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病案请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0-4-28 10:09
标题:
病案请讨论
日常病案摘录:胃脘烧灼胀疼
杨※娥 女 50岁 地址:略 (534本)
初诊:2009-9-20
胃脘烧灼胀疼八九日。询多年胃炎病史,时愈时发,经常每于晚间身体感觉烧热,不能覆盖手足,至黎明方已。纳中,平素便溏二日一行,夜尿三次,二便均有灼热感。形瘦黑,唇红。脉象左短缓
模糊,右关尺弦硬,寸不足。舌瘦红,苔少而干。
作者:
开宝马摆地摊
时间:
2010-4-28 12:34
胃脘烧灼感——阳明热
晚间身体烧热——卫气夜行于阴,阴气不足,故发热
便溏,夜尿三次,二便灼热——太阴湿
处以麦门冬汤合猪苓汤
麦冬70 半夏10 党参10 生姜15
猪苓10 茯苓10 泽泻10 滑石10
阿胶10 甘草10 大枣6个
作者:
医者仁术
时间:
2010-4-28 13:09
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病 痞证
生姜泻心汤+葛根
作者:
幸福玻璃
时间:
2010-4-28 14:02
阳明湿热 黄连汤
作者:
彰机堂主
时间:
2010-4-28 21:12
厥阴!
这个病案脉诊有问题!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0-4-29 08:19
枳实栀子豉汤,一剂就能见效。有过这方面的治案。
作者:
周利林
时间:
2010-4-29 22:09
阳明热夹杂有水饮,且有津伤
竹叶石膏汤
不知对了多少?
作者:
jfsj
时间:
2010-4-29 23:22
病案采集不完全,脉诊不知道是不是准。
从症候群分析:有以下几个方剂应用的可能。
1 葛根芩连汤
2栀子干姜汤
3百合滑石汤
4干姜甘草汤
总的来说这个病人有明显的湿热,也就是说介于 白虎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之间的那个阳明证。
胃气有点虚,津液也不足........
我分析总的来说病还在中上焦,用 栀子干姜汤+干姜甘草汤 比较合适。
请大家指点!
作者:
jfsj
时间:
2010-4-29 23:25
就因为他那个脉的问题不咋的,不然的话葛根芩连汤是比较适合的
作者:
ymljd001
时间:
2010-4-30 11:05
第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枳实栀子豉汤方:(方剂组成)炒枳实10克,栀子10克,香豉18克。
(胡希恕验案)刘某,男,30岁, 1966年初诊。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证属表虚挟腹肌不和,予桂枝加芍药汤: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结果:上药服五剂胃脘痛减,仍感胸脘堵闷或灼热,与栀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0-4-30 13:52
这是转自铁杆网的孙曼之老师的一则病案摘录:胃脘烧灼胀疼
杨※娥 女 50岁 地址:略 (534本)
初诊:2009-9-20
胃脘烧灼胀疼八九日。询多年胃炎病史,时愈时发,经常每于晚间身体感觉烧热,不能覆盖手足,至黎明方已。纳中,平素便溏二日一行,夜尿三次,二便均有灼热感。形瘦黑,唇红。脉象左短缓
模糊,右关尺弦硬,寸不足。舌瘦红,苔少而干。
处方:
黄芪15克 白芍10克 石斛10克 炙甘草5克
水煎服,三剂
二诊:2009-9-24
胃脘灼热疼痛显减,尿灼亦减轻,大便也不灼热。现腹鸣气块走窜,口干,时头晕,左胁下拘胀隐痛,常感胆怯。
处方:
上方加川楝子10克、党参10克
水煎服,六剂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0-4-30 13:55
这是孙老师的按语:
本案除了胃脘灼热胀痛以外,尚有身体烧热感,手足尤甚,以至于晚间不能覆盖手足。手足为脾胃所主,阴虚则生内热,晚间为阴时,故晚间灼热为重,患者平素大便溏,夜尿频,则脾气虚弱可知。由此可知本案为脾胃气阴两虚无疑。征之以脉象右手弦硬,舌瘦红苔少而干,唇红,为阴虚肝旺;左手短而模糊,显见气虚。故以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平肝滋阴,又以石斛清补胃阴,黄芪益气升阳。二诊以左胁下拘胀隐痛,腹鸣气块走窜,均为肝气克乘脾胃表现,故再加川楝子平肝理气,心虚胆怯为心气不足,又加党参补心气。本案用党参补心气只是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并不符合常规用法,因为党参是以补胃为长,而补养心气本来是应该用人参的,本案不足以为法,这是应该注意的。
作者:
jfsj
时间:
2010-4-30 14:25
本版块是刘师经方理论临床探讨的地方,请不要弄些乱七八糟的时方的东西在这里炫耀!
作者:
qqqxxh
时间:
2010-4-30 16:37
不参与了 洗脑要紧
作者:
水云袖
时间:
2010-4-30 18:52
加紧学习
作者:
小处学医
时间:
2010-4-30 20:17
我觉得都是热症啊。。。葛根双黄汤
作者:
eukijohn
时间:
2010-5-1 23:05
管他谁的医案,来学经方辨证,仍希望看到本门众师兄们的六纲五症辨证
作者:
钱子
时间:
2010-5-2 10:40
若按这书面的病案,我觉得该病属厥阴无疑,可往泻心汤类考虑…
作者:
楚天风云
时间:
2010-5-3 10:07
回13楼:不是炫耀,管他谁的医案,来学经方辨证,仍希望看到本门众师兄们的六纲五症辨证
作者:
沈杰--回归三坟
时间:
2010-5-3 13:05
虽然说这里是经方版块,不应发类似的时方病案。不管怎么样,可以对比一下疗效,说一下此病案。
黄芪15克 白芍10克 石斛10克 炙甘草5克。上方四味,有两个药对,黄芪配石斛,白芍配甘草。
(废话略过|)。。故以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平肝滋阴,又以石斛清补胃阴,黄芪益气升阳。
这阴也补了,阳也升了,怎么患者又“现腹鸣气块走窜,口干,时头晕,左胁下拘胀隐痛,常感胆怯。”为什么出现上述症状? 有两种可能。一是一诊用药不当,以致生变。二是搜集病史草率,漏诊。
说明没彻底辨证准确,此医案成了良好的反面教材。别看到胃烧灼感减轻了以为就是有效了,杯水车薪不说,还添加了许多麻烦,有麻烦了再其他川楝子来再添其乱。结果只能是越加越乱,越治病越不好。
若用经方仅一剂厥阴方就可以解决上方十剂都解决不清的问题。(绝对效果立竿见影!)
遇到口干了就滋阴,补阴。还气阴两虚。。 先不论时方这些,关键是效果在经方人看来实在是不敢恭维,成了典型的错案。用苦寒来坚其阴,用辛来开其痞,才是正治。
在经方人看来,三剂生出如此多变症,完全是个失败。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