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 发表于 2012-3-28 22:26:37

一品堂 经方治病(系列二十三)尸厥证——飞尸贼风案

今天论坛登不上,一品堂主此时出诊,不能把医案及时发上来。受一品之托,代为发医案,大家共享!

中医初学 发表于 2013-5-27 08:49:40

一品师兄医案精彩,学习了。

旷野 发表于 2012-3-28 22:27:59

祝某某,女,58岁。
初诊时间:2012年1月10日
病史简要:一年前因与儿媳生气吵架,突然晕厥不省人事,经某医院救醒而出院。此后每月都会晕厥一两次,至几家大医院检查,均无结果。半月前于菜市场买菜,与人发生口角,再次晕厥,又经附近医院救治后,遗留下“全身游走性疼痛”。最近带小孙女走亲戚(予门诊附近),又因孙女与其他小孩打破头而恼怒,致使再次昏迷;彼亲戚急邀予前往出诊。

刻诊:患者昏迷不醒,呼之不应;面色苍黄稍暗,口齿紧闭,口唇暗红;口鼻气冷,双手紧握,手足不温。撑开眼皮,察双目瞳孔无异常;听诊气管痰音丝丝,肺部无明显干湿罗音,心跳稍快(一分钟跳动110次左右),心率不稳;彼亲戚掐其“人中穴”,病人有感觉,但仍然不醒,测血压90——140mmHg。脉象:左右三关中取弦滑而稍乱,两寸稍浮而紧。
时予“急救箱”中之银针忘记带了,幸而有自制“辅行诀通关散”,取少许吹其鼻中,患者得嚏七八次,呕出些许灰白色粘液状痰涎,轻哼一声,悠悠醒转。
询问其何处不适?彼自言:“中邪”了!心中气堵,一下子迷糊过去,好像做梦一样,就像被人掐着脖子送到了坟墓场,心中害怕,喘不上气来,又无力呼救……浑身窜痛,不敢直起腰来,疼痛一忽儿窜在胸前,一忽儿跑到后背,一忽儿转到双肩、四肢……痛无定处,却能自发好转。再问其饮食、二便,均无异常,平素微恶风寒,喜喝温开水,经常做恶梦,总是梦见死人什么的。按其腹部有抵抗感,按时紧张心慌;察其舌体不胖不瘦,有轻微齿痕,舌苔微黄而薄,舌下络脉有青紫色瘀斑;50岁时绝经,有高血压史,曾患过“内耳眩晕症”、“面神经炎”、“眼肌痉挛”,后经某医打封闭针治愈;最近一周未服预防高血压的药。
五    证:滞 饮 (痞)
六纲辨证:厥阴病——尸厥证——飞尸贼风
处    方: “小附着散”改散为汤+“还魂汤”+九香虫、鲜竹沥(单位为克,原方1两按5克计算)
          辽细辛15生川乌20(门诊无天雄,故生川乌加量) 炙甘草15桂心15生附子5干姜5麻黄15杏仁10九香虫15鲜竹沥120ml天然朱砂3   雄黄3(朱砂、雄黄研末装入“0号”胶囊吞服)
一    付
上九味,加水1000ml,黄酒450ml,煮取450ml,去滓,兑入蜂蜜60ml、鲜竹沥120ml,温服200ml,日三服,每次送服“朱砂雄黄胶囊”2粒。

2012年1月11日
二诊,服药后出冷汗,口有点麻,头有点晕,稍感恶心,但晚上睡觉只做了一次恶梦,全身窜痛一夜未犯。
处    方:原方再进两付,分四次服用,日三夜一,每次送服“朱砂雄黄胶囊”1粒。

2012年1月13日
三诊,服药后未再口麻,感觉身上比以前舒服,身上未再窜痛,只是感到胃中有点凉意;自述昨夜小解,不慎受凉,现头晕身困,流清涕,微咳;右侧眼皮跳,右脸发紧,右手中直发麻,手足仍凉,测血压98——165mmHg,体温38摄氏度。有先兆中风之虞,因患者觉得住亲戚家多所不便,心急回家,彼亲戚劝之不住,予选用“续命类”合方、加味治之。
处    方:千金“续命煮散”(原方4倍量)+“当归四逆汤”(原方4倍量)+生旱半夏160干姜160,共为粗末。
每次取药末300克,加生姜120克、大枣25枚,加水3000ml,布包煎,煮取药液1600ml,两天分八次服完,每次送服“朱砂雄黄胶囊”1粒。取微汗,避风寒;抓五付,喝十天。

2012年1月24日
四诊,每次服药后全身出微汗,感觉身心舒坦;窜痛未犯,饮食增加,睡眠香甜,体温恢复正常;眼皮跳、中指麻已愈;手足已暖,脉象已平缓;诸症基本痊愈。测血压75——120mmHg。三诊方再抓五付,去“朱砂雄黄胶囊”,喝十天,以巩固之,嘱其春节后农历三月份再来喝药预防之。

四天前,该患欣然来诊,诸症一直未犯,且随同介绍两位“中邪”病患前来求诊……

按:《金贵要略增补》卷三:辨卒尸厥病脉证并治:
第3条:凡尸厥而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
第4条: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皆相似,宜察之,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
第6条:救卒死、客忤死,还魂汤主之。
第9条:治飞尸贼风,发时急痛,不在一处,针之则移,发一日半日乃瘥,须臾复起。(小附着散)
第10条:治卒中鬼击,及刀兵所伤,血漏腹中不出,烦满欲绝方。(雄黄粉)
第11条: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吹鼻以通肺气。皂角刮去皮絃,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心大一块,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苇管吹鼻中少许,得嚏则活也。(辅行诀通关散)

“治风无轻重,皆主之。续命煮散方”。(出自《千金方》)

该患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呼之不应(卒死)——乃古代“尸厥”范畴;“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
首诊用“辅行诀通关散”“ 吹鼻以通肺气”, 得嚏而醒;
自言“中邪”(客忤?)——“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皆相似,宜察之,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
全身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时发时止,时轻时重,——“飞尸贼风”;
综合舌脉,该患外有“风邪”,内有滞瘀痰饮,太、少营血不足,夹带阳明郁热,故从厥阴论治。
三诊显现“中风先兆”,本当先后用大、小续命汤加药症依次治之,恐其回家煎药不当,故而改用煮散加药量数倍用之。其效之佳,出乎意料!
附:
朱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

雄黄: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

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记得师父讲过,细辛能代替麝香的)。

九香虫:《本草新编》:专兴阳益精,且能安神魄,亦虫中之至佳者。现代西学认为其含有九香虫油,对于血管、神经性疼痛、精神忧郁等有较好疗效。时方谓:通气滞,治虚胀,各种虚寒性疼痛,气味芳香走窜而入脑,可代替价昂之麝香。(予开门诊之初常用之,最近重读师父“经方三书”中的“药症”后,习惯与细辛合用而代替麝香,不妥之处请大家拍砖!)



徐朋吉 发表于 2012-3-28 22:48:05

一品堂主师兄医案精彩!

桂枝麻黄汤 发表于 2012-3-29 07:52:47

惊险,师兄知识渊博,临诊善变之功夫老到,很值得我们学习

骆驼刺经方学子 发表于 2012-3-29 08:15:09

学习了!:D

lwh007 发表于 2012-3-29 09:17:57

:victory::victory:

F-16 发表于 2012-3-29 09:28:16

一品堂主,医术果然一品也。

blueocean 发表于 2012-3-29 09:47:57

好医案,学习了!

豆子 发表于 2012-3-29 09:49:08

值得我们学习

致中和 发表于 2012-3-29 10:04:40

佩服,一品果然一品

彰机堂主 发表于 2012-3-29 11:07:05

业障病

学思悟 发表于 2012-3-29 11:25:16

学习了

范文举 发表于 2012-3-29 15:22:49

学习了:victory:

青附子 发表于 2012-3-29 16:51:13

一品师兄已得经方精髓,我等向你学习啊

许家栋 发表于 2012-3-29 18:01:58

有胆有识,
不可多得之佳案!

张善载 发表于 2012-3-29 18:08:35

实在是高,书中自有黄金屋呀,以前我碰到这种病多是针灸,然后交由神汉处理,愧对仲景呀

guodaifu 发表于 2012-3-29 20:55:45

将经方融汇贯通,游刃有余。:victory:不愧一品。

平立方根 发表于 2012-3-29 21:09:51

精彩医案,学习了。:victory:

psx3095 发表于 2012-3-29 22:54:39

精彩医案,学习了。

开宝马摆地摊 发表于 2012-3-29 23:07:10

一品师兄果然好男儿!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品堂 经方治病(系列二十三)尸厥证——飞尸贼风案