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求助:29条和68条的对比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ry
时间:
2010-7-4 11:59
标题:
求助:29条和68条的对比理解
刘师的伤寒师承在讲68条时同29条对照说肯定是有小便数,有心烦、汗出,恶寒而挛急,是入了少阴;而29条是属于太阴外证,百思不得明了,望各位师兄帮助。再对21条和29条的小便难和小便数的病机也不太理解。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4 14:46
1#
yangry
68
、
发汗
,
病不解
,
反恶寒者,虚故也
,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29
、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1
、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9条有脉浮,说明有表证,68条没说脉浮,病不解不是表不解,不应该恶寒所以说反恶寒,为什么不解恶寒呢?虚故也,本来就虚的缘故的意思。68条本来就是虚证,也没有脉浮,所以是里虚证。里虚证就用芍药甘草附子吗?不是的,所以此条证不全,刘师
说肯定是有小便数,有心烦、汗出,恶寒而挛急,这就全了,方证对应。入了少阴,是入里的意思,少阴主表之阴,又主里之表。恶寒就是有表证,但是是里之表,无热恶寒发于阴,如果有脉,应当脉沉。
29条有脉浮,说明还有表证,太阳病脉浮,但还有小便数,小便数不可发汗,所以与桂枝攻其表,此误也。所以不是典型的太阳,有里证,太阴主里,是太阳太阴,称为太阴外证更好。
作者:
yangry
时间:
2010-7-5 09:14
29条刘师书上说是入了中焦,下边文中有“下焦虚有寒,不能治水,所以小便多”,21条也是因汗出多而出现小便难,这点的区别望指教;
作者:
心心
时间:
2010-7-9 16:23
多多看书应该可以明白的。
作者:
chinajxm
时间:
2017-3-26 09:56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