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虚与寒属厥阴,少阴烦阳明燥饮太阴.
桂枝厚朴杏子汤,苓桂五味甘草汤,加人参与麦冬 少阴有 虚、烦、寒。太阴有饮。 六经:少阴阳明
处方:麻黄附子细心汤+麻仁丸 原帖由 jfsj 于 2009-6-4 22:05 发表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此案颇费心思,细细分析,产褥之月得病应该属于虚体,荣卫不合之体加阳明燥,再加新感。
表虚与寒属厥阴,少阴烦阳明燥饮太阴.
桂枝厚朴杏子汤,苓桂五味甘草汤,加人参与麦冬
不要乱用理论,夹杂会害了你的 呵呵!热闹,学生还没有买书,只是观诸君病案之总结而斗胆争辩,不对之处还请诸君赐教!
哦,后来忘了那个“平素无汗”了,呵呵呵,收回后来的夹杂汇
[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09-6-4 22:39 编辑 ] 原帖由 明德 于 2009-6-4 21:58 发表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小青龙汤是少阴饮的方剂,严格说应该是少阴+太阴饮
这种说法书上有吗? 少阴太阴阳明
小青龙合苓甘五味姜夏杏加石膏.无热恶寒无汗心慌可加附子,感冒后恶寒? 六纲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处方: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射干20 麻黄20 紫菀20 款冬花20
生姜20 五味子30 细辛25 大枣30
生旱半夏40 桂枝30 白芍30 干姜30
炙甘草30 生石膏40
四剂。
思路:1.下不厌迟,加之兼有表证,更要慎用下法,故而未用攻下。
2.患者的口干是饮阻,不是阳明热。
3.此证之喘憋汗出不避麻黄,具体还可以体会麻杏甘石汤,
在表的水饮和阳明热会导致这种汗出。
二诊:咳喘大减,大便日一行,已不干。
原方续进四剂。
三诊:近日劳作,尚时咳,已不喘,痰时多时少,色白,尚口干多饮,饮热,已无汗,大便日一行,质可。
脉沉,舌淡红暗水滑。
服用?方四剂后四诊:近日夜间微咳,已不喘,痰已少,咽干大减,尚喜饮,二便可。
脉沉弦滑,舌淡暗紫红苔白。
原方续进八剂。 “时时心慌”心慌怎么解释?请赐教是否伴有或将入少阴?请赐教! 不要一看到心慌心悸就联系少阴,只要有饮逆之证就可以兼有心慌。
如太阳太阴的苓桂枣甘汤等,这还没包括少阳的悸和津血问题的悸。 原帖由 许家栋 于 2009-6-5 12:16 发表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要一看到心慌心悸就联系少阴,只要有饮逆之证就可以兼有心慌。
如太阳太阴的苓桂枣甘汤等,这还没包括少阳的悸和津血问题的悸。
“太阳太阴的苓桂枣甘汤”的“悸”是“脐下悸”。而本案是“心悸”且伴“怕冷”。伴喘(短气?)
少阳的悸是热悸伴烦,精血的悸理应归少阴。请释疑!?
[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09-6-5 12:49 编辑 ]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那个奔豚是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的,注意上冲也会到胸中,会不会心慌心悸?
本案的怕冷是少阴证,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少阳的悸你可以去看柴加龙牡汤;
津血问题的悸大多会牵扯到阳明太阴少阴,不要胶柱鼓瑟。 嗯,谢谢,多学习。
呵呵!论坛嘛!本来就是让讨论的。个人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传承嘛!:lol 这里的阳明热不明显,石膏在这里的具体用意是什么?老师请释疑 三诊是否用了苓桂术甘汤?
少阴,滞,饮
小青龙汤+桂枝茯苓丸 原帖由 Zhuangsir 于 2009-6-5 17:42 发表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这里的阳明热不明显,石膏在这里的具体用意是什么?老师请释疑
此案毕竟有阳明的夹杂,喘甚时上逆到表位的水饮和阳明之热相蒸,就会烦躁汗出的,学习麻杏甘石汤时我们知道,麻黄配石膏可以发越在表的外邪和水饮并且解阳明的郁热而达到除烦解汗的疗效。
都有麻黄配石膏的用法,
它们的区别是:
麻杏甘石汤是太阳阳明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是少阴太阴阳明的方子。 经方除了特殊煎法的一些方子,
一般都是依照桂枝汤煎服的法例,
即只取首煎,分三次服用,
不需复渣。 咳嗽无汗,口干多饮,喜饮热水,加上舌紫暗,应有血瘀。应为滞+饮证,处以小青龙+真武+温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