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中医师承网

标题: 训诂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雁潇湘    时间: 2010-3-21 17:04
标题: 训诂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文字。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此外后有对训诂学的书籍进行补充、考证、阐释的书籍,如《方言疏证》等。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靡玻挥靡舱撸ㄒ玻煌ㄒ舱撸靡病保得髡飧觥坝埂弊钟蒙凳谴印坝谩弊掷吹模馑际导适恰暗谩钡囊馑肌?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作者: guitarwh    时间: 2010-3-31 08:51
谢谢分享,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4-5-4 16:23
谢谢赐教。




欢迎光临 汉传中医师承网 (http://www.zhongyi999.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