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底 发表于 2015-12-24 09:33:43

人参黄芪汤 黄芪伤多方

      人参黄芪汤[药方出处]      《小品方》                                       [制法]汤[五证病机]       太阴阳明合病,属太阴。[药方说明]黄芪(三两)   人参(一两)芍药(二两)生姜(半斤)肉桂(三两)大枣(十四枚)当归(一两)炙甘草(一两)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有寒加厚朴二两。忌生葱,海藻,菘菜。[辩证论治]黄芪汤,治虚劳,胸中客热,冷癖痞满,宿食不消,吐噫,胁间水气,或流饮肠鸣,不生肌肉,头痛,上重下轻,目视(昏昏),惚惚志损,常躁热,卧不得安,少腹急,小便余沥,临事不起,阴下湿,或小便白浊,伤多方。(小品方)

坚持到底 发表于 2015-12-24 09:38:37

我在论坛里面查不到,今天发在论坛里面方便其他人学习和查看。

JTLZL18 发表于 2015-12-24 09:59:38

黄芪伤多方是一张很有用的方子,
要认真学会使用。

坚持到底 发表于 2015-12-24 13:20:00

JTLZL18 发表于 2015-12-24 09:59
黄芪伤多方是一张很有用的方子,
要认真学会使用。

现在还不会使用,不知道里面的肉桂用意是什么?

钱国芳abc 发表于 2016-3-19 20:47:25

学习了!

刘守峰 发表于 2016-3-21 20:58:17

了一居士(495528112) 19:59:18
    案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尔雅云:梫,木桂;郭璞云: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本同为一物,它和麻黄的药性差不多,升中有降。为什么用药要用桂枝?不用厚皮的肉桂呢?因为肉桂气味浓厚,没有足够升散的力量,只是沉降。而桂枝,气味不厚,升散而又降气。用它降逆的时候,就加大用量就可以了,如桂枝加桂汤
    古人用药是很微妙的。日本人不明此理,万言考证,精神可嘉。

linqibing 发表于 2016-4-17 13:32:50

黄芪伤多方,第一次听说,呵呵,加强学习。

chinajxm 发表于 2017-3-29 08:24:51

学习了

光明世界 发表于 2017-10-13 09:13:26

确实不错,我自己就单独用过这个方子,特别是对于血小板少的患者。

derogba 发表于 2018-4-1 23:32:42

学习了

杏林小生 发表于 2018-4-4 10:30:57

:hug::hug::hug::hug:

derogba 发表于 2018-4-9 11:45:06

chinajxm 发表于 2017-3-29 0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了

《小品方》我已经保存到百度云盘。

84539 发表于 2019-2-21 15:46:38

现在药店的桂枝是粗枝,不象张锡纯说的桂枝。哪 天我到山民那收些细小点的,就叫他们每枝只要从苗尖往下到五寸长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参黄芪汤 黄芪伤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