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神医”层出不穷凸显中国科普困局
[打印本页]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10-7-3 14:35
标题:
“神医”层出不穷凸显中国科普困局
科学史学术权威江晓原称根源在于国人对科学无反思精神;医学是非精密科学容易给“伪科学”以可乘之机
“绿豆神医”张悟本倒了,但人们时刻在担心,下一个张悟本的到来。
随着一本本养生名著长期占据畅销榜又悄然下架,随着胡万林、“刘太医”到张悟本一个个民间“神医”迅速蹿红又轰然倒掉;随着有媒体热心宣传又有媒体积极揭露;人们发现,就在现代人不断增加对科学养生知识的渴盼和需求时,伪科学攻入公众意识却几乎不需要任何门槛。
对于张悟本事件,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公开表示,如果有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绝对不会相信吃茄子、喝绿豆汤、吃白萝卜就可以治所有病。
“这些年来,不管是什么,只要一戴上科学的帽子就好骗”,在国内科学史权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看来,一系列“神医”能红火,凸显了现代社会的科普困局。“传统的旧科普模式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在市场和资本的作用下与电视媒体、出版社产生相互迎合。”
从根源上说,伪科学天生就有比科学更大的可传播性。如果国民不愿放下传统对“科学万能”的盲从,如果科学界没有自己真正的“明星”,如果科学不去积极占领传播的阵地,“张悟本们”还会层出不穷。专家预测,除了医科之外,这种披上“科学”外衣的骗术将来可能在一切非精密学科出现。
余波不息
有什么能管住张悟本们?
正是由于在被质疑前曾得到过千万人的追捧,张悟本如今的倒下才产生如此大的惊动,以致余波久久难息。
在张悟本的“大本营”北京,他作为“京城最贵医生”,“信众”排队数年才能拿到一个号的风光早已不再。5月28日,卫生部首次公开否认张悟本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身份,曾经被无数人膜拜的悟本堂暂停营业,甚至在数天前因为属于“违章建筑”,而被连夜施工、摘牌、拆顶。
在全国范围内,6月初以来两周间,张悟本及其“绿豆神话”倒塌的最大反应,就是养生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悄然“被下架”。连日来,随着真实身份在各大媒体的陆续曝光,“神医”张悟本被迅速打回“原形”,他的“名著”也遭到了全国书店的“唾弃”——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地,各大书店都纷纷将该书撤架,并继续接受读者退书的赔偿要求。
“到底他们是否信得过?”人们不仅只看到了一个张悟本。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媒体,至今还有大量养生类书籍和养生大师们长期占据畅销榜,并红透半边天。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有接近400家出版社出版健康类图书,书目上千种,占去了出版图书总量的80%。
在“中医骗子名人堂”网站中,网友们甚至为甄别真假“神医”总结出了规律——“骗子有9宝:出书、上电视节目、卖保健品/ 药、非法行医、到处跑、学/简历造假、开公司、开培训班、搞安利式的直销。”
在政府部门层面,“张悟本事件”更是余波不止,6月初,新闻出版总署出新规,规定养生书必须引入专家审查制。除此以外,还附加上出版社必须具备卫生部门认可的资质、不合格图书将由出版社召回或停售等严厉出版新政。新规一出,引来各方热议,怎样的“专家”能为养生书把好关成为争论焦点。磨铁公司总裁沈浩波首先发声:“谁来审?怎么审?”行内担忧,审批程序太严格,会压制行业的发展。
北京朝阳法院则特意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发现近两年来,中医养生保健经营企业引发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63件。因此法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规范保健养生行业的试行标准。据了解,目前我国保健机构的界定标准模糊,对于哪些机构属于保健机构,保健机构需要哪些资质,进入保健行业需经哪些审批程序缺乏规定。这导致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准入门槛过低,许多美容院、洗浴会所,甚至发廊,都以“中医按摩”为旗号招揽生意。
“事实上,这些想法都无可厚非,但并不容易操作。首先,标准就很难界定。比如对养生保健类书籍的审核,什么样的专家组才能确定有鉴定所有新理论的资质和精力?” 国内科学史研究权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说。
推手群体
电视更适合传播伪科学
在社会各界对张悟本事件进行种种反思的同时,也有人反向质疑,当初是谁把张悟本推上神坛的。
“那些在书店里被码成高高的圆柱状,摆在最显眼位置推荐的养生保健书,我是从来不看的。”江晓原说,与出版社多年打交道的经验并对其幕后资本运作的了解让他知道,“时下有些书属于不看,也完全不会有遗憾”。
事实上从一开始,张悟本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大红大紫的背后,一系列幕后推手的身影逐渐明晰。2009年8月,图书策划人贺雄飞看中了张悟本身上的商业价值。于是,就有了那本为张悟本量身定做的、后来让他红遍全国的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时的张悟本已经是被冠以诸多头衔的专家了。随后,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请他以教授之名坐堂,而图书出版商则把张悟本迅速包装成“卫生部高级营养师”。
不到两年,张悟本就从一个下岗的纺织厂工人被包装成了“神医”,成为文化公司、出版商、发行商的摇钱树。
“这个事情很复杂,除了书商的推动,电视台的平台作用也不可忽视。”江晓原说。公众最鲜明的印象是,自从2010年2月上了一次湖南卫视《百科全说》的节目后,张悟本就一夜成名,从此红遍全国,慕名前往求诊的“粉丝”呈几何级增长。
有调查显示,在目前的电视节目中,养生保健电视节目收视率长期稳居前三位;除了央视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几乎都有开办养生保健类节目。这些电视台的节目,几乎成为一系列“养生明星”的专用平台,张悟本、林光常及李培刚等大众曾熟悉的“明星”在成名前,基本上都有在电视台的养生保健类节目中亮过相。
“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和电视能拉上关系。”
“我自己其实7年不看电视了”,江晓原说,他赞成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观点,科学本质上是抽象的,而作为大众媒体,电视不适合用来传播抽象的东西。“出于受众的组成考虑,电视最适合传播的东西就是娱乐,而科普实际上是不适合由电视来作为传播工具的。”
前几年,在全球都拥有大量观众的Discovery频道负责人访华,当被中国媒体记者问到“你们如何制作这样优秀的科普节目”时,该负责人立即纠正道:“我们制作的是娱乐节目。”
“买本书买张报纸都需要成本,但是电视对受众要求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这决定了在电视受众中,收入和教育程度都比较低的人群构成了最大部分。”江晓原认为,收视率这个刚性要求,促使电视有强烈的迎合受众目的,而时下养生热的兴起则使“张悟本们”本身就成为一个可利用的对象。“双方是互相利用,互相迎合。”
何以蹿红
打扮成“科学”就好骗
既然电视媒体并不适合作为科普的工具,为何近年来被用科学包装的节目越来越红火?江晓原认为,这与我国传统的科普观念有关,老百姓习惯了崇敬科学,却并不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伪科学才能大行其道。
“国人对科学的崇敬和信任根深蒂固,因此希望科学家能用一切通俗的方式来‘传道’。长期以来,在科学家和大众媒体的通力合作之下,营造出了科学和科学家高大、完美的形象。这种形象至今深入人心。”
江晓原认为,基于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公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现实,在中国形成的传统“科普”概念,也是一幅类似的图景: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极其景仰,却又懂得很少,他们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仰望着从天而降的伟大的科学家们,而科学家则将科学知识“普及”即“深入浅出地”、单向地灌输给他们。
正因为长期都是“单向”的传播,受众从来不会想过,科学是可以被质疑的。江晓原说,我国甚至专门有一部《科普法》,“为什么没有‘哲普法’?对于培养人生观来说,不是普及哲学更重要吗?科学只是用来做事的,而我们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做人。”
“因此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也许因为科学的地位被抬得太高,所以任何欺骗行为只要戴上科学这个‘帽子’,都特别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并达到目的。”
“不难发现,媒体和各方面推手把一个养生专家包装成功把他推到公众面前时,这正是符合传统科普方式的传播:你只要相信,不需要质疑。”江晓原说。
他认为,类似事件的增加在促使人们必须尽快更新科普观念。只有对科学有全面正确的理解,才不会盲从。真正的科普应该是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内容应该包括对科学的反思和质疑。
“比如你要知道,科学很先进,但是用科学制造的毒奶粉也是成果之一。科学不是完美的,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科学可能会被滥用,并产生负面效应。”
“只有理解了科学,你才不会盲目相信科学,才会在听到绿豆能治病这样的观点时产生应有的质疑,而不是只要看到他的一个专家身份,就迷信权威。”江晓原认为,相对于揭穿一个张悟本来说,在国人心目中普及科学文化的道路任重道远得多。
“神医”溯源
非精密学科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现代科学对于解决很多人类的问题都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医学。
江晓原认为,医学这类在科学学科中被划分为“非精密类”的学科,最容易成为被打扮成“科学”行骗的对象。如果要预测下一个张悟本,估计就会出现在这些非精密类学科中。
“精密学科不容易有空子钻,比如天文学,飞船能否降落,是一目了然的。在医学领域你也会发现一些现象——目前在做广告的药品中,只要是那些有明确治疗效果的疾病,如感冒、肺结核等,都不会有太多广告。但是涉及养生保健、美容这些不容易评估效果的领域,就往往特别容易出问题,因为治疗效果无法明确检验,就有很大的空间。”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中医学界,普遍并不认为张悟本的倒台会影响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因为他根本不能代表中医。
“事实上科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医学,这需要告诉大众。比如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有些西医提倡你一疼痛就去做手术,但是中医则提供了很多并不需要手术但又可以减轻痛苦的方式,那么老百姓何乐而不为?”广东省中医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专家认为,“张悟本不难揭露,只要查一下学历和资质就行,但谁来告诉人们医学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则是一场革命。现代医学需要面对自己并不是万能这个事实,并且忠诚地告诉百姓,而不是沦为药物和手术器械商的工具。”
“张悟本为什么能钻空子?比如肿瘤,事实上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愿意接受化疗,认为那是一条死路,就连肿瘤医生自己也不信赖。老百姓觉得即使化疗也是死路一条,其实只需要有人说一句‘不会死’的——张悟本们就是说这句‘不会’的人。他有安慰剂在里面,所以他会火。这就是迎合了社会的心理。但是现代医学却会严肃地用科学告诉你,你只能吃药,而且吃到倾家荡产,最后也不能好。你说你信谁?我当然也信绿豆理论。”
“一个张悟本暴露了很多时下医学界的现实问题。剑桥医学史说,今天是医学受到人们最多诟病的时刻,我们的方向是转而向传统智慧去学习,就是建立起一种更加尊重患者的医疗制度和医疗模式。”他认为。
伪科学VS科学:本来就无明显分界
江晓原强调要增强国人对“张悟本们”的免疫力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科普观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的“反伪斗士”司马南到和“刘太医”激辩的方舟子,在中国,伪科学与科学的论战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曾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首任系主任的江晓原说,在西方,伪科学与科学本来就没有明确的分界;同时从传播效果上来说,伪科学天生比科学有更好的土壤。因此,现代人不要期望有彻底打倒伪科学的一天。
学会反思
看清是欺骗还是缺陷
“从出现时间来看,伪科学比科学出现得更早。”江晓原说,他并不主张打击伪科学。科学需要探索,那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可能是伪科学,换句话说,伪科学的存在也能为科学探索提供土壤,“你根本不能期望有彻底打倒伪科学的一天。”
“事实上,现代西方已经不对科学和伪科学作明显分界了。举个例子,《哈利波特》就绝对是伪科学,但就是有市场,而且你不能不说他也吸引了不少人对科学的关注(西方有人认为是科幻小说)。科学不是至高无上的,对待科学也不需要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
“唯一要强调的是,不能通过科学的外表来进行欺骗。我认为张悟本有发表他理论的权利,但是他不应该利用伪造身份来传播,同时如果公众有足够的科学素质,就不会轻易上当。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建立对科学的理性态度才能辨认清楚伪科学。”江晓原认为,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公众基本上难以对具体的科学和伪科学进行分解,但比认清科学和伪科学区别更重要的是,认清科学本身的缺陷,才能不迷信任何一方,提高对欺骗的免疫力。
学会挺身
科学被公众冷落要认命
也有人会问,为什么科学就不能占领伪科学的阵地?这是科学本身的宿命。人类对科学的探索发展到现在,分科越来越细,理论越来越深,离越来越忙碌的公众越来越远。“比如一部手机,使用者只想知道它有什么功能,但并不会有耐心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因此科学一定是寂寞而被冷落的。”
“相反,伪科学则是有趣和充满娱乐性的,因为它不需要严密的理论基础,神秘主义永远比严密理论更有趣,比如你研究物理需要高等数学基础,但是你研究神秘主义,根本不需要任何门槛。正因此,伪科学与科学的竞争基本上是‘不平等竞争’。在市场中,更具有娱乐性的伪科学显然更受欢迎,因此那么多书商会对伪科学趋之若鹜,因为有炒作的价值。”
江晓原说,他希望科学家认清自己的公众责任。“对自身的被冷落认命,但是看到伪科学横行,科学家应该挺身而出。”
学会亮相
我们为何没有霍金?
那么多伪科学的人成为明星,为什么我国科学家却多年难出一个明星?江晓原认为,这才是问题所在。“为什么传播科学的书不能上畅销榜?为什么资本愿意运作伪科学而不愿意为科普书运作?这值得思考。”
近年来,西方国家都有不少因为写作科普作品而走红的科学明星,如大众熟悉的霍金。“我们为什么没有?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科普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太不重视对科学娱乐功能的开发了?”
江晓原认为,随着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提高,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信息,公众中已经极少有人会需要靠“科普”书籍去寻求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问题的解答。现在他们之所以愿意披阅一本与科学有关的书籍,经常是为了寻求娱乐——当然多半是智力上的娱乐。
链接:那些早已倒下的“神医”
近年来,在养生保健领域迅速蹿红的“神医”,依次粉墨登场又轰然倒下。从一系列“神医”走红及倒下的足迹中,人们发现无论是张悟本还是他的“绿豆”理论都是如此骇人听闻又似曾相识。我们不妨看看,下一个又将是谁?
胡万林:强泻剂芒硝能治百病
胡万林的理论是“人生百病皆因水”,病了的人就该用芒硝强行“脱水”。芒硝在中医上用作强泻剂,常人用量不超过10克,而胡万林则大把加用,自诩可治癌症、肝病等,导致多人死亡。2000年9月30日,胡万林因犯有非法行医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刘弘章:喝牛蹄筋汤能治癌
2006年,《刘太医谈养生》等一系列书籍热销。作者刘弘章自称是明代太医后裔,号称刘家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家,有治疗癌症的祖传秘方——癌症就是个血包,就像是痔疮,喝牛蹄筋汤就能够控制住,然后再用祖传“控岩散”根治。
从2005年开始,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方舟子向“刘太医”开炮。2007年7月,天津塘沽药监局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2008年11月14日,刘弘章被依法刑事拘留,因难以定罪至今仍未宣判。
林光常: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
台湾的林光常被称“红薯王子”而名满天下,其治病理论是“生吃”、“不喝煮开的水”、 “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每天吃一个红薯可以保证不得癌症”。《无毒一身轻》等书曾火遍大陆。2008年,林光常因为涉及无证治疗,在台湾被判刑两年半。
李培刚:一双手就能治瘫痪
曾通过电视一夜蹿红,但仅7天后该电视台网站就悄然删除了其节目视频。李培刚号称不开刀、不开药,仅凭一双手就能让偏瘫、瘫痪患者下地行走。经过公众铺天盖地的全方位质疑和调查后,最终销声匿迹。
作者:
学无止
时间:
2010-7-3 14:46
现在的人 为了钱 可以不择手段
这是盲目学习西方的结果 金钱万能 有钱就是对的 导致道德风气败坏
作者:
王荣生
时间:
2010-7-3 16:44
有时候真佩服他们的勇气,脸皮咋那么厚你,说这些话的人也不怕出什么后果。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