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转)
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曾说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坚定佛语。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过去无量劫前,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生前不积善因,死后必堕恶趣,遂变卖家宅,供养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点,以念佛力来到地狱,见到鬼王无毒,得知因自己供养佛、寺并念佛之功德,使自己的母亲以及其他地狱的罪人,得以脱离地狱之苦,超拔升天,婆罗门女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菩萨,当时的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在经中,释迦佛又为我们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的不可思议行愿。地藏菩萨恒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誓愿。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六道中的众生。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说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caae680950b0e9bc2eddd4be.jpg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日益流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d1e312f4e9534efa7709d731.jpg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萨形象很有特点,一般菩萨现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现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萨像还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狗为坐骑的,其名号曰:“谛听”或“善听”。曾资助过金乔觉的闵姓山主及其儿子,后来皆随金乔觉出家,九华山成了地藏道场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萨的胁侍。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地藏本愿经》又说,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
圣号释意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c28fddfd7e48a751d6887dc4.jpg
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省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即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复活。
深信因果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根深,多造罪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着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业感缘起、自作自受的道理。在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如此具体和入理,在其它经典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有关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仔细体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十分有益于社会、人心,这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至理的深意所在。
二十三种恶业因果
地藏菩萨
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
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
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
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
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
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
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
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
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
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
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
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
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
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
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
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
本生事 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诸多详细记载:
(一)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婆罗门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孝顺女所作功德,得以离地狱而生天。
(二)又于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极多杀生罪。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然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心,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这两个事迹,说明地藏菩萨广行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当父母仍健在之时,作为子女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更重要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完全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这是不无道理的。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紧密结合,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澫益四位大师和近代圆瑛大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超度与儒家的孝道结合起来,使佛教进一步服务于中国社会。
(三)又于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远济度一切苦恼众生。是长者子遂发大愿,我从今日至未来劫,悉令一切苦恼众生脱离苦海,然后我方成就佛果。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
(四)又与于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欢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是地藏菩萨。
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对象,是在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未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一)五无间罪:①杀父,②杀母,③杀阿罗汉,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三)谤正法。(四)疑三宝。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地狱。
菩 萨 大 愿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392492c977d24c08b139974.jpg 地藏菩萨
中国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皆加一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可见地藏菩萨的愿力是特别深广的。愿是十度中第八愿波罗密。《瑜伽师地论》说:“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密多与精进波罗密,而为助伴。”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实贤大师说:“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均称别愿,本愿。本即根本,即最初发心时所立的志愿,乃至成佛,与本无异,故称本愿。
地藏的本愿是什么呢?昔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令得解脱。”光目女于清净莲华目佛前,发誓愿言:“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地藏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由于大愿具足,度众生速度(精进)是惊人的。如《大方广十轮经》说: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功德成就众生。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就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就无量亿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轮经》亦说:“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034965f4f6f871c0f2d385e0.jpg
地藏菩萨的大愿,即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屡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殊胜功 德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经上又说:若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求己所愿,如求健康,求财富,求断烦恼等。于一百劫中,求诸大菩萨,还不如有人,于一顿饭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名念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圆满达到愿望。释迦佛也曾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如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见《本愿经》上)。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贵端严,鬼神护卫。若人“临命终时,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见《本愿经》)。
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占察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萨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萨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觉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样的深广。此说地藏菩萨于无量无边劫修行。早已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圆满具足,早应成佛了。但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楞伽经》也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是说菩萨以大悲愿力,发愿度一切众生,虽然功德智慧与佛齐等,而不现佛身,始终现菩萨身,于十方世界,度脱众生。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1 佛对一切众生之爱护,是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慈悲。
2 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那个讨厌,没有。
3 他是清净平等的,对佛菩萨、对畜生、对饿鬼地狱,乃至于对一切植物、矿物,一律平等,无二无别,真正的慈悲。
4 诸佛菩萨平等地爱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得乐受,他自己很快乐;一切众生有苦,他也很苦,这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个了不起!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因为是一体。
5 凡是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他了解真相,真正明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真明白了,这个时候起的作用才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是清净平等博爱一切众生。
6 你要是不悟,这个大用决定不能现前,你要是迷惑,在里面分界限,就有分别执着,就有无量无边的妄想,换句话说,你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迷失了。
7 心离开了分别执着妄想,你的真心显露出来了。真心是什么样子?第一是广大相,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广大,清净相、平等相、慈悲相,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现前了。
8 所以学佛的人先要把心量拓开,把界线排除,为什么?这是本性,这是真心,心量本来如是!
一实境界 《占察经》中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言:云何开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萨答说:应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有以下三方面:
(一)生佛无别,同一真如。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不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一真如故。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地藏菩萨的一实境界,即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说的真如缘起。
(二)妄心无体,妄境不实。在地藏菩萨看来,天下本无事,只因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若无知觉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
(三)心境互依,似有实无。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与诸妄境,相依而有。所谓心生故,则种种法生,法生故,则种种心生。诸法从心所起,与心相应,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一切境界,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生灭不停。一切诸法,这一互相依赖的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如镜中像,无去无来,本性空寂。
一心二相 地藏菩萨依一实相境界为体,认为心有二相。一者心内相:有真心和妄心的区分。真心: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是一切法建立和生长的依据。这个真心,湛然圆满,无分别相,亦名自性清净心,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功德,清净之业,亦名如来藏。遍一切处,圆满不动,亦名诸佛法身。妄心: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为因为体。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然内虚伪,无有真实。
二者心外相:如梦所见种种境界,为果为因。皆依无明妄识。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依妄境界熏习力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名众生。
二种观道 第一修唯心识观: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随心有所缘念。令心知己内心,自在念想,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自见有差别相。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是名修学唯心识观。修学唯心识观的步骤有以下三点:
(1)修色寂三昧:守记内心,则知贪嗔痴想,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阳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2)修奢摩他观:得色昧三昧已,进一步当修奢摩他观,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去无来。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3)修毗婆舍那观:想见内外色,随心生灭。乃至见佛色身,也随心生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非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离一切执,去一切见。
地藏菩萨认为能如是修习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
第二、修真如实观:修此观者,当知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妄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时,受、想、行、识,粗分别相,不现在前,辗转得入心寂三昧。
上述二种观道的修学,利根者已知一切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犹如梦幻。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当修真如实观。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著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
至于那些善根微薄的人,诸恶烦恼,不得调伏。畏堕恶道,畏不常值佛、菩萨,不得听闻正法。可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念地藏菩萨名号。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菩萨法身及诸佛法身,与己身体性平等,无二差别,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此人舍身,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又地藏菩萨教导,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b29f82825172dfa66c8119e0.jpg
希望教友们,常念恭敬“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地藏菩萨本愿经》。这对于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信徒,来报答四种恩,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大事。 灭罪真言 地藏菩萨灭定业、碎地狱真言曰:“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梵文:Om, Pramardane, Svāhā! 比较接近的发音应为:唵,颇罗摩何德内,斯瓦哈!) 据说效果明显,所以广为传诵。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1b0d4f0f6d05523f6159f337.jpg
地藏歌偈 地藏赞
地藏菩萨妙难伦,化现金容处处分。
三途六道闻妙法,四生十类蒙慈恩。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
累劫亲姻蒙接引,九莲台畔礼慈尊。
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地藏菩萨摩诃萨。
地藏菩萨灵感歌
南无地藏王菩萨,昔为慈孝心,弘愿渡母娘。
诸佛前弘愿广,分身化十方。
如意宝命珠,降魔金锡杖。
圣号若称扬,消灾除罪障。
大慈大愿,十轮拔苦,本尊地藏王。
慈悲不可量,悲愿如海洋。
忉利天礼法王,世尊嘱地藏。
弥勒未生前,娑婆作慈航。
愿佛莫忧伤,愿佛莫忧伤。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犹示声闻相。
南无地藏王菩萨,降迹新罗乡。
渡海入大唐,九华山建道场。
闵公修供养,化一袈裟地,遍覆九子峰。
大愿地藏王,大愿地藏王。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大愿地藏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