢
心率
,可减轻
充血
水肿,降低
心肌
耗氧量,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功能。
心钠素
(ANP)
是心房肌
细胞
产生和分泌的一
激素
,它具有明显的扩张
血管
、利钠、利尿和降
低血压
、调节水
电解
质平衡的作用。研究表明,苓桂术甘汤能降低
ANP
水平,可能与该方利尿、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减少
ANP
分泌有关,从
内分泌
角度上显示了苓桂术甘汤是治疗
CHF
较理想的
中药
。本研究发现,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苓桂术甘汤,可明显增加左室射
血分
,增强心功能,改善患者
临床
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