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被山寨中医三七生等人紧急删除的帖子,谈三七生扶阳邪说(水中火) [打印本页]

作者: 冷月    时间: 2010-5-29 12:36
标题: 被山寨中医三七生等人紧急删除的帖子,谈三七生扶阳邪说(水中火)
被山寨中医三七生等人紧急删除的帖子——从2003年邓铁涛治愈非典看三七生扶阳邪说(水中火)
发表于 2010/5/28 16: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被三七生等人紧急删除的帖子——从2003年邓铁涛治愈非典看三七生扶阳邪说

[系统消息] 您发表的主题被执行管理操作  知止  2010-5-28 16:31
  
这是由论坛系统自动发送的通知短消息。
以下您所发表的主题被 知止 执行 删除 操作。
主题: 从2003年邓铁涛治愈非典看三七生扶阳邪说
发表时间: 2010-5-28 16:23
所在论坛: 格物堂
操作理由:
如果您对本管理操作有异议,请与我取得联系。
----------------------------------------------------------------------------------------------------------------------------------------------------------------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到底是谁治愈了非典???
2003年非典时期,邓铁涛老领广州中医院的中医高手们,参与搞击非典的战斗是何等激动人心,这些中医大家,我看他们的著作理论中,从来没有吹他们的理论有多先进,多神奇。

2003年非典时期与吴又可著《瘟疫论》的大背景相同,所以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吴门医派传人——邓铁涛重用板蓝根,使抢救回来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这就是中西医疗效的差别。
邓铁涛:“非典”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两个附属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疗效显著。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6例“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无一人被感染。绝大多数患者痊愈出院,没有任何后遗症。患者平均退热时间2.97天,平均住院天数8.86天(不计自动出院者)。  
这些病例均用西医方法确诊为“非典”,用中医药治疗后,再用西医方法确认痊愈,均有严格的病案记录。
典型医案
  患者邓某某,女性,33岁,广东省三水籍,医务人员,因“发热伴恶寒2天”于2003年1月25日入院。
  两天前自觉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入院当天自觉症状加重,测体温38℃,微恶寒,神疲乏力,稍口干,纳差,面红,无头痛,无流涕,无咳嗽、咯痰,无咽痛,无汗,无鼻塞流涕,睡眠一般,二便调。查体:T38℃;P68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亦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罗音,白细胞(WBC)5.0×109/L,中性粒细胞63.9 %;红细胞4.31×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95×109/L,行胸片检查示:右下肺少许模糊阴影。
  诊见:发热,微恶寒,干咳,无痰,动则心慌气短,头痛,微感胸痛,口干口苦,纳差,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
  西医诊断:右下肺炎(非典)。
  中医诊断:春温伏湿。
  治则:清凉解毒,透热达邪。
  处方:青蒿15g(后下)、黄芩15g、柴胡12g、大青叶20g、板蓝根30g、法夏12g、枳壳10g、浙贝12g、紫苑12g、天竺黄12g、杏仁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清开灵静滴加强清热,西药则投以泰能、稳可信。
  2诊:1月27日,仍发热,热势上升,以夜间及午后为甚,T38.6℃,肢体困倦,纳食减少,舌脉未变,二便通畅;化验:白细胞2.9×109/L,中性粒细胞57.7 %;血小板90×109/L;胸片与24日比较右下肺感染病灶明显扩大,大片灶;为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之表现,治宜清热解毒达邪,解表宣肺化湿。处方:炙麻黄8g、杏仁10g、石膏20g(先煎)、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竹茹10g、白茅根15g、前胡15g、桑枝10g、苡仁20g、滑石18g、藿香6g、佩兰6g。
  3诊:1月28日,热势仍未遏止,反有上升之势,T39.2℃,症状未减,疲倦加重,双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少许湿罗音,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化验: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50.96%;血小板67×109/L。邓老意见:湿热蕴毒,毒势盛,并易耗气挟瘀,毒瘀互结,且变证多端,有入营之势,治宜加重清热凉血解毒,化瘀软坚散结,少佐益气之品。原方继续服用,加服安宫牛黄丸,并加用仙方活命饮,西洋参10g另炖服。方药如下:金银花30g、浙贝15g、赤芍15g、白芷12g、陈皮3g、升麻6g、防风12g、当归6g、虎杖20g、皂角刺12g、穿山甲12g(先煎)、乳香6g、没药6g、连翘18g、五爪龙15g。根据西医观点,此时属于炎症渗出期,需要注意肺纤维化的问题,而运用仙方活命饮以化瘀软坚散结,甚为合拍。西药则停用泰能、稳可信,改用可乐必妥、复达欣。至1月30日,应用可乐必妥后出现头晕,故停用所有抗菌素,停用后头晕等症状大减,体温降至37.5℃。
  4诊:1月31日,体温降至正常,但神疲,乏力,头晕,偶有咳嗽,白粘痰,无口干,舌淡,苔薄白腻,脉濡细,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50.2 %;红细胞:3.12×1012/L,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90×109/L,胸片:病灶增多,密影;热势已退,胸片虽病灶增多,强弩之末也,未足为虑,此乃正虚邪恋,治当清热养阴,扶正透邪,此时舌苔呈现白腻,为伏湿外达之象,治疗上并重视化湿、活血。处方:炙麻黄8g、杏仁10g、甘草10g、黄芩10g、半夏10g、竹茹10g、白茅根15g、桑枝10g、苡仁20g、太子参20g、五味子20g、麦冬15g、藿香6g、佩兰6g,仍加服仙方活命饮,并加大补气而性温和之五爪龙至30g;热势既退,停用清开灵,改以参麦针益气生津。
  5诊:2月4日, 已无发热,乏力,偶咳嗽,未闻及干湿罗音,舌淡,苔厚微腻,脉濡细。胸片示:有所吸收;白细胞2.4×109/L,中性粒细胞47.8 %;红细胞3.62×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191×109/L;病势渐衰,但湿性缠绵,如油入面,且易伤气,又易挟瘀为患,治宜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处方:杏仁12g、甘草6g、青皮6g、桃仁12g、当归6g、苍术9g、五爪龙30g、太子参20g、橘红6g、升麻10g、白术10g、神曲12g、麦冬10g。加服:太子参15g、土茯苓30g、茯苓12g、枳壳6g、陈皮3g、威灵仙20g、杏仁10g、苡仁30g、苍术9g、大枣3个。
  6诊:2月8日,自觉身轻体爽,舌苔腻转淡,脉细;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46.2 %;红细胞3.62×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161×109/L。
  2月12日胸片示:右肺炎症全部吸收。守方略有加减,治愈出院。
  总结:该病案有以下发病和病机特点:(1)起病有接触同类病患者的病史,感受戾气,具有传染性,初期即有肢体酸痛等湿重的表现,为伏湿所致,较之普通的风温不同,故诊断为春温伏湿。(2)起病后进展较快,2天右下肺即出现大片阴影,毒力强,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表现。(3)患者神疲乏力、发热加重,为毒盛伤正的表现;患者初期之所以感邪受传染发病,是因为先有正气不足,邪乃干之,感受毒邪之后,热、毒、湿使正气更损,内因外因共同导致的结果,此外,患者神倦较重,与抗生素的使用,同样损人正气。根据上述病机,治疗应注重祛邪,所以初期透邪,给以清热解毒达邪,解表宣肺化湿之药。结合伏湿特点,自始至终应注意利湿渗湿使邪有去路。后期注重增强正气,益气养阴,因势利导,扶正驱邪。
  本病有戾气、湿、瘀、毒、虚兼挟,故需随证治之。在治疗时注意“三早”,即早期应用安宫牛黄丸,可防邪毒内陷心包,阻止传变;早期应用人参扶助正气,及时停用抗菌素;早期应用活血软坚散结,防止肺纤维化,防止病灶扩散,以及加快病灶吸收。本病的治疗效果满意,其一,发热至退热仅用6天,比同类病患者退热快,此外如自1月27日T38.6℃时开始计算,至1月30日体温已降至37.5℃,历时仅4天;其二,症状改善快,整体调理后,较之同类病人,纳食始终正常,大便通畅,胃气未受影响;其三,多数病例最终会演变为双肺炎症,而本例未蔓延至双肺,且较低的白细胞、血小板迅速恢复正常,肺部病灶吸收快,应归功于扶正祛毒之法。
  (作者邓铁涛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本文由邱仕君、邹旭协助整理)

和几年前论坛三七生的想当然论治非典有本质的区别。
下面是几年前论坛的领袖人物三七生的复泰草堂医论,谁是谁非,学者自明。 胡希恕1984就已经去世了,不知道如何在三七生的医学论中出来治愈了非典?
从运气角度再论非典证治癸未年,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上一年壬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阳明 燥金,金水相生,寒凉太过。再看癸未年: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厥阴风木。上年金水之气内凝,必致相火离位。相 火失位,多客于厥阴。厥阴主令,火必外发。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温乃 相火离位之温,亦为火郁之温。寒气内侵导致相火离位,当散寒回阳。寒气外凝导致火郁,当散寒解郁。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君火重明,必复去岁金水之胜。木郁 欲达,必然上冲;火气来复,必然外散。木气上冲之位在金,火气外散之位在皮, 皆肺之所主也。寒气虽散,火气过发,肺金反成焦枯之地矣!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土来生金泻火,火气得泻,受克之肺 金得解。一交土气,病必向安。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湿土主令,病气必终。土能生金,阳 明能合,相火可以归位矣。由是观之,此病起因在于寒凝,寒凝伤肾,相火不藏,郁于厥阴而冲于阳明, 导致合机不利。因木火用事,冲克金位,故病发于肺。治法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 因:太阳不开,则郁火不散;厥阴不合,则相火不归。治在中土,土气用事,则火气得泻,厥阴阳明乃合。故气逢湿土,其病不治自已。当其相火失位之时,当导龙 归海,不可直折,一切清热泻火之药不可妄施,否则恐致火灭灰飞之祸,慎矣哉!注:癸未年,火运不及,故寒水来乘,受病者火也,土气来复。是为寒疫,非 瘟疫也。西医所谓细菌性疾病多属温,病毒性疾病多属寒
作者: 袁超明    时间: 2010-5-29 17:29
本帖最后由 袁超明 于 2010-5-29 17:31 编辑

看得眼花撩乱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0-5-30 16:18
听说过此人不咋的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