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经方医案》-眩晕失眠案19
眩晕失眠案赵某,女,25岁初诊日期:2010.4.17.主诉:眩晕,失眠一个月。刻诊:头痛,起则头晕目眩,耳鸣,呕恶,心悸气短,心烦不眠,恶风寒,手足逆冷。舌淡胖,尖红赤,苔薄黄而腻。左脉寸微浮而滑,关尺沉弱。右脉寸弦,关浮滑,尺沉弱。你们分析一下吧?学生: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辨证对了,方子呢?袁超明: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栀子豉汤。王荣生:烦饮少阴太阴阳明 吴茱萸汤+栀子豉汤。慈济堂:少阴太阴阳明合病,滞、饮、烦证,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朴玲玲:真武汤+栀子豉汤景方建:我同意慈济堂的。李锋: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许家栋:真武汤为主,可以合用苓桂术甘汤、干姜附子汤之类。淮国栋:当归四逆+小半夏茯苓+黄连+附子许玉龙:小半夏加茯苓、酸枣仁汤?杜圣昌:真武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俞坤琴:真武汤+栀子豉汤荣生和慈济堂的比较接近,因此,他们的方疗效也会好些。这个病,大家辨证是对了,就是在方证对应选择上,差别大了一些。对于心烦失眠,呕恶,大家选择栀子汤是对的。病人呢,有个阳明热的问题。“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舌尖红赤,苔薄黄而腻,这是阳明热象。栀子汤证,该是阳明热与水饮夹杂,可以认为是阳明里热,水饮重的,可以定为厥阴病。重的话,水热互结于心下,就成了痞证。看病人的两个关脉,一个沉弱,一个浮滑。沉弱为水饮,浮滑为有热。水饮与里热夹杂了。那么,太阴的这个水饮证,也有一系列症状为依据,如:“起则头晕目眩,耳鸣,呕恶,心悸气短,舌淡胖,苔腻,脉沉弱”等。这是明显的苓桂术甘汤证。你们把四逆加到了这个症候群里面,就必然会想到真武汤的。“恶风寒,手足逆冷”,这该是认为表虚寒,是有表证存在的。寸脉也是浮,也证明有表证存在。可以认为是少阴中风,因为病人汗出正常。那么,大家一致认为,是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了,我们考虑方证的时候,就该向厥阴方面考虑。“头痛,耳鸣,呕恶,手足逆冷”,这一组症状,符合吴茱萸汤证。1、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2、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对于头痛头晕,耳鸣呕吐,四肢逆冷,烦躁不安者,有特效。西医叫美尼尔综合症。吴茱萸汤,严格讲,是对治厥阴病的,对于太阴的上焦虚寒,也是对证方。它的六纲界定方面,不要过于死板。一味吴萸,功同四逆。吴茱萸还能解表。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更可以解表。因此啊,我们用了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合方。处方如下:人参30吴茱萸60 炙甘草20 生姜60云苓40 桂枝40 白术40 栀子20 豆豉50 大枣12个 四付水煎服。苓桂术甘汤的药量,也是做了调整,加大降逆除水饮的力度。也是一付药煎三碗,一日两次,可以吃一天半,四付药,吃六天。二诊诸症基本痊愈,停药。要是按照时方派的用量,不知道要吃多少付药。病人的症状,就像是零件,你要反复分辨组合,求得最佳方证。你们求得了真武汤证,但是,忘记了人家的那个“头痛”了。赞叹师父辨证精确,分析透彻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 学完辨治班再仔细看刘师的医案,真是即振奋人心又是一种享受,大爱刘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