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yi999 发表于 2008-1-31 13:07:1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全文结束 ────

当归小骥 发表于 2013-3-6 21:23:13

南无阿弥陀佛

angleum 发表于 2013-4-10 22:14:21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0ycy1.html
淺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顯示的修證次第(2011-09-14 19:36:22)
(這是2011年9月1日呈給 懷師的修習報告。並附 懷師之批示。──愚胡註)
  我們都知道,《金剛經》是數百卷之《大般若經》之濃縮精華,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卻又是《金剛經》之濃縮精華,對等推之,《心經》是佛經中精華之精華,整個佛法之重心,就落在於此。一切有為法的修持,最後都要歸元到《心經》的範疇,才能究竟。

  時下最流通的《心經》譯本,總共二百六十個字,字字機珠,信、雅、達俱全,是佛菩薩智慧的結晶,誠乃學佛者之無上寶典。字數不多,內涵卻深奧無限,若真能懂了這部經而有所體會,任何其他的佛教經典,都將容易了解,因為,「但得本,何愁末。」

  末學僅就一己所知,現將其精義中顯示的層次及其對修持之關聯,略解如下:

「般若正觀」法,能了一切苦。

  經文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句話已將該法正修之初步結果,概括性的一筆勾畫了出來。觀自在菩薩,是修習般若正觀法門而成就的佛菩薩,他依法確切地深修實踐,觀照到了「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原來都是「空」性所演化出來的幻象,因此,能夠徹底解脫,了去一切煩惱與痛苦。下面的經文有再進一步的細說。

五蘊為何?

  在此先約略了解一下「五蘊」之義,《大乘廣五蘊論》說:「蘊者,積聚義。」「色、受、想、行、識」等五法「積聚」而成了這個萬有的世界。萬有世界又可歸類為兩大部份,即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亦即「色」、「心」二法,「色」蘊屬「色」法,「受、想、行、識」其他四蘊,歸納為「心」法。

  物質面,以「色」為主,主要是「地、風、水、火」四大的組合,小的方面,包含了我們個人的肉體,大的方面,乃至於外在的一切物質世界及其所演生出來的現象,有形的、無形的均囊括其中。

  而精神面的部份,則須細分為「受、想、行、識」四大類,因為修行修的就是「心」,必須細分解說不可。

  「受」,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亦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精神領納之感覺,其來源可能引發自物質與肉體,但其還是經過「識」的分別而產生的一種感受作用。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不苦不樂之受)。

  「想」,代表我們的知覺與思維,一切妄念、正念、欲望心或分別心,都屬於它。

  「行」,有了思維,還會去實現它,於是有了「行」。它是支配人的行為的因素,是身心本能運行活動的動能,也是宇宙與生命的原動力。世事生滅變異,無常遷流,天行健,宇宙運轉不息,眾生妄念不止,輪迴無已,都是「行」的動力在推進。

  「識」,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第七識為末那識,是第六識之根,第八識為阿賴耶識,是含藏識,是一切的記錄。「識」的道理深奧異常。


  「五蘊」又稱「五陰」,因為這五種妄想執著,有如陰影般的遮住了我們的智慧之光明。這些名相,自古以來,各種解釋很多,細究起來,非常複雜,在此,也只能簡單地描述一下。

「五蘊」由「空」而來,無異於「空」。

  其次,經文首先交代了「色不異空」,餘者以「亦復如是」一筆略過,而我們讀經,卻不能省略。第一個階段的層次應為:「色不異空」、「受不異空」、「想不異空」、「行不異空」與「識不異空」。

  第一步,先要破除「色」蘊,一般凡夫,都是極其著「相」與著「有」的,將一切境相當成實有,不知其乃本體空性的作用與現象所演化出來的幻境,反而以虛為實,貪取欲求,患得患失,故而煩惱叢生,無以解脫。「色不異空」,直接告訴我們,一切物質世界的色相,都是不實之物,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把持不住的,不要去拼命追求,縱然追求了一生,到頭來仍是一場空,而且還要飽受輪迴之苦。

  做到了「色」法空了,「心」法之「受、想、行、識」,是依「色」法而來,自然就不難空了。

  經 文先把本體之「空」性先介紹出來,將「五蘊」與「空」初步劃分開來,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解說。其標明了「色、受、想、行、識」等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沒有其 自性,皆由本體「空」而來,是無常,非永恆不變的,都是「空」體的「用」或「象」,故其與「空」無異。這個萬有世界,最後均歸之於「空」。執著於「色、 受、想、行、識」等五蘊的萬有世界,就是煩惱痛苦之根源,不能解脫。在此雖說「五蘊」不異於「空」,但「五蘊」與「空」,截止到此階段的描述,似乎還是兩 種東西,只是其間沒有差異而已。

  為了破除凡夫對萬有的執著,故先提出這幾句話,以「空」來破「有」的執著。是為第一層的剝析。

「空」亦無異於「五蘊」。

  經文再反過來說:「空不異色」、「空不異受」、「空不異想」、「空不異行」與「空不異識」。這又進一步告訴我們,我們破了「色」法與「心」法,拼命想追求而守住的那個「空」,其實上也是與「色、受、想、行、識」五蘊是一樣的是得不到也守不住的,想捨「五蘊」而守「空」,一樣枉然。

  因為,二乘修持者,認為有法可修,有道可得,於是,深入禪定之道,欲見「空」性,得到它,並守住它。然縱使修成大阿羅漢,一「定」可達八萬四千大劫,但最後終須出定,回到「五蘊」的世界來,故還非究竟。

  這也顯示出,在修證上,「空」與「有」一樣,「空」也是如「五蘊」相同地了不可得,不可執著。拼命想求個「空」,再抓住這個「空」,亦必徒然。

原來「五蘊」與「空」無二無別。

  下一階段的經文又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這才是大乘佛法的了義精華所在了,經文步入了正題。原來「五蘊」就是「空」,「空」也就是「五蘊」,「五 蘊」與「空」原為一體,無二無別。先前將「空」與「五蘊」之劃分,只是一時權宜方便之計而已,佛菩薩必須一層一層剝析下來,大家才會明白。現在說出究竟之 法,方為大乘佛法的中心所在,這是「即空即有」的至深道理。「五蘊」與「空」,二者一體,無以分割。其間之關係,有如「波」與「水」,「波」就是「水」, 而「水」也就是「波」,除盡了「波」,亦得不到「水」。「空、有」本無二,何須捨此就彼地多此一舉呢?四大、五蘊本來沒有就礙到我們,只因為我們沒認清楚 而去執著它們,才成了我們的障礙。殊不知,煩惱即菩提,五蘊就是五方佛啊!

  本 經最初說「五蘊不異空」,是要我們以「空」來破「有」執,不要執著萬有世界的一切,因為它們當體是「空」。當我們以「空」破了「有」執,然後又說,「空亦 不異五蘊」,捨「五蘊」而執「空」,是一樣地了不可得,於是,又要我們進一步,放下「空」執。現在又說,「五蘊」與「空」本來就是一體的,無以分割,何苦 區分而捨此求彼呢?先前的一堆捨「有」、然後去「空」的一番功夫,不都是白費了嗎?其實不然!這就是佛菩薩智慧與慈悲的地方了。

  如 果不是如此漸進式的層層剝析說明,直接來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眾生連「有」與「空」是什麼都沒弄清楚,哪能聽得懂?況且,沒有捨去「有」(五蘊), 不會體會到「空」性;沒有連「空」也放下的經驗,也無從了解「即空即有」這一層的道理。換言之,在修證的過程上,多還得依次第來,沒到達某個層次的修持, 是無法越級體會更深層次之理。若「理」至而「事」未達,這個「理」也必然還沒真通。

  故小乘佛法之理,雖不夠圓融,但在修持上,一步也不能少,大乘修持者,沒具備小乘修持的基礎,其理必流於空談,成了口頭禪,於事無補,必須要修證到了,然後再將其放下,才算究竟。否則,一開始就妄談「煩惱即菩提」,「五蘊即五方佛」,而不去修證了,那就是真「誤」了。

本體「空」性,究竟為何?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五蘊」是諸法之總合,「五蘊」即「空」,諸法自不例外,諸法即「空」,而「空」亦即諸法,二者一體無二。前面用一個「空」字,代表本體,乃不得已之方便也。

  現 在這幾句話,對眾生的如來本體,下了真正的詮釋,這也就是整個佛法「不二法門」的精神所在,而這個本體,並不屬任何相對之物,相對之物,如「生、滅」、 「垢、淨」、「增、減」等等皆是,經文只列舉了這三類事物,實際上,這萬有世界之一切都屬二性之物,當然也包括了「空、有(五蘊)」在內,二性即無常,非永恆,在二邊之間,變易輪轉,永無止境,若想執其永遠,無論是執「有」或執「空」,都是無法可得。
  它 似乎是不著二邊的一個「中道」,但這個「中道」,你如能找得到,那一定也不是,因為它不是死寂不動的。合不合乎這個「中道」,就要看你的「心」放在何處 了,心不執任何處,卻也處處觀照著,了無罣礙,無所在,也無所不在,如此身處二性之中,卻依然能活生生地從容這個「中道」,否則,想抓住任何一處,一切皆 非,離「道」就遠了。「不二法門」道理深奧,在此不作多述。

破「五蘊」須自「十八」界下手,層層空去一切我執。

  經文又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五蘊」之不實,前已描述過了。若要破「五蘊」之執著,應從何處開始呢?經文現在告訴我們,就要從吾人之六根、六塵與六識下手,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界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在經由「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而起分別與覺受。「六根」又稱「六入」,「六根」加上「六塵」為「十二處」,再加上「六識」,合稱「十八界」。

  「六根」是我們的生理器官,是物質組成的,是四大之假合,屬二性,無自性,如夢幻,皆了不可得,故云:「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既空,「六塵」亦失去其影響力了,自然也空。那隨「六根」而來的識別心「六識」亦無從可起,只有「現量」沒有「比量」。如此,十八界皆空了,就自然能進入般若之慧觀境地。

十二因緣,環環俱滅,超越六道,永脫輪迴。

  接下來,「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十二因緣」說明了生死輪迴之事實真相。十二因緣總共有十二條,謂之十二支,經文只列舉了頭與尾兩項,我們讀經卻不應省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條循環不息,形成三世輪迴現象。

  有過去的「無明、行」二因,產生了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由現在的「愛、取、有」三因,故有了未來的「生、老死」二果。過去之因而得今日之果,今日之因又成為未來之果,因因果果,循環不已。這十二因緣,環環相扣,把我們套得死死的,永遠讓我們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不得解脫。

  佛說十二因緣法,告訴我們,生死輪轉的最主要之由來,就是「無明」,「無明」是糊塗不清,是煩惱的根源,先須要把它斷掉。「無明」滅了,則「行」滅,沒有妄行了。「行」滅,則「識」滅,分別心也就沒有了。分別心沒了,就不動心識別有緣父母而投胎了,如此則「名色」滅。沒有投胎,又何來六根呢?故「六入」滅。如此類推下去,……,最後,沒有「生」,自然沒有「老死」。

  「無明」當體是空,不是真有,實際上,「無明」無可破,亦無須破,一覺便了,所以說「無無明」。既然「無明」不是真有,又何須去破盡呢?故云「亦無無明盡」。如此連環類推下去,「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如此,可了「分段生死」。

超越四諦,得而無得。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集滅道,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法門。諦者,真理也。當初佛陀對小乘根器者傳四諦法門,簡單的說,「集」是集聚了三界內一切煩惱惑業,造成了我們的「苦」,「集」是因,而「苦」是「集」之果。如要「滅」除這個「集」,修「道」是唯一途徑。換言之,我們要知「苦」而斷「集」,慕「滅」而修「道」,它是有「苦」可離、有「集」可斷,有「道」可修、有「滅」可證。這就是四諦法門的要旨。

  現在《心經》告訴我們,四諦法門是不了義的,並非究竟,只能了「分段生死」,不能了「變易生死」。因為「五蘊」當體是空,「五蘊」為諸法之母,四諦自然當體亦空,故而是無「苦」可離、無「集」可斷,無「道」可修、無「滅」可證。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小乘聖人還必須以小回大,方得究竟。

  下一句「無智亦無得」, 又再進一步還要我們破除「法執」,大乘修行在於「六度萬行」,六波羅密最後還有個般若智慧可得。現說「無智」,無般若之智可得,「無得」,無菩提道果可 得。也就是「無有佛涅槃,也無涅槃佛」。菩薩的法執,亦得放下,般若之法用,自然顯發,不偏空,亦不著有,真空妙有,隨心所至,無盡妙用均在其中矣!「無 智」方為真智,「無得」方為真得矣!

依法修持,進入佛菩薩境地。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這裡講的菩薩(菩提薩埵),是指已登佛位的佛菩薩們,他們都修持此一般若法門而成就的,人、法二執,了無存在,妙有真空之心,得大自在,毫無牽掛障礙。心沒有絲毫掛礙,就能得大無畏,不再恐怖了。因此,得以永遠離開依根本無明而起的顛倒夢想,而達至高無上的圓滿佛果了。

三世諸佛皆依此而成正果,沒有例外。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包括了已成之佛,如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等,也包括了未成之佛,一切眾生都是因地佛。不論是已成之佛或未來之佛,他們也許修持種種的不同方法,但最後都必須歸元到「般若波羅蜜多」,方能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究竟佛果。

讚歎本經功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前幾句是讚歎「般若波羅蜜多」是至高無上,末後兩句是讚歎修學本法所能得到的功德利益。

顯分述完,密分結尾。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本經前面的道理,是顯分部份,業已述完,最後,傳示密分的密咒。要大家勤修正法,快速抵達菩提彼岸。

結語

  三藏十二部經,中心就在「般若」,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是「般若」之精華,短短二百六十個字,不僅將「般若」之「不二」本性,勾畫出簡單而完美的輪廓,了義精闢,而且把修證所須的次第,層層剝析,俾使行者在修持上,有了一個準則與大綱。

  絕 多眾生都是極其執「有」的,故其初步修證之法,重在「色不異空」,以「空」破「色」的執著,先了「色法」,我們一般人,平常打坐參禪,求「止」修「定」, 多在這個層次中打轉,要突破這一關,就已經很不容易的了。「色法」一了,其餘「受、想、行、識」之「心法」,是依「色法」而生,就不難破了。

  其次,講求「空不異色」等,告訴了我們,那個「空」也同「五蘊」一樣,了不可得,認為找得到它,並能守住它,同樣是一大妄想。這也說明了,我們打坐求「空」求「定」,得到了,亦非究竟。貪執定境,反而障道。在我們的修持上,當「定」境出現,會感受到無比的禪悅,不執著它便好,一有貪執,即入魔境,不可不慎。古來多少修道人,沒跳出這一關,可嘆!執「有」還易破,執「空」就難辦了,故有云:「荊棘林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這一段經文,是要警惕小乘行者對「空」與「定」的執著。

  再 次,才進一步講到「般若」之真義精華。講「空」談「有」只是權宜之步驟,實際上,「空」、「有」本是一體,「即空即有」,「空」即在「有」中,無以分割。 因為,那個道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看起來,似乎是「二性」之外,還有一個「中道」存在,其實不然,這個「中道」是了不可得的,捨去 「二性」,就尋不得「中道」,就如同除盡了波,水也沒了。能否合於「中道」,要看己心放在什麼地方了,只要己心不著「有」亦不住「空」,心無住處,方為心 之所歸,就能從容於這個「中道」,但要做到此一地步,若沒有經過一番「去色」、「捨空」的修持,便會流於空談,是到不了家的。在修持上,此時已是般若的慧 觀了,心不住一處,卻也處處觀照,用心若鏡,清明在躬,雖日理萬機,心中仍如如不動,隨起隨消,過則不留,也就是孔夫子之「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聖境。

  如何去破這個「五蘊」呢?接下來,經文要我們先從「六根」、「六塵」與「六識」下手。我們生死輪迴的源頭,來自「無明」,而「無明」當體本空,無可破,亦無須去破,覺之便了,「無明」一滅,其餘的「十二因緣」不除自滅,解除了我們生死的環環相扣,以了「分段生死」。

  再進一步,以「無苦集滅道」破小乘行者之執著;以「無智亦無得」來破菩薩的法執。而達究竟佛果。

  佛 菩薩何等慈悲,要我們走盡該走之路,沿途風光,須邊走邊捨,因為這都是過程,而非寶所。但若略去過程或執著於沿途風光,就無以到達寶所了。故由小乘到大 乘,路途是循序漸進的,一切關鍵性的過程,雖非究竟,但也不能省略,走過去了,知非即捨,逐漸圓滿,就有如渡我們至彼岸之舟筏,當我們抵達彼岸時,舟筏不 捨,何以登岸?這在《心經》表達的層次中,顯現無遺。

  我們每天讀誦《心經》,若只是有口無心的唸一唸,沒有想到去真修實踐,不僅事倍功半,且亦枉費當時佛菩薩之用心良苦啊!

  僅以此文,與大家共勉之。恭請賜正。

南師批示:聽知。88分。想不到去年打你一棒,打醒了!我很高興!你在紐約這樣繁華聵鬧的慾海中,能夠直趨菩提,透明般若,甚為可喜可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