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卫气营血津液的初认识
伤寒论对津液有独特的认识,它和卫气营血的关系及转化,是很多初学着感到模糊的地方。我对刘老师的书反复看了看,有如下的体会,还不知领会的是否正确。其中卫气一体,营血一体,卫是气的应用,营是血的应用,营卫偏重于功能表现,气血偏重于物质,功能和物质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四者在人体不同阶段可以相互转化,这和内经中的理论是一致的。至于“津液就是卫气”,初学者往往感到津液是可见的物质(激素、体液、淋巴液、脑脊液等),卫气为无形的物质,二者怎么能是一体的那?可否理解为:津液是卫气行使卫外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卫气统领津液。例如人体感受伤寒时,卫气统领着全身津液聚集于体表与上焦,驱邪外出,共同发挥卫外功能。因此把卫气与津液看为一体,即卫既是津液。本人才疏学浅,只能理解至此,不对之处望斧正。 津液、卫气、阳气
都是同一样的东西
只不过分布位置不一样,叫法有所不同而已
在表的时候可以叫做卫气,也可以叫做阳气
在里的时候就叫做津液
都是气中血
说是卫气,是因为从功能上的叫法
走里就叫津液 以下是堂主师兄总结的关于卫气营血的资料:
先说一下这个“气”。就是我们言的“清气”,来源于呼吸所得的天气之气(也就是“天气”)。用西医的来说,就是“氧气”。这一点,正如《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中的“呼吸精气”。归属于阳明。
“卫”,这个也叫做“气中血”,是有形的,不同于血液,更不是血,其实也是一种液态,我们可以将其说成“水蒸气”,就是它了。那它是怎么生成的?这个生“卫”的过程,也是下焦一个“分清泌浊”的过程。下焦,在阴阳化论中就讲其为真阳之根(祖居);同时,它在“经方三焦理论”里面,又是:下焦——水——为“阴”,具有“分清泌浊”。所以,现在的下焦就包含了两方面:真阳、 “阴”水。在下焦,真阳蒸腾着“阴”水,犹如我们用火烧水,就会“水蒸气”,而此时还不是“卫”,可以叫做“卫”的“前体”;这个“前体”通过自身的“阴升”作用,从而直达上焦,与上焦的“清气”结合(交融)之后,这时候,卫就生成了。这个过程也是“卫出上焦”的道理。并不是《内经》所言的“卫出下焦”。
在讲营血之前,这里首先要知道:中焦受盛水谷,运化成水谷精微,入上焦而“化赤”,从而生成“精血”(类似于西医所言的血红蛋白)——其为血与营的“前体”。“精血”,有形之物,属于阴。
“血”, 肉眼可见的。我们人体要产生“浊气”,其性寒,类似于体内“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废物”,通过呼吸(口鼻、毛孔)、大小便排出体外。而这个“浊气”融入“精血”中,此时的“精血”则称为“血”。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就是富含氧合的二氧化碳的静脉血。归属于太阴。
那么,营如何生成?简单来讲就是“清气”入“精血”而成。这个“入”,是融入的意思,只有交融,才能成“营”。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就是富含氧合的血红蛋白的动脉血。(在这里引用西医的讲法,一个是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讲义中知识,另一个也是中西医的基础理论确实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不要随便“交融”)。所以营也称作“血中的气”,有形的,“精血”之中藏有的无形的“清气”。 堂主深入解释的很清楚了,看来气和液不能按照通常理解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绕不出来了。 总结的好,学习了 加深了理解 ,谢谢 一直的困惑明白了。学习堂主老师。 气血营卫确实在刘师归纳的几个生理基础里面比较难解的概念之一。去理解这个最好去联系先天阴阳和后天水火去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谢谢学习了 阴阳本一体,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呼吸之无形清气与体内有形之血互动,则生机才灵动,也即体现生命存在,呼吸之无形清气与体内有形之血不互动,则亡矣。气血亦本一体,动则为气,静则为血,互动则生命长生,离决亦消亡。那么,动为阳,静为阴,用这样的意思去扩展理解这些抽象概念,请各位指点,谢谢! 解得好 回复 小丕 的帖子
总结得好 学习了! 又加深了理解,谢谢 学习了 学习感谢。 善于简单问题复杂化,有文财!~ 加深学习了!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