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xy2010 发表于 2014-3-19 23:04:03

中医原理

中医原理
中医固有理论的框架结构(四部五论)
陈 功 著
于建成 协助
- 2 -谨以此书献给国务
院前副总理吴仪女士
- 3 -目 录
序 言 ………………………………………………………………………………… 4
前言——什么是“中医学” …………………………………………………………… 6
第一部分 概说 ……………………………………………………………………… 8
第二部分 阴阳论……………………………………………………………………… 14
第三部分 形器论——器官说………………………………………………………… 18
第四部分 形器论——形体说………………………………………………………… 25
第五部分 脏象论……………………………………………………………………… 26
第六部分 四象脏象说………………………………………………………………… 29
第七部分 经络论……………………………………………………………………… 30
第八部分 气化论……………………………………………………………………… 33
附录一 关于“病机十九条”的规则性………………………………………………… 35


- 8 -第一部分 概 说
本研究不是采用“以西医理论研究中医”的思路与方法,因为西医理论框架没有那么大
的容量。那样做如同到夜郎国内去寻找汉朝的位置。不能把西医学作为评论中医理论的标准
和根据。对于熟悉西医学的人,要暂时忘却你的西医知识,至于中西医理论的汇通,那必须
是在弄懂中医固有理论之后的事。当前二者不能划清界限,就不知本书之所云。为此,本书
将中西医同名的概念,以及中医学本身的同名概念加以区别。
本书的所有内容均是从《素问》、《灵枢》中抽绎出来,否则就不能称为“中医理论”更
谈不上中医“固有理论”。因为这两部经典作为中医学的渊源是公认的、不争的事实。任何
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观点不加论证地强加给中医理论,不论他是怎样的权威人物,否则, “中
医学”不是科学的说法就绝对地站稳了脚跟。例如前几版中医院校教材,有的认为中医理论
源于“气一元论”,察其内容,实为宋明理学,这样就把中医学推到了绝境。因为谁都知道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反动的部分,它扼杀人性倒拖历史,这已是没有争议的历史定论 。
难怪讲《中医基础》的教师都将这部分(约占全书1/3)弃讲。
还有的说中医学的基础是解剖学,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一口咬定肝在人体左侧?为什么
说胃除了贲门、幽门外还有另有上、中、下三个管?“肝木克脾土”又是怎样“解剖”出来
的?在如此乱七八糟的 “解剖学”基础上建立的医学怎能不被消灭?还有在中医的“肾主骨
生髓”之后嫁接了西医的“髓能造血”,如果中医的“髓”能造出血来,那么,作为“髓之
海”的脑岂不成了最大的造血器官。如此谬说不一而足。任何一条都是提供给反中医者的重
磅炸弹,对中医学都是致命的破坏。所以,中医学要存在,必须维护经典的权威性,要有敬
畏之心!经曰: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以《灵枢》、《素问》为规范的中医理论体系不是很容易就能够被人们所理解,接受的。
这是因为它不是由任何现代科学理论所衍生,而是两千多年前先民的原创。若以先入为主的
现代医学的思想方法为主体去接纳它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并不玄虚,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应用
科学,比起“相对论”、“信息论”,“混沌学”等现代前沿科学理论要容易理解得多。我
们不妨把中医固有理论也当作一门新兴科学来对待,就不会有抵触心理了。关键是不要把古
人想象得那么弱智、愚蠢,这一点,你只要想想中华先民在文学、军事、建筑、艺术、数学
等方面取得的某些成就至今无人能超过,你就能做到。
与西医不同,中医学不是利用某些技术手段从研究人体机能展开,扩大到疾病和治疗的
研究。而是从对生命和疾病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展开,扩展到对与其有因果关系的自然现象的
观察,找到人体内、外多种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适当的理论记录下来。这个理论所
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必是完全真实的机制。只要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就行。
- 9 -而西医研究的“真实机制”,对于无比复杂的生命机制来说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想全
部弄清,要到无限的将来。这样,对于祛病延年这个根本目的来说,中医比西医要优越得多 。
中医在临床上之所以屡屡出现奇特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此。中医治愈某个在西医看来是无法
治愈的疾病,在中医看来是理所当然,而在西医看来却不可思议、没有道理,以“造假”、
“偶然”斥之。这就是两种思维方法的差别。
那么,中医是怎样去掌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的呢?根本方法首先是观察,细致入微地
观察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饮食的气味、种类、多少,居处的冷暖燥湿、气候的风晴
雨露、情志的状态等,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所出现的生理反应,如冷热、大小便、汗液、动作 、
情绪、脉象、气色等方面的改变。这种观察还包括自身的感觉体验和发病时的各种症状(异
常反应)。
要找到这些繁杂现象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这就需要设想在人体内存在某种
结构及结构间的联系方式。这种设想如果能把所观察到各种现象的因果关系全部容纳,并使
其各有确定的位置,而且能够利用这个设想的结构和联系方式去推断各种现象的变化趋向,
那么,这个理论就形成了。
设想出的结构和联系方式尽可能用当时粗线的解剖所见来命名,解剖中见不到的也无关
大局,尽管那么想就是了。
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竟然与产生它两千多年之后的“黑箱法”不谋而合。 “黑箱法”全
称是“黑箱系统辨识法”,按《辞海》的解释:“黑箱法即通过观测‘黑箱’外部输入信息
(外界对黑箱的影响)和输出信息(黑箱对外界的反应)以研究和认识其功能、特性、结构 、
机理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注重以整体和功能考察事物和系统,便于研究完整状态下和解剖
状态下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高级复杂系统。它根据观测的输入(因)和输出(果)的数据
建立黑箱模型(数学模型、图框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化繁为简,便于研究规模庞大、结构
复杂、因素繁多、功能错综的系统,如生态、经济、社会、人脑等”。注意:这里唯独没提
到医学,而我们的祖先却用了。奇哉!唯我先贤睿智无边。中医学的这个理论称“器官说”,
是四部五论框架、形器论中的一个部分,是整个四部五论框架的基础。
所谓“四部五论框架”是《素问》《灵枢》(即《内径》)所体现出来的中医固有理论框
架结构。它是由五种理论分为四个部分组成。五种理论是:阴阳论、形器论、经络论、脏象
论、和气化论。阴阳论分别与后四种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固有理论的四个部分,简称“四
部五论”。四部中的形器论又分为形体说和器官说,经络论又分为六经说、十一经说和十二
经说。脏象论又分为五行脏象说与四象脏象说。气化论不再分了。
器官说,即前所述,是这个框架的主体。形体说,讲的是在人体的体表每个可辨别的局
部都能代表全身的形体器官,都能反映出全身的状态,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这里所使用的方
- 10 -法实际上是现代的“全息论”的方法。但这里是用“精”的生成作用去说明的。形体说与器
官说都是用物质(虚拟的)机械行为(想象的)去说理的。所以合称为“形器论”。这些虚
拟和想象的东西其背后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即现代医学生理学和解剖学所探讨的东西, 从
西医的角度看,它应当是某些功能的组合。所以它还是真实的,只是它直接指这些真实物质
活动的结果,而不去(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不可能)探讨真实的复杂过程。这样,它不但
规避了技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还发现、得到了比现代医学更多的东西,即用现代医学理论
无法解释或尚未发现的生理、病理现象。
古人通过自身感觉的体验,发现人体有一种枝状或网状的事物存在。将其称之为 “经
络”,经络的不同部分分别将身形百骸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关联某个器官(虚拟的)的功能 ,
使这些器官、形体的活动在空间上能够协同,这就是所谓“经络论”。经络论是从空间角度
认识人体。经络是由对自身感觉体验而得知(即“内省”)但不能夸大“内省”对认识人体
的作用,否则古人应当有比《内经》所述更多更详细的解剖学知识。由此也可以知道,解剖
学见不到,却能感觉得到的“经络”与解剖能见到却感觉不到的神经、血管有本质的区别。
事情不止于此,形体、器官(不要忘了“虚拟”)之间除了上述的物质关系、空间关系
之外,还有一种时间联系,就是它们的活动在时间上的协同性,这种理论叫做“脏象论”。
脏象论把人体和自然现象分为五个系统,分别与某种周期的五个阶段相对应,脏象论是从时
间角度去认识人体及自然的关系。
再有就是“气化论”,它是把人体的所有生理活动分为四个层面:精、气、神、形。这
是属于一种系统方法。主要用于养生、保健。
总之,中医学的方法就是观察加思辨,而西医学则只有观察,只是借助现代技术观察得
更深入。中医没有那些技术手段,而生死大事又不能置之不顾,是逼出来的。现代前沿科学
由于研究对象更加难以捉摸,又一次感到观察手段的不足,所以再次重视了思辨方法。这就
是为什么最古老的中医学反而与最现代的前沿科学有那么多的共同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诺
贝尔奖得主说:“你可以在中医里找到许多重大发现。”(陈竺)。
四部五论框架完全是从《灵枢》、《素问》中抽绎推导出来的,是中医学所固有的。历代
医家都在摘取它的只言片语运用,没有人从整体上来把握它,因此引用经文时常有“引喻失
义”之嫌。以至有人说中医是: “理论胡乱编,临床靠经验”。正确阐述中医理论,首先必
须是正确解读《灵枢》,《素问》。
《灵枢》、《素问》应当被看作是早期医籍佚散后的辑录本,是论文集。是晋·黄甫谧根
据卷数将二书合称为《黄帝内经》。《灵枢》、《素问》各九卷,合为十八卷,与《汉书 · 艺文
志》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之数相符合。《汉书·艺文志》还载有《皇帝外经三十六卷》,
白氏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等。《灵枢》、《素问》就是这些医经佚散后的辑录本。
- 11 -《素问》中的“运气七篇”应当是《黄帝外经》的残卷。因为外、内经也可以称上、下
经。而《素问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称 “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运
气七篇”正是讲“气之通天”的,而且七篇的每一篇的篇幅都很长,这是因为它需要罗列叙
述。《黄帝外经》是《黄帝内经》卷数的二倍,与“运气七篇”篇幅长这一现象相符。(当时
书写用“帛”,每卷帛的长度应当是相同的。)
在上述推定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推定:一、既然《素问》、《灵枢》都出自黄帝内、外 经 ,
那么必然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作为思维规律的“逻辑”,古今中外的人都是一样的,
否则我们就看不懂古人的文章,也不能理解外国人的行为。如果外星球存在高级生命,地球
人也应该能够与之沟通)二、既然《素问》、《灵枢》是辑录本,那么就难免存在未录入的篇
章。也就是说,这个框架必有残缺之处,这就需要合理地推演。这种推演是一种修补,与将
来可能要进行的发展不同,其限度要尽量地小,宁缺勿乱。
抽绎这个框架要排除《内经》中与理论无实质关系的内容,首先是比喻内容。如《灵 枢· 邪
客第七十一》,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
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此人
与天地相应者也。有人看了这些内容就说《内经》多么幼稚、荒唐。其实,这只是一种比喻
的说理方法,并非理论的实质内容。在当时,能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是极少数,要想告诉
人们“人与自然遵循共同规律”这样一个简单而抽象的道理是多么困难的事。而按照自然节
律来治病和保健又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办?古人想出了极聪明的办法,用具体事物来比喻。
具体总比抽象更容易被人接受。《内经》时代,也正是比喻说理方法盛行的时代。汉语中很
多成语典故寓言都是出自那个时代。把人体的事物说成与自然的事物一一对应,自然界有啥
人体就有啥。让人相信,而不是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的关系。
《内经》中的比喻内容与理论本身有严格的鉴别点,即凡是比喻内容都没有实际的应用 。
如书中没有根据日月亏蚀去治疗或说明眼病,也没有说风天和雨天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五
脏与五季的对应关系是理论本身的内容,这里却没有提及,而是代之以天之五音与五脏的对
应。可见《内经》小心区别比喻和理论本身两类内容的。
再有,《内经》中有关人体解剖的内容与理论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例如:《灵枢 · 肠
胃第三十一》的全篇及《灵枢·平人绝谷第三十二》的部分内容就是这样。古人确曾想从解
剖学的角度了解人体,但是面对如此繁杂的事物,没有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的支撑是不可能
的,更不用说当务之急是治疗问题,所以古人采取了思辨的方法,即“黑箱法”,绕过去了 。
那一点点解剖知识只是当作虚拟器官的名称使用。
读《内经》还有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是概念的辨析。除了中西医学同名概念不能相混
以外,在《内经》中亦有很多同名概念,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是同一个词,
- 12 -是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仔细分辨,就如读“天书”。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气”“血”两个字。有人看到《内经》中那么多的“气”字,以为
是同一个意思,竟然错诌一个“气一元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气”字相当于现代口语
中的“力”,有 “作用”“能力”之义,如“魄力”、耐受力、想象力等,并非物理学中“力”
的意义。《内经》中,营气、卫气、肾气、胃气等,亦非同于真气、宗气。好在西医学中没
有“气”这个概念,一般不能与西医混淆。
“血”字就不同了,人们混淆中、西医的“血”字已经习惯了。见到西医的“贫血”病
人,便说“中医叫血虚”。其实大谬不然。 “贫血”病在中医看来,是典型的“气虚”。在
《中医诊断学》里阐释“舌诊”时说,舌质淡白色是气虚;舌质淡红是血虚。那么舌质色红
呢?这就是把舌质的颜色与西医的“血”连起来了。认为血虚就是血液色素少,舌色必淡;
同时又要与气虚区别,所以才弄出个“淡红”。其实淡红舌是正常舌质的颜色,舌色红才是
血虚。因为血属阴,阴虚必现热色,所以舌红。以此辩证用药,百无一错。
除了与西医的“血”辨别外,《内经》中的“血”字还分别是几个不同的概念。(见后章 )
另外,关于虚指与实指的问题。《内经》中多数重要概念都是虚拟的,只是指解剖所见
而命名,故称虚指。但也有实指的内容,如皮肤,作为防卫系统这是虚指。但是如“皮部”、
“诊尺肤”之类,则是实指。再如“血”溢出体外之“血”,就是实指,但是它已失去功能 ,
只是一种症状表现,而出血的原因则可以与虚指(虚拟)的“血”有关,也可以无关。还有
五官七窍也是,既有虚指成分,也有实指成分。总之,作为描述“黑箱”内部结构功能的都
是虚指。作为信息输入、输出部件则是实指。
正如西医把人体看做一台精密仪器或一个化工厂一样,中医学也有它的人体观,即对人
体的总看法。
关于中医学的人体观,按照《内经》的叙述,可以得出这样的轮廓:人与天地相通,天
地自然的常规变化在人体生理上都有所反应。而反常的灾变则因人而异,正气充足的人不会
受到影响;正气不足的人则因而生病。
人的个体生、长、壮、老、己,各阶段的生命特征表现不同,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阳耗
尽便是死亡。人之始生由父母之精相合而成形。出生之后,天地之气经饮食,呼吸,继续供
给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然后再排除。这没有西医的“新陈代谢”概念,排除的不是人体产
生的废弃物,而粪便只是食物中原有的糟粕。
人体就像一个容器,盛着脏腑等各种器官,并充满着“水”这种基质和营、卫、气、 血 、
精等活性物质,各种生理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神”。而 “神”又能反作用于各种生理活动 。
- 13 -各种生理活动不仅各自之间协调,还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这就是经络和五行机
制。人体也是通过二者与天地自然相协同的。各种生理活动的高度协调就产生了精、气、 神 、
形四个层面。生命就进了更高境界。
天地自然的反常之变,人的饮食起居不规律,以及人事不顺造成的情志过度都能使人体
生病。病,就是生理的不协调,但由于程度上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不同。所以病与非病
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对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
中医学就是用这样的理论来维护健康,说明疾病的成因发展和预后,并找出治疗方法。
“四部五论”框架是否正确合理,其实际价值在哪里?前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
是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它必须是自洽的,在总体上不能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在这方面,本人
尚未发现严重的欠缺。二是作为中医学的固有理论,只能是从《内经》或其它中医重要典籍
中抽绎出来,而不能狗尾续貂,否则就不是中医理论,对于中医学就没有意义了。“四部五
论”框架中的所有重要命题,本人都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确出自《内经》,只是因其考
据复杂繁琐,论证曲折,篇幅浩大而不能附于其后,更恐有喧宾夺主之嫌,多数读者对此也
不感兴趣。对此有兴趣者,希望与之讨论。
其实际价值也在两方面:一、这个框架必须能够容纳中医各家学说的大部分理论,使之
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内。这一点问题不大,除了这框架本身的包容能力以外,还有后世各
家也不太可能采用越出《内经》的思维方法,一般只要理顺概念就可以了。二、这个理论框
架必须能解决中医学理论与临床脱节的问题,即可以应用这个理论进行诊断、治疗,预测疾
病的归转、指导临床遣药处方,从而使中医的经验成份退居次要地位。然而,由于《内经》
用药极少,都是用针灸方法治疗的,因此无法找到其用药的规律性。万幸的是,张仲景的 《伤
寒杂病论》完全禀承了《内经》的思想,其理论与“四部五论”框架完全相符,而在治疗方
面是绝对以药物为主的,因此,找到它的用药规律是完全可能的,只是本书尚未涉及各家学
说和《伤寒杂病论》,这个问题容后解决。
- 14 -第二部分 阴 阳 论
五种理论,这里首先讲阴阳论,因为它在 “四部”中的每一部都是必须应用的。 “阴阳”
是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的最重要的概念,中外学者对“阴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却毫无结
果,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其原因就是人们不去追究经典中“阴阳”的本义,而是“研究”
教材中那个被玄虚化了的“阴阳”概念,说它是“朴素的对立统一论”,“基本内容是相互
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既然是朴素的,当然就是原始、落后
的,不然为什么任何现代科学理论及哲学都不冠以“朴素”之称。这样的“定性”首先就否
定了它的科学价值。为“消灭中医”提供最有力的理论根据。至于“对立统一、交感、互用”
等也没给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反正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相拮抗的事物,成对的概念,随便
拿来一个就可以认定是“阴阳”,如果是舶来品就显得渊博了。
“阴阳”这个词,在《内经》中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共用的,应当区分开来 。
即按照道教的作法,分为“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区分的方法是看在论述中阴与阳二
者的关系。如果是以阳为主导,阴处于从属配合地位,二者关系不是因对比而决定,而是绝
对的,这里讲的就是“先天阴阳”;如果在论述中,阴与阳二者是对等的,事物的阴阳属性
是由对比而决的,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所讲的就是“后天阴阳”。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这里先讲“后天阴阳”。后天阴阳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也
就是正负号。“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并称为“辨证法”的三原则。
所谓“辩证法”是以发展变化眼光考察事物的方法,是一种“方法”,而不是“规律”,更
谈不上“根本规律”。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很肤浅,关于宇宙学的几种理论还都是假说, 怎
么能说掌握了“根本规律”这一终极真理呢?强调“辨证法”,只是因为用这种方法,比起
用静止的方法考察事物更深刻、更容易发现其中的深层次规律。 “对立统一”本身不是什么
“规律”。
那么,为什么到处都存在阴阳呢?不是“存在”而是“应用”。“比较”,这是认识事
物的根本方法,连动物都是如此,是一种本能。要认识,首先要对比,舍此没有第二种方法 。
这样,在有了语言的人类就产生了各种成对的概念,如高低、寒热、上下、大小、明暗等。
这些概念本来就是成对的,失去一个就不成其为概念,就无意义。这本是一种语言现象,被
大师们当作“阴阳相互依存”的证据,说“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寒就没有热”。这些成对
的概念被总结为“阴阳”。因此, “没有阴就没有阳”,是愚?还是诬?口称辨证法的人却
用机械的思维方法,在人体中苦苦寻找抽象概念,岂非水底捞月。
后天阴阳在四部中都是用来标定形体部位,脏腑器官等属性的差别,以明确其功能特征 。
具体对象不同,其应用方法也不同。在形器论中,把形体的内外、上下、前后分阴阳,再把
- 15 -脏与腑分为阴与阳。在四象脏象论中把五脏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至阴。在经络论
中把六经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是把阴阳再分等级。
在《内经》中经常出现“阴气”“阳气”这样的概念,使人们误认为人体存在两种相反
的“气”(虚拟的)。多数情况下,所指的是阴分(部分)之气和阳分之气,这个“气”一般是
“气化论”中的“真气”(元气)。有时阴气、阳气之“气”,只是一个语气词,并不是人体
存在两种相反的“气”(虚拟)。(与天地的阴阳气不同)
在四部五论框架中,也没有阴阳两种相反的“气”这样概念的位置。
对包括虚拟的脏腑器官、经络等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定,尽管是相对的,是通过对比再对
比的方法,但是它们总有一个终极的根据,这就是“先天阴阳”,这是个绝对的概念。打个
比方,高低的对比,终极是地球的中心,寒热的对比,终极是绝对零度。
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不同,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事物。或者从词性上说,后
天阴阳是形容词,而先天阴阳是名词。先天阴阳是生命的根本,而后天阴阳是描述生命的状
态。
生命的根本标志不是“新陈代谢”,也不是“繁殖”(自我复制),而是“进化”,对于
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现象,人类应用现代技术都能制造出非生命模型,而对于“进化”却不
能,起码现在还不能。
所谓“进化”,不是达尔文所说的 “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更确切地说,他那是 “变
化”。而真正的“进化”,是指物质在运动方式上逐层次产生更高级的控制系统,更加秩序
化(负熵的积累)。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这是物理学中一条极重要的定律)所说,宇宙间的秩序
(物质有了秩序才产生事物)不断地耗散、瓦解而不可逆转,最终一切事物将化为乌有,达到
宇宙“热寂”。也就是说,“退化”才是宇宙的根本趋势。
可是在地球上明明存在着生命——这个无可置疑的进化现象。对此,学者们的解释是:
“生命是开放系统,它能够吸收(吃进)周围环境的负熵(秩序)”,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
它的前提是先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够吸收(吃进),还是没有回答生命为什么能够出现。
其实在宇宙中熵(混乱、耗散)不断增加的总趋势中,在某个局部,在特定的条件下,熵
会减少,或者说负熵在增加(秩序积累)。打个比方说,虽然水流趋下,但在某个地方会偶然
出现喷泉。
- 16 -生命在宇宙时空的某个局部的出现是偶然的,但是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出现又是必然
的。至于为什么会是必然的,这与为什么宇宙中会有这么一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问题一样,
没有答案。(人类对宇宙的知识实在少得可怜 ,不要忙着去给宇宙规定什么根本规律,还是
“摸着石头过河”吧!)
回头来我们再谈先天阴阳,为了与后天阴阳区别,我把先天阴阳称为 “阴势”、“阳
势”,因为它本来就是两种势力。(后天阴阳只称为“阴”、“阳”)。
阳势就是负熵,是秩序;阴势就是熵,是负秩序。只要生命存在,阳势就必然为主导方
面。一旦阴势成为主导,就是死亡。阳势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对阴势的克服上。阴阳之势缺少
一方,事物就不存在。生命只能在永无休止的进化中存在,非生命的事物只能无条件地走向
消亡。
在人体,尽管阴阳二势一主一从,但二者必须相适应,否则就是疾病。先天阴阳主管生
长、发育,所以说“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阳独治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
在《内经》中有: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 ,
则折寿而不彰”。“阴者藏精而起亟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
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
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所说的都是先天阴阳。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进化”是种族的表现,而《内经》医学是治病为目的,是
针对个体的,难道个体生命的标志和动力也是“进化”吗?是的,如果不是这样,前面所述
就没有意义。
根据组织胚胎学中的“重演论”,个体是种族进化过程的原则重演。但这不应该仅限于
个体的胚胎时期,而应当是个体的一生。只是在胚胎时期这种现象明显(阳势较强)容易被
用解剖和生理技术所发现罢了。个体的一生,就是重演种族的过程。与种族进化不同的是,
种族进化是加速的,即越来越快,而个体一生的进化越来越慢,是减速的。就是说,个体生
命的阳势递减而阴势递增,一旦阳势减弱到一定程度,生长发育就停止了,而进入衰老时期 ,
阳势消失,进化停止,人就死亡,这无论是因衰老,还是疾病或意外伤害。所以小儿称“纯
阳之体”,又说“年四十而阴气自(至)半也,起居衰矣”。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岐伯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八八则齿发去”
所述以七(女)、八(男)岁为节段的一生变化,由弱而强,再由强而衰的过程,就是阳势
渐弱,阴势渐强的过程。幼年时,阳势盛而阴势微,二者平衡度差,所以体弱;至中年阴阳
二势比较接近平衡,所以身体壮盛,至老年,阳势已衰而阴势强,二者平衡程度差,所以体
衰。先天阴阳的阳消阴长,决定了人的一生。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人之大宝只在
- 17 -一息真阳”。他又引用华佗的话说“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一切常人,分阳不尽则不
死”。这个“阳”就是先天阳势,就是进化速度,(只要进化就有个速度)。
那么,后天阴阳与先天阴阳是什么关系呢?先天阴阳决定生长发育,随着阳消阴长, 在
不同年龄,形体的变化是很大的,这种变化也是有规律的,训练有素的人,一眼就能准确判
定一个人的年龄。现代应用电脑技术,根据当前的形象能描绘出其任何年龄时的体貌特征。
这就说明,人体各个部位的阳势与阴势的比值是不同的。在阳消阴长的过程中,其表现也就
不是均等的,所以在不同的年龄就产生了特征性的差异,人们不会把成人侏儒当成儿童, 也
不会把患巨人症的儿童当作成人。
再把各部或脏腑器官(虚拟的)的阳势与阴势的比值(阳势/阴势)进行比较,比值大
的为阳,比值小的为阴,这就是后天阴阳。这就是上为阳下为阴,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
为阳等的根据。这些阴阳的判定是思辨推理的结果,(即思想实验,如同爱因斯坦推导出“相
对论”),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实际测量的结果。当然更不是什么明亮的、黑暗的、向上的、
向下的等自由联想的结果。
《内经》是为了治病的,所以述及的阴阳大多数是后天阴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
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上文将胚胎学中的“重演论”拓展至人的整个一生,以及关于“进化速度”的提法, 是
为了帮助理解阴阳理论而逆向推定的。这已超出了《内经》理论的范围。但是,只要《内经 》
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推定”就应该没有问题。如果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能够在技术上解
决测定进化速度的方法,那么这个推定就可以证实或证伪。如果能证实,中医理论现代化的
最大障碍就清除了,即使做不到,也丝毫不影响《内经》理论的自洽性。
再强调一下:要理解“阴阳”,必先区分先天与后天两种阴阳概念。古人张介宾与朱丹
溪在人身阴阳有余不是上持不同观点,在中医理论界影响很大,是中医学史上少有的争鸣。
其实他们所说的没有矛盾。朱丹溪所说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后天阴阳,张介宾所说
的“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是先天阴阳。
关于天地自然的阴阳,既有先天,也有后天。 “阴阳者,天第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所讲的阴阳是先后天阴阳疏而论之。“自古通天
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这里讲的“天、日”和与生命之本相通的都是天地之阳。地球的环境,使宇宙负熵得以积累 ,
所以应当看作是先天之阳。至于季节的变化,昼夜交替和气候等,这些是相互对待的阴阳,
况且又是生命形成后左右其健康与疾病的,所以应当看作是后天阴阳。总之,天地阴阳是人
体阴阳的来源。
- 18 -第三部分 形器论——器官说
形器就是形体和器官。分为形体说与器官说。其中器官说是讲述人体脏腑器官、四肢
百骸、五官九窍、营卫津液的生理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病理表现,而形体说讲述的是体
表部位与内部器官的对应关系。因为二者的思维方式都把它们设想为物质的“器”(器皿器
械),以物质的机械传递作为其活动方式,所以合称为“形器论”。
但是,形器论不是解剖学,甚至与解剖没有什么实质关系。这里所有的“器”,虽然似
乎为解剖学概念,却都是虚拟的,只是用某些解剖所见为其命名,故称为“虚指”。虚拟并
不是存在,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存在。这种虚拟的器官、物质其功能只能在正常或异常的活动
中反映出来,而没有具体的形态结构,是不能通过解剖方法来发现的,但是应该能够用对活
体的生理实验方法来证实或证伪。不过,这种实验的设计只能按照中医固有理论来进行, 就
像对某个“黑箱”的模型进行验证一样。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学理论来设计,就毫
无意义,也无法设计。
形器论,特别是器官说,所使用的虚拟方法,在现代看来,应该叫做“黑箱法”,脏腑
器官都是用黑箱法推定的“图框模型”。(见前 “概说”)
形器论是“四部五论框架”的核心部分,一切都是围绕它而展开。无论是脏象论的时间
机制还是经络论的空间机制,都是这些形、器的联系方式,平衡机制,都是通过形器来表现
出功能或病变的。在以往的《教材》中,有的把形器论内容并入脏象论,有的把部分内容独
立为“水液代谢”有的把一些内容抛弃,更多的是用西医学的一些同名器官来冒充,制造假
的“中医理论”让人家去研究。
由于脏象和经络机制都是通过形器而表现,所以,《内经》中的形器论内容除了在一些
独立的篇章以外,很多都出现在脏象论和经络论的篇章段落之中。也就是说《内经》中的形
器论内容随处可见,要把它完全、准确地抽绎出来是极为困难的,这里只能述其梗概,未免
挂一漏万。
按照形器论,人体,这个“黑箱”的内部“结构”的图框模型是:
人生之初父母两神相搏两精相合而形成,先生脑髓,依五行次序肝、筋、心、血、脾、
肉、肺、皮毛、肾、髓脑、肝……循环相生(这里包括五脏隶属的所有形体器官)。
出生之后,开始饮食。营卫气血开始运行,心神开始工作,此时才称为人。这时的人就
像一个充满水的容器,这个水是由肾所主管其运行,所谓“肾主水”。(此 “水”非五行之
- 19 -“水行”,不是肾“属”水的“水”)。
形器论,各个部位都各自产生自己的“精”,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功能。(即“精化为气
(真气)”。《内经》中不把物质与功能分开,不是说某种物质具有某种功能,而是某种物
质的名称就是其功能的名称。如果它与另外某种物质相合,或转化,就产生了与原来物质不
同的另外一种功能,而不是前两种功能的组合)。
不同的“精”各有一部分随着 “水”进入肾,混合为人体最根本的 “精”,后世称为
“元精”的就是这个东西。
此元精补充了原在出生之后消耗殆尽的父母之精,再随水分配到了形体器官各部,使之
继续发育成长。这样,就使形器各部都带有其它部位的“精”。
肾脏也有自己的精(不是所藏的元精),此精充足即肾的功能成熟,可使肾所藏的元精
排除而为生殖之精,二者本是同一个“精”。肾精的充足也就是五行属水的肾脏功能强盛,
到了男16岁,女14岁时,充足的程度达到了可使其发挥“封藏之本”的作用。从五行角度看
就是“水”盛,但这么说就会与肾所主的“水”相混淆,以为身体里的水多了,所以在这里 ,
五行之“水”,就用 “天癸”代称。这里反映了在形器说与五行五行脏象说联合应用时对概
念小心区别。
由于肾主水,水循津液而流,肾又为胃之关门,关门不利则聚水而生病。由于肾藏元精 ,
所以为作强之官,主伎巧。过度用力则伤肾。而骨是身体的支持系统,所以说“肾主骨”。
肾藏的神为志,伤志则喜忘前言,腰脊不可俯仰屈伸。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主。所藏的“神”是后世所称“识神”。与气化
论中的“元神”不同。心神是通过血脉来主管全身的。 “血”是神气。心神是生命的最高体
现,神去则死,所谓“生之本”。其余四脏也各藏其神,即魂、魄、意、志。但它们都是心
神的辅臣,各司其职。
看到《内经》有“心主血脉”一说,就认为中医了解解剖学中的“血液循环”,这是望
文主义。 “心主血脉”与“血液循环”毫无关系。中医理论中也不需要“血循环”这样的概
念 。 “心主血脉”是用解剖所见到心脏连着血管这一形象来表达类似于西医中枢神经与周围
神经那种关系。 “心主血脉”是说心通过脉传送血。为与经络的“脉”区别,故称“血脉”。
肝所藏的精是血,所藏的神是魂。肝脏的所有功能及病症表现均源于此二者。(这个
“血”与经络中气血的“血”,及溢于体外的血是三种不同的概念。)肝为“将军之官”,
并不是因为它在情志上主怒。如果这样,那么主悲的肺就不应该是“相傅”之官,而应该哭
丧之官。况兵法曰:善战者不怒。肝为将军,是因其主“谋虑”,是为君主谋划行动的。君
- 20 -主决定有所行动,如跑、跳、挥拳,这得由“筋”来执行,因为“筋”就是指运动功能。而
哪条筋该动,动多大程度,孰先孰后,怎样配合,这要由肝来谋划;由“血”来传达命令。
人不动,则血归于肝,所以说“肝藏血”。而“肝主筋”就是将军与士兵的关系。
肝藏魂。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肝既然是从属于君主的将军,肝所藏神就应当从属
于心神。魂伤则狂妄不精,不敢正当人。
肝被称为“罢极之本”,“罢极”,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百姓罢极怨望,容
容无所倚”,就是疲惫之极的意思。 “罢极之本”就是耐受能力。耐受力的根本之所以在肝 。
还是因为它藏血,主筋。
肺,所藏的神是魄, “并精出入者谓之魄”,而精是肾之所藏,肺与肾的功能直接关联 。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的传输,所以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肺又
称“脏腑之盖”,其意义就像锅盖一样。胃中水谷之精气和从膀胱气化之津,上蒸至肺而后
洒布全身,即其“通调水道”之功。
肺所藏的精是“气”,这个“气”是宗气,所以称为“气之本”。肺有节律性运动,以
助心君治理全身,所以称“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治理道是“节”,《礼 ·杂记》“一张
一弛,文武之道也”)所谓“肺朝百脉”就肺通过宗气使百脉如潮动(“朝”是潮的古字,
使动用法)。
如果从中、西医两个方面来看,中医的“肺”,其功能包括了西医的心脏,肺使脉搏动 ,
实为心搏,因为是虚拟,所以不需要解释为什么呼吸一次脉搏动4-5次,而不是一次。另外,
肺“通调水道”之功能,可能与心脏分泌有强大利尿功能的“心钠素”有关。
(临床诊脉,右寸脉为“肺”的位置,其脉位又分内外两个搏动点。如果在外侧,紧靠
伸拇指肌腱处搏动强,一般病在西医的肺脏或气管、咽等处。如果在内侧(大多角骨附近)
搏动明显,则常是西医所说的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心肌缺血”。如果是左撇子,则要取左手
寸脉。因干扰脉搏的因素很多,所以其准确率在百分之七十--八十。)
肺主皮毛。皮毛在身体的最表层,直接与外界接触,这是实指的“皮毛”,是“黑箱”
的信息输入、输出设施之一。但肺所主的“皮毛”则是虚指,是人体的防卫功能。肺司呼吸 ,
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必有防卫(肺为“盖”也是指此功能),这个防卫功能就被称为“皮
毛”(虚指)。肺之所以主皮毛,也是由其主气,是“气之本”而来的。
所以肺脏有病,伤魄则狂,意不存人;伤气,则出现咳喘等吸收症状,肺气虚则防卫功
能降低。
- 21 -胸中,这是一个脏器的名称,不是部位名称。介于心肺之间,其功能主要在于“宗气”,
又与心、肺想通联,其功能较杂,所以其名称亦乱,又称“膻中”、“心包络”、“心主”,
有时径称“心肺”,还有时称为“心”,这往往是在侧重论述其功的某个方面时所使用的名
称。在经络中,还把胸中与膻中并称,即胸中与膻中相通联。
脾所藏的神为意。 “心有所忆谓之意”。心神是脏器之主,它不仅仅是“任物”,即应
对身外事物,还要照顾体内生理活动,要时时对事物进行检索,这就是脾所藏的“意”的工
作。
脾所藏的精为“营”,这个“营”可不是“营卫”的营。而是营运之意。即人体所有运
行转输的物质(虚拟)营、卫、气、血、津液等,皆由脾来主管分配。所以又称之为“仓廪
之官”。
脾主形、肉(形与肉是同一个意义,人体所有形质,包括实指的筋、骨等皆称为肉),
主四肢,都源于“脾藏营”。因为它们都要接受来自脾的供给。
胃,为水谷之海。它接受水谷,将其腐熟,其精微供给全身,糟粕排出体外。胃有五管 ,
除贲门幽门之外,还有上、中、下三焦(虚拟)。水谷腐熟后其精微分之卫、营、津液。卫
从上焦出,营从中焦出,营卫皆经胸中上肺。津液从下焦出,渗入膀胱。
小肠,为受盛之官(府),大肠为传道之官(府)。二者都是继胃之后相递使食物变化而
出,所以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但是,三者的分工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发生病变时,其
症状不同。
三焦,为决渎之官,又称中渎之府,是主管水道的。这是因为三焦所出的卫、营,津液
都是由水伴随而形成的。如果三焦不通,除了会分别出现卫、营、津液的病变外还会出现水
胀。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说上中下三条水道中,水所含的成分不同。三
焦连属膀胱。
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或称津液之府。津液从下焦别于回肠而渗入膀胱,由膀
胱的气化作用而出,或供全身,或有过多的则溺出。
以上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都是协助脾转化输送运行物质,可以看作是脾的一个
个功能单位。
胆,为中正之官,又称清净(中精)之府,主决断。调整脏腑器官的活动强度,使之与
- 22 -其它器官配合恰到好处,这就是“中正”的意义。借用西医的话说它就是“阈”,胆的强弱
决定“阈”的调整效果。所以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用西医的“高血压”病打个比方,
虽然称为“原发性”,其实各有各的原因,如果在治疗时不考虑其血压,而是看他还患有什
么疾病,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往往随着这个疾病的缓解,血压也恢复正常,而且十分稳定 。
如果只是一味降压,无论使用西药,还是选用有降压作用的中草药,其效果是一样的,都得
终生服药。这就是因为患有其它疾病,“胆”必须把血压调到一个较高的值,以维持运行,
形成一种不正常的“稳态”。而所谓“其它疾病”,从西医的病理学看来,往往与“原发性
高血压”毫无关系。
人的勇怯也取决于胆是否充满。充满而横者,其人决断能力强,做事勇敢,对于脏腑的
协调能力也强,而不易患病。所以说: “当是之时(受到某强烈的刺激),勇者气行则已,
怯者着而为病也”。
卫,由上焦出,是水谷之悍气,经胸中上肺,行于脉外,昼行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
十五周,也就是说卫气像潮水一样,昼夜盛衰于外内,从目出,从肾入,入则卧,出则起,
其在内外时间随四季昼夜长短而变化。肠胃大,皮肤涩卫气久留于阴,故多卧,胃肠小,皮
肤滑卫气久留于阳,故少瞑,邪气在上焦,闭塞不通,饮后卫气久留,故卒然多卧。老人肌
肉枯,气道涩,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卫气的作用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风气与卫
气相干,其道不利,使肌肉生肿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则肉不仁。如果在肠外,寒气与卫
气相搏,正气不得荣,恶气乃起而生息肉、病名为肠覃。卫气留于腹中,畜积不行使人支胁
中满,喘呼气逆。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卫气生病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
营,从中焦出,经胸中上肺,行于血脉之中。其运行是十二经路线,但它不行于经络之
中,只是利用经络的非常明确的循行路线来标识血脉(虚拟)的路线。营的运行与经络无关 。
营是水谷之气的清者,昼夜行于身五十周。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为营气之所舍。营的作用是
供给全身各部,使之化生自己的精。营又与卫化生宗气,与津液化生为血。
营卫常相互配合为用,故其发病亦常相关联。如,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疎故不通,皮肤
不营,故为不仁。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正邪
从外袭内,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宗气、营、卫上于胸中,经肺呼出三分之一,再吸入天气而合成宗气。宗气的作用是推
动各种循行物质的运行。在乳下的搏动就宗气的表现,搏动过度就是宗气外泄。胸中为宗气
之海,上者行呼吸之道,下者入气街。如果足部真气上逆,宗气不能下,则足部的血脉不行
而凝结。
- 23 -血,这个概念前已谈及要与西医的 “血”严格区别。而且强调了《内经》中形器论的
“血”与经络论中的“血”及溢出体外的“血”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这里“血”的概念是形
器论概念,是虚拟的物质。
血是由营化生的,营行至孙络溪谷之处,与津液相合而化为血,生成的血先满于孙络溪
谷,再渐次充满大的血脉。血的生成,并不是为了说明血的来源。《内经》是直接为治疗服
务的,没有必要去解释与治疗无关的东西。况且对虚拟的物质也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所说
的“生成”是为了说明如果血的功能出现问题,应当考虑到除了血本身之外,还应与津液、
营、孙脉、骨(溪谷属骨)有关。
血是“神气”,由心主管,归肝实际调遣。它的功能就是在心的受意下,来传达肝对筋
的命令。这与西医的“血”毫无干系,却有点西医“神经”的意味。至于溢于体外的血,则
只是一种症状,要找到出血的原因,这个原因有些与这个虚拟的血有关,有些无关。因为是
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出血多,出现的是气虚证,而不是血虚。因
血而出现的疾病,如果卧出而被风吹,血行不得返其空,则生痹厥之证,如果因营气停留而
使血不行,则会生痈疽。
津液,也是胃中水谷所化生。从下焦而出,渗入膀胱,而后蒸其气至全身。津液因稀稠
的不同分为气、津、液、膏。但无严格界线。一般气津温肌肉充皮肤,天暑衣厚则出为汗。
津液灌注孔窍而为泣涕,涎唾。或与营气化生为血。液膏则渗入骨空而补益脑髓,滑润关节 。
如果津液不化,留于下焦,不得渗入膀胱,则成为水胀之病症。如果因寒而留于肌肉间 ,
聚沫则为痛。若液、膏下流,则脑髓减而骨属屈伸不利。
至于五官七窍,与皮肤一样,作为信息输出输入的设施,它是实指;作为一个器官的工
作机制,它是虚指。这一点,与在内的脏腑不同。
目,眼胞,血络黑眼,白眼,瞳孔以及它的动作,视物功能等都是输出的信息,都是实
指。脏腑形体之精皆上于目,是为“精明”。使目能视别外物,而视觉所得则由心神处理 (解
读信息),所心目为心之窍,而心神的状态也可由目反映出来,所以又为心之使。所谓“肝
开窍于目”,只是眼球的运动反映出肝的状态,以及“将军”的意向所指。
耳,其功能为听。精阳之别气走于耳,使之能听,而精是肾之所藏,“精脱则耳聋”。
所以说“肾开窍于耳”,又说“肾为之主外,使之听远”。但这仅仅是听到声响,至于解读
信息,还得是心神。耳经宗脉(耳为宗脉之所聚)与心相通,所以又说“心开窍于耳”。
鼻,宗气出于鼻,是呼吸之道,又辨别气味,为嗅。呼吸由肺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
- 24 -唇舌,胃中浊气上出于唇舌(即口)。使知五味,所以胃的功能状态,即受纳水谷的情
况可以从唇舌的状态及对饮食气味的善恶反映出来。至于脾“开窍于口”,是因 “脾主为卫 ,
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另外,脾所主的“肌肉”,其状况也可由唇色的变化
反映出来。所谓“心开窍于舌”。是因为“舌者,音声之机也”,是指语言表达能力而言。
以上是《内经》中关于“器官说”的梗概内容。既非全部,也可能有枝节性错误,请谅
解并与指正。特别是后世诸贤对“器官说”的补充与发展,本文盖未涉及。
- 25 -第四部分 形器论——形体说
形体说,说的是在人的体表任何一个可分辨的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局部的每个点都分
别对应着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个脏腑。这里所说的可见的局部都是实指,而脏腑则是虚指,
还是器官说中的那些内容。
人体之所以存在这种机制,则是“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决定的(见 前 )。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是人体的“自相似性”,或曰“全息现象”。
在《内经》中,形体说有下面两个最典型的内容:
一是在面部分布着整个形体脏腑的反映点,形成一个人体的图形,头面在前额。肺在两
眉之间,上为咽喉,下为心。肝在鼻柱,左侧为胆……
二是在前臂腕肘之间的皮肤,外侧是人体的后面,内侧是前面,远端(近腕)是人体的
上部,近端(近肘)为人体下部,其中分布着脏腑的对应位置。
再就是背部腧穴。背部是太阳膀胱经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腧穴,但并无经络与相应的脏腑
通连。所以应当属形体说,即这些腧穴是脏腑的代表点。由此看来,穴位的治疗作用并非都
是通过经络机制,把所有的穴位都归结为经络,就使经络理论不明朗。
还有“三部九候”之脉亦应属于形体说。即两额动脉、两颊动脉和耳前动脉分别对应头
角,口齿,耳目;足厥阴、足少阳是太阳之动脉,分别对应肝、肾、脾胃;手太阳、手阳明 、
手少阳之动脉,分别对应肺、胸中和心。
背腧穴与三部九候之脉都与诊尺部皮肤有同样的原则,即“上竟上,下竟下”。形体说
的理论主要用于诊断疾病,也用于治疗。
- 26 -第五部分 脏 象 论
脏象就是五脏之象。象,有五行之象和阴阳四象。用五行来配属五脏,就是五行脏象说 ;
以阴阳四象来配属五脏,就是四象脏象说。脏象论中的脏腑器官形体还是形器论中的那些概
念。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通过营卫,津液,
气血等互相联系,而是通过“五行”或“四象”的时间机制重新配置,反映出时间对人体生
理、病理的作用。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任何范畴中的事物,都可以按五行分为五类。无论
是天地自然的季节、方位、干支,还是气候、星辰、动植物,还是声音、气味、颜色。同样 ,
人体的脏腑、器官、形体、人物的性格等也各自被分为五类。几项事物虽然处在不同的范畴 ,
但却同属于某一“行”。那么,它们之间就是“五行隶属”关系。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不
同“行”的事物之间,则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例如,《内经》有 “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
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上为岁星,其音角,其数八,病在筋,其臭臊”,这就是各不
同范畴中同隶属于“木”的事物。
“五行”在中医教材中成了“鸡肋”,抛掉则不成其为中医,保留觉得它太“落后”,
只好把它说成是“朴素唯物论”--一个与中医学毫无关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早期的五行说确
实是朴素唯物论,叫做“五材”,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 ,
用以反对当时的巫祝迷信。虽然由于理论本身过于局限而没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它开辟了
认识世界的全新思路。然而那个“五材”说从来未被应用到医学,与医学无关。到了战国时
期,齐国的稷下学者邹衍,对五材说进行了改造。五行已不是“材质”,而是“气质”,这
样就灵活多了,可以做多种解释。
在医学上,木、火、土、金、水就是把事物的过程或周期分为生、长、化、收、藏五个
阶段。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有始有终的过程或呈现周期性,而过程或周期都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
所以任何事物都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气质。
这些周期性活动的事物,其功能(或特征),并不是在整个周期都表现得一样强,否则
就不成其为周期。它在哪个阶段表现得最强,它就属于哪种“气质”,打个比方说(借喻) ,
红血球在其由生成到衰亡的120天中,只有到了后期,即细胞核已消失,濒临灭亡之前才具
有携氧功能,所以它的功能应当是在“收”的阶段,在五行则属“金”,而“司呼吸”的肺
也属于金。
- 27 -表现出功能或特性的那个阶段称为有效功能期,凡有效功能期在同一阶段的,它们就属
于同一行,而不论其周期的长短,是一年还是一秒都一样。也不管它们是哪个范畴的事物。
任何事物的功能,性质都是多方面的,何为“有效”,这取决于自身及周围相关事物的
需要。在人体的脏腑器官,其五行隶属是固定的,这是正常生理的需要。
在某个范畴内判定一个事物的五行属性,就要看其“有效功能期”在哪个阶段。但实际
上是做不到的,上面所举红血球一例,只不过是个借喻,以帮助说明五行的实质。实际的应
用方法是“取象比类”,就是取出事物最突出或最需要的特征——象,如色、味、声、习 性 ,
形象等与已知或已规定其五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归类,以确定具体某事物的五行属性。 例
如,已知五味甘属土、酸属木、咸属水、苦属火、辛属金那么,在“五菜”这个范畴内,葵
因甘而属土而入脾、韭因味酸而属木入肝,藿因味咸而属水入肾,薤因味苦而属火入心,葱
因味辛而属金入肺。(具体操作中要更复杂一些,不仅仅口尝其味,更要看食用后出现的生
理反应)。
当然,这种类比一定要选择有可比性的特征,选颜色只能选五种颜色,选气味,只能选
五种气味,不可以一些选颜色,另几个选气味,颜色与气味没有可比性。
五行“类比”,与后天阴阳的“对比”不同,阴阳的对比只是选择不同事物的同一种属
性,如温度,以温度高者为热为阳,以温度低者为寒为阴。五行的类比是选择某一类别的属
性,将其分为五个区域,是质的区别不是量的差别。如颜色是五种颜色而不是同一种颜色的
深浅明暗。
对人体以外的事物,其五行属性不是固定的,需要不同所取的“象”也不同,类比的结
果就不同。例如“鸡”,在 “五畜”犬、马、牛、鸡、彘中,是取其“味”,属金。而在“五
虫(兽)”毛、羽、倮、介、鳞中,鸡为羽虫当属火。
五行除了同行的隶属关系外,还有不同行的生克关系。即木、火、土、金、水、木依次
循环相生。木、土、水、火、金依次循环相克。所谓“相生”,就是在某一个时间,相同的
环境条件,适宜此,也有利彼,如在春季适宜属木的事物,当然对即将旺盛的属火事物有利 ,
这就是“木能生火”。同样在春季,相同的环境条件适宜属木的事物却不利于要求平稳的属
土的事物,这就是“木能克土”。相生相克的实质是时间、条件对事物的选择性相助或抑制 ,
而不是存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按阶段变化去认识事物,本来是分成几个阶段都可以,但是分为五个阶段是最好的选择 ,
既简单又易于掌握其各阶段之间的关系。
既然是分为五个阶段,是否可以用甲、乙、丙、丁、戊,或一、二、三、四、五来表示
- 28 -而不用木、火、土、金、水呢?在当时是不可以的,因为当时并不是很多人能够理解五行的
实质意义,而只能让他们相信如木柴确能生火,水确实能灭火、治水可以用土掩,刀斧可以
伐木等。这种比喻的作用在当时是不可低估的。遗憾的是现代一些中医的专家仍然用古代
“黔首”的水平去理解“五行”,并且斥之、笑之,确实可笑。
事物之间的五行关系,即隶属和生克,是客观事实。而认识这个事实的五行方法是一种
从发展变化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是灵活运用辨证法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实例,这种认知模
式在人类的认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内经》中,对五行的应用可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五行脏象说”,一是
“五运六气说”。
五行脏象说是取人体的五个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虚拟)与一年中的五个季节
相类比。木、火、土、金、水的实质就是生、长、化、收、藏。生因春、长因夏、化因长夏 ,
收因秋、藏因冬。而五脏的功能或病症与季节有明确的相应关系。所以肝属木、心属火、脾
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其它六腑、五体等分别隶属于五脏,与五脏同盛同衰。隶属关系的
根本是“有效功能期”相同,也有的是其功能相关联(从形器论及经络论角度看)。其生克
作用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即病态的,这类论述在《内经》中随处可见,此不赘述。需要注意
的是,在五行脏象论中,经络与穴位也同形体器官一样,分别隶属于五脏之下。对于手厥阴 、
手少阳二经,或与手少阴、手太阳同属火行,或不讲这二经,由此可知,经络也可以被看作
是一种器官。
关于五行脏象说的科学性问题,即证实或证伪的问题。必须是通过这个理论的本身来进
行,而不能用西医学或其它什么理论来进行,那是荒唐的,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正如“相
对论”与“量子论”不可能在牛顿 ——伽利略体系中得到证实。现代西方的 “时间生物
学”、“时间药理学”只能证实在人体时间机制的确实存在,而不能证实五行脏象说的科学
性。
对五行脏象说最强有力的证实是“子午流注针法”,即按五行时间取穴的针刺方法, 其
可谓“神奇”的治疗效果,远远超出了不按时间取穴的一般治疗方法,其可信度是用任何科
学方法评估都必须承认的。至于“五运六气说”,主要是在《素问》的“七篇大论”之中。
它是运用五行说的典范,是讲天人关系的。 “运气七篇”的核心内容是“病机十九条”,弄
懂“病机十九条”也就是弄懂了“五运六气”及应用方法,它的主要用途不是预测气候和疾
病,而是用来辩证的。本人曾写《病机十九条的规律性》一文,曾向多位级别较高的教授和
几种中医期刊推荐,他们都没有看懂。但闫洪臣教授(长春中医学院,全国政协常委)看懂
了,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现将其附于后(见附录一),请各位质疑,越尖锐越好,科学从
来都是从“牛角尖”中钻透出来的。
- 29 -第六部分 四象脏象说
四象脏象,就是把事物的过程或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用阴阳四象命名。阴阳四象就是把
后天阴阳再分,阳分为太阳、少阴,阴分为太阴、少阳,用来标明生、长、收、藏四个节段
的阴阳强弱。与人体的四脏(脾除外),天地的四时、四方相合。四时春为少阳(生),夏为
太阳(长),秋为少阴(收),冬为太阴(藏)。一日上午为太阳,下午为少阴,前半夜为太
阴,后半夜为少阳。四方东为少阳,南为太阳,西为少阴,北为太阴。
在人体以上为阳,以下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之阳必大,故为太阳(心);
阳中之阴必小,故为少阴(肺)。在下者,阴中之阴必太,故为太阴(肾);阴之阳必小,故
为少阳(肝),(不要与三阴三阳中的阴阳太少相混淆)。
天地万物的阴阳盛衰都是相应的,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所以,可据季节、时辰、方位
的阴阳少太而知人体四脏的盛衰。这是正常的生理周期。
其它形体器官对四脏的隶属(脾除外)与五行隶属是一样的。但四象之间没有生克关系 ,
这一点与五行不同。
有些事物不随时间而周期性变化,被称为“至阴”,在时间上相当于两时交接的一段时
间,如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在方位上则是中央,在人体则是脾。在四象脏象中,胃、大
肠、小肠、膀胱,三焦皆为至阴,与脾同称为“器”。这一点与五行脏象中六腑分别隶属五
脏不同。随季节阴阳强弱的变化,人的脉象亦各有特征: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浮、冬脉沉 。
太过或不及皆为脉病。对于病人,一日之间旦、昼、夕、夜的阴阳强弱不同,人气(真气)
也随之消长,表现为症状的轻重变化,即昼安、旦慧、夕加、夜甚。
- 30 -第七部分 经 络 论
《内经》中的“经络”,是把人体分为几个空间区块,这些区块之间的差别在于它们的
阴阳强度不同。所以,经络的命名采用了“三阴三阳”。“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
阳”。经络的作用就是调节阴阳,维持常态。
经络论分为“六经说”、“十一经说”和“十二经说”。其基础是六经说。
六经说讲的是先天之气,十二经说讲的是后天之气,十一经说是过渡阶段。
六经,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皆起于足
而上行至头。《内经》中的六经不言其支脉、络脉,亦不言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手五经(无
手厥阴)被看做是足经的络脉,所谓“六经络手”。手五经也是起于末端手指向心而行。六
经之间没有首尾相接的循行。
足六经(左右共十二条),三阴经就像植物的根,是“未出地者”,三阳经就像植物的
芽,是“则(才)出地者”。六经皆为“阴中之……(阴或阳)”,是相对手经而言,也就
是说,手经为“阳中之……(阴或阳)”。
六经所行的是“真气”(元气),真气是由肾中元精化生,所以六经之根在于少阴。真
气由内向外而达四肢末梢,再由六经返回。从而调节先天阴阳。真气可使阳经盛,也可以使
阴经盛。
六经在躯干、四肢的排列(以左或右半身而论),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
少阴、太阳在后。阳经在外,阴经在内;阳经为表,阴经为里,形成一阳一阴相表里的关系 。
真气不仅有内外的纵向循行,还有在六经之间的横向循行。这就是六经的关(从刘恒如
校本)、合、枢关系。天地的阴阳之气通过六经进入人体与真气相合。天地之阳气由太阳经
入,此为“关”,以防邪气。经由少阳而入阳明经。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天地之
阴气由太阴经入,此为“关”,以防邪气,经由少阴而入厥阴,少阴为“枢”,厥阴为 “合”。
天地之阴阳气的进入与转输皆随真气的横向循行。
如果因伤于寒冷则邪气易入,于是真气的横向循行逐日逐经加强。六日为一周。第七日
再周,如果六经不虚,真气渐趋于平静,寒邪去而不发病。如果太阳经虚,则在受寒的第一
- 31 -日(24小时内)发病。而表现为太阳经证。如果阳明经虚,则在受寒的第二日发病。而表现
为阳明经证……如果在受寒后第六日发病,那么一定是厥阴经虚,表现为厥阴证。反过来说 ,
一旦受寒而发病,只要询问病人在前第几天曾受寒冷,就基本可断定是哪一经病证。这就是
所谓“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这种辨证方法十分准确。
十一经说,主要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是介于六经与十二经说的过渡阶段,这里从
略。
十二经说是由十一经说发展而来,是将手少阴心经的一条支脉分离出来,称为手心主经 ,
又后称它为手厥阴心包经。这样做是因为经络的功能是调节各部阴阳(十二经是调节后天阴
阳的),而后天阴阳又是对称的,分出这一经,即与足厥阴肝经上下对称,又与手少阳经相
表里,就更便于掌握它们的阴阳关系。
那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这不是任意的。只能从手少阴经中分出这样一支。六经用
三阴三阳命名,就是因为它们的阴阳强度不同,所谓“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每条经脉虽
然是在阴阳强度相同的区块内,这种“相同”是相对的,是对其它区块而言的,在同一个区
块内的不同部位,其阴阳强度还是有差异的。例如,同是太阳经,手太阳在上,上为阳,就
比足太阳的“阳”更强一些。
在“十一经 ”中,手五经中只有手太阴与手少阴二阴经,其中手少阴要比手太阴的
“阴”弱,而是厥阴在足三阴中,其“阴”也是最弱的,可以上下对应。与之相表里的手少
阳经,在手三阳中其“阳”也是最弱的,也可与之相对应。这样就可以把手少阴经中一条靠
近胸胁(少阳)的一支分出,而称之为手心主经,起到手厥阴的作用。
十二经与六经不同,它起于中焦,又有营卫伴行,可知它是调节后天阴阳的。十二经内
行血气,别无其它。这个“血气”的概念要与形器论的“宗气”,“血”分辨。经络中的血
气只是阴阳的代称。是流动的阴阳,因为经络既是调节阴阳的,而阴阳是各形体部位、脏腑
器官的属性差别,并无流动之义,故用“血气”代之。所谓经络的“气血多少”,只是所过
部位血脉的丰富与稀少、是为了说明针刺反应的,与经络论中流动的“血气”无关。
十二经有营卫伴行,但营卫不是行于经络之中,不是经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属于形
器论中的概念。
十二经是循环交接的,接表里关系分为三组:太阴、阳明为一组,少阴、太阳为一组,
厥阴、少阳为一组。三阳经的手经与足经直接相连,三阴经的手经与足经不直接相连。中间
隔有与之表里的阳经。这三组之间是阴经相连,是三阴、二阴,一阴的次序。而且都是用一
条并不重要的支脉相连。
- 32 -其实,十二经之间有诸多的支脉、别脉相连,以这种方式阐述其循行交接(包括所使用
的“血气”概念)只有一个目的,即说明(反映)经络各自所辖区块之间的后天阴阳强弱关
系。人迎与寸口脉象大小倍数的对比(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正是这种后天阴阳强弱的反映。
经络与五行一样,只是一种联系机制,其具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还是通过形器论的
形体器官表现出来。经络的本身只有通与不通。经络是通过调整形体器官的阴阳强度来调整
其功能的。
十二经说,主要见于《灵枢 ·经脉第十》,该篇详细阐述了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及病证,
是经络论中最完整、系统的论述。所以常常被认为是经络论的全部内容。其实它只是经络论
十二经说的一个部分,孤立地看这篇经文,并用简单、直观的思维去接受它。那么,把经络
当成了西医解剖学中被遗漏的一个系统就很自然了。循着这种思路去寻找经络,本身就不是
一种科学的态度,笔者于八十年代初就对所谓 “经络实质研究”作出了“肯定失败”的预
言,可惜人微言轻、国家白白浪费了几十个亿。
自从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被证实以后,引发了对经络实质的大规模研究。然而一些大腕
鄙视先贤,唯西是从的奴才意识加之他们的学术垄断,使一切努力几乎归零。
在笔者看来,经络现象有一个随季节浮沉的特点,这对于任何有形质的组织器官来说是
不可思议的,因此它不可能具有现代解剖学意义。另外,手三阴经与足三阳经有两种相反的
走向,因此经络也不可能是某种流动的物质或能量。再有,由于一些器官肯定是虚拟的,所
以与其连通(属、络)的经络也不能同其它经络一样真实的存在。所以在报道经络测试结果
时,常用的那句话“与《内经》所述基本相一致”,肯定有虚假成分。以笔者猜测(本人并
非搞这项研究的,只能说猜测),经络应该是一种“影子”,是大脑中某个“事件”通过神
经为媒介,投放到全身的一种影子。而这个“事件”,也并非大脑中的某种组织结构或功能 ,
而是个体进化(发育)过程中在大脑中的“存档记录”,也就是说六经(十一经)应当是个
体进化(发育)的路线图保存在大脑中,在调用时就表现为“经络现象”。它很可能与三个
胚层有关。因此,笔者倾向于把《内经》中医固有理论与组织胚胎学和脑科学结合在一起的
研究方向。
- 33 -第八部分 气 化 论
气化论中,只有精、气、神、形四个概念。精,与形器论中肾所藏的经是同一个概念,
可称为“元精”。形,是所有形体器官四肢百骸的统称。气,又称真气,人气,可称为“元
气”。神,可称为“元神”,它不是“心脏神”的那个“神”,心脏的“神”,被后世道教
称为“识神”。
正像脏象论与经络论都依托于形器论一样,气化论是依托于前三论。是把形器论、经络
论、脏象论中所有的生理活动结果分为四个层面去掌握。这样做,不但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而且进一步把握了生命的根本。
《素问》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
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
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这里是从气化论的角度讲药食气味的作用。水火煎出药食
气味,其中的味因水而出,为阴,食入后入于形。气(药食之气)因火而出,食入后入于精 。
反过来说,精食入药食之气,形食入药食之味。形可因药食之味而伤,精可因药食之气而伤 。
元气充于形,所以味伤了形就伤元气。元气本由精所化生,而元气充形又可形生精。经一番
化生之后,多出的药食气味分别从上、下窍而排出。
精、气、神、形四者的作用,形为精、气、神的载体,由药食之味来补充。在受于父母
之精耗尽后,形又是元精生成的重要环节。精,即元精,使形体发育,保持其存在,并可化
为元气。元气是所有功能的总合,包括抗病能力。原神则是生命的最高层次,不同的人其原
神的强弱隐显不同。
一个健康的人,元精应该充足,元气应该有规则的流动,形与气要相胜任,形与神要相
从相随。
气化论认识人体的方法,在现代看来其实是系统论的方法。看起来,这里所讲的生理过
程极为笼统。其实系统方法就是这样的,并不注重各种机制的细节,只是注重系统的整体性 ,
综合性和最佳化,而生命系统也确实具有强大的自我整合能力。
但是讲到具体病症时,如果需要局部的特定的调节,则必与前三论结合应用。例如,《素
问》中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里的“精气”就是气化论中的元精、元气,接下
- 34 -去讲到具体病症,则应用了经络、脏象、形器等理论。
气化论除了与其三论结合而用于说明生理、病理(省略举例)外,最主要的是用于养生 、
治未病。养生、治未病的核心方法就是不去干扰自体的整合作用。要求“形与神俱”、“精
神内守”、 “形劳不倦”、 “恬淡虚无”等。这里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清净自正,无为自化”
及“有生于无”的哲学思想。这决不是什么“末落奴隶主阶级的消极倒退思想”,相反, 是
非常积极进取的。
其追求的境界是“提掣天地,把握阴阳”,“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最好能
够“无有终时”,最次也要寿在“百数”,难道还有比这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吗?
至于“积精全神”所产生的超乎寻常的能力,近来被称为“特异功能”现象,已被证明
“确有其事”,但现代科学对它无能为力,只好寄希望于未来科学了。不过,它明白无误地
告诉我们:人类在进化的路上,还有遥远的路程。
以上就是从《内经》中总结出来的中医固有理论框架,是中医学的发端。其后中医学的
一切理论和临床皆渊源于此,直至现代它仍然有不可测度的发展空间。
- 35 -附录一 关于“病机十九条”的规则性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帝曰:愿病机何如?岐伯曰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略)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 ……此之谓也。 ”文中的“诸……
皆属于……。”共十九项,所以后人称之为“病机十九条”。此段经文自唐·王冰错误注释
以来,后人踪之,竟无一家释出其本义。对于为什么是十九条而不是二十条,为什么属“火 、
热”的竟占了九条,却没有属“燥”的?有为什么如此排列?此类人人能想到的问题却无人
解答。
“病机十九条”是“运气七篇”之一《至真要大论》中的一段,若离开“运气学说”则
无解。病机十九条讲的是“六气”而未及“五运”,是讲人在六气主客条件下的发病情况。
这就必须介绍一下什么是“六气主客”。
六气是把一年分为六段(步),从大寒日开始,至春分日共四个节气(两个月)为第一
步,称为“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春分日至小满日两月为第二步,称为“二之气”,
主气是少阴君火。小满日至大暑日两个月为第三步,称之为“三之气”,主七是少阳相火。
大暑日至秋分日两个月为第四步,称之为“四之气”,主气是太阴湿土。秋分日至小雪日两
个月为第五步,称之为“五之气”,主气是阳明燥金。小雪日至大寒日两个月为第六步,称
之为“终之气”,主气是太阳寒水。注意:三阴三阳次序是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 、
太阳。而这里的主气将少阳与太阴易位,这是遵从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少阳君火(即 “热”)
与少阳相火(即“火”)是连续的,而太阴湿土应该在暑热季节之后。这个排列次序在每年
都是固定不变的。称为一年之中的“主气”。
至于“客气”,其排列次序是依三阴三阳次序(见上),但每年移动一个位置(转动),
六年转动一周(见图)客气的每一气都对应着主气的某一气。对应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 )
的客气又称“司天”,对应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的客气又称“在泉”。例如,子年与
午年的“司天”为少阴君火(即“热”),这一年的 “在泉”就是阳明燥金。
这样一年六步中的每一步都由一个主气与一个客气共同主管,而“司天”与“在泉”不
但主管三之气与终之气,还分别主管上半内与下半年。主气与客气都能造成人体的疾病, 通
过将发病的症壮与发病时的主客气情况比较,就可知道发病的机制,从而找到治疗的方法。
这就是“病机十九条”的意义所在。
- 36 -“病机十九条”的排列次序是:肝(风木)肾(寒水)肺(燥金)脾(湿土)火(人身
相火)心(君火、热)。下(在泉)上(司天)火、湿。火、热。火、风。热、火。热、寒。
热。
前六条,正是主气的逆次序,也是五行相生的逆次序.这就是说,此六条讲的是主气所造
成的病症.在初之气,如果患了“诸风掉眩”(即抽搐振掉眩晕之类的病症)则是主气厥阴风
木所造成的肝脏疾病。如在终之气,患了“诸寒收引”(即各种寒冷收缩之类的病症)则是
主气太阳寒水所造成肾脏疾病……
其后的“下、上”两条,是客气为病,但只讲了在泉和司天。即三之气和终之气两个时
段的客气为病。因为司天之气主管上半年,在泉之气主管下半年。又司天在上主管人的上半
身,在泉在下,主管人的下半身,所以人在上半年,患有上半身疾病,如“诸痿喘呕”(痿
是因“肺热叶焦”所致),则求之于司天之气。这一年何气司天,就是何气造成的。若在下
半年患了“诸厥固泄”等下半身疾病,则求之于在泉之气,这一年何气在泉,就是何气造成
的。
后十一条,是主气与客气相胜造成的疾病,这里只举了两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中前
六条是三之气的主气,即少阳相火与三之气的客气即司天相胜所造成的疾病,而且只讲了三
阴司天:火、湿;火、热;火、风,三个“火”都是三之气的主气少阳相火,当它在不同的
年份,胜过了不同的司天客气时,所造成的疾病是不同的。
在太阴湿土司天之年(即丑、未之年),如果主气相火胜过客气湿土,则病 “诸禁鼓栗”,
如丧神守。所以此症属“火”。如果司天的湿土胜过了主气相火,则造成“诸痉项强”之症 。
所以此症属于“湿”。火、热(少阴君火司天,即子、午年),火、风(厥阴风木司天,即
已、亥年)皆如此。(这里司天的三阴依次是太阴、少阴、厥阴,也是逆次序)。
最后的五条,热、火;热寒;热,是举了二之气的主气少阴君火与客气的间气相胜为例
(间气,六个客气,除了司天,在泉外的四个客气称为 “间气”),而且只讲了三阳间气。
在二之气,如果当年的二间气是少阳相火(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二间气当然就是少阳
相火。)如果患“诸病有声,鼓之如鼓”则是主气“热”(即少阴君火)胜过二间气火所致。
如果患“诸病腑肿,疼酸惊骇”则为二间气“火”胜过主气君火(热)所致。此段二之气主
气“热”即少阴君火所对应的三个客气是从相火(少阳)开始的,所以是用顺次序、(对君
不得逆行,前几段都用逆次序就是为了反衬这个原则),那么,就应该是热、火;热、燥;
热、寒。但在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二间气是燥金时。只能是主气“热”胜客气“燥”。
而造成“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的属“热”之症。客气“燥金”被火热克之,虽有时可能相
火,却决不可能胜君火(热),故没有“燥”胜,“热”而致病的“皆属于燥”这样一条。
(此原则在“运气七篇中还另有使用例证)。
- 37 -最后两条是主气“热”与间气太阳寒水相胜。(在厥阴风木司天的已、亥之年,二间气
是太阳寒水)。次序应当是先述属热的“诸呕吐酸,暴注下迫”,后述客气寒水胜而造成属
寒的“诸病水液澄彻清冷”之症。但由错简而颠倒。
由上可知, “病机十九条”是运气学说用六气规律辨证的示例。其中的属“热”者四条 ,
属“火”者五条,都各有各的意义,不应该也不可能合并。无属“燥”者是理所当然。刘完
素在《素问病机原病式》中添加的“诸燥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一条是画蛇添足。所
谓“诸……,皆属于……”都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的运气条件下才“属于”。
从对这“病机十九条”的注释可以想见,古往今来,对《内经》的注释并没有揭示出 《内
经》理论的本来意义。很多都是望文生义,或借“阐发微言大义”之名而强加给《内经》 的 。
这是中医理论陷于目前尴尬处境的根本原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