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加减治疗喑哑一例
张某,女,47岁,主诉喑哑月余,注射口服西药无效来诊,近来身体困重多眠口干咽干无汗食欲可,近两天吃西药后胸肋脘腹胀满停服后稍减,双下肢沉重无力,大小便正常。查咽部无充血水肿,舌质正常,苔少薄白而滑。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脉稍有浮像(说实在的由于本人脉诊不是很好,正在学习中,再细分也辨不出来呵呵!)同时查:乙肝五项(小三阳),转氨酶:GPT:219.97u/LGOT:228.60
血流变:全血粘度正常,血浆粘度降低,血沉增高:40mm/H,血糖、血脂、胆固醇都正常。
六刚辨证:这个病我觉得比较复杂,辨证为三阳合病。
处方:茵陈20猪苓20泽泻30白术20茯苓20肉桂10栀子10生姜6炙甘草6大枣30党参15半夏10柴胡10黄芩10。
6剂 1剂/日 水煎服
二诊:喑哑消失,下肢浮肿口干大减,下肢无力及身体困重多眠消失。病人大喜故原方继续 呵呵!这个病人主诉的是喑哑,经我诊查弄出个慢性乙肝活动期来,经服中药症状好转,病人服中药的信心倍增。 哦!补充一下,初诊时头面也轻度浮肿,药后消失。
[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09-7-20 21:28 编辑 ] 这个病人还在治疗中,希望各位讨论并指导! 建议你的标题改为“经方加减治疗喑哑一例
” 我想看看您是什么分析诊断和处方的! 改贴时间已过,请版主代修改。
分析如下:
1这个病人是经过治疗而来诊的。
2全身困重头面稍肿下肢凹陷水肿----水饮寒湿郁于肌表。(有水饮但大小便正常所以不考虑太阴饮)
3口干脘腹满但大便正常,阳明微热。
咽干喑哑--少阳
阳明微热而+太阳水饮寒湿郁于肌表=互结水湿不化再发展黄疸就要出来了。
所以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汤去大黄+小柴胡汤
茵陈五苓散偏温,茵陈蒿汤偏寒,结合本证取其中间证加小柴胡汤 这个病人虽然短期疗效不错,不过我是初学还请大家讨论并指点!
1是不是六纲辨证该含太阴?
2我的分析诊断你认为怎样?你该怎样诊断分析?你认为六纲辨证是? 胸肋脘腹胀满----按压如何?
口干咽干----饮水如何?喜冷喜热?
大小便正常。----小便颜色如何?大便质地颜色如何?
脉一分钟次数? 胸肋脘腹胀满是吃西药后,估计是药物反应,停药减轻,按压抵抗不明显。
口干咽干,不是欲饮,与平时无差别。
便不软不硬日一次。小便没有不利,也不多尿,正常颜色。
脉次,82/分
对了,这个病人去年曾有大量鼻出血病史,原因不明,经纱布塞入压迫止血,静注止血药,口服云南白药治愈。 我没看到阳明,太阴我认为是有的。
个人见解。。。。。。。 那个太阴是不是太阴外证?算系太阴?
如果是那样的话这个还真复杂,少阳阳明太阴应该属厥阴了。
呵呵!柴胡桂枝干姜汤+茵陈五苓散 如何?
看书觉得讲都明白,到临床后就不知所措了。还是自己没有参透,希望各位老师们解惑。 之所以辩为三阳合病,我认为那个水湿是郁于肌表,那个口干是阳明(应该有汗欲饮但本案没有,是不是也郁于肌表了),如果是这样应该有黄疸,但本案没有,是不是小便利的缘故所以没有黄疸,之所以辩有少阳因为有咽干一证,有一证便是。再就是小柴胡可治少阳本病,可治太阳少阳合病,可治少阳阳明合病。 光一个口干,我认为不能定为阳明。
阳明外证: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脉洪数。
阳明里证:腹满,大便难。舌红苔黄,小便黄赤或短少。甚或潮热,谵语。。。
必须要两三以上个症状才能定吧?
既然没有阳明热,黄疸也就没有了。。。。。。 少阳居中,既可以表现一些表证,也可以表现出一些里证。
本案中表证是太阳还是少阴,还需细辨。。。。。。
按大的原则来说,可以定为属厥阴。这也是你用药有效的一个佐证。 是啊,阳明证不明显,太阳与少阴也得细分。我也考虑到这些了。
我是读259条太那样想的,因为那条老师说水饮寒湿郁于肌表,加上胃中的些许之热(他那个胃热是哪里来的啊?)是发汗后吗?
本案也是经过他方治疗后的是不是胃里也有些许热啊 太阳表证水饮寒湿郁于肌表,与太阴外证还有少阴外证有何区别?
尤其是259条的那个太阳表水饮寒湿郁于肌表,那是汗后的。 原帖由 jfsj 于 2009-7-22 09:31 发表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阳明证不明显,太阳与少阴也得细分。我也考虑到这些了。
我是读259条太那样想的,因为那条老师说水饮寒湿郁于肌表,加上胃中的些许之热(他那个胃热是哪里来的啊?)是发汗后吗?
本案也是经过他方治疗后的 ...
经过治疗,不一定就传阳明呀,误治失治的可以传少阳,阳明,也可以传三阴呀!不能想当然。要以症候为准!
259条是本来有内热的,伤寒发汗不得法,寒邪不去,营卫失和,寒邪与营卫郁结而停湿(或者患者本来就有停湿)。表有寒湿,内有阳明热,故发为黄疸! 原帖由 jfsj 于 2009-7-22 09:40 发表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太阳表证水饮寒湿郁于肌表,与太阴外证还有少阴外证有何区别?
尤其是259条的那个太阳表水饮寒湿郁于肌表,那是汗后的。
从“病位”“病态”“病性”上区别,请参考书上前边的基础以及最后总结的六纲提纲。 谢谢老师解惑!继续学习基础知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