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伤寒论》半表半里探究
《伤寒论》半表半里探究□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
半表半里,是当今中医界的日常用语,但如同六经、三阴三阳一样,其实质未取得共识,因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者甚至质疑其存在和科学性。今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半表半里的发展。
半表半里是经方独有的理论概念
《黄帝内经》中找不到半表半里的理念和称谓,和《伤寒论》中的六经、三阴三阳一样,半表半里是经方独有的理论概念,是六经构成的重要病位理念。
自王叔和、成无己以《黄帝内经》释《伤寒论》,对解读《伤寒论》形成了不良影响,使后世医家走了不少弯路。不过,经几代人多方考证、临床研究渐渐拨开其谜雾、探明其实质。扬绍伊考证《伤寒论》序中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为王叔和加入”,反证了张仲景不是依据《内经》撰写的《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文献证实,《伤寒论》源自于《汤液经法》。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通过研究《伤寒论》的内容,明确指出:“《伤寒》六经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指明了经方的六经是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这样自然明白,半表半里是六经组成之一,半表半里理念在《黄帝内经》未出现,正是告诉我们其是经方独有的理念。
半表半里的形成史
半表半里最早见于《伤寒论》,其出现后,标志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伤寒论》主要内容来源于《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现今已形成共识。杨绍伊以“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为据,又以文字特点考证,据“与商书商颂形貌即相近,其方质廉厉之气比东汉之逸靡、西京之宏肆、秦书之谯谯、周书之谔谔”,认为《伊尹汤液经》出自殷商,张仲景据此论广为《伤寒论》,故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对比《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可看出,《伤寒论》中才出现了半表半里理念。《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是历史学家描绘的经方特点,即用药物的寒热温凉阴阳属性,来应对疾病的浅、深(表、里)、寒、热、虚、实,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即以八纲理论指导治病。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经方用八纲,病位概念只是浅、深(表、里),无半表半里。
把《伤寒论》(宋.赵开美本)与《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等版本进行对比,可发现后者有“辨不可发汗病、辨可发汗病、辨发汗后病、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辨可下病、辨发汗吐下后病”等篇章,通过考证及临床研究,这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众所周知,发汗用于表证,吐、下用于里证,这里没有《伤寒论》所论述的和法,可知汉前对疾病的认识,疾病初期证在表,不愈则入里。在表用发汗治疗,不愈入里用吐、下治疗,一直沿续到东汉。从《伤寒论》中可看到:这种只有表、里概念指导临床,产生了很多的经验教训,疾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还有不在表亦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即表半表半里者,治不能用汗法,亦不能用吐下,只能用和法,这就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产生了半表半里理念。
《伤寒论》凸显半表半里理念
半表半里出现于《伤寒论》不是偶然。成无己有幸见证半表半里的出现,在其《注解伤寒论》中23次引用这一概念,惜受王叔和影响以《黄帝内经》释《伤寒》,把半表半里认做脏腑经络胆,因此不能认识半表半里实质,更不能认识六经实质。
仔细读《伤寒论》全文可知,《伤寒论》凸显了半表半里的论述和治疗,如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这是经方发展史上首先总结出病在半表半里者。更值得注意的是,杨绍伊把这一条列为仲景论广(低一格写),是《汤液经法》中所无,这就证明了《伤寒论》与《汤液经法》最主要不同:即是《伤寒论》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并标明了在此病位上尚有阳证(少阳)、阴证(厥阴)两类证。也就说明,《汤液经法》用八纲辨证,《伤寒论》用六经辨证,发展至六经辨证,其关键是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因此,半表半里是经方特有的病位理念,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科学内涵。
由以上可知,半表半里是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病位理念,应当注意的是,这个病位理念与六经理念一样,是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理念,它出现在东汉,是形成六经辨证的关键。六经来自八纲,半表半里亦来自八纲,半表半里病位的出现而形成了六经。
顶,
一定好好向各位老师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