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中医学的疾病观 [打印本页]

作者: 民生中医    时间: 2010-3-29 09:55
标题: 中医学的疾病观
中医学的疾病观



古今中外,对于疾病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甚至在今天,人们对疾病这一概念还未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然而,数千年来,中医学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却是始终如一的,它作出了比较科学的概括性回答。

1
.疾病非鬼神所为
中医理论旗帜鲜明地批驳了疾病系鬼神所为的荒谬说法,认为“无形无患”,有了躯体形骸,进行着生理活动,就常常会出现某些偏差或失误,“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见《黄帝内经素问》林亿注)。因此,疾病毫无神秘之处,它是生命活动中难免会有的现象,是一种自然过程,但不等于说不可预防和避免。所以,对疾病应抱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病注重预防,有病则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强调患者“信巫不信医,其病不治”,《素问·五脏别论》所说的“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等,都体现了上述认识。
疾病既然是一种自然过程,那它就肯定可以被认识,它的变化必然有规律可循。历代许多医家在探索疾病的本质及其演变的规律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成就,伤寒病的六经辨证、温热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等,都是对疾病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


疾病是一种自然过程,其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因此,各种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有些疾病目前之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是因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和深入。“言不可治者,末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些则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故《内经》中还列有专章讨论诊治过程种种失误的原因及其表现。

2
.疾病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失凋
《内经》等许多早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虽没有直接对疾病下定义,却对健康的概念作了阐述,并把它和“不病”联系起来。据此,可以分析疾病的含义。所谓平人者(健康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终始》)。也就是说,机体对外界环境能适应,内部各方面活动相协调,就是健康。由于中医学习惯以阴阳来表征相关或同一事物的相对属性,因此,健康又可高度概括为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或者说“阴平阳秘”。而疾病就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或被破坏,其具体可表现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不良,自身精神心理与形体机能之间关系失常,以及不同脏腑经络功能之间的不够和谐等等,这些,都可用“阴阳不和”、“阴阳失却协调”加以概括。


疾病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正常的机体存在着调节机制,各生理功能活动也都有一定的阈值范围,这些,使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并可适应外界的一些变化,从而表现为健康。当内外因素作用于人体时,削弱乃致破坏了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或其强度超过了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这时候,机体就很难继续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因此便产生疾病。对于这类内外因素,中医理论称之为“病因”。所以,疾病就是病因作用于机体,导致动态平衡失调或者被破坏的状态。

---------------
摘自何裕民博客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