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中医危机感和临证修养 [打印本页]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07-9-15 18:12
标题: 中医危机感和临证修养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7-1-25 12:47     标题: 中医危机感和临证修养

□ 吴深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之所以能顽强地走到今天而未消亡,其根本就是中医的疗效,及在此基础上的广大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但是,这种信任是否与曰俱增?中医在年青一代中,特别是知识阶层还有多大的市场?如果中医学自身的优势逐渐丧失,没有特色而疗效不断下滑,大多数人认为吃中药没效或疗效不佳时,人们可能就会自然地告别中医了。这些都是我们中医学人应当深刻思考的问题,要有忧患意识。
  近来一项调查(14677人参加)显示,8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但声称“如果有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者为27.7%,其中以中老年居多。那么,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信任和接受中医,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现实和趋势恐怕仍隐藏着不容乐观的因素。
  我们试想另一个问题,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没有中医药,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是不可能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到了当代,我们再设想一下,现代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了中医药会怎样?如果没有了西医又会怎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大家的心情恐怕会变得十分沉重了,但这却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从狭义的角度讲,这涉及个人学有所用和就业等问题,而从广义上说,则是中医事业兴衰存亡的大事。
  导致目前这种危机的原因,我们中医学人是否应当认真地反省,纵然有历史、环境等众多的客观因素,但我们中医学人的因素是否为主因?中青年中医学人临证实力和临床疗效的滑坡,导致学术创新缺乏恐怕是内在和主要的危机。在已经丧失或被取代了诸多具有特色的技术手段、方法的状态下,如果在缩小的中医临床领域内再失去疗效的优势,特别是中医学人的辨证论治之功底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一代不如一代”,中医人数虽增但庸医多而良医少的话,那么中医药的生存问题恐怕要引起足够重视了。
  笔者这里想谈的是,中医临证素质不足这一客观事实及成因,作为一个接受过或正在接受中医院校式教育的中医学人,特别是年青的中医学人,如何尽可能快地提高自身的中医临证修养,适应中医人的角色,为进一步成为中医临床大家而努力。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人才的问题,而深层次上则事关中医的生存和发展之大问题。
  年青一代的中医学人大多数由病房开始他们的临床经历,病房里西医药的主流地位和中医药的从属地位从一开始便影响了他们的临证思维方式。而年青的中医研究者也多以西方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研究中医,如研究中药提取出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等,陷入了脱离整体研究局部的误区中。
  就笔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的体会而言,造成目前这种局面,既有体制的问题,也有中医界自身的问题。应当说,从西医学进入中国开始中医学就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了,自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尽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中医的保护措施,在保障中医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政策依赖性”,有人谓之“吃政策饭”。这种依赖性又导致了管理部门的各项规矩,特别是那些以西医学管理模式为主的措施,有意无意地对中医学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束缚,导致中医学术阵地的不断萎缩,和一些中医学人临证能力的衰退。
  现行的管理模式与晋级、仕途等价值取向,使年青医生亦趋向于多作科研、写论文,而非埋头潜心于临床实践和技能提高。其结果是,现今的许多中医科研成果又有多少能实用于临床或明显提高疗效?在这种热衷于现代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中,中医学重实践经验这一最主要的学术特征却被忽视了。而这一切对年青一代的中医学子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部分中医学子抱怨学中医工作无着落,前途渺茫的同时,却又表现出对实习的轻视和淡漠态度,为考研究生而应付实习甚至逃避实践。这种行为纵然有千般的理由,其实质还是本末倒置,没有意识到这种有专人指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医疗实践机会并非总有,这对将来打下良好的临证基础可谓弥足珍贵。笔者回想起自己这一代人的课间或毕业实习阶段,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实习时间,早来晚走,不仅认真记好自己所跟教师的笔记,更以跟上专家、名医为荣。听说哪个同学跟的老师有什么高招,下班后还要找到该同学借笔记抄下来。每次实习后总有很多收获,甚至受益至今。
  科研成果、论文的数量固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学问水平,但理论一旦脱离了临床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而中医疗效的提高更赖于大量的临证实践。正是这种切身的感受,引发了古人“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之感慨。
  科学知识只有转化成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地发挥巨大作用,而学习中医也是如此,要将书本、老师传授的知识消化吸收成为自身的知识,再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临床应用能力。其主要途径,就是长期而大量的医疗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和提高是中医学科的特性。
  在目前中医理论研究尚不具备突破能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持传统的临床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争取在临床研究中有所突破,为中医学可持续的发展和腾飞构筑坚实的基础平台。因此,提高中医学人之临证修养可谓重中之重。中医业内有“不到60岁休谈名医”之说,其意是过硬的辨治能力,是靠平时的实践和读书之积累,中医学之重实践和经验性的特点注定了中医成才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修养过程,作为年青一代,不要急功近利而是要曰积月累。既不能因为治好了一两个病人,就觉得自己已经离名医不远了,也不要觉得名医是高不可攀而不思进取。事在人为,贵在守道。“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观近现代名医大家,无一不是“曰理临床夜读书”。持之以恒的临证修养之回报,将是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和良医的素质。
  不进则退,作为当代中医学人特别是青年同道不仅要有危机感,更要使自己有能力来肩负起传承中医这一历史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必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源于我们的临证修养。当然中医临证素质不是单一和复古的,而是要兼融现代。所谓现代真正的中医,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能熟练地运用传统中医药诊疗方法诊治疾病,又能掌握包括西医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知识为中医主体服务,这样的中医学人不仅是纯中医,更是优秀的中医学人,中医学的发扬光大需要这样的中医学人。
  既然我们从事了这一事业,就应热爱她,真正对中医矢志不渝,将发展中医学为已终生之使命,将其深藏之优秀的学术价值不断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 jibao123    时间: 2007-1-28 08:51

已经有人在叫着要取消中医了,再没有危机感就要出问题了 作者: 龙头大哥    时间: 2007-1-30 05:58

中医的一种认为是:中医辨证施治很难掌握,一名中医必须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直到其六十岁才能有所小成,才敢称自己为名医.
如果去掉谦虚的成分,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谬论.
1无论任何技术,如果需要一个人用40年时间来学习掌握,只有60岁以后10年左右的时间为其技术上颠峰时刻,那只能说明这种技术不成熟.这种技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这种技术的人只能一点一点的自己探索,自己慢慢的进行经验的积累.
2在这40年间,任何一位患者都是其成为名医路上的试验品,怪不得患者都愿意找老中医看病,原来,大家都知道"试验品"的事啊!
3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可知论,一个中医尚须经过40年才能有所小成,不是中医的人就不会了解中医,就没有权利发表反对中医的意见,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解放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年龄35岁,去除战争因素,古代中国的平均年龄也不会超过50岁,是医生的平均年龄比别人高20岁吗?否则如何能在60岁以后成为名医?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7-1-30 09:04

诺贝尔奖好像没有在20岁左右获得的,绝大多数得奖者基本上都是付出了毕生精力和心血的,有的还不至40年呢?
咱们国家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好像刚大学毕业的10年左右,也没取得什么出色成果,但是到了晚年就不一样了研究一种植物还要付出那么多的精力,何况中医是在研究人啊。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