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之集成
佛教讲的是理智、智慧,要有求真求证的精神,我们要回到历史的事实上面来了解历史的实相是怎么样?让各种经论能够回到它原来该有的位子上面来,让我们能够如实观、来看待各部经典、各种经典。一般以为经典就是佛陀这样讲,全部都是阿难这样背诵,然后这样记录下来,这是一般的传说。但是回归到历史上的事实面却不是完全这样、有不少的出入。我们要客观的来了解,印顺长老在这方面有一本着作─「佛教圣典之集成」,把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种经论,在什么时候编辑的?什么时候出土的?这方面印老他都已经参考国内外的信息,渐渐已经把它厘清出来,让众生了解哪些经典是在什么时候出来的?哪些经典是在什么时候出来的?这个并不是否定大乘佛教的经典不重要,并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要知道所有大乘经典的总源头是来自于《四部阿含》,也就是没有《四部阿含》就没有所谓的大乘经典。
最初就只有《四部阿含》而已,所以它是个总源头。但是因为《阿含》里面有很多的深义不太容易了解,加上时空流传一久之后,很多原来的深义不但变成很幽微,后来的人不容易了解,所以有些祖师大德们就再针对《阿含》里面的那些深义,再加以补充、再加以申论、再加以详细的叙述,希望能够把《阿含》里面的深义再阐扬出来。还有《阿含》里面的般若智慧的这个系统,因为这是属于活的、属于智慧的,在经典文字里面,纵然你有把经典文字流传下来,但是那个活生生的那一部分是很难很难流传得下来。一些祖师大德也是大慈大悲,
希望尽量把佛法里面的很深的那一部份能够再把它阐扬、诠释、诠述出来,这就是初期大乘般若系统整个出土的很重要的因缘,印老他也非常推崇初期大乘般若系统这方面,像《心经》、《金刚经》、《般若经》都是属于这方面的系统,这个都是在阐扬《阿含》里面的深义。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阿含》就没有其他的经论,我们不要忘了根本溯源。
参考以前指导我《阿含》这方面、杨郁文教授著作的一些整理,有比较详细的把各种经典出来的时间,在佛陀大般涅槃后,我们称为佛纪。佛陀大般涅槃那时候开始算佛纪零年,然后再一年一年的累积下来,所以以下所讲的时间都是在佛陀大般涅槃之后多久,这些经典、论书才出来,这是属于研究所级的才有在解析,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够概略跟大家分享一下而已。
佛陀最初一代言教并没有写下来,只有靠大家的背诵,等到佛陀大般涅槃之后,这些弟子经过大迦叶的召集,大家再会合在一起讨论,一起进行大众的结集。而最初出来的,因为愈重要的一定是愈先把它聚集起来,最先出来的南传称为相应部,也就是北传《杂阿含经》里面的修多罗这一部分,修多罗也就是整个佛法的法义核心所在,这个都集中在《杂阿含》里面。所谓的修多罗是一个翻译的音译,而这个音译原来意思是这一部分就是跟真理相契合、相契应的。修多罗意思就是说,这一部分是跟真理实相相契应的,也就是所叙述的都是大自然的真理实相,不管你到哪里都可以检验。因为所讲的这些一定是跟实相相应,你们都可以去检验的,这个叫做修多罗。
这就是把不可言说的那一部分─实相无相、实相不可说,但是那些智慧者大慈大悲,还是设法把它说出来,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相应部,也就是修多罗这一部分,主要重点就是集中在《杂阿含经》。其次《中阿含》,它就包含有一些论的味道。因为佛陀有时候讲经说法
不是这样单纯的几句讲过而已,《杂阿含》有很多都是讲的很简短,但是佛陀讲经说法的时候,有时候一样会讲重点,然后再来加以申论、再加以论述,或是有时候会经过大家的一些讨论,
然后再经佛陀帮助大家不了解的地方再加以解析、解释详细一点。所以《杂阿含》里面就是把修多罗这一部分,再加以申论、加以比较详细的解析,这个就是属于《中阿含》这一部分。
慢慢的再编辑,经过佛灭后一百多年,然后在二百年之间,《四部阿含》就逐渐的形成,
《四部阿含》最初的集结是《杂阿含》,再来就是《中阿含》,再来就是《长阿含》。经过慢慢的演变及大家慢慢的集思广益,因为经典不容易背诵,所以就把它做一个有系统的归纳。有关于一的,讲到一方面的,就把它集中在一起;讲到二这一部分就把它集中在一起,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就是属于《增一阿含》。所以《增一阿含》事实上就是比较有系统的把它归纳整理,再来南传的话,就称为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这个跟北传的四阿含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大部分都是雷同的,都可以对比。
现在跟大家解析佛法的流变以及经典的出土,最初这个源头,也就是从佛陀一代讲经说法的地方,然后祂到处到各地去弘法,后来弟子们把这些佛陀所讲的集合起来、聚合起来,最初是没有经典的记录,只有背诵,而主要的背诵是阿难在负责,因为阿难跟随佛陀二十几年,佛陀的晚年阿难都是当侍者,所以阿难背得最多,最初并没有经典,但是当佛陀大般涅槃之后,弟子们把佛陀所讲过的这些能够记的、能够集中的,都把它集中起来,能够记忆的、记得到的就把它记下来,而最初的那一种结集,真的就是靠大家的背诵这样而已。
最初整理出来的,北传称为《杂阿含》,南传就是称为《相应部》,这是相同的,名称不一样而已。如果概略来讲,《阿含》就是比较偏重在音译─声音的翻译,《相应部》这个相应,它是比较有在诠释那个意思、意义─意思的翻译。所讲的这些阿含呢?它就是跟真理实相是相应的,可以相呼应的、可以检验的、可以禁得起考验、禁得起求真求证的。比如说佛陀无常法印,但是这个无常法印呢?你是不是跟事实相符合、完全相应呢?你可以去检验、可以去求证。面对那些解脱者、智慧者而言,他们所讲的所讲的真理、所讲的法则一定是跟实相相应的,这个如果是声音音译的话,我们就称为《阿含》。
所以事实上这是相同的,慢慢的编辑、慢慢的编辑就形成了《四部阿含》,《四部阿含》是在佛灭后二百六十五年左右完成,当《四部阿含》完成之后,佛教也开始渐渐的分裂了,分裂成为大众部跟上座部,这是必然的现象。因为世间法就是不断的流变、不断的流变,它就一定是会分裂的,这是很正常。加上阿育王在佛灭后〈佛纪二八四年〉,把佛教推广为国际化,所以佛教也流传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区域,这时候偏于印度西北部的就是属于大众部这个系统,但是这时候都还没有所谓的大乘这个名称,只有大众部跟上座部。
上座部慢慢的他们就是往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这方面来发展,大众部就是往印度的西北部发展,所以在中亚地区,那时候大乘佛教非常的兴盛。现在要再进一步跟大家分析就是,这些经典它们正确的位子在哪里?大众部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为大乘佛教,因为大众部他们大家都是比较主动要去弘法,大家都是有这一种老婆婆心切的那种菩萨心肠,希望要积极的去弘法度众生,而上座部是偏重于要实修实证,先好好把自己修好再去度化众生,你做到多少再讲多少,所以就是一步一脚印的去做。
对于经典方面,南传的没有什么改变,跟北传的《四阿含》就是只有差一个,南传有这个小部经,所以南传称为五部尼嘎亚,尼嘎亚就是南传大藏经的一个翻译,南传称为五部,而北传呢?因为流传到中亚之后,加上是形成一个国际的大溶炉,国际的文化交流,结果北传慢慢的愈来愈多元化,加上大家又是积极的要去弘法度化众生,所以就慢慢的演变成为大乘部派。初期的大乘酝酿是在佛纪四百四十五年左右到佛纪六零四年的时候,初期的大乘经典编辑出来了,再来中期的大乘经典是在七四四年(佛灭后七百多年)。至于初期出来的经典是什么?中期出来的经典是什么?请大家可以参考印老所编辑的「圣典之集成」。
哪些经典是在什么时候出来的?这不是印老他一个人的创作发明,都是有经过国内外的这些史学家严格去考证,他们从各种角度去考证,本书后面所列的佛教史大事略记也有一些资料可以参考。再来佛教慢慢的进入后期,后期是在佛灭后一千一百五十年,这时候公元是六零六年,公元六百多年也就是公元七世纪,进入后期之后,也有后期出来的经典,哪些是属于后期出来的经典,大家都可以去查这些资料。再来中期的佛教,一方面印度有传存,也开始传流到中国、中原地区来。所以到中期后期佛教北传的大乘佛教又分为印度佛教跟中国佛教,印度佛教因为在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环境情况之下,加上印度佛教本身不断的在论战不休,大家欠缺实修实证,就是以学术化的角度一直不断的在论战论战,导致佛教在印度渐渐的灭亡,这是在公元十世纪左右。
公元十世纪左右,印度佛教灭亡的时候,在这个前后有不少的一些高僧大德翻山越岭到西藏去,西藏佛教也是在印度佛教接受大乘佛教的这个后期方面,印度佛教的这个体系在西藏佛教开始发展密教体系,而中国佛教呢?它是接受大乘佛教的初期、中期、后期这些,都全部流传过来,加上早期的《四部阿含》也有流传过来,但是比较慢、比较慢,又因为中国的各宗各派又非常的兴盛,尤其是禅宗在中国非常的兴盛,所以中国佛教慢慢又演变成为大家很重视这个祖师语录,我们不是说祖师语录不好,而是很多人他一直在学佛,一开始的时候就下不少功夫在祖师语录,某某祖师某某祖师,在这个语录上面钻研。我个人是给大家建议,最好大家回到最源头来,看看释迦牟尼佛怎么讲?一条清清楚楚的解脱路是怎么样?请大家回到最源头来看,真正代表正法的解脱道是怎么样?
当你清楚的掌握佛法的核心,那你来参考初期大乘佛教的初期、中期、后期的各种经典,
以及中国的这些祖师语录,你就会清清楚楚知道说,哪些真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悟真理实相?哪些讲的是方便法?你就会清清楚楚,你就不会被经典这样迷得这样团团转。
所以我希望大家回到冷静客观的立场,让所有经典回到它该有的位子上面来,然后大家以事实为依归,秉持客观、求真求证的态度,哪些真的帮助我们阐扬深义?让我们对无上甚深微妙法有更深层的体会,哪些是方便法?你就可以清清楚楚,只要但得本就不愁末,如果你能够掌握佛法的核心,你就可以权施各种方便法,而且可以包容各种方便法,如果你不知道佛教的最大特色是解脱道,你不知道佛法的核心在哪里的话,你会迷失在方便法上面。
在佛教的时空的演变之中,要涉猎摄化不同的众生,真的很多方面是需要做调整,很多方面需要兼涉不同环境、不同地区的一些方便法,来接纳、来摄纳不同的众生,但是我们要掌握到佛法的精髓核心在哪里,只要你能够掌握核心的话,你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能够透过各种方便来协助众生,回到真正佛法的核心─解脱道上面来,那南传的上座部呢?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他们就处在一个孤岛上面,像斯里兰卡或是泰国缅甸的这个地区,都没有强大文化的入侵,所以他们南传所用过来这些经典,就这样一路的流传下来,流传下来到今天都可以对比、都可以印证。
阿弥陀佛... 我倾向老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