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 发表于 2007-7-25 19:55:56

校勘古医书的重要性ZT

标题: 校勘古医书的重要性ZT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7-2-20 01:28   标题: 校勘古医书的重要性ZT

校勘古医书的重要性

                             撰稿: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万芳副研究员
   (一)通过校勘可以正确理解古医书内容
(例1)《素问·疟论篇》有:"……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数句。
其中'汗空疏"三字不易解。但是如果再考察一下《太素》卷25"疟解篇"及《针灸甲乙经》卷7,第5篇的同样内容时,则均作"汗出空疏"。(据林注可知全元起注本亦同),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现存《素问》中的"汗'字后面脱一"出"字,如果把这"出"字补上,则全文前后的意义就十分明显。
(例2)《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有:"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照文义直读起来,不能明了。而通过文字校勘核对一下《针灸甲乙经》卷5"针道第四"一篇中所编入的同样一段文字却是:"无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是为重病,病益甚。"又再根据《素问·针解篇》王冰注引《针经》曰:"无实实,无虚虚"。可见在今本《灵枢》的"实""虚"二字之后应各再重一"实"和"虚"字。而"甚病"字乃"重病"之误。译成口语即:"不要对于实证用补法,也不要对虚证用泻法,以免产生虚证的正气更加衰弱(损不足),和实证的邪气更加猖狂(益有余)。其结果即叫做重病,病势必然更要加剧。"
这样全文就可以很容易得到解释。
如果我们再引用一下《难经·八十一难》中所引的"经'言。即(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时,则更可得到一个旁证。这也就是通过《内经>其他的传本和最早的注本(《难经》),来正确理解今本《灵枢》内容的。

   (二)通过校勘可以纠正古医书文字
(例1)现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借用上面例2中通过校勘的《灵枢》文字和现存本的张仲景氏《金匮要略》中的文字对照一下。该书中所引用的"经曰"文字是: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见"脏府经络先后病脉第一")。
上面一段引文,文义本身先后矛盾,于是历代注家只好随文释义,曲解其说。举如在《金匮要略译释》一书的语译中是这样解释的。即:
"……《难经》上说:'虚证用泻药,则虚证更虚,实证用补药则实证愈剧',只有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最为恰当,就是这个意思。……"
很明显,这段语译是有问题的。首先,从出处上《难经》也是引用的《黄帝内经》原文,不是首创此说,这在上面例2中已经谈到。其次,所谓"《难经>上说"以下的标点引号(即''),只截止到"……则实证愈剧"一句,也是和原文不符的。特别是从文义上看,既然前面说的是虚证用泻药,为什么后面又说虚证用补法呢?为了避免这个自我矛盾,于是在注释时不得不在前后二小段之间加上一个作为文意转折的副词"只有"两个字。但是事实上作为"只有"二字的《金匮要略》原文是没有的,也是注释者由于不得已才用自己的意思补充加上去的。而追究所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由于注释者一时没有充分地校勘材料,只能根据现存传本中的文字,以讹传讹地作为原文来进行解释的。
如果通过细致地校勘工作,把《金匮要略》中的原文根据上述例2校勘后的本文改为:
"……经曰:'无虚虚,无实实,损不足,益有余,'是其义也。……"时,全部文字和上下文义,即可豁然贯通,自然成理,无坎坷曲解的可能了。由此可见古医书的校勘工作,直接关系到是否符合还是违反古人写作原书时本义的原则问题,是研究古医书时所必须特别注意从事的一个方面。也是医学文献在研究工作中实事求是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2)今传世本《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弹动足内踝部的一种诊断方法。其原文是: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
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上文的前三句话据王冰注:"手足皆取之,然手踝之上,手太阴脉。足踝之上,足太阴
脉。……"
但以上原文中的"左手足上"及"庶右手足",等字样的涵义在王注中却未能搞清楚,故其解释甚为牵强。
如果再看一下《针灸甲乙经》本(卷4,第3)及全元起注《素问》旧本(据新校正注转引),这三句话的原文均是:
"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踝面弹之。"而《黄帝内经太素》本(卷14,第1)的原文是:
"以左手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踝而弹之。"
将以上这三类原文对勘时,就不难看出传世本(即王冰注本)的原文在这三句话中缺"而"字,衍"上"、"庶"、"足"三字,遂使全部文义无法确释。而《太素》本在"左手"后又脱"足"字,文义也欠通顺。故通览全文当以《甲乙经》本及全注本中的原文为准。正如全元起氏在其注文中所说的:
"内踝之上,阴交之出,通于膀胱,系于肾,肾为命门,是以取之,以明吉凶。"
据此则以上三句话的原文就可得到确切地解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医生将左手放在病人足内踝的上方五寸处压按,同时用右手手指弹动内躁时,在左手处即可出现相应的波动感觉。
又按,敦煌残卷P.3287的部分内容有与上文相似的一段文字,可作为旁证,今引录以供参考。
"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 已上。蠕蠕然者,不病也(蠕蠕者,来有力);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病也(恽恽者,来无 力也);其气来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死也(徐徐者,似有似无也);其肌肉身充,气不去来者,亦死(不去来者,弹之全无)。"(按,以上括号内文字均原卷子之注文)。
(例3)《灵枢·热病》有:"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一条。意义不明,特别是"脑痛"一称,不见于《内经》等其他古医书。通过校勘,我们可以从《脉经》(卷七,第十三)一篇中看到有这段文字的引录。其中"面青,脑痛"乃是"而胸胁痛"。四个字就有三个错误。这是因为古书钞写时以字形相近把"而"字误作"面"字;"胸"的古俗字是"胷",也以字形相近误作"青"字;"胁(脇)"字也是由于传写之误,作"脑"字的。所以如果没有《脉经》本作对照,这个错误,只好以讹传讹的沿袭下去,得不到纠正。
(例4)《本草蒙筌》卷6、冬葵子条引陶隐居云:"其子是秋种葵复养经云冬至春作子者谓之冬葵子。"(明崇祯刊本)。
上面的"经云"根据一般医籍编写惯例,骤视之似指引用《本草经>文。但却似是而非,不见《本草经》中。今复查《政和本草》卷27、冬葵子条陶隐居注与上文相对照,原文是:
"以种葵复养,经冬至春作子。谓之冬葵。"
可见《本草蒙筌》引文中的"云"字系明显的衍文。如果不核对原始资料,自不可避免要产生错误与混乱。

  (三)通过校勘可以弥补古医书篇节脱文
(例)《外台秘要校》9卷(《群书校补》本),是清人陆心源据宋刊本的《外台秘要》对明·程衍道刊本所作的校勘记。据此可以看出程本在很多篇节中均有缺失的文字或条文,有的甚至整叶全遗或脱文达数百字之多。均可通过宋本予以弥补。有关这个问题在前面第一篇中已作了说明,此处从略。
  
   (四)通过校勘可以发掘重要学术资料
(例)根据有关资料的考察在《黄帝内经》的早期传本中曾记有两个三焦的学说。
两个三焦就是指1.手(少阳)三焦。2.足三焦(系足太阳之别)。
但是关于两个三焦的学说,在近代的中医文献中却极少引起注意与论述。这主要是由于 明清以后医书所依据的《黄帝内经·灵枢》传本都是较晚出世的南宋史崧氏传本之复刻本, 而未能涉及到更早期的《内经》传本的原因。
至于在现存本的《黄帝内经》中,虽不见"足三焦"之名,但是足三焦的循行文字则仍基本完整地保存于《灵枢·本输第二》一篇中。即:
"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上面这段原文为什么只有"三焦",而没有"足三焦"的字样呢?经过和《黄帝内经》的其他多种早期传本及资料核对结果,可以发现原来在上面这段文字中"足三焦"的"足"字,在传世本(史崧传本)的《灵枢》中已被误植于"三焦者,足少阳……"的"者"字之后。而这个事实,还可以从下面引证的更早《黄帝内经》传本中得到验证。即:
(1)《太素》卷11,"本输":"足三焦者,太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而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下焦,盛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闭癃则泻。"
(按,这一段文字是和上述在《灵枢》传本中相同的一段原文,但'三焦'前有'足'字)。
(2)《太素>卷11,唐·杨上善注:"足太阳将原气别使三焦之气,出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为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委阳,并太阳之正,入腹络膀胱,下焦即膀胱也,原气太阳络于膀胱,节约膀胱,使溲便调也。以此三焦原气行于足,故名足三焦也。"
(3)《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唐·王冰注;"《灵枢经》曰:'三焦者,上合于手心主。'又曰:'足三焦者,太阳之别名也。'"
(4)《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王冰注:"膀胱为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脉 实,约下焦而不通,则不得小便;足三焦脉虚,不约下焦,则遗溺也。《灵枢经》曰'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5)金·王好古氏《此事难知》卷上,"问三焦有几"一篇中云:"答曰:手少阳者,主三焦之气也。《灵枢经》云:'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正(原刻本讹作'证'字,今改),入络膀胱,约下焦,'是知三焦有二也。"
(6)《此事难知》"东垣二十五论·问三焦有几"一文中更加详尽地阐述了足三焦的循行 及主治等问题(文长从略),同时更引用了一段不见于现存本《灵枢》中的文字,即:
"又《灵枢》云:'脐下膀胱至足,为足三焦。'....."
应当说明的是,在现存的《内经》早期传本方面,还有《针灸甲乙经》一书,但该书并未将上面这段文字编入。除了《内经》的早期传本外,清代学者顾观光氏也曾发现了这个问 题,他说:"今本(《灵枢》)'足'字误脱在下,当依王(冰)注乙转,三焦为孤府,自上而下无所不统,故经之在上者属手,俞之在下者居足,曰'足三焦',谓三焦俞之在足者耳。"(《灵枢校记》)。

   根据上述各种原始资料的分析,可综括为以下两条:
第1."足三焦"一称,早在《内经>古传本之一的《太素》,唐·王冰所见的《灵枢》古本,及金、元李杲、王好古等氏所见的《灵枢》古传本中均有明文记载。并且杨上善、王冰和李杲等人更对此作了进一步地发挥,这些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现存本的《灵枢》中的"足"字系脱漏误植的结果。而后代多数学者却根据了这个脱误的资料未能看到"足三焦"之名的存在。
第2.根据上述第6条《此事难知》一书所引不见于今本的《灵枢》佚文,可知在《内经》古传本中所记的"足三焦"的文字并不限于上述一条。
  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大量客观物质的作证,才有可能在校勘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出在《内经》古本中的两个三焦学说。附带说明一下,提出古本《内经》中"三焦有二"的学说,可能要引起一些不同看法。这里仅作一些补充解释。第一种看法是:应当沿习一般习惯的"公认"说法,不必重新考虑两个三焦问题。第二种看法是三焦在《灵枢·本输第二》又称:"孤之府也。"既是孤府,为什么又有两个?于"理"不合。第三种看法则怕增加对中医理解的混乱。
我们认为第一、三种看法只是沿习旧说,既不考虑这种"旧说"是怎样产生和致误的,也不考虑更早期历史的客观存在。第二种看法则是把《黄帝内经》一书看成是完整无缺的整 体,忽略了《内经》本身决非成自一人之手,而是掺杂了大量不同学说这个事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勘古医书的重要性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