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请教桂枝加附子汤中的甘草为何是3两,而不是桂枝汤中的2两呢?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我试着给个答案吧,有错的请大家指正: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从条文可以看出“发汗,遂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说明津液亡失的厉害,因此,需要增大甘草的用量来补充津液,另外,增大甘草的用量也有缓急的作用。
试解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1.李杲:甘草,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
2.《汤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 我觉得此加之甘草同理
3.《本草正》: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
4.《本草正义》: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 加一问: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为什么不以水六升,煮取四升,温服半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且引用栀子豉甘草汤条文"少气者,栀子豉甘草汤主之"再回来看此条同桂枝汤比较,此处的汗为漏不止,且四肢难以屈伸,着眼点就在于这个"难"字,为何会难,再结合"少气者,栀子豉甘草汤主之"中甘草的用法就不难理解了. :L :L 原帖由 zhongyi999 于 2008-8-23 01:23 发表 http://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加一问: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为什么不以水六升,煮取四升,温服半升?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煮法是不是和附子的特性有关系?久煮 怎么没了。 本帖最后由 laciqs 于 2013-3-30 03:41 编辑
这个我也发现了,同意2L。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