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伤寒医案之三十四:颈痛案
赵小明 男 50岁 久居青海多年,去年年底回益阳,因颈部疼痛一月余,于某诊所针灸,电针,吃汤药十余天花费数千元无效,2015年1月23日由一患者介绍来诊。刻诊:患者体格壮实,诉颈部两侧疼痛厉害,颈部转动不灵活,且牵扯至两侧头部,太阳穴附近疼痛。无明显恶寒发热,易汗出,稍运动或是食辛辣后汗出粘腻。无明显口苦,口易渴,喜冷饮,食欲可,小便微黄,大便日一行,质软。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处方: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合麻杏苡甘汤加川芎
信前胡 80克赤芍 30克 杏仁 20克
川芎 30克 枳壳 40克 麻黄 30克
薏苡仁 80克炙甘草 20克
中药共取 5 副水煎60分钟一日一剂,分三次服
嘱其服完后复诊,但一直未复诊。
今日(2015年8月26日)带其妻来看诊,言上次服药后效果特佳,到现在也没复发过,所以就未来复诊。
要是还有用方思路与分析就好了
此岸,雪落满天 发表于 2015-8-27 08:43
要是还有用方思路与分析就好了
此案初看其实很明显的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合病有颈项的疼痛,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一张方子,葛根汤或是桂枝加葛根汤。但根据舌象来看,苔黄腻,口渴喜冷饮,汗出粘腻,这个有明显的是阳里里热,但还未到承气汤程度,黄腻苔说明有湿热之象。那么这种情况下还有张方子可选,那就是麻杏苡甘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 :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这张方子的剂量与用法是有问题的,不符合经方的用药原则,很明显是后世医家篡改。这张方子《外台秘要》中将其还原。原文:又疗湿家,始得病时,可与薏苡仁麻黄汤方:
薏苡(半升)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杏人(二两,去皮尖两人,碎)
上四味,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单纯麻杏苡甘汤,清阳明湿热的药仅一味薏苡仁,这样显然不够。这个药太平和了些
薏苡仁:
凉、甘、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生平泽。所以我选用了伤寒中的四逆散,这张方子,恩师说也是有问题的,包括量与方名。那么我们汉传不称四逆散,称之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或是中柴胡汤更适宜。真正的四逆散,恩师书中有增补方。这张方子一手托两家,少阳与阳明。案中:“颈部两侧疼痛厉害,颈部转动不灵活,且牵扯至两侧头部,太阳穴附近疼痛。”这个可以看成是少阳病位。(个人经验)
另外小柴胡汤有一条文: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里提示,颈项强,也可能是少阳病,当然,要根据具体伴随症状来用方,不一定是小柴胡汤。川芎作为头痛的一个药症加入,也有对整个方子反佐之意。川芎:辛,温,无毒,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综上分析,这个病案六纲当定位为:三阳合病 故选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合麻杏苡甘汤加川芎。 跟您学习 醉里读伤寒 发表于 2015-8-27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案初看其实很明显的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合病有颈项的疼痛,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一张方子,葛根汤或是 ...
哈哈!经廖老师这么一讲解就明白多了!谢谢廖老师!
谢谢廖老师点拔。
学习了http://www.zhongyi999.com.cn//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8.png
豁然开朗!!! 看看老师的讲解 明白很多 本案一般辩为太阳阳明,用葛根汤治疗,
仔细看,阳明里热很重,
楼主对病机,辩证,方药的分析很到位。 感谢师兄分享,学习了 太阳纲没法看出来 分析很到位,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