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加味
我儿.4个月.08年9月10日起低热T37.4摄氏度.我因上班.妻予"小柴胡颗粒".两小时不解.再予"头孢颗粒".又不解.体温升至37.6摄氏度.又予数次温开水.又不解.升至37.8摄氏度.予"臣功再欣"后降至正常.数小时又再发热如上.予"头孢颗粒及臣功再欣"又退.我下班回家时又再发热38摄氏度.面赤身热.唇红而干.神疲无汗.胃纳欠佳.指纹气关与命关交线处.色红带紫.脉细.其证俨然白虎证.然妻曰药难灌.故未坚持中药.又予上述方案治疗.反复热不退.深夜热势渐增.至黎明时38.8摄氏度.因担心请假在家.又予前法治疗不退.约正午更至39.6摄氏度.症状犹前.头有微汗.神疲多睡.四肢转凉.指纹气关与命关交线处.色紫.脉沉细数.已发汗四次.妻心急如焚.急令我出策.我决以中药.妻疑急曰.如此热势.中药何能显效.不若回院打针.我再三坚持而予.证属阳明热盛伤津.竹叶石膏汤加味:
石膏9克 法夏1.5克 党参6克
麦冬9克 知母4克 大枣3克
淡竹叶2克 炙甘草3克 生姜2片 米一撮 水煎一碗半 煎至小半碗.
初服半小时降至38.2摄氏度.汗出.旋又升至39摄氏度.妻急怪我.又予少商放血.稍退即复.妻又决予"臣功再欣"不退反升至39.2摄氏度.至够时差.热势持续.予中药尽剂.汗出热退.36.7摄氏度.面赤退.指纹退至风关与气关交线处稍前.色由紫转红.脉如前.三小时后(晚间九时许)测37.4摄氏度.妻又急.我言发汗太过.津亏致热.饮水即退.果然.次日坐车至外地赴妻妹婚宴后亦未再发. 真是险症!
中医特别是经方中医,不要斤斤计较于体温计!
从“面赤身热.唇红而干.神疲无汗.胃纳欠佳”转为“头有微汗.神疲多睡.四肢转凉.指纹气关与命关交线处.色紫.脉沉细数.已发汗四次”,这是少阴病了,竹叶石膏汤用的真是险!幸亏小儿的正气有勃勃生机。
回复 2# 许家栋 的帖子
你好.版主心中还有什么方案呢?其实我当时觉得放血好像已经是不管用的了.方子本身有没有哪个药不应该用的呢?
先谢了:) 经方的辨证施方,需要有足够多的辨证资料,最少也需要有十问歌的资料才行,所以这个病案只能辨个大方向,具体到方证还需要细致的临床资料。但是温真阳补津液是必不可少的。
回复 4# 许家栋 的帖子
谢谢版主.我要努力学习了:) 4个月的孩子是不会说话的, 但是体温表不能说明问题。我把体温表抛到九霄云外已经好几年了。用你的额头去触摸孩子的额头,就能知道孩子是否发烧。这是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回复 6# 仰长沙 的帖子
4个月的孩子是不会说话的, 但是体温表不能说明问题。我把体温表抛到九霄云外已经好几年了。用你的额头去触摸孩子的额头,就能知道孩子是否发烧。这是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这方法用了吖.因为老婆担心所以测体温.她那天整晚没睡.半夜还叫醒我几次.
她这人是紧张型的人.差点哭了......我能不测吗........:L 谁家孩子有病谁着急 小儿的疾病很简单,若犹豫不决极可能转恶;尤其是西药让小儿不要接触... :L:L:o:o 仰长沙 发表于 2009-4-7 11:50
4个月的孩子是不会说话的, 但是体温表不能说明问题。我把体温表抛到九霄云外已经好几年了。用你的额头去 ...
好方法,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