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发表于 2014-12-12 16:50:08

《汉传免费课程连载太阳篇条文25-30》

《汉传免费课程连载太阳篇条文25-30》

讲课:李明阳

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块儿学习《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第25~30条首先我们温习一下桂枝汤的方剂解析: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服药后,1喝碗稀粥,助药力;2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等!(这两条是必须注意的)君药:桂枝,辛、甘,温。《神农本草》: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这个药入表,而透达发散,还去上逆,因为外邪去除后,气能旁流,才不上逆。性温味甘,可以温养胃气。臣药:生姜,辛热。《神农本草》: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姜,汗多,能够解表,止呕,温胃。与桂枝配伍增加了发汗解表和降逆止呕的功效。佐药为大枣和甘草。1大枣,甘咸而微温。《神农本草》: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大枣,“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用在这里多贴切。养被伤了的津液,还能调和百药,增强药效。2炙甘草,甘平。《神农本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这个药味甘,养胃气,还缓急,急热,急痛,都能缓解。因为它使用蜂蜜炮制的,因此可以养胃中津液的。使药:芍药,苦酸而凉。《神农本草》: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它入血,祛除实邪,止痛,还利小便,内不通则外不透啊,加芍药还有个反佐性,一个酸凉,收敛一下,使其发汗不太多。微利小便,也帮助透表。桂枝入卫气阳分,芍药则入营血阴分,一个辛温宣散,一个酸凉收降调和这个阴阳,营卫。 25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坚耳。设利者为虚,大逆。坚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病可发汗证篇》)这就话不能一句一句得看要整条的看,不然是看不明白的,自己也有可能被绕进去。这些症状用汗法能够解决,只有在表的病证才用汗法。“脉浮大”“便坚”太阳阳明合病和单独的阳明病均可以见到这两个症状,能用汗法解决的只有太阳阳明合病,这也符合表里同病,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也存在这样一个情况,机体调动体内的津液到肌表抗邪,导致中焦津液不足,出现一系列阳明症状,当表证解除后,津液得以回归原位和得到补充,阳明症状也可以消除。“设利者为虚,大逆”如果脉浮大,还下利,这时就要考虑阴阳格拒(真寒假热)了,这是病就危重了。这时就要考虑四逆类了。26、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比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宋113)有太阳伤寒的表现,但是不是太阳伤寒,因为太阳伤寒脉要浮紧,而他的脉是“不弦紧而弱”即浮弱。浮弱,在表津液不足,会口渴;这个时候再用火熏汗蒸的方法治疗,大伤津液,就会传变。如果出现谵语,就传到阳明;如果出现腹泻,就传到太阴等等,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而已。“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和“弱者必渴,被火比谵语”没关系,前者是治疗,后者是传变。“当汗出愈”这个汗也是微微汗出,不能大汗淋漓。 2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宋18)酒客,就是喜欢喝酒的人。长期饮酒的人,多内有阳明湿热。如果患了太阳中风,就不能用桂枝汤来解决。因为桂枝汤中君药是桂枝,(桂枝,辛、甘,温。《神农本草》: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这个药性温味甘,可以助湿热。味辛入表,而透达发散,能够引动原有的阳明湿热上逆,而致呕吐。28、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宋20)这一条说的有点绝对!可改为“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多(可)吐脓血也。”27条是为了说明只要符合这样一个病机,服桂枝汤都可能会呕吐。所以服桂枝汤呕吐的不一定是酒客,但一定是内有阳明湿热。这样一个病机,也不是必吐脓血,而是湿热蕴结到一定程度,伤及了血络,化为脓血。如果没伤及血络,就不会化脓血,也就不会吐脓血,这样就是一个单纯的呕吐。29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宋17)应用桂枝汤的七大症状标准是三个太阳提纲症: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以及16条的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而现在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这是太阳伤寒的主要症状,此时应用麻黄汤发汗解表,用桂枝汤就是“病轻药重”了。“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就是说要分清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不可搞错了!30、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宋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不管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已经用了汗法,病还没好。这是就应该重新辨证了,看看疾病传变了没有,根据不同病,采取不同的治法方药。而这个医生不管那么多,又用了吐法、下法及温针,这个时候很大可能已经传变了,病情变得复杂了,成了“坏病”。这个时候就不能用桂枝汤了,就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话说全书的经典语言,这就要考验一个医生的辨证水平,辨方症,辨药症,最终达到方证相依,药证相应。谢谢大家!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讨论。

水六六 发表于 2014-12-13 22:25:27

感谢分享....温故而知新,学习了...

lgrong 发表于 2015-3-22 11:12:32

讲得很好,大受其益。

hzyyf251 发表于 2015-10-21 21:59:44

学习了,谢谢分享

吴知止 发表于 2016-5-12 11:06:49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这是太阳伤寒的主要症状,此时应用麻黄汤发汗解表,用桂枝汤就是“病轻药重”了。
药重了!!!

郭小痴 发表于 2016-6-17 16:45:37

再次学习

chinajxm 发表于 2017-3-22 07:20:39

阅读理解

wangjizhi 发表于 2017-3-30 17:25:05

学习了,继续读下一篇

LJF0225 发表于 2018-5-18 22:06:06


谢谢!学习了!

derogba 发表于 2018-5-25 22:14:14

时而温习之

derogba 发表于 2018-8-3 09:16:39

温故而知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传免费课程连载太阳篇条文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